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祸
昨天看到阿波写的《搜书小记之俞平伯》,藏书一痴,搜书一痴,读来令人鼻酸。然后我看了一下后面的回复,阿波说因为防虫在书里洒了不少花椒,现在书页上沾了不少花椒油和花椒末。非常难清理。七七在后面回复了,他是听了风老师花椒防虫、杀虫的建议后,就出去买了许多袋花椒,具体多少袋她没好意思说。哎!真是痴人面前不能说梦,现在屎盆子扣到我头上来了。我估计阿波是把书埋在花椒堆里,或者是大把抓着往里洒的。睡了七八十年的书虫一朝大梦初醒,没见江山易帜倒是被一股子浓烈的花椒味呛得喘不过气来。心说这是不是到四川啊?有个老书虫拎起龙头拐杖鞋子没穿就跑,一边跑一边跟众位爱卿小书虫说:此地古称巴蜀啊,盛产花椒、辣椒、大茴香、小茴香等等各种香辛料,不搬家早晚就是个死啊!书虫们一边搬家,一边连连狂喊:牙古伦敦,了不得了呀!小南蛮太厉害了!这个藏家原是个川味厨子,快搬家啊!可怜的阿波守在书堆旁边早已睡着了,错过一班书虫拖着车马辎重携儿带女搬家场景。那真是能蹦的蹦,会飞的飞的,悉悉琐琐。转瞬间走个无影无踪。阿波则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秋天风轻轻拂动竹帘,在地下筛下密密的影子。是吃饭的时候了!七七围着围裙风一般在厨房转,首如飞蓬。她在客厅里喊:吃饭啦!吃饭啦!都是老爷啊,当我是老妈子呀!吃饭还要人喊!外面传来碗筷的声音,阿波长叹一声:早饭刚吃,怎么这么快又要吃中饭了。阿波清瘦,戴园眼镜。他吃的是精神的食粮。吃不吃饭无所谓的!古代的仙人都是吃石头,就点清泉就饱了。一饱就是三五十年。
其实藏点书真难!我现在基本上就放弃这个梦想了,手头有些线装书也是闲抛闲掷看得不似先前那么重了。第一个是线装书的来源少了,以前十字街还有古籍书店现在早已倒闭了。花冲原来有个旧书市场,星期六、星期天上午开市。卖旧书的占了很大的地方,这几年也日渐萎缩了,线装书基本上是见不倒的。我到苏州去在一个巷子里看到一个古籍书店,大概在平江路附近。一个老先生在守寨,穿着灰色的中式棉袄,黑框眼镜。他一边理书一边跟我抱怨说:“现在找不到什么书了!都是天价,没办法弄了!”。我一边翻书架的书一边问他:“这里面有什么好书吗?”他很不屑的说:“都是些大路货,而且还贵得很。这些书放在过去算什么呀!”说了一会功夫,他问我是从那儿来的,我说我安徽的,他说你们安徽原来古籍多,七十年代我访书常到安徽去。我一听就明白了,老先生是说皖南。我说老先生肯定是到皖南去访书的吧。他说对的,对的。那里出文人呀!他说你们那里有一个叫小南海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好多好书。原来是书香门第,后来败落了,书就这么靠墙堆着,鸡、鸭,猪就在旁边跑来跑去,书都让白蚁都啃烂完了。后来我翻开来看,里面有不少明代刻本,白棉纸的,都粘在一起象饼一样。揭也揭不开,有些书买回来都粉掉了。说罢他摘下眼镜用手揩着,又呵一口气看看。后来我听苏州人说,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藏书家,他开的这个小店生意实在不好,也不知道他开店的目的,是收书呢?还是卖书。好象是一下午就我这么一个顾客在里面翻书。
