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分离的三个路径
目前我的朋友们也都跟我一样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了。不是读书时的青涩状态,不是刚工作时的惊慌状态,大家已经纷纷褪去了最初的那层跟世界之间有表面摩擦的有石棱状突起的皮肤,进化到了另一个境界。在这个境界里,冲撞和摩擦是已经深入到了第二层皮肤,表面上已经磨练的平和而坚韧了。但还没有更深入。同时,到达这个境界的我们,活得更加纯粹和明白,大家之间的分歧也就更清晰。青春年少时的成群结队一把抓的状态已经过去了,大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吃喝玩乐,但内心已经坚决地彼此分离。
这种分离有三个路径。
一条是朝圣之路。目前这个路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各种法门的修炼,身心灵课程。我有些朋友开口闭口都是这类词汇,比如能量,比如小我,比如回家,跟他们说话,是需要用翻译的,他们有一整套语言系统。
目前我只遇到了一两位让我真心喜爱的修行者,大部分的人让我敬而远之。而我坚定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难做到吓唬住别人,难的是让别人喜欢和可亲。任何伟大的人和事物,首先都是可亲的和有趣的,而一定不是面目可憎地吓人。我周围的很多动辄就谈”能量“的人,让我不得不躲得远远的,因为除了这些词语之外,我听不到其他的东西,更有深意的东西。
我还对一些自称为修行老师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因为那些老师一定要堂而皇之地找到你的”根源“,用一种看起来很柔软(比如用尽量放柔和的嗓音跟你聊天,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但其实很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你放松。这样的温柔是有距离的。它抵不上死党锤过来的一句恶狠狠的让你惊醒的话。
修行不是先占有话语系统,而是先结结实实地袒露和磨砺,归家的路,穿越时间和空间,不把世界当真,那是自然而然到达的境界,不是说出来的,甚至不是技术训练出来的。
第二条路是结实地拥抱生活之路。我的同学中大部分人走向了这条光明正大的道路。逼近三十而立,工作,升职,老婆,男人,孩子,车,房,等等。他们坚定,勤奋,有能力,行动派,正派,善良。他们懂得一步一个脚印,不好高骛远,不悲春伤秋。他们不是什么二代,他们的生活被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一点一点有了样子,有了色彩。他们的人生肯定是越来越好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时代,是好的,是有无限可能和机会的。他们读书时学过哲学,受益最大的是”二分法“和”矛盾看问题“,他们是市场上经管书和励志书的读者,那些书让他们汲取了更多”能量“,更加懂得如何抓住机会,过一个成功的人生。
第三条是个纠结的道路,路上走的都是那些不守常规、不羁、对自由的向往大到了可以随时放弃其他地步的人们。孤独无依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游荡者和游魂。他们走在黑暗和阴影中,吸收黑暗,吞吐黑暗。他们是怀疑论者,批判家,他们跟现实世界的隔阂和缝隙永远不可弥补。他们行走在边缘,知道天空的方向,知道上升的路径,却随时都在下沉。
这样的人从古到今都存在,为数不多,可能在当今这个无处可逃的时代,数量稍稍比过去多了一些,但永远是少数。
如果说前两者是时代的歌颂者、归属者,那么他们则永远都是时代的游离者,不管他们是不是在批判。他们不是反义词,他们介于土地和天堂之间,是不同质的。如果有个现实的角色可以定义,那么他们大多是那些艺术的、写作的人。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最终穿越了时间和空间。
我的为数不多的朋友中,很核心的几个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我亲近他们,无限热爱他们。甚至,昨天晚上的梦里,我还梦见了其中一个。
这种分离有三个路径。
一条是朝圣之路。目前这个路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各种法门的修炼,身心灵课程。我有些朋友开口闭口都是这类词汇,比如能量,比如小我,比如回家,跟他们说话,是需要用翻译的,他们有一整套语言系统。
目前我只遇到了一两位让我真心喜爱的修行者,大部分的人让我敬而远之。而我坚定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难做到吓唬住别人,难的是让别人喜欢和可亲。任何伟大的人和事物,首先都是可亲的和有趣的,而一定不是面目可憎地吓人。我周围的很多动辄就谈”能量“的人,让我不得不躲得远远的,因为除了这些词语之外,我听不到其他的东西,更有深意的东西。
我还对一些自称为修行老师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因为那些老师一定要堂而皇之地找到你的”根源“,用一种看起来很柔软(比如用尽量放柔和的嗓音跟你聊天,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但其实很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你放松。这样的温柔是有距离的。它抵不上死党锤过来的一句恶狠狠的让你惊醒的话。
修行不是先占有话语系统,而是先结结实实地袒露和磨砺,归家的路,穿越时间和空间,不把世界当真,那是自然而然到达的境界,不是说出来的,甚至不是技术训练出来的。
