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是谁?
到了美国后,发现晚饭后的黄金时段,电视台NBC经常会播放一个节目叫做《你认为你是谁who do you think you are》。节目内容是找一些知名人士,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和历史档案记载,追寻他们的祖先痕迹,重建身份认同。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几乎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迁徙的故事。很多在美国出生的后代,对祖先来自何地、为什么而来、有什么样的经历所知甚少。虽然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爱向前望,而不太在乎根在哪里。可是偶尔回顾身后,人的好奇心还是促使自己想了解who you are?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集讲到《欲望都市》的主演Sarah Jessica Parker的家世。经过多番查找,并查阅了多个城市档案馆的历史记录后,竟然发现她的祖先与著名的塞莱姆审巫案有关!她的10世外祖母Esther Elwell(10th great-grandmother Esther Elwell)是塞莱姆审巫事件中一名受迫害的“女巫”。这个结果,令Sarah Jessica Parker大为吃惊并且十分感慨。我想,从那一刻起,当她审视自己的家族时,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真的很重要吗?有时候想想,还真是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评价。我们的生命好像突然不“单纯”了,不是像此时看来的那么简单了,许多我们没有去过、没有听过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历史事件和陌生的人,突然之间就和我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突然之间就增大了。我们不再是一个点了,而是一条轨迹。这难道不是件很神奇的事吗?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朋友——弗吉尼亚理工研究员孙先生启动基因家谱研究的初衷,它是基于“分子古人类学”这门学科,通过分析人的基因(DNA)来追溯人们的祖先。虽然寻根在美国变得原来越热,但在中国这个词似乎只是和海外华侨华人有关系,寻根问祖似乎只是老人家的事情,年轻人对家谱、族谱不屑一顾。事实上,这些族谱、家谱远比我们以为的有价值。而基因可做的事多着呐,而且距离普通人并不遥远。比如,近年国际上有个“基因地理计划”,它的目标是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采集各个民族的样本,并通过遗传学的分析,绘制出一幅“人类的总家谱”。告诉我们人类的老祖先是怎样从发源地非洲迁出、一步一步地分支、迁徙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各民族的。
以上听起来还是有些遥远,那么我们来看看“熟悉”的客家人(Hakka)吧。我是广东人,广东有许多客家人,隔壁省份福建的客家人更多;而我曾经去过的江西赣州,被认为是北方的客家人进入东南地区的中转地。也因为这些缘故,再加上我正在学人类学,所以对客家人还是蛮好奇的。因为关于客家人起源和发展,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客家人的主体来源是中原汉族呐,还是百越或畲族?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究竟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
如果在福建宁化县石壁的附近全面地收集“百家姓”的基因样本,并作系统的基因家谱的分析,是否可以追溯客家人的祖先,重构客家人千年以来的迁徙故事?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孙先生去年开始做的全球首个“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的研究在今年8月已经有了结果。这是客家学研究第一次使用遗传学方法分析了客家祖地100多个传统姓氏的血缘起源,回答了之前的两个历史疑问:
1、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汉族、畲族还是古代百越人?
