编辑

编辑部牛小姐
来自: 编辑部牛小姐 (北京) 2015-05-08 15:20:45创建   2023-04-20 09:57:39更新
2 人关注
来自:豆瓣广播

西丰客人的广播: 推荐两个在线处理PDF的网站: 最佳PDF转换器:在线创建、转换PDF文件(免费) https://douc.cc/4wFyH1 PDFdo.com -- 在线免费处理转换PDF https://douc.cc/3R1lez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爽罗的广播: 做翻译的时候可以把ChatGPT用作工具,不是让它直接翻译,而是让它帮助理解文本。把语境给它,同时提问,得到的答案可以做个不错的参考。尤其是那种原本没有歧义,只是因为自己知识点、语言能力或者思维局限而一时没有理解的句子,问出来的答案还算靠谱。以前遇到难句的时候,往往要反复查词典,还要去谷歌或者其他数据库查很多资料,看看有没有其他文本可以协助理解,整个过程很辛苦。用ChatGPT,除了直接问词语意思,其他类型的知识点也可以直接问,比如查理二世有几位妻子、几个孩子,相比去维基百科里数,还是方便些。当然,它只是工具,不能替我们做决定。 另外还想起来,不知道现在的神经机器翻译还需不需要以双语平行语料来训练,还是说可以分别训练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以某种方式实现翻译?如果还需要平行语料来训练,感觉我认认真真翻译就是在给AI打工。如果已经跳过双语语料就能实现翻译,那我希望发展快些,好让AI给我打工。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湛泊的广播: 这次审的这本米国小说译笔颇好,过程很是享受。尽管这本算是我这一年自由审稿以来小说书稿里不规范用词蕞多的,但都属于基础小问题。 简单说下这次的问题吧—— 一、错字/不规范用词(根据《辞海》《现代汉语词典》): 1.其它→其他(不管是形容人或物,一律用“他”) 2.似地→似的(固定搭配,不管其后跟动词或名词,一律用“的”) 3.干嘛→干吗/干什么 4.成为了→成为/成了(视语境二选一) 5.雇佣→雇用(作为动词时用) 6.轶事→逸事 7.一蔟→一簇 8.优盘→U盘 9.彷佛→仿佛 10.捱过→挨过 11.懵了→蒙了 12.比划→比画 13.划句号→画句号 14.淤青→瘀青 15.噗嗤→扑哧 16.魏然→巍然 17.呆在/呆过/呆一会儿→待 18.不报希望→抱 19.统.统→通.通 20.怵目惊心→触目惊心 21.义正言辞→义正词严 22.后备箱→后备厢 23.打破记录→打破纪录 24.源自于→源自 25.纹身→文身 26.呡酒→抿酒 27.亦或是→抑或 28.嚎啕大哭→号啕大哭 29.惨像→惨象 30.遨翔→翱翔 31.劈里啪啦→噼里啪啦 32.冰激凌→冰淇淋 33.调头→掉头 34.隔三差五→隔三岔五 35.公诸于世→公之于世(“诸”就是之于了) 36.轰一声→轰的一声/轰地一下 37.亚马逊雨林→亚马孙雨林 38. ,期间→,其间/,在此期间 39.湿哒哒→湿答答 40.粘稠→黏稠 41.黏住/黏在一起→粘(动词时用“粘”) 42.一波→一拨 43.一招→一着 44.其他任何→视语境保留一个 45.但却→不宜连用 46.两间单人间→两个单人间(避免“间”重复) 47.八十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48.无须+动词/无需+名词 二、尤其是/特别是/甚至/乃至/或者/且/还有/又/也/并→这些词前面不跟顿号,跟的是逗号。像甚至/乃至如果句子不长,前面还可以不加标点。 三、“做”和“作” ①叫作/看作/当作/视作/称作/作为…… ②做+具体名词(做菜/做饭/做作业……) ③有争议:做+抽象动词 [做准备/做贡献/做选择/做报告……近两年我合作的几家出版社愈发普遍这样用了;尽管我自己依然偏向于“作”+抽象动词(央.视.新闻也偏向于“作”)] 蕞近在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发现书里都是当做/叫做/作贡献/作准备。所以,这一点我一直都是根据合作的出版社的过往习惯来标的。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野次馬 70人喜欢