藏书一直是收聚难,散失毁坏易。叶德辉《书林清话》中藏书十约中曰:“藏书之所,宜高楼,宜宽敞之净室,宜高墙别院,与居宅相远。室则宜近池水,引湿就下,潮不入书楼。宜四方开窗通风,兼引朝阳入室,遇东风生虫之候,闭其东窗,窗橱俱宜常开,,楼居宜高敞。盖天雨瓦湿,其潮气更甚于室中也。”“六、七月以后至冬尽春初,又宜敞开。橱下多置雄黄石灰,可辟虫蚁,橱内多放香烈杀虫之药品,古人以芸草,今则药草多矣。肉桂、香油或嫌太贵,西洋药水,药粉,品多价廉,大可随时收用。食物引鼠,不可存留,灯烛字篓引火之物,不可相近。绛云楼之炬,武英殿之灾。此太平时至可痛心之事也。”这还只是一个藏,访书、聚书就不说了。所以藏书的人是傻子!痴汉!死老魅!不如象七七和周纳一样随看随扔,有包卷海内之志。《扬州画舫录》曾写过这样一个妙人,喝醉后把鞋子掉到河里去了,他就骑在桥栏杆上,把另一只鞋子脱了扬手扔到河里去,并且大呼天下事如敝履可一弃之!“我现在不藏书,真是感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读书也是借别人的书看,好在我有几个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庞大的书房,而且都是藏书不看书的好人!想借多少都可以,想看多久也可以。千不该万不该有一次我引了歹人去看书,这人借别人书就不还。并且声称书到了我家就是我的,万没有再回去之理。此次又借徐渭画册不还,坏了我一世清名。带累得我现在书也不好借了。我用了七八年时间才把老陈的书房里的书翻了一遍,这还谈不上精读。现在老沈说他在乡下有座房子,里面有好几万册书,我准备抽个时间去看看。有这么些书看还看不完,藏之何为?
黄裳在《书的故事》中曾说:解放前后的那段日子里。当时,书坊的景况很不好,几乎连维持都困难。旧书又大量从乡下、城镇流出,最大的出路是进入还魂纸厂。一个常到浙东收书的老店员一次向我叹气,说他在某地看到一大批旧书被当做爆竹的原料,其中很有不少明版的白棉纸纸书,还有一部初印朱竹宅的《曝书亭集》。他想买了新的纸张向爆竹作坊换下这些旧书,结果被拒绝了。理由是新“洋纸”在质量上远远赶不上旧的棉纸、竹纸,做起爆竹来卷不紧也没有韧性,放起来不响。我又听到一家书店的店主说起,从上海城里一个旧人家称出一大批旧书,都已经捆好堆在旧纸店里了,第二天就要送到造纸厂里去。我就要求他选一下,答应他在“善价”收买。他很不情愿地终于去了,第二天我去找他时,他递给我两本旧书,同时叹气说,旧纸店不情愿打开已经扎好的一捆一捆旧书,因为每捆能选出几本是毫无把握的,他费尽唇舌,也只打开了一捆。他选出的两本书是万历新安诸黄所刻的《罗汉十八相》,大方册,是最精的徽派版画”。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三世藏书中说:父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太仆、文恭大父丹铅所及有手泽者存焉,汇以请,大父喜,命舁去,约二千余卷。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巢婢辈乱取之,三代遗书一日尽失。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略携数簏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没想到书在打仗的时候除能能卷纸捻子抽水烟,还能揣在铁甲内挡箭弹。我觉得藏书最达观的态度,还是求过过眼就行了。我有个喜欢瓷器的朋友,钱少买不起什么好的。有一次听说江西有件明成化斗彩的缸子,他就坐了一夜火车赶过去。别人拿出来的时候,他顺便摸了一下。回来跟我说起来眉飞色舞的,我说你这叫揩油,又叫吃豆腐。他正色说我这叫过眼,一辈子没有亏待自己的眼珠子。
