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

éphémère
来自: éphémère 2016-04-26 10:44:40创建   2016-04-26 19:39:33更新
4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心心 2882人喜欢
从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作为研究人员,几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导师一般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而不会叫给学生写好论文的方法,从事研究之后,大多数人又忙于写论文,给予发表论文,而不会去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 因此,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拿学位、为职称、为获奖而撰写论文,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论文有学术创新。结果,都很难发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jakdan 69人喜欢
有些事要说不介意反倒更介意,比如“别人以什么步伐节奏在写论文啊”。“存在个体差异”、“研究领域不同论文写作也会各有不同”之类的安慰之词,越听越觉得不安:到底应该以什么节奏写论文才是理想的啊,自己算是努力的一类人么。 虽然是我的管见,但关于论文写作的节奏的问题,我还是希望坦诚地稍微合理地探讨一下。 首先,应该忘记“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这种听上去不错的说辞。为了能在更理想的环境中继续自己的想要致力的研究,确保研究费用是必要的,提升自身的经验资格也是必要的。也许有人会说“品质低下的论文多写无益”,但不论论文品质高低,只要由经过阅读审查的学术刊物出版,就会得到客观的评判。当然,写出真正优秀的、堪称艺术作品的论文也很重要,但如果研究无法继续下去,再高大上的追求都木有意义。所以,要有意识地保持果断地判断是否已经“足够好”了的能力。 第一步:作为研究者,我们要考虑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自...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Nova 379人喜欢
昨天和初中一同班见面,这家伙当年就极其聪颖,之前在英国拿了物理的学士加硕士,现在北美攻读理论物理的博士。大致他们学校的教授们还是喜欢用纸笔计算,所以他们这些学生也还遵循这些传统。当然,计算机的使用是必然的,她写了不少脚本用于计算实验数据。她很认真地问了我一些关于代码管理之类的问题,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初写论文的时候,也有过种种困惑。比如,究竟使用哪种软件来写论文最合适?究竟怎样备份才不会...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jakdan 10148人喜欢
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经验 ~~这实在是一篇少走许多学习弯路的好文章 zt 这实在是一篇少走许多学习弯路的好文章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長園花事 851人喜欢
1)句库 网址:http://www.jukuu.com/ 翻译的非常好,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同时也可以发音,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听力! 2)词博 网址:http://www.cibo.cn/ 翻译的很杂,可以供多种选择;而且可以发音,这一点感觉很好! 3)句译 网址:http://www.juyy.net/viewPage.php 翻译的很好,基本你都可以在他的翻译中找到合适的! 举例: 翻译 first principles http://www.juyy.net/viewPage.php 翻译结果非常好。给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喵夫斯基 205人喜欢
OSX 和網上都有很多方便好用的英文寫作參考工具,本文列舉其中較爲常用的幾種。對於學習者而言,寫作常要用到的參考工具有釋義詞典、同義詞詞典和搭配詞典,另外記錄了真實用法的語料庫使用頻率也很高。 最簡裝備包括以下六款: -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BOXING 16人喜欢
1、阅读方法 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 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 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 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BOXING 102人喜欢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如何读“学术书”始终是周遭学友热衷讨论的问题,各种方法不一而足,但我们有个共识:越早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越好。本文目的即在分享与交流笔者读“学术书”的方法,还盼各路大神拍砖指教。 什么是“学术书”?因治学所用而需之书,皆可统称为“学术书”。换言之,“学术书”未必皆是学者著述,也可能是通俗读物。最简单的判别方法是这类书应逐行逐字精读,并彻底读懂吃透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_N%0-# 46人喜欢
【input】 进入研究生学习,reading越来越多,感到了自己在文献阅读方法上的欠缺。刚好逛到知乎圆桌《将科学研究进行到底》,蛮不错的。 http://www.zhihu.com/roundtable/scientific-research 另外推荐 如何总结和整理学术文献? 哪些阅读论文的好习惯让你受益无穷? 你写论文时发现了哪些神网站? 【output辅助】 再总结下最近碰到的三个有关英语写作的神器(网站): http://linggle.com/# ——“搜索最常出现的英文语言搭配...
回复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g0OTgxNA==&mid=402875382&idx=3&sn=78e189e1ed7eb16f6949dac8a58196f0&scene=0&key=41ecb04b05111003e24067d6b772dd573a897612dd6949aded6ca1374f79d69b8b447f7e0f6dc78f80702edb8e0d7920&ascene=0&uin=MTQ3NDY3MDk4MA%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Air6%2C2+OSX+OSX+10.11.2+build(15C50)&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rgx8879qd5fnYuqzY5YgyGLSXHVpFbkx%2BhdpwPAuDYjr8EP5S8nDgBm6fiJ%2FUd9U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BOXING 3人喜欢
一 [論文寫作] 引用文獻時,能回到原典就回到原典,儘量不要使用中文譯本。中譯本也許可以是方便的入口,能在較短時間內得知新知識。但是真的要引用文獻時,還是要回到原典。此時,最好把中譯本丟開,自己讀懂原典後,自行翻譯。如果真的要引用中譯本,請記得註明中...