基因调查提供的证据:“检测了福建宁化境内的105个姓氏的393个样品,其中一些姓氏有不同的血缘分支,所以总共获得279个姓氏家族的样本。在这些姓氏家族中,绝大部分(将近三分之二)的父系血缘来自北方中原汉族,小部分来自百越族群和苗瑶族群(畲族)。宁化是客家祖地,而宁化的客家姓氏与其他客家地区的客家姓氏分布也很类似。因此,客家基因族谱的系统分析表明了客家人起源的主体是北方中原汉人。”
另外,基因检测表明宁化的很多传统大姓,比如伍、罗、曹、张、巫、伊、刘、王、马、李、孙、郑等等,都是来自北方。
2、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
“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认为:“遗传学支持石壁的独特历史地位。该项目专门对石壁附近(石壁镇和淮土乡)的姓氏家族的基因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壁的姓氏的父系血缘中,中原汉人起源的比例(75%)远远高于宁化的其他区域(65%),尤其高于宁化北片的水茜、安远、泉上一带(59%)。在这么狭小的地理区域里,能形成这么大的血缘成分的差异。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原汉人在南迁时,一下子涌入了宁化石壁这个狭小区域,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以至于经过千年的变化之后,还能占到血缘成分的绝大多数。”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信息让我很有兴趣。我曾经在5年前写过一篇《湖南桃源的维吾尔人》,讲的是湖南省桃源县城不远处,有个维吾尔族聚居地,他们的祖先远离西域沙漠和绿洲、告别游牧生活,在湘西生活了600多年,繁衍至今已有26代。无独有偶,基因家谱研究新揭示出了一些类似的族群:
1、 福建宁化县的伊姓人士,祖先是白人
伊姓是宁化的一大望族,在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对伊姓人士做基因检测之前,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白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是由遥远的异国来到中华大地的。
“伊姓在全国范围是个小姓,人口排名239位,但在宁化却是一个大姓。族谱记载,伊姓的祖先在唐末迁入宁化,始祖是商朝的贤相伊尹,世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府陈留县,唐末避乱迁入宁化。”
客家基因族谱研究结果表明,伊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别的基因类型 (国际遗传学界称R1b1a2单倍群),而这种类型是白种人特有的。这个基因类型的人主要分布在一些西欧国家,占到人口的80%以上。属于这种基因类型的人都是从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因此这些人都是远房的亲戚,不管他们是在中国、英国、法国还是西班牙。
伊姓古老的祖先最居住在西方,后来到了华夏之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那么,伊姓的先祖是如何和为什么来到中国呐? 一种可能性是,他/他们是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西方商人或使者。还有一个可能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战乱频繁,有很多塞外胡人进入中原,融入汉族;鲜卑族是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当时在北方建立了很多王朝,他们中有白色人种的成分。史书记载,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贵族伊娄氏改姓为伊,所以,宁化的伊姓可能是出自鲜卑族的这一支。
到了唐朝,伊氏家族已经居住在中原地区。到了唐末的战乱时期,伊氏的祖先又从河南迁到了福建宁化,成为了客家人的一部分。伊氏家族在宁化落地生根,繁衍了千年,到今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才被揭开出了身世的奥秘。
2、巫氏始祖与“成吉思汗”家族是亲戚
巫罗俊这个名字,大部分人听起来都觉得很陌生。他,可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巫姓的始祖呐!
在隋末唐初统领民众开发宁化地区时,建立了宁化县的前身—黄连镇,巫罗俊就是宁化人。巫姓是客家人的大姓,子孙已经远播世界各地,各地族人常设家庙祭祀巫罗俊公。巫罗俊的身世和来历,据历代名贤所作的考证,也是众说纷纭。族谱中的常见说法是,巫氏世居山西平阳,南北朝时辗转来入闽至剑津,隋末巫罗俊随父亲迁入黄连峒。然而,也有历史学家质疑,认为当时的黄连是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成为他们的领袖,除非巫罗俊自己就是当地土著。客家基因族谱也已用基因检测的手段解开这个历史疑问。