其实藏点书真难!我现在基本上就放弃这个梦想了,手头有些线装书也是闲抛闲掷看得不似先前那么重了。第一个是线装书的来源少了,以前十字街还有古籍书店现在早已倒闭了。花冲原来有个旧书市场,星期六、星期天上午开市。卖旧书的占了很大的地方,这几年也日渐萎缩了,线装书基本上是见不倒的。我到苏州去在一个巷子里看到一个古籍书店,大概在平江路附近。一个老先生在守寨,穿着灰色的中式棉袄,黑框眼镜。他一边理书一边跟我抱怨说:“现在找不到什么书了!都是天价,没办法弄了!”。我一边翻书架的书一边问他:“这里面有什么好书吗?”他很不屑的说:“都是些大路货,而且还贵得很。这些书放在过去算什么呀!”说了一会功夫,他问我是从那儿来的,我说我安徽的,他说你们安徽原来古籍多,七十年代我访书常到安徽去。我一听就明白了,老先生是说皖南。我说老先生肯定是到皖南去访书的吧。他说对的,对的。那里出文人呀!他说你们那里有一个叫小南海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好多好书。原来是书香门第,后来败落了,书就这么靠墙堆着,鸡、鸭,猪就在旁边跑来跑去,书都让白蚁都啃烂完了。后来我翻开来看,里面有不少明代刻本,白棉纸的,都粘在一起象饼一样。揭也揭不开,有些书买回来都粉掉了。说罢他摘下眼镜用手揩着,又呵一口气看看。后来我听苏州人说,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藏书家,他开的这个小店生意实在不好,也不知道他开店的目的,是收书呢?还是卖书。好象是一下午就我这么一个顾客在里面翻书。
藏书一直是收聚难,散失毁坏易。叶德辉《书林清话》中藏书十约中曰:“藏书之所,宜高楼,宜宽敞之净室,宜高墙别院,与居宅相远。室则宜近池水,引湿就下,潮不入书楼。宜四方开窗通风,兼引朝阳入室,遇东风生虫之候,闭其东窗,窗橱俱宜常开,,楼居宜高敞。盖天雨瓦湿,其潮气更甚于室中也。”“六、七月以后至冬尽春初,又宜敞开。橱下多置雄黄石灰,可辟虫蚁,橱内多放香烈杀虫之药品,古人以芸草,今则药草多矣。肉桂、香油或嫌太贵,西洋药水,药粉,品多价廉,大可随时收用。食物引鼠,不可存留,灯烛字篓引火之物,不可相近。绛云楼之炬,武英殿之灾。此太平时至可痛心之事也。”这还只是一个藏,访书、聚书就不说了。所以藏书的人是傻子!痴汉!死老魅!不如象七七和周纳一样随看随扔,有包卷海内之志。《扬州画舫录》曾写过这样一个妙人,喝醉后把鞋子掉到河里去了,他就骑在桥栏杆上,把另一只鞋子脱了扬手扔到河里去,并且大呼天下事如敝履可一弃之!“我现在不藏书,真是感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读书也是借别人的书看,好在我有几个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庞大的书房,而且都是藏书不看书的好人!想借多少都可以,想看多久也可以。千不该万不该有一次我引了歹人去看书,这人借别人书就不还。并且声称书到了我家就是我的,万没有再回去之理。此次又借徐渭画册不还,坏了我一世清名。带累得我现在书也不好借了。我用了七八年时间才把老陈的书房里的书翻了一遍,这还谈不上精读。现在老沈说他在乡下有座房子,里面有好几万册书,我准备抽个时间去看看。有这么些书看还看不完,藏之何为?