第二条路是结实地拥抱生活之路。我的同学中大部分人走向了这条光明正大的道路。逼近三十而立,工作,升职,老婆,男人,孩子,车,房,等等。他们坚定,勤奋,有能力,行动派,正派,善良。他们懂得一步一个脚印,不好高骛远,不悲春伤秋。他们不是什么二代,他们的生活被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一点一点有了样子,有了色彩。他们的人生肯定是越来越好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时代,是好的,是有无限可能和机会的。他们读书时学过哲学,受益最大的是”二分法“和”矛盾看问题“,他们是市场上经管书和励志书的读者,那些书让他们汲取了更多”能量“,更加懂得如何抓住机会,过一个成功的人生。
第三条是个纠结的道路,路上走的都是那些不守常规、不羁、对自由的向往大到了可以随时放弃其他地步的人们。孤独无依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游荡者和游魂。他们走在黑暗和阴影中,吸收黑暗,吞吐黑暗。他们是怀疑论者,批判家,他们跟现实世界的隔阂和缝隙永远不可弥补。他们行走在边缘,知道天空的方向,知道上升的路径,却随时都在下沉。
这样的人从古到今都存在,为数不多,可能在当今这个无处可逃的时代,数量稍稍比过去多了一些,但永远是少数。
如果说前两者是时代的歌颂者、归属者,那么他们则永远都是时代的游离者,不管他们是不是在批判。他们不是反义词,他们介于土地和天堂之间,是不同质的。如果有个现实的角色可以定义,那么他们大多是那些艺术的、写作的人。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最终穿越了时间和空间。
我的为数不多的朋友中,很核心的几个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我亲近他们,无限热爱他们。甚至,昨天晚上的梦里,我还梦见了其中一个。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145篇内容 · 5.6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216篇内容 · 3.3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00.5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42.5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67篇内容 · 1.3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35篇内容 · 44.5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15篇内容 · 938.1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92.1万次浏览
已婚了,也快当爸爸了,曾尝试走第二条道路,现在走回到第三条道路了,也许还有些摇摆不定,因为毕竟不是一个人,现在只能努力走第三条路,并且顺带着赚一些钱……
"他们行走在边缘,知道天空的方向,知道上升的路径,却随时都在下沉。" 我懷疑自己是這種人。
游离中,努力尝试回归第二条道路。
2011-04-23 10:30:05: 童姥☀涅槃 (戴得起荆棘中的王冠再叫自己女王) 但我认为,基本上第三种人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第二种的路线。。。除非他独自隐居远离社会 ——————
三种人说的都是内心。单从外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识别的。
「内容不可见」
讲得难听点就是loser
「内容不可见」
有没有三种混合的。。。我觉得自己是。。有种四不像的感觉
我也是一二种都有,也喜欢写作,或者说是尝试。
我觉得界限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倾向。
恩恩,写的挺透彻,不论走在那条路上,最终都要不停地往前,无处可逃.....
第三种人还可以细分,而且有巨大的差异。比如:极度积极拥抱阳光和善良的自我追寻者与世界意义的找寻者和理想的坚决/理性实践者。
2011-04-23 10:47:26: 教父导导 (被赐法号幻灭而坚决不从者:一辉) 第三种人还可以细分,而且有巨大的差异。比如:极度积极拥抱阳光和善良的自我追寻者与世界意义的找寻者和理想的坚决/理性实践者。 —————— 是的,我只是在笼统的写。人和人的差异何止千里万里。
其实就是想追随自己的心吧,有人将这个状态简化为一个字:“怂”:) 不过我还是相信走第三条道路不仅可以活得很有意思,而且同样也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在混乱的路上整合自己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情。。每个人所追寻的虚无缥缈的意义实质上是统一的。。
这个帖子很出彩,可能大家都有的想法,被很好的笔触写出来了。更出彩的是,看到小云哥在这个帖子里出现,而且说得也很不错。
第三条道路是有机会接近英雄般生活的道路,也是一条艰难而少有人走的路。
「内容不可见」
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又很难去解释的。
2011-04-23 11:04:49: 上庄行者 (兔年?) 严禁盲目崇拜小云 ——————
哈哈,我也很爱小云哥的胡言乱语。。
「内容不可见」
Sail 第三条路你爱走多远走多远。我相信有一天你会回来,或者死亡。
全都走向死亡
入世、出世、混世。。。
哎 如果第三类 将会是黑暗还是皇明?