回复
来自:豆瓣
1.[工作笔记] 2021年回顾 + 2022年展望
2.学界early career工作tips
3.不要把一时的幸运当作一生的本事
...
回复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931336/answer/71654690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易又饕 336人喜欢
早上帮同学看博士申请的研究计划。虽然我的同学是个聪明人,但或许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东西,写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像是国内教科书的内容提要:什么都试图涉及一点,但似乎又什么都没有说透。这又给我不干正事儿找到了绝好的借口,回信一封。删除针对他研究计划的一些具体建议后,把其中或许略有喜大普奔意义的部分立此存照。 第一,研究计划不是论文章节纲要。在这个阶段,没必要把论文的每部分准备写什么内容都列举出来。一个...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阿拉胖泪 330人喜欢
来这儿近四年了。第一年觉得自己就是来读书的,每天上百页地灌文献;第二年犯矫情,觉得学到的是如何与自己相处;第三年不再那么小清新,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写作。第四年围着论文说了写,写了说,又觉得最难的还是打磨问题。 打磨的意思就是成天想,成天琢磨,反复修剪乃至推翻了重新来。收了半年数据,教研会上坐着,课堂里呆着,看小孩跑来跑去,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问题:怎样把问题表述出来,为什么要问,怎样把问题丢回...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Cindy lee 68人喜欢
写这个是因为刚刚和一个友人聊天,提到关于英文写作的问题。我蛮同意以前豆瓣上一位老师的观点的,在英语学习当中写作最重要,说和写是想通的!现在英语教学里面总有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口语。没办法,在一个时时刻刻要你show出来的年代,当然会更注意临场发挥。而写作这种东西是最吃力、提升速度也最慢的,反正分数也不高,自然不会很受重视。当然除了客观的两点原因,主观懒惰也要占一大条。对于写作的提高,我的建议首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77zuying 4998人喜欢
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 是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阿拉胖泪 6150人喜欢
昨天看到某水的《我想听听你们说话的声音》,挺感动的。今天又看到这篇《玩笑贴》,里面第一条说要开一个四课时的“邮件的写作规范及修辞”,才想起曾经也写过这个问题。这些东西是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参加一个讲授如何写邮件的讲座的笔记,那时候我还没怎么写过事务性的邮件。现在近两年过去了,我大概平均每周要收一百封邮件,发二三十封邮件,所以对如何写邮件也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在笔记里,我把新添的东西写在[]里。 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心心 1631人喜欢
导读 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我们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更不要提阅读外国文献了。但是阅读外国文献对于把握最新科研动态,扩充自己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牛人们是怎样阅读外国文献的~~ 学术牛人1: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 及时回顾 心得和经验: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十三 14658人喜欢
写在前面的话:这篇文章是已经在中英同声传译岗位工作九年的CindySSS师姐关于英文写作的一些小心得,在转到这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小修改,比如把乔治奥威尔的六原则的翻译贴在了这里。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这是师姐的博客地址:http://cindysss.com/ 首先明确目的,需要写什么类型的文章,业务邮件、商业企划书、新闻稿件还是小说散文。每个类型,你需要看的文章和学习的方式侧重都不一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BOXING 4911人喜欢
查找文献丶制作书单丶整理annotated bibliography仿佛成为不断循环的曲调。不同老师或同学,有自己的文献搜索与取得方式。做个归纳,亦会不断更新。 【【【【1.首推】】】】 ■西文: https://www.worldcat.org/ 查找书籍,如今立刻想到的就是它。它与世界众多图书馆有连结。一个关键词下去,通常能检索出相当完整的书目,甚至自动帮你把其他语言版本的书一并带出!此外,还可以注册後用该网站的文献整理保存功能。 PS. worldcat的“cat”是“catalog”,千...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行简 14人喜欢
新的一年,我的计划是每天写300-500的文献阅读心得,以下是我打算采用的原则。写在这里一是整理思路,作为对于自己的有效提示。二是期望通过与大家交流分享,获得提升。下面的文字是匆忙之间写就的,可能有不少考虑不成熟的地方,大家有best practice请千万要不吝分享。我会在几日后对文章进行更新。 1. 尽量用英文paraphrase文章中和自己的研究相关的重要发现。不必过于纠结句型结构和句法的多样性。对于拼写和语法错误也不必...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éphémère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