黄裳在《书的故事》中曾说:解放前后的那段日子里。当时,书坊的景况很不好,几乎连维持都困难。旧书又大量从乡下、城镇流出,最大的出路是进入还魂纸厂。一个常到浙东收书的老店员一次向我叹气,说他在某地看到一大批旧书被当做爆竹的原料,其中很有不少明版的白棉纸纸书,还有一部初印朱竹宅的《曝书亭集》。他想买了新的纸张向爆竹作坊换下这些旧书,结果被拒绝了。理由是新“洋纸”在质量上远远赶不上旧的棉纸、竹纸,做起爆竹来卷不紧也没有韧性,放起来不响。我又听到一家书店的店主说起,从上海城里一个旧人家称出一大批旧书,都已经捆好堆在旧纸店里了,第二天就要送到造纸厂里去。我就要求他选一下,答应他在“善价”收买。他很不情愿地终于去了,第二天我去找他时,他递给我两本旧书,同时叹气说,旧纸店不情愿打开已经扎好的一捆一捆旧书,因为每捆能选出几本是毫无把握的,他费尽唇舌,也只打开了一捆。他选出的两本书是万历新安诸黄所刻的《罗汉十八相》,大方册,是最精的徽派版画”。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三世藏书中说:父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太仆、文恭大父丹铅所及有手泽者存焉,汇以请,大父喜,命舁去,约二千余卷。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巢婢辈乱取之,三代遗书一日尽失。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略携数簏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没想到书在打仗的时候除能能卷纸捻子抽水烟,还能揣在铁甲内挡箭弹。我觉得藏书最达观的态度,还是求过过眼就行了。我有个喜欢瓷器的朋友,钱少买不起什么好的。有一次听说江西有件明成化斗彩的缸子,他就坐了一夜火车赶过去。别人拿出来的时候,他顺便摸了一下。回来跟我说起来眉飞色舞的,我说你这叫揩油,又叫吃豆腐。他正色说我这叫过眼,一辈子没有亏待自己的眼珠子。
-
Morometi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7 15:52:34
-
恩鸡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1 16:51:18
-
水上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03 18:10:32
-
抓尾巴的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13 20:05:16
-
容与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01 00:21:05
-
受戒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27 23:56:38
-
送我一盆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24 06:11:09
-
璞辞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3 17:02:40
-
白面行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18 01:39:57
-
落语心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15 15:53:04
-
Rilk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8 23:25:39
-
Sodalulu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8 17:48:54
-
殊珍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1 12:15:03
-
其邪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7 12:39:19
-
竹顶针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0 14:54:50
-
东海一粟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08 10:40:43
-
hi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7 21:25:39
-
Parr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7 21:11:16
-
fitzc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20 23:05:1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8 10:20:05
-
哦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5 06:27:50
-
九畹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4 12:38:06
-
arens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3:45:04
-
吸猫大赛第一名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3:01:49
-
WellIgoto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1:00:17
-
紫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0:53:11
-
海扬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0:44:22
-
Cata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0:21:23
-
Hades 十三姨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0:20:54
-
珍妮的肖像🦤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20:08:40
-
guo_zi.qiu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19:42:31
-
子萱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19:32:4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3 16:54:44
-
无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2 22:30:19
-
钴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2 18:22:5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2 16:30:52
-
Amphetam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1 20:41:51
-
啊bo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1 12:16:35
-
梦里阑珊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1 11:37:46
-
猫咪建筑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1 04:51:24
-
格格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0 20:52:39
-
pp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0 16:45:04
-
桃花公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0 11:19:58
-
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0 10:51:19
-
枕书入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0 01:12:23
-
chunji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0 00:22:00
-
ANomad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10 00:05:44
-
就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23:20:03
-
白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22:32:10
-
蓝翼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22:14:51
-
城市里的候鸟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22:03:02
-
王二家的卡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21:23:55
-
企鹅VI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20:47:18
-
麦子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20:45:12
-
乡愁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9:27:04
-
清少纳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9:06:43
-
daw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8:39:37
-
青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8:35:5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8:33:52
-
一只Toma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8:29:32
-
kraf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7:37:11
-
螟与蝗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7:26:49
-
朝霞不出门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7:23:22
-
枕流漱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7:15: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6:55:14
-
溪堂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6:37:37
-
拔舌狱吏李妈逼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6:22:41
-
机智勇敢昭昭昭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6:14:2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41:05
-
鼻涕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37:09
-
楚兰亭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36:34
-
光裸的向日葵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28:21
-
十年木匠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27:05
-
Lo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25:22
-
香猫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21:29
-
Captiv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05:33
-
Caligari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5:02:59
-
Favilla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54:19
-
wanderlu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35:04
-
Odai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28:47
-
贝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28:41
-
林中空地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24:31
-
张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23:25
-
无恶不作胡蜀黍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19:38
-
若迦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17:41
-
郊区契诃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11:58
-
豌豆黄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07:26
-
白刃时代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07:10
-
秋色波连波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07:02
-
小油飞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03:38
-
吴秉翰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4:00:18
-
小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59:39
-
阿波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59:19
-
尚友躺平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54:50
-
蓝文青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53:24
-
走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48:10
-
民工头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43:22
-
又为青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42:05
-
卓嘎Sitatārā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39:30
-
nona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9-09 13: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