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 源氏物語展 觀展略記
昨天跟涼風師去看了大都會的源氏物語展,看到了非常開眼界的東西。
——展出了一葉定家寫的紫式部日記!(然後涼風師和我感嘆 kazuraki 做得太好了w)

——很多白描插圖非常版畫風,非常 Beardsley。

——以前不知道源氏物語和紫式部竟然有 religious significance。大意是,讀源氏物語有使人感悟無常的效果,所以紫式部是以此行方便傳佛法,這種法華論。有好幾幅紫式部圖英文標題都叫 portrait-icon,大概本來就是用來拜的,乃至還有一幅是掛在廟子裏面的。這些畫頂上經常寫有四門,紫式部也經常是相近的伏案造型,能看出是一個 trope。

——有一架「源氏物語絵扇面散屏風」非常有趣。屏風的整體佈局是葛藤底子上貼了六十幅金地的扇面,扇面上畫有源氏故事,書有從物語中節出的文字,涵蓋的章節有重有漏,也未按書中順序,所以重點並不在於講故事。最有趣的是,扇面上的場景並不是一般的宮室場景那種掀了房頂的 2.5 維視角,而是經常有變形,彷彿是魚眼鏡頭拍出來的,形成一種充滿動感的效果。


——鎌倉時代的繪卷,紙也不黃!

——天璋院出嫁時的轎子,只有一丁點大,想來坐着是不太舒服的。上面交替繪滿了德川家的葵紋和近衛家的牡丹紋。展廳裏旁邊還放了一塊屏幕,用大河劇『篤姬』的片段演示天璋院出嫁的場景,是六個人分前後直接擡在肩膀上的。不過說來其實不很清楚這個到底跟源氏物語什麼關係……

-——展覽中的衣服都太好看了,現場能看到絲線金線的光澤,更是攝人。唯一的缺憾是,不同的工藝並沒有相應的介紹,讓人猜得有點糊塗。比方下面第一件是織的,第二件是繡的(金線好像還是特別的繡法,涼風師懂),第三件我覺得紅綠藍的部分是染的,圖案白色的部分像是扎染(這件是從 MFA 借出來的,所以以後可以再去看)。



——我和涼風師雙雙表示不太懂茶碗的審美,但是這件「好乖哦」www

——後代衍生的純圖像作品真的是各有各的趣味,囫圇看過不能說都看懂了。其中最看不懂的大概是宗達了……兩座屏風裏都讓人覺得牛纔是主角。然後山和橋都特別誇張,前者是小得誇張,後者是大得誇張,以至於鳥居下面的人簡直是一寸了。


在氾濫的幽會/起居場景中間也有比較熱鬧的表現宴飲的畫。庭園裏跳舞的人據涼風師說扮的是迦陵頻伽。船上的樂師打扮也很好玩,頭上戴的帽子像道士一樣。撐船的人都梳着美豆良,在整個展好像就這裏見到這個髮型。照片不大看得出來,但是屏風上的花是先貼了什麼圓形的小片,再在上面畫的。

這對屏風畫得非常細緻,技術水平很高的感覺。須磨圖中滿是盛開的春花,其實不像流放,像是去了蓬萊當神仙了。後圖中的守衛穿了一件很藍的衣服,色調上很突出。總體來說感覺像是會畫在瓷瓶上的那種畫。


這幅須磨倒是很有流放的意思了。中間幾屏都是海,儼然是水圖了。整體來講有點偏向中國畫的趣味。

我個人覺得最驚豔的是四卷『幻の源氏物語絵巻』。「末摘花」卷中的雪,「帚木」卷中的池塘(網上找不到圖了),還有「葵」卷中形體神態各異的人和精緻華美的衣服,乃至吞噬葵上靈柩的烈焰,看得人屏息。




——說到葵上,展覽中還有不少和這個故事相關的作品。有兩張能面,還有一個講六條御息所和葵上結下樑子的故事的屏風。



——江戶時期的浮世繪畫家給整個源氏物語敘事傳統增加了很多新玩法。比方拿源氏故事和藝能的混搭。國芳畫了一整套這種小浣熊畫片一樣的東西w。


然後這種紫式部畫像顯然就和從前那種 potrait-icon 不一樣了了w

這張可以算是『十豔圖』嗎?圖裏的房子是有透視的!