这本语言非常难,译者辛苦了,学到了很多处理句子的方式。 不过阅读过程中还是有些对翻译存疑的地方: 一些鸟类专名上的问题: 1)Ptarmigan 中文通用名应该是雷鸟而不是松鸡;中译把ptarmigan和grouse都翻成松鸡了。 2)P74「河鸟」(dipper)当是「河乌」之误。 3)P120 「麦翁」 原文 wheatear,在英国有分布的应该是Northern wheatear(学名:Oenanthe oenanthe),中译一般是穗䳭,俗名石栖鸟、麦穗。 4)P121 「黑雄松...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方中momo 786人喜欢
最近组里很多内容相似重复的咨询帖,看着这些咨询帖我都有点恍惚,我建...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宇宙真理猪大肠的广播: 有点道理。#汉语言文字#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栗子 299人喜欢
2014-2022. 我翻译的书终于出版了。是 法国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写的《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2014年10月我开始读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的法文版 ,2015年1月13日读完。2015年夏天,我签下了翻译这本书的合同。2016年秋天,初稿完成。2021年上半年,几乎是重译的修改,第二稿完成。2022年7月,出版。 前一阵子我读完了 安妮·埃尔诺的写作日志,Atelier noir 。《黑色工作室》,写作是一个人躲在黑暗处独自劳动的过程。她有两本日记,一本是私人日记,另一本是写作日志。写作日...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湛泊的广播: 每一次审稿都是一次奇遇,一次探险。 因为在一本书稿寄到我手上之前,我完全无法知道它的内容,无法确定它有哪些疑难杂症需要我来问诊甚而根.治。 但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说是各类书的通病吧,我还是有底的。 于是每次自.由编辑如我的任性的审稿建议(不写对应页码、不举具体例子),总会有三四点与前几次相似…… 因此,我来简单地说说一些常见的问题吧。 . 1⃣的、地、得 其实很好区分—— 的:定语位居主宾前(形容词/名词(定语)+的+名词(主语/宾语)) 地:谓前为状(形容词/副词(状语)+地+动词/形容词(谓语)) 得:谓后补(动词/形容词(谓语)+得+形容词或副词短语(补语)) . 再简化一点,只记它后面,这样记更容易,而且大多数情况也能用对—— 的+名词 夜晚的星星(名词、主语)总爱眨眼睛。 月亮是银河中一朵孤芳自赏的睡莲(名词、宾语)。 . 而有一个词可谓高频错误:是“似的”,而非“似地”。 记住,所有的情况都用“似的”,“似的”是固定搭配,就算是在动词前面,也用“似的”。 在《三体》一书中,仍有“似地”,再版时应考虑修正了。 . 地+动词/形容词 星星悄悄(形容词)地眨(动词、谓语)眼睛。 月亮是多么(副词)地安静(形容词、谓语)啊! . 得+形容词/副词短语 初十的月亮笑(动词)得好开心(形容词、补语)! 划过银河的流星美(形容词)得很(副词、补语)! . 2⃣英文标点 在没有几个英文夹注的情况下,不少编辑可能只统改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而常常忽略了分号、冒号、左括号、右括号。 . 3⃣一边……一边 如果只是“边走边唱”“边说边笑”,当然可以。 但若是“一边大步走一边大声唱”“一边说什么一边痴痴笑”,这样的情况,之间当然需要加逗号,而且还可以加几个“着”和“地”,让句子读起来更顺畅。 . 4⃣我告诉他我和小明去河边玩 两个人称之间,肯定需要加点东西,蕞简单的就是视语境加个逗号了。 . 为什么说自.由编辑好任性? 因为自.由编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必再像全.职时那样,要按模版中规中矩地来写——每个问题都要写几个对应页码,要举些具体例子。 我写这个,也不再代表单.