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在巫罗俊的家乡—福建宁化采集了巫姓族人的基因样本,检测表明,宁化巫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定的基因类型(国际学术界称C3单倍群),这种类型的人起源于东北,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地区,在蒙古族等北方民族中分布的比例最高,属于这种类型最著名的家族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族。
由于巫姓具有这种基因类型,我们就知道巫姓的祖先最早是居住在塞外草原的民族。巫姓与成吉思汗的族人有共同的血统,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远房亲戚”。因此,谜团的答案是:巫罗俊不是南方的土著,而是从遥远的北方辗转迁来的。这与众多巫氏族谱其实是一致的,历史学家的怀疑可以放下了。
那么,一个草原上的家族,怎么会成为汉人,又迁徙来到南方的腹地福建呢?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支塞北草原上的骑射民族进入了中原,接受了汉族的文化,融入了汉族。巫氏祖先很可能就是这一阶段进入中原成为了汉人。到了隋朝,他们在中原已经生活了很多代,由于战乱又辗转南迁,直到平静的福建地区。这与族谱记载的巫罗俊祖上由山西迁至山东,又因战乱迁至南平的历史,是符合的。
(图文版)
注: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觉得,孙先生的研究结果今年8月就出来了,却没有引起媒体的足够关注(书呆子们,不懂宣传,呵呵),十分可惜。我认为这些是很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发现,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若媒体愿意报道的话,希望不要路径依赖,把研究的成果仅仅窄化为“寻亲”。
在这篇文章中我所披露的详细信息,是第一次在互联网上出现。如果你觉得他们的研究有意思,请帮忙推荐一下,非常感谢。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集讲到《欲望都市》的主演Sarah Jessica Parker的家世。经过多番查找,并查阅了多个城市档案馆的历史记录后,竟然发现她的祖先与著名的塞莱姆审巫案有关!她的10世外祖母Esther Elwell(10th great-grandmother Esther Elwell)是塞莱姆审巫事件中一名受迫害的“女巫”。这个结果,令Sarah Jessica Parker大为吃惊并且十分感慨。我想,从那一刻起,当她审视自己的家族时,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真的很重要吗?有时候想想,还真是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评价。我们的生命好像突然不“单纯”了,不是像此时看来的那么简单了,许多我们没有去过、没有听过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历史事件和陌生的人,突然之间就和我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突然之间就增大了。我们不再是一个点了,而是一条轨迹。这难道不是件很神奇的事吗?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朋友——弗吉尼亚理工研究员孙先生启动基因家谱研究的初衷,它是基于“分子古人类学”这门学科,通过分析人的基因(DNA)来追溯人们的祖先。虽然寻根在美国变得原来越热,但在中国这个词似乎只是和海外华侨华人有关系,寻根问祖似乎只是老人家的事情,年轻人对家谱、族谱不屑一顾。事实上,这些族谱、家谱远比我们以为的有价值。而基因可做的事多着呐,而且距离普通人并不遥远。比如,近年国际上有个“基因地理计划”,它的目标是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采集各个民族的样本,并通过遗传学的分析,绘制出一幅“人类的总家谱”。告诉我们人类的老祖先是怎样从发源地非洲迁出、一步一步地分支、迁徙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各民族的。
以上听起来还是有些遥远,那么我们来看看“熟悉”的客家人(Hakka)吧。我是广东人,广东有许多客家人,隔壁省份福建的客家人更多;而我曾经去过的江西赣州,被认为是北方的客家人进入东南地区的中转地。也因为这些缘故,再加上我正在学人类学,所以对客家人还是蛮好奇的。因为关于客家人起源和发展,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客家人的主体来源是中原汉族呐,还是百越或畲族?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究竟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
如果在福建宁化县石壁的附近全面地收集“百家姓”的基因样本,并作系统的基因家谱的分析,是否可以追溯客家人的祖先,重构客家人千年以来的迁徙故事?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孙先生去年开始做的全球首个“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的研究在今年8月已经有了结果。这是客家学研究第一次使用遗传学方法分析了客家祖地100多个传统姓氏的血缘起源,回答了之前的两个历史疑问:
1、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汉族、畲族还是古代百越人?