我觉得第一条路和第三条路有很多相似,不过是指那些真正的“修行者”,他们也是在不断地碰撞着世界的体系与价值观,寻求另一种解法
怎么感觉我是第三种人…向往第二种的幸福生活又舍不得放开第三种的自由…是不是也有人像我这样的抑郁过…我不知何时能够摆脱这矛盾的状况‖
第三种总是这么纠结啊,如果只是一个人就觉得自己都是自己的可以就这么下去,可是现实中考虑到家人又觉得有责任要回归第二种,常常很分裂
ls,真真是这个话。。。真不知爸妈发现我内心深处的挣扎会怎么想。。。二老一直以为我整天嘿嘿哈哈无忧无虑呢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只有试着走过第二条路却没能成功,最终回归到第三条路的才好自诩是第三种人吧。我个人相信大多数人最初都是奔第三条路去的。
超我走在第一条路,本我走在第二条路,自我走在第三条路。
呵呵 人和人的差距远比人和猪还大
第三条是个纠结的道路,路上走的都是那些不守常规、不羁、对自由的向往大到了可以随时放弃其他地步的人们。孤独无依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游荡者和游魂。他们走在黑暗和阴影中,吸收黑暗,吞吐黑暗。他们是怀疑论者,批判家,
为什么认为对自由的向往大于一切,就是走在黑暗和阴影中?难道自由不是亲和的有趣的?
汗,差不多只认识第三条路的……
在第三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黑……
第三种人应该是内心层面的,不是loser。 我认识几个阶层高到仅次于那个最核心的权贵圈子的人,其内心就是第三种
「内容不可见」
跨界于第一与第三条路上
第三条路上的人飘过,虽然既不文艺也不写作
一条是朝圣之路。 跟他们说话,是需要用翻译的,他们有一整套语言系统。
hahaha~ 不知道不同门派之间怎么沟通呢?虽说修行都是殊途同归的~ 不过,在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多人关注身心灵我觉得是好事,只有脑袋和身体,真的不是人……是ai……
第二条路是结实地拥抱生活之路。我的同学中大部分人走向了这条光明正大的道路。 lz是个乐观主义者?还是你的同学们都是社会的winner? 为啥我看到的是许多人都身不由己地在这条大道上惶恐而贪婪地奔跑?
第三条是个纠结的道路,路上走的都是那些不守常规、不羁、对自由的向往大到了可以随时放弃其他地步的人们。孤独无依的人。 这个真不了解,我身边还真没什么这样的人……目前觉得“自由”喊得最多的那个ms是我自己 — —!……
我喜欢开头的说法,人们都分离在各自的世界里, 而结尾转折得太意外。
第一条路统称“新纪元”(New Age)运动,是一种历史不短的新兴宗教。 其实还有另一条道路,也是唯一真正的道路。
如果我能选择,我一定选第二条。
嗯,重点原来在后面.....
现在的我,是第二路子的生活,第三路子的思想
现在的我,是第二路子的生活,第三路子的思想
「内容不可见」
其实多数人都是一边拥抱生活,一边纠结,一边暗暗修行,如果真的纯粹地做了某一种人,反而有点可怕。。。
大部分人都最后回到第二条路上吧…
无论哪种人,还是汪峰的歌里唱得贴切:"生命就像是一场告别,从起点想一切说再见",生活里充斥着淡淡的忧伤。
青春年少时的成群结队一把抓的状态已经过去了,大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吃喝玩乐,但内心已经坚决地彼此分离。
我们都还太年轻
能理解第一条路。
希望在死之前是第三种人
第二条路是结实地拥抱生活之路。我的同学中大部分人走向了这条光明正大的道路。 lz是个乐观主义者?还是你的同学们都是社会的winner? 为啥我看到的是许多人都身不由己地在这条大道上惶恐而贪婪地奔跑?
区别可能在于:你身边的人都是贷款买楼的,lz的同学们都是全款买楼的~
2011-04-23 11:04:49: 上庄行者 (兔年?) 严禁盲目崇拜小云 小云是豆瓣情感一哥 已经崇拜很多年 木哈哈
「内容不可见」
那你自己呢?