位,只是出于个人的审稿痼癖,以个人的名义写出来,让合作的编辑老师一目了然而已😌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西丰客人的广播: 编辑改稿,要在查考之后再落笔,要尽量保证改得准确,这样才好。 如果不查考,或查考不周,就容易留下失误,或者是作者的错误改不出来,或者是将作者不误的地方指为错误。 将作者不误的地方指为错误,如果是径改,也许还能“藏拙”(因为改后稿看起来是“文从字顺”的)。但如果是出注,或者是括改(以不同括号表示原字、改字),则编辑处理之失误就很容易被明眼人看出哈。 曾几何时,出注成了再版民国图书的“卖点”。此前我就说过网店有新版民国图书的海报上就以此举例,其实民国版并不误的情况。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也是作者去世了后整理出版的,就有一些这种情况,比如将逆奄、直接了当、 猢孙 、利害、寒喧等词当做错词,括号补出逆阉、直截了当、猢狲、厉害、寒暄等。作者的用词,其实是对的。 出注要慎重啊!出注不当,还不如不出哈。 总而言之,编辑改稿,查考非常重要!字词处理,仅仅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是远远不够的,《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等,查得越多越好!

回复
来自:豆瓣讨论区
如果原稿基础不好,只有经过大删大改、改写重写,才能发表,在业界应该算基本常识了(如果哪个编辑以“文责自负”“作者行文习惯”“作者观点”为由,放任字词差错、病句以及文史知识性讹误留在纸面上,那么在书...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溼骨䦥蛞蝓 69人喜欢
对于很多文科生而言,这一辈子难免要和文字打交道。虽然贫穷,但奈何这是工作。要想准确使用词汇,那么一定需要查词。传统纸质词典虽然有众多优势,但过于厚重,多有不便,电子词典、方便、便捷。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电子词典使用经验撰成此文,希望有益于文字工作。当然也希望大家低调使用这些成果,并对开发者予以支持。 GoldenDict PC上最好的电子词典程序无疑是GoldenDict,原开发者为俄国人,程序开源且支持多种电子词典格式。现在由国内开发者xiaoyifang9协助的分支 GoldenDict ,采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杜瑟 71人喜欢
最近看到NYT书评版,有一篇采写文学译者詹妮弗·克罗夫特(Jennifer Croft)的文章。平时常在豆瓣看到关于翻译的讨论,感觉中美两边的译者不约而同地面对着同样的困境,关心着相似的议题。 文中谈到她最近一本译作拿到了版税,同时也指出通常美国译者的稿酬多是一次性翻译费,而不是从出版商那里获得版税份额。 之前我曾看到做了几十年的翻译的译者谈报酬问题。最初是按行算,现在按字算,一个字大概七美分。换算一下,千字七十美元,一本十万字的书七千美元,按照美国的物价和收入算,如果光靠翻译稿酬生活,也是有点...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花椰菜 50人喜欢
去年初接了一本书的审校。书的第一版中译本我几年前就看过并且很喜欢,作为一本科普小书(如果把它归类为绘本显然是很局限和低估的),作者是法国人,画的插画非常细致、准确,植物、鸟类的特征都很明显,并且不失可爱,几乎接近于博物科学绘画了,凭借插画就可以辨识出来一些。当时看完这一本后,还找了作者的另一本书看,内容同样是与自然相关,画风也是延续的,个人风格非常明显,从此便记住了他。 这一次的这本是找了译者重新翻译再版。书的难度不算大,页码也不太多,我之所以敢接,也是因为它是比较基础的科普书,感到在自己的能力...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linda 16人喜欢
编辑老师们,招募有译著的图书译者,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译者老师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见识城邦 35人喜欢