基因调查提供的证据:“检测了福建宁化境内的105个姓氏的393个样品,其中一些姓氏有不同的血缘分支,所以总共获得279个姓氏家族的样本。在这些姓氏家族中,绝大部分(将近三分之二)的父系血缘来自北方中原汉族,小部分来自百越族群和苗瑶族群(畲族)。宁化是客家祖地,而宁化的客家姓氏与其他客家地区的客家姓氏分布也很类似。因此,客家基因族谱的系统分析表明了客家人起源的主体是北方中原汉人。”
另外,基因检测表明宁化的很多传统大姓,比如伍、罗、曹、张、巫、伊、刘、王、马、李、孙、郑等等,都是来自北方。
2、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
“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认为:“遗传学支持石壁的独特历史地位。该项目专门对石壁附近(石壁镇和淮土乡)的姓氏家族的基因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壁的姓氏的父系血缘中,中原汉人起源的比例(75%)远远高于宁化的其他区域(65%),尤其高于宁化北片的水茜、安远、泉上一带(59%)。在这么狭小的地理区域里,能形成这么大的血缘成分的差异。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原汉人在南迁时,一下子涌入了宁化石壁这个狭小区域,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以至于经过千年的变化之后,还能占到血缘成分的绝大多数。”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信息让我很有兴趣。我曾经在5年前写过一篇《湖南桃源的维吾尔人》,讲的是湖南省桃源县城不远处,有个维吾尔族聚居地,他们的祖先远离西域沙漠和绿洲、告别游牧生活,在湘西生活了600多年,繁衍至今已有26代。无独有偶,基因家谱研究新揭示出了一些类似的族群:
1、 福建宁化县的伊姓人士,祖先是白人
伊姓是宁化的一大望族,在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对伊姓人士做基因检测之前,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白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是由遥远的异国来到中华大地的。
“伊姓在全国范围是个小姓,人口排名239位,但在宁化却是一个大姓。族谱记载,伊姓的祖先在唐末迁入宁化,始祖是商朝的贤相伊尹,世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府陈留县,唐末避乱迁入宁化。”
客家基因族谱研究结果表明,伊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别的基因类型 (国际遗传学界称R1b1a2单倍群),而这种类型是白种人特有的。这个基因类型的人主要分布在一些西欧国家,占到人口的80%以上。属于这种基因类型的人都是从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因此这些人都是远房的亲戚,不管他们是在中国、英国、法国还是西班牙。
伊姓古老的祖先最居住在西方,后来到了华夏之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那么,伊姓的先祖是如何和为什么来到中国呐? 一种可能性是,他/他们是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西方商人或使者。还有一个可能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战乱频繁,有很多塞外胡人进入中原,融入汉族;鲜卑族是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当时在北方建立了很多王朝,他们中有白色人种的成分。史书记载,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贵族伊娄氏改姓为伊,所以,宁化的伊姓可能是出自鲜卑族的这一支。
到了唐朝,伊氏家族已经居住在中原地区。到了唐末的战乱时期,伊氏的祖先又从河南迁到了福建宁化,成为了客家人的一部分。伊氏家族在宁化落地生根,繁衍了千年,到今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才被揭开出了身世的奥秘。
2、巫氏始祖与“成吉思汗”家族是亲戚
巫罗俊这个名字,大部分人听起来都觉得很陌生。他,可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巫姓的始祖呐!
在隋末唐初统领民众开发宁化地区时,建立了宁化县的前身—黄连镇,巫罗俊就是宁化人。巫姓是客家人的大姓,子孙已经远播世界各地,各地族人常设家庙祭祀巫罗俊公。巫罗俊的身世和来历,据历代名贤所作的考证,也是众说纷纭。族谱中的常见说法是,巫氏世居山西平阳,南北朝时辗转来入闽至剑津,隋末巫罗俊随父亲迁入黄连峒。然而,也有历史学家质疑,认为当时的黄连是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成为他们的领袖,除非巫罗俊自己就是当地土著。客家基因族谱也已用基因检测的手段解开这个历史疑问。
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在巫罗俊的家乡—福建宁化采集了巫姓族人的基因样本,检测表明,宁化巫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定的基因类型(国际学术界称C3单倍群),这种类型的人起源于东北,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地区,在蒙古族等北方民族中分布的比例最高,属于这种类型最著名的家族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族。
由于巫姓具有这种基因类型,我们就知道巫姓的祖先最早是居住在塞外草原的民族。巫姓与成吉思汗的族人有共同的血统,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远房亲戚”。因此,谜团的答案是:巫罗俊不是南方的土著,而是从遥远的北方辗转迁来的。这与众多巫氏族谱其实是一致的,历史学家的怀疑可以放下了。
那么,一个草原上的家族,怎么会成为汉人,又迁徙来到南方的腹地福建呢?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支塞北草原上的骑射民族进入了中原,接受了汉族的文化,融入了汉族。巫氏祖先很可能就是这一阶段进入中原成为了汉人。到了隋朝,他们在中原已经生活了很多代,由于战乱又辗转南迁,直到平静的福建地区。这与族谱记载的巫罗俊祖上由山西迁至山东,又因战乱迁至南平的历史,是符合的。
(图文版)
注: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觉得,孙先生的研究结果今年8月就出来了,却没有引起媒体的足够关注(书呆子们,不懂宣传,呵呵),十分可惜。我认为这些是很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发现,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若媒体愿意报道的话,希望不要路径依赖,把研究的成果仅仅窄化为“寻亲”。
在这篇文章中我所披露的详细信息,是第一次在互联网上出现。如果你觉得他们的研究有意思,请帮忙推荐一下,非常感谢。
-
lxo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9 01:32:34
-
燃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6 12:55:45
-
Emi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2 18:36:12
-
璆锵鸣兮琳琅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4 11:44:58
-
传奇☂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12 11:22:09
-
这人有点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03 12:59:20
-
永远一个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2 21:28:14
-
Hospitaller7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5-19 00:30:42
-
leecho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3-22 15:01:39
-
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3-12 14:40:38
-
Evelyn🐳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2-18 01:11:08
-
苏黑黑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21 09:43:48
-
Ali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12 00:45:45
-
升腾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19 21:53:1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9 18:03:28
-
sy7v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1 15:29:15
-
Tea du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0 17:12:41
-
果冻蹦床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0 15:33:10
-
Halim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0 11:25:5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0 10:50:41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0 10:37:18
-
唯唯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0 10:20:58
-
闪烁的猩猩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8 16:33:08
-
H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8 15:13:02
-
Gre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8 12:59:14
-
