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日记
摘自BBC著名主持人安德鲁·玛尔的书《我这一行:英国新闻简史》 译者:万年看客 原网址 写专栏很容易。绝大多数大学的绝大多数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交作业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攒出一篇千把来字且多少还能看的玩意儿。我当初第一次写专栏的时候就意识到,我实际上...
来自:豆瓣小组
天津市区一日游
随着京津城际的开通,越来越多的人来天津旅游。在此只说一说天津市区一日如何游,游什么!
【前言】
天津建城600余年,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自建城就发展迅速,因为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后又有九国租界,是中国租界最多的城市,这些国家纷纷在天津建设,也就形成了天津独树一帜的建筑特色,一座城市里的建筑既有英式法式,又有日式俄式,既有哥特式巴洛克式,又有古典式浪漫式,当然还有中国古典式!所以...
来自:豆瓣日记
多年以前,有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广为流传。这篇文章于2012年在太平洋彼岸获得了一个回响——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2012) 。跟王小波的话痨夫人相比,Susan Cain倒更接近是他的绿毛水怪,若加上朗读者的轻声细语,...
来自:豆瓣日记
http://www.doom-metal.com 厄运金属综合站 http://www.deathmetal.com 死亡金属综合站 http://www.blackmetal.com 黑金属综合站 http://www.the-gothicworld.de 哥特音乐综合站 http://www.worldmusic.de 世界音乐综合站 http://www.darkmetal.cl 南美黑金属新站点 http://musica.mustdie.ru 极端音乐资讯站点,偏向阴暗及厄运金属 http://www.gothic.ru 俄罗斯哥特音乐站,常更新歌特/工业试听 http://www.swedishmetal.net ...
来自:豆瓣小组
世界范围内总有这样一些导演,他们以拍小成本b级片维生,其作品虽永远无法与那些情色大师相提并论,却始终拥有一定数量的观众,如国内观众非常熟悉的zalman king,其著名的系列作品《野兰花》《偷月情》《红鞋日记》等在市场上一直有很好的销路。
或许称这些电影为情色多少有点“贴金”的感觉,所以我觉得用hot movie这个词更恰如其分。因这些片子多数只发行家庭录影带,能浮出水面在院线上映的亦属凤毛麟角。
意大利的tindo ...
来自:豆瓣小组
一位建筑评论家的人文主义情怀
——访史建先生
来到史建先生的居所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忙了一整天的史建先生脸上略显疲惫,但还是热情周到地接待了我们。在并不十分宽敞的两居室里,排满两面墙壁的书架,错落有致地排放着有关建筑的各类书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随和可亲的史建先生让我想起自己大学时的导师,谈话自然切入到访谈,以下即是采访内容,“史”为史建先生的简称。
▲ 对于现在别墅概念的探讨,您是...
来自:豆瓣日记
1.现代性 辛格认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他才能够写作: 一、首先他得有意图,有情绪,然后需要情节——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一个有开头、中部和结尾的故事,他认为故事就是有悬念的情节,因为生活中也是这样充满了悬念的。 二、他必须要有激情写这个故事,他有时候有很好的情节,但是缺乏写故事的激情。遇到这样的情况他绝不动笔。 三、在他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他必须相信,或者至少自认为,只有他才写得出这个故事或者这篇小说。 明显我们看到很多反对这种倾向的作品,辛格这一“系列”作家事实上倒向了伟大的俄国文学传统,并否定二十世纪对十九世纪的超越,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不能更错的想法了。只要沿着福楼拜的路子走过来,你就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我一直也没有看到真正没有情节的好作品,但是淡化情节已经是许多有识之士都在追求的方向了。除了很多晦涩难懂的作品以外,奈保尔的《抵达之谜》无疑是对情节这一固有迷信的一个响...
来自:豆瓣小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5MjczNjY4.html
文字记录,来自《明报》
(上)
【明報專訊】編按:黃碧雲三個字,對於兩岸四地的新生代作家來說,詞義等同於啟蒙。自《媚行者》開始,黃碧雲的創作生命進入另一階段:在小說藝術的追求裏,不只是說故事的,還有語言:直覺的、不迴避的,它在釋放小說語言前所未見的生命力,「以小說來寫詩」;沒有先鋒小說的矯飾,只需賴以經驗作者在文學創作上的特立獨行。是日與明天...
