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悲哀的外国文学
每天上网,几乎都会浏览几遍豆瓣网的新书榜,和其他网站的鉴书版块不同,豆瓣的编辑们更热衷于推荐封面好看的书,尤其是“后现代感”的封面布局。受其影响,本人最近买了本安德森的《暗笑》,虽在淘宝上邮购的小说尚未读完,但安德森的大名加上海明威的提及,最终难受诱惑,掏钱拍下。
书到手后,发现底封折页上写着某某公司策划,还加上了:感谢《世界文学》杂志社。突然,一股别样滋味涌上心头,说不上失望,但也没有捧得新书的喜悦。那刻,猛然注意到当下外国文学出版界的窘境,就拿《暗笑》来说,选材、策划并非北京燕山出版社功劳,而是某某公司一手包办,出版社只是具空壳罢了,联想起最近出的一些外籍书,可以说,这种出版形式已成发展趋势。
然而,此趋势也是出版界发展必然,像译文、译林这样财大气粗的毕竟少,而其他出版社,要么没筛选图书的伯乐,要么则是缺资金、政策支持。年初,新闻里说,我国出版界发展迅猛,出版图书量翻番。稍微关心书市的人,听到这些话后,都会莞尔,因为这里的“翻番”并不能代表出版界的兴隆。单从外国文学上说,出版界去年几乎没作为,惨淡情景不禁使人流连于03到05年那段“光辉岁月”,那时,本人还在读中学,因为出版界的兴旺,有幸读到了米兰·昆德拉、杜拉斯等人的系列作品,可以说,那两年的外国文学书籍就像连珠炮似的,轰轰轰,应接不暇。
但这把火烧的不持久,出版界很快便萎靡了。直到07年,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才使其重生,紧接着是08年的多丽丝·莱辛潮,译林、译文两强介入,使这一年外国文学出版界热火朝天,不过,最使人振奋的还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在中途突然插上一腿,很快便出了近10本莱辛的书,可谓风驰电掣。这股出版热潮,一直持续到年底,至09年,原本期待着外国文学出版界开门红的读者,迎来的却是整整一年的寒冬,这年,不光两大巨头没有大的文集上市,民营出版公司也捉襟见肘。仿佛真的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满世界都飘着阴冷的雪花。
惨淡的09年,虽使人失望,但也有些可圈可点的地方。如1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杜鲁门·卡波特的《圣诞忆旧集》,4月,重庆出版社在奥斯卡的影响下,迅速推出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为何将这两本书圈起来?首先,《圣诞》是继《蒂凡尼的早餐》后大陆新出的卡波特小说集,今年1月份,南海出版社如接力般,也出版了《冷血》的新译本,卡波特连续三年被大陆出版界关注,足见大众阅读品味的提升,因为在国外,卡波特的作品早已写进经典,地位不亚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读起来甚至更有韵味。本书甫一上市,豆瓣评分便超8,在冷飕的2009年,着实让人欣慰。
其次,是理查德·耶茨,有点可悲的是,他的引入,还得感谢奥斯卡评委,如果不是山姆·文德斯的那部电影,大陆读者恐怕还要等好几年。机缘总是这么突然,《革命之路》凭借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很快被捧火,成了当年书市宠儿。不久,译文社编辑们便在豆瓣上放话:将推出耶茨的两本小说。然而,就像伊恩·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一样,耶茨的新书在09年难产,读者们不得不期盼新年。
出本外国小说就这么难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难,从大众阅读口味上分析,外国文学最大的受众—大学毕业生,因为大多收入微薄,纷纷投向电子书阵营。如今,纸质书最大的受众是中学生。他们多愁善感,少年说愁,喜欢郭敬明、笛安这些80、90后青春作家,肥皂爱情剧、迷幻色彩的悲欢离合是其最爱。而这些元素,在写实、诗意的外国作家那里,根本就没有,但话说回来,如果有,那就不是是纯粹的外国文学了。
想起了村上春树的随笔集《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这里则是“终究悲哀的外国文学”。悲哀来自,爱看外国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少,庸俗成了庸俗者的通行证,青春、幻想类小说大行其道,那些公汽上看玄幻小说的人,那些整天谈网络游戏的人,已然成了社会的主流。外国文学被边缘化,是一个不愿被爱书人承认的事实。不过,就算外国文学出版界难破窘境,但追求它的人永远存在。因为,总有一群热衷外国作家叙事手法,渴望纽约客、塞纳河生活状态的人。昨天,和《伊斯坦布尔的幸福》编辑聊天,她告诉我,庆幸自己终究踏进了外国文学出版界,虽只是家外包公司,但曙光已至。
书到手后,发现底封折页上写着某某公司策划,还加上了:感谢《世界文学》杂志社。突然,一股别样滋味涌上心头,说不上失望,但也没有捧得新书的喜悦。那刻,猛然注意到当下外国文学出版界的窘境,就拿《暗笑》来说,选材、策划并非北京燕山出版社功劳,而是某某公司一手包办,出版社只是具空壳罢了,联想起最近出的一些外籍书,可以说,这种出版形式已成发展趋势。
然而,此趋势也是出版界发展必然,像译文、译林这样财大气粗的毕竟少,而其他出版社,要么没筛选图书的伯乐,要么则是缺资金、政策支持。年初,新闻里说,我国出版界发展迅猛,出版图书量翻番。稍微关心书市的人,听到这些话后,都会莞尔,因为这里的“翻番”并不能代表出版界的兴隆。单从外国文学上说,出版界去年几乎没作为,惨淡情景不禁使人流连于03到05年那段“光辉岁月”,那时,本人还在读中学,因为出版界的兴旺,有幸读到了米兰·昆德拉、杜拉斯等人的系列作品,可以说,那两年的外国文学书籍就像连珠炮似的,轰轰轰,应接不暇。
但这把火烧的不持久,出版界很快便萎靡了。直到07年,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才使其重生,紧接着是08年的多丽丝·莱辛潮,译林、译文两强介入,使这一年外国文学出版界热火朝天,不过,最使人振奋的还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在中途突然插上一腿,很快便出了近10本莱辛的书,可谓风驰电掣。这股出版热潮,一直持续到年底,至09年,原本期待着外国文学出版界开门红的读者,迎来的却是整整一年的寒冬,这年,不光两大巨头没有大的文集上市,民营出版公司也捉襟见肘。仿佛真的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满世界都飘着阴冷的雪花。
惨淡的09年,虽使人失望,但也有些可圈可点的地方。如1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杜鲁门·卡波特的《圣诞忆旧集》,4月,重庆出版社在奥斯卡的影响下,迅速推出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为何将这两本书圈起来?首先,《圣诞》是继《蒂凡尼的早餐》后大陆新出的卡波特小说集,今年1月份,南海出版社如接力般,也出版了《冷血》的新译本,卡波特连续三年被大陆出版界关注,足见大众阅读品味的提升,因为在国外,卡波特的作品早已写进经典,地位不亚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读起来甚至更有韵味。本书甫一上市,豆瓣评分便超8,在冷飕的2009年,着实让人欣慰。
其次,是理查德·耶茨,有点可悲的是,他的引入,还得感谢奥斯卡评委,如果不是山姆·文德斯的那部电影,大陆读者恐怕还要等好几年。机缘总是这么突然,《革命之路》凭借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很快被捧火,成了当年书市宠儿。不久,译文社编辑们便在豆瓣上放话:将推出耶茨的两本小说。然而,就像伊恩·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一样,耶茨的新书在09年难产,读者们不得不期盼新年。
出本外国小说就这么难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难,从大众阅读口味上分析,外国文学最大的受众—大学毕业生,因为大多收入微薄,纷纷投向电子书阵营。如今,纸质书最大的受众是中学生。他们多愁善感,少年说愁,喜欢郭敬明、笛安这些80、90后青春作家,肥皂爱情剧、迷幻色彩的悲欢离合是其最爱。而这些元素,在写实、诗意的外国作家那里,根本就没有,但话说回来,如果有,那就不是是纯粹的外国文学了。