研究生毕业刚踏入编辑行时,当时的领导对我说:“当图书编辑要耐得住寂寞,三年学徒,五年入门。”当时的我内心毫无波澜,只当是领导有意考验我。 一晃五年过去,我才从责任编辑走上策划编辑岗位,恍然觉得,我的编辑生涯才刚刚开始,当年的那番话如谶语般应验。 幸运的是,转策划的第一年,我就遇到了我的第一本重点书。作为策划小白,这本书是我的起点,其中的经验教训在这里记录下来,想着或许有一天再看到的时候,我还能嘲笑自己的幼稚,发现自己的成长。 01从文本到产品 2019年,彼时我还是文字编辑,接到主编任务,要为经...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谢天开 3人喜欢
“编辑要做‘半个装帧家’”。 真正的好编辑、有艺术修养的作者都是非常关心书籍装帧艺术的,也都是最懂书籍装帧艺术的,他们也都是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者的朋友。 鲁迅与装帧。 巴金设计封面。 何谓书籍装帧艺术?如果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可以说:书籍装帧艺术是对书籍的美术设计,包括:“设计书籍的外貌——封面,设计书籍正文的版式——书芯,以及环衬、扉页等内容”。 所谓装帧艺术,不仅指包括封面、书脊、封底、勒口、环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咏而归 1340人喜欢
(我制作了第一期视频,请见【【希腊神话图谱】0. 序言-哔哩哔哩】 [视频] 重读神话的动机有好几个。博尔赫斯不停安利的《神曲》,写到但丁在地狱碰到痛哭的普路托斯;《金枝》叙述的祭祀仪式和民俗故事;《千面英雄》里反复提及的英雄之旅;《政治哲学》里常讲的安提戈涅故事……都把我拉回那个充满着奇妙幻想、血腥与温情并存的神话世界。 本来打算今年能看完希腊、日本、印度、北欧和爱尔兰的原典故事。希腊这道坎就没迈过去,不仅书越看越多,还做图谱记录下来。工具是markdown编辑器Obsidian。 整个体系有...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st...amen 140人喜欢
目前大家分享的地图检索工具 1、CHMAP 中国历史地图 https://douc.cc...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穿山 17人喜欢
其实是2019年编辑《映画术》时就在琢磨的问题,但一直没想出个结果(+懒),就搁置一边、没继续研究。最近瞄到某书,发现台湾设计师在做简中版图书封面时,会下意识地做成台版书常见的右开样式,于是把标题问题又反刍一番,以下仅作思考记录(+当作迟到的编辑手记吧...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思适斋中小学生 320人喜欢
根据个人从事古代文史学术著作的审稿、编辑工作的经验,总结了论文、专著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种错误。这些错误太过常见,以前遇到时还会脑壳疼一下,现在已经改到近乎麻木。 一位作者能在自己的稿件中,完全避免五种错误、做到以下五点,既是对编辑、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编辑收到这样的稿子,一定会对作者赞不绝口、敬重有加,我个人更是愿意称之为活菩萨。 冒昧地写出这五点,与豆瓣上的师友分享: 一、用对“的/地/得”。 二、正确判断点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等)应该在引号之内还是之外。 三、保证全角符号中不会突然出现半角符号(例如 , . ? ! ( ) 等)。 四、保证句子主语清晰明确,没有被“通过”、“由于”等介词、连词吞没,没有被不恰当地更换或省略。 五、保证引文与所据出处的文字完全、完全、完全、百分百、百分百、百分百一致。 ———————————————— 【更新】 如果再说五点: 六、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黄金左脚撑小兵 136人喜欢