来自:豆瓣日记
简七导读:“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在线教育让每个人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变得平等。MOOC的理想,就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送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 另外,上海交通大学7月与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
来自:豆瓣日记
前天有人说要买我家房子,不知卖掉没,我打电话回家问。 电话刚接通就听到我妈生气的声音:“早上我的包被小偷偷了!恨死人了!” 我吓了一大跳,忙问怎么丢的。 她说:“上午去看你爷,我对你爸说,反正一会儿就出来了,包就放车上吧。出来发现车窗被人砸开了,包不见了!” “啊!报警了没?” “哪顾得上报警呀,得趁小偷没跑远先去逮小偷啊。我就跑到前面小卖部问,又去家属院里问,问了一圈,都没人看见。” “怎么不报警...
来自:豆瓣日记
一、能对三观进行深入破坏的作品,不啻革故鼎新的佳作 1980年,海政歌舞团苏小明唱了一首《军港之夜》,军队有首长说,苏小明的歌,咿咿呀呀,没有革命气势,纯属靡靡之音。新华社发内参表示:“苏小明不可不唱,不可多唱,要适可而止。”海军机关有人向上面反映说,这样的演员,部队不能留,要处理。 同在1980年,中国音协开了个音乐创作会,点名批评了李谷一的演唱风格,要求她用“健康”的唱法重新唱《乡恋》,李谷一拒绝。...
来自:豆瓣日记
/ @峰哥何峰 / 有些孩子从家庭继承了 cultural capital 优势。他们看这个世界是不同的,他们知道存在着不同的游戏和规则。 1、 这两天回到了母校,见了在读的同学们和以前的教授。颇多感想,加上时差调不过来,“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于是来写下这篇这个系列的第二...
来自:豆瓣日记
是谁让我们觉得穿不一样的衣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符合人性的需求?为什么在古代,有钱人即使是有几百套衣服也大都是一样(至少是类似)的款式?(那时候服装款式的差异通常发生在老一代和新一代之间而不是同龄人之间)按今天的二逼有钱人或二逼“名媛”的标准,古代的有钱人和“名媛”天天都“撞衫”,为什么那时候他们不觉得那是一种“尴尬”?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观念的变化?不管在西方还是东方,“追求个性”是到了现代才...
来自:豆瓣日记
前文略说了精进的主旨,此文再详说精进的要义。前文是精进的第一义,此文是精进的第二义。 上回提到王阳明讲“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我想到《黑道风云二十年》里说,打群架时,最不怕对手拿砍刀,最怕对手拿匕首。砍刀虽然大,只是唬人的,不伤及要害,全身砍上十几二十刀,住院十天半月就没事了,而拿匕首的人是真的想拼命的,一枪刺下去,就能要人命。 我小时候,自以为象棋水平不错,和别人下棋,喜欢杀得对方“老将光肚”...
来自:豆瓣日记
鸠摩智上少林寺挑衅,使遍七十二绝技,方丈群僧无不骇然。这时,小和尚虚竹跑过来,只瞅了一眼,就说:“这位大师用的明明是小无相功嘛。”鸠摩智慌了。一般人看到的是招数,厉害的人看到的是内功。 有个本科读经济的学生考去地理学院读研究生,一开始根本没有老师愿意带,因为这家伙一点地理学基础都没有,一年之后,这家伙发的paper超过了所有本科地理出身的学生。然后就有地理学出身的学生向他取经,打开他的论文一看,根本...
来自:豆瓣日记
许多人觉得,古龙的风格很易学。因为一个普通读者读古龙,乍看之下,不会觉得他有金庸或梁羽生那么厚的功底——你可以轻松从金庸书里读出他喜欢《水浒》、熟稔《红楼》,他对希腊戏剧、莎士比亚、大仲马、《三言二拍》、《史记》、诗词歌赋等无数东西,都烂熟于心。而古龙,乍看只能说,这位对诗挺熟,尤其体现在人名儿上,比如白玉京,比如叶孤城。 但稍微看看他的随笔或评述,就会发现,这厮对福楼拜、海明威、杰克伦敦这些19...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