想起了村上春树的随笔集《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这里则是“终究悲哀的外国文学”。悲哀来自,爱看外国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少,庸俗成了庸俗者的通行证,青春、幻想类小说大行其道,那些公汽上看玄幻小说的人,那些整天谈网络游戏的人,已然成了社会的主流。外国文学被边缘化,是一个不愿被爱书人承认的事实。不过,就算外国文学出版界难破窘境,但追求它的人永远存在。因为,总有一群热衷外国作家叙事手法,渴望纽约客、塞纳河生活状态的人。昨天,和《伊斯坦布尔的幸福》编辑聊天,她告诉我,庆幸自己终究踏进了外国文学出版界,虽只是家外包公司,但曙光已至。
-
孙艺珍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4 17:32:26
-
咕噜小歪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7 15:51:07
-
El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9 20:23:47
-
嗨呆客抓紧时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30 10:02:31
-
似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5 21:29:11
-
枕 套 纸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5 13:31:08
-
L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5 08:28:14
-
lostBunn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5 07:20:24
-
意闲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5 05:04:19
-
兔子快跑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23:31:44
-
鲸岛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20:31:19
-
Cel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9:15:42
-
家雀灰灰灰灰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8:15:06
-
拔不动垂杨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8:10:52
-
阿修罗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7:30:02
-
Michael智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6:15:15
-
Skyhorsebook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5:42:59
-
夏天の短袖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4:39:47
-
田园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3:58:5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3:36:20
-
Amanda _琢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3:30:39
-
皆大欢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3:27:13
-
伤心糖居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3:12:04
-
梵高的耳朵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3:08:39
-
✨糖柯莉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2:42:45
-
南国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2:42:31
-
高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2:39:14
-
Aaa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2:38:49
-
Age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2:38: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2:11:25
-
李修竹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2:06:05
-
雨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1:59:19
-
Schutzma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1:48:02
-
MusicGe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1:39:56
-
风吹过发梢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1:18:54
-
DIN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1:10:02
-
结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55:45
-
Luk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47:56
-
球饲养员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43:58
-
小封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40:33
-
轻便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27:53
-
jianmengda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26:45
-
女從男爵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25:40
-
neal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9:28
-
Q。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7:30
-
赤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5:15
-
大力麦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4:02
-
k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3:51
-
Voyag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3:26
-
西区苛刻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1:18
-
艾小柯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10:10:42
-
欢乐分裂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09:47:16
-
Astrid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24 09: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