想了很久,还是以札记形式记下时不时遇到文史图书问题,谈谈很多人不会留意的琐碎细节。(目前写了三篇) 作者交的“最终版”稿,离最终定稿会有多远?(其二:“如杭十诫”注) 作者交的“最终稿”,离真正定稿会有多远?(其三) 期望大家看了这几篇,对出书编书之难会有新认识。比如,对于论文集,读者豆友们常说“这书没出时我读过了早就”,“论文合集,我在知网上单篇下载看了”,“扑克牌重新洗了”。但是从编辑角度——我们抛去把书作为产品,从设计到营销等等环节,只谈文字而论——他们还要花很大心血 一、注释、参考文献 ...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别的树的广播: #生活里的仪式感#上海之旅收到的最宝贵的一份礼物,就是这本小册子了。《|book:35413334|早春|》编辑过程中,关于译文的修订,编辑鸽子老师曾经提出了百余个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俩讨论很多次,花了大把时间,尽可能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从中我学到了不少,同时确信,这样的讨论使得译文变得更好、也更可靠。这些讨论的大部分内容都存在了石墨上, 据统计,多达三万多字。本以为书出来后,我俩恐怕都不会花时间再看那些线上讨论了。没想到鸽子老师有心,委托朋友万千老师把这些内容重新排了版,做了设计,打印出来,做成小小的一册,当做礼物当面送给了我。小册子算不上大(见图二与《挪威的森林》文库本的大小比较),共计56p,拿在手里,轻轻的,但也沉甸甸的。做翻译能认识这样认真且有心的编辑,能有如此值得珍藏的回忆,绝对算是一大幸事。我自认是个蛮有仪式感的人,总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带去一些惊喜和值得铭记的时刻,没想到,这一次却反了过来,由我的编辑给我带来了一份别致的礼物,让我的人生多了一抹亮色。之前看《十三邀》新书上市的宣传文案时,注意到了一句文案,叫“礼物般的交谈时光”,我想,这本小册子里,也充满了这种“礼物般的交谈时光”吧——那是属于我和鸽子,以及参与到《|book:35413334|早春|》的编辑工作中的每一个人的珍宝。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时间与玫瑰 65人喜欢
作者将书稿交给出版机构,是基于基本的信任,也许编辑会看很多书稿,但不少作者却一辈子写不了几本书,尽量认真对待,毕竟这是作者的亲生孩子,值得珍惜。审读书稿,我的原则是修旧如旧,不要擅自改动,编辑要克服自己想教作者写文章的冲动,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书稿增色,让作者和读者受益,而不是适得其反。结合自身经验,建议如下: 1、拿到书稿整体翻一翻,如果有查重的设备,最好过一遍,避免出现有抄袭的书稿进入出版流程。 2、书稿审读前,建议抽查二十处引文和注释,如果错漏10%以前,建议作者重新核对引文和注释。 3、能不改就不改,改错误,不改行文,知识点、语法、标点错误必须改,其他不改。 4、认真核对,数据、知识点、字词根据权威辞典、原书核实,不放过一个疑点。 5、如有吃不准的改动,最好注明,汇总在一起,提交作者确认,注意交代存疑处的具体位置和建议怎样修改、修改依据,语气平和一些,千万不要直接改,否则很可能造成...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ly的读享生活的广播: 在李长声的随笔看到过,“读本”是明治初年的英语译词,用于小学教科书,后来泛用为入门书之意。“文章读本”就是教人写文章。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井上厦等人都写过《文章读本》。谷崎润一郎的《文章读本》写于1934年,是这一类型的开创者,该书的特点是把西方作品与日本作品加以比较,呈现日本文学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方法结构,从用语、调子、文体、体裁、品格、含蓄六个要素详加分析,强调不要被文法囚禁,要研磨感觉,强调文章要兼具实用与艺术之美。这种坦率而又不偏颇的文学观念对后人启发很大,比如,三岛由纪夫说过,“读了谷崎读本豁然被打开眼界”;小林秀雄评价,“看似平常,但读了想想,觉得到底是名著。”是话如此,虽然面向日本文学,亦有普遍的启发价值。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编辑部牛小姐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