江戶晚期還有人開始改編源氏物語了,還大受歡迎!雖然打着俚俗的旗號,其實是技巧很高超的一本書。基本上就是一本 free form 漫畫。想看!


——展出的源氏物語的衍生物裏面還有一些遊戲,比方一套畫了源氏故事的貝殼,和一套香具。可惜解說並沒有細講都是怎麼玩的,香具裏面也只勉強認得出來兩三樣(都還是看モノノ怪學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現代的畫,其中包括大和和紀改編『源氏物語』的原畫!(這個月亮,就突然有點美少女戰士)

這幅六條御息所生靈作祟的,是不是有點像國芳的相馬古內裏?都是靈物撕裂構圖的畫法。


還有這幅,畫的是夕顏的魂魄。所以夕顏原來是葫蘆花。然後其實覺得畫中人長得挺像中森明菜的……

————————————————————————
不過呢布展方面還是有一些遺憾的。首先是我們到最後都沒搞清楚入口到底是哪兒……我們進去的地方外面有個標題,但是沒有展覽的總介紹。走到半中攔腰的一個地方才看到一段像是總介紹的寫在牆上,那兒倒是有個門,但是關着的,外面也沒有什麼擺設。看的時候倒是按時間順序看的,但是該有分部分介紹的地方基本上都沒有。具體的展品的介紹有時候也有點欠缺。上面已經說了香具和貝殼沒有解釋都是怎麼用的。雖然我也理解這個展覽的主體是源氏物語,而不是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源氏香的介紹也沒有出現就有點差勁了。(香紋圖還出現了兩次,一次這套香具,一次是与謝野晶子譯本的環襯。)
一個很重要的感想是,日本文脈沒有斷!從早期到晚近的作品,一直能看出越來越多的後代流行/高雅藝術的蛛絲馬跡,不論是技術還是審美方面的。源氏物語本身也是一個相當能產的藝術傳統。
總體上來說是相當充實的一場展覽,非常值得去看,還值得多次去,因爲有些展品因爲出借期限的緣故會更換。
-
BingB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7 09:31:22
-
一品脱的牛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2 15:47:05
-
鵙屋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03 22:39:09
-
Woinesod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6 12:31:08
-
Z芊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2 16:46:40
-
Picaro Adelit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2 00:03:26
-
广义门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7 16:14:15
-
九姑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1 09:02:22
-
m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02:48:28
-
豆友20571186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22:11:30
-
コートニ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08 13:35:17
-
园游会别打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7 14:14:17
-
小包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3 19:09:4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2 18:03:03
-
姚金玲(黑化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8 01:46:00
-
河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7 15:04:47
-
daguguj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16:19:57
-
北澈:)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14:09:49
-
东方学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13:19:50
-
挂耳珈琲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12:46:55
-
张朝日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9:55:38
-
失败练习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9:30:11
-
东东的Ea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9:04:55
-
古都的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9:00:00
-
W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8:53:57
-
Baby Yog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58:55
-
癡愚鄉愿亦雙相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48:22
-
MaverickAd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29:03
-
深空九号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24:51
-
白乘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20:38
-
Erzähler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08:50
-
脆脆鲨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07:31
-
Theophil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05:58
-
濱口竜介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7:03:52
-
yizhipangz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6:56:00
-
elimu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6:52:19
-
李 法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5:56:59
-
猪柳蛋麦满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5:54:18
-
MintieGond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5:50:42
-
豆友160279628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5:44:08
-
Flisdfajlkjx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05: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