反游猫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7 21:04:00
-
凭轩望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6 19:29:28
-
鱼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6 17:08:34
-
Mr. Ander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6 15:58:41
-
lanbi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5 23:18:36
-
福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5 12:09:20
-
子虚上人|Assorted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4 21:56:03
-
frui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4 20:46:53
-
小鬼難纏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4 20:23:41
-
gingababa.saru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4 06:09:05
-
Meiy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4 01:03:04
-
taski0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21:34:11
-
B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21:07:29
-
季雅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20:56:43
-
scco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20:52:17
-
清净小欢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9:36:02
-
drizzl_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8:00:29
-
GoodMorn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6:36:07
-
BLAaaa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6:28:58
-
最爱cheesecak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5:17:30
-
empty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5:03:5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4:01:11
-
阿兔崽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3:38:3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3:28:06
-
ZIJI W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3:09:11
-
立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2:22:25
-
ākin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2:15:07
-
Lynn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2:06:15
-
品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11:54:53
-
撮桑·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9:58:57
-
Ell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9:28:35
-
小豆豆迷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9:22:02
-
Centaure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8:48:43
-
小箪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8:48:26
-
やま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8:47:13
-
布丁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8:37:4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8:27:48
-
猫方.没有腰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8:04:29
-
Jumbo Cock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7:39:11
-
Skyhorsebook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6:09:07
-
Dr.F's bunny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4:56:41
-
金针菇与休止符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3:41:43
-
卷溜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2:46:06
-
拌猫吃老鼠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2:35:28
-
Zhai Li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2:13:12
-
糖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1:40:14
-
MSatanD-X°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1:39:4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1:28:00
-
eureka丸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3 00:43:03
-
好公民库尔蕾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51:52
-
王水波蛋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49:21
-
Jasp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48:5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26:24
-
月載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23:49
-
雲淮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20:26
-
Mona Lishark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09:33
-
Nirv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3:02:49
-
gliper||三省吾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59:00
-
hrdxwandg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53:04
-
江湖骗子的江湖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48:19
-
conver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47:53
-
金链汉子鲁大发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37:41
-
默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36:21
-
车瑞希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32:55
-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29:31
-
上下求索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23:36
-
小5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2:18:38
-
干扰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1:58:09
-
e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1:38:58
-
HnC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1:38:12
-
失控の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1:31:17
-
Cambr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1:20:33
-
水木桥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1:09:25
-
荻野英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0:57:27
-
逯然而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20:46:13
蓝调共和
(Houston, United States)
"Don't walk in front of me, I may not follow.Don't walk behind me,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