一眼看上去我就是纠结的那类
「内容不可见」
我在第三条路上苦苦挣扎,我渴望能走上第二条路,那时的我心灵也许能获得宁静。
这贴火了~可见大家平时也都在暗暗地思考这个问题,被楼主明明白白总结出来之后豁然开朗了……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人活着,都需要一点很主观的优越感,要不怎么活啊?有谁的文章不带主观的优越感的吗?可能有,只是那种文章十有八九是惨不忍睹的……
其实是哪一个又何尝重要呢,人们走来走去,无数交错的路径,脚印最终还不是都落在这个世界里。并没有世界之外的地方。
2011-04-23 15:39:53: H (任他們多漂亮未及你矜貴) 我觉得第一条路和第三条路有很多相似,不过是指那些真正的“修行者”,他们也是在不断地碰撞着世界的体系与价值观,寻求另一种解法 ——————
是的,那些与这个世界保持着5公分距离的人,那些真正的修行者,都是在寻求另一种解法。
「内容不可见」
2011-04-25 16:22:01: tinai 哪里有绝对纯粹的人,哪条路上的人走着走着都有可能换条路试试。 在死之前,还是不要急着给人贴标签,划分类型。 ——————
其实写完这篇日记后才发现,这种分类很混沌。我没有试图考虑更科学更全面,只是在梳理一些看法。这不是在标签人和人,只是看到几种不同的走向而已。
2011-04-24 20:43:36: 柏邦妮 那你自己呢? —————————— 我自己很混沌,各种力量的牵扯。我喜欢加肥猫说的,“一边拥抱生活,一边纠结,一边暗暗修行”。
2011-04-23 20:46:34: 兰凯茵 (十个美梦哪里去追踪) 超我走在第一条路,本我走在第二条路,自我走在第三条路。 —————— 高度概括
2011-04-23 20:50:55: cocorui (I stay and go: I am a pause.) 为什么认为对自由的向往大于一切,就是走在黑暗和阴影中?难道自由不是亲和的有趣的?
—————————— 正是因为可亲和有趣,才让那么多人愿意为了争取和接近自由而走进黑暗吧
2011-04-27 22:45:50: 玛特 (old school) 谁能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如果TA还在“这个世界”的话) ————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都在保持距离,又都无法保持距离。
说出了一些感觉,但不大认可文中所谓的第三条路,感觉到的是疏离、怨怼、落寞和愤世,也同样对世界对人没有爱。如罗永浩调侃一下吧,能力强的人应该是将一和二完美结合的人,劈柴吃饭皆修行,有爱有真心也有着改变周遭的能力和决心,在身心灵真正和谐的路上。
我是坚定的想把自己掰到第二种人的第三种人,现世的幸福比较重要,不要自我纠结了
2011-04-23 19:58:32: 童姥☀涅槃 (戴得起荆棘中的王冠再叫自己女王) 弱弱地认为,几乎来留言的人,都自认为是第三种人。。。
嗯,额,前面两条路的人都确凿无疑地在大道上飞奔,哪儿有时间上douban上来留言讨论这么烦扰的问题呢
没错。。唉
任何伟大的人和事物,首先都是可亲的和有趣的,而一定不是面目可憎地吓人。
许多人和事物,不可亲,不有趣,但很伟大!
游离在三道之间
睿智的雅斯貝爾斯最终为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忠告:“即使個人現在在生活中遇到的幾乎總是缺乏價值和個性的東西,即使一個幻滅接著一個幻滅,但他仍必須盡可能保存他自己的本質的標準,必須在真實事物的零散殘跡中找到對自己的道路的指示,必須能夠確信何處才是人真正是人的地方。” 的确如此。仅仅抱怨外在的環境條件是无济于事的。對於環境條件的有效影響只能來自一定類型的“個體自我”。如果一个人只是等待環境的變化来給他造成影响,那无非就是對他自己的可能性不忠。“只有當我自己成為我所能成為的一切,這另一個人也才可能蓬勃發展。”
同意,既是对自己可能性的不忠,也是无法从自身汲取力量,不能从自身内部发掘意义。
这个雅斯贝尔斯先生说话的语气有点像哈维尔,“生活在真实中”,“与生活的真正需要对话”,寻找“无倾向性的真理”。
认同第三条路也是无法完全脱离第二条路的,自由最可贵,思想游走,生活归于二路。
正在第三条道上挣扎= =
即使第三条路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对自由本能般的向往和追逐也会让我们继续走下去的,更何况,即使是游荡者或者孤魂游魄,也并非只有失败一个下场
在这三个路径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脚印不深,都有
其实第一二三种都不所谓 只要别矫情
妈的,我竟然是最没出息的游离着
想在第三条路上试试。。。。。
各有各的挣扎,人不同,但也没有那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