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迁》初目及提纲
一:写作背景。自从十九世纪末以降,中国现代教材包括语文教材诞生以来,至如今,走过了百年的坎坷道路。语文教材的编写及现代化历程,与中国被动的现代化历程是同步的。可以说,语文教材的改变是中国应对西方情势,而作的因应对策。同时,也是对中国人口众多,受教育基数过于庞大的现实,所采取的一种务实态度,即必须学习西方大规模工业化下的教育形态,即传统的小规模的私塾教育,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的语文教材应该有以下特点(一):既是大班集体教育,其普遍性、通约能力、适应性,学生心理,都得有相应的照顾。(二):一定而有效的教材内容量。教材内容过多,则学生负担重,老师教起吃力;反之,则学生没能在有效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同时也无法使老师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工作量。当然若教材灵活,而老师自我编写教材的能力,包括处理课外阅读的能力较强,则不妨让教材编写的量,作相应的减少,以增加老师和学生的灵活性。这是将来教材编写改革,应该可以做出的试验。(三):教材编写的普遍性,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农村与城市、东西部差距较大,因此教材编写在倡导竞争的同时,应该保有一定内容的地方性,培养爱国情感,应该从热爱地方开始。没有地方内容的爱国教育,会流于虚假不实。(四):教材的充分竞争。教材的竞争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沦为少数几家出版社,少数几个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这样一来,学生厌学,老师不爱教,社会不接受,与时代脱节,整个儿变成无用的废纸。(五):教材的更换频率。教材有其自身的时限性。不可以将有明显时代局限,明显脱离现今生活的文章,一用再用。通常的做法,是五年一个轮换期,因现时的变化,真可谓日新月异。(六):教材编写人员的构成。应该以专门的教材编写人员、专家、一线教师、作家(儿童文学、科幻作家等)组成,切不可变成学院象牙塔的东西。(七):应该有定量的教材绩效研究。一方面从学生接受角度,从学生的意见反馈中来;二方面由老师教授的角度,以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上来看;三应该看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上七点,便是我讨论语文教材的一个初步背景。在这种情形之下,来对百年来的语文教材,进行研究与梳理,我认为十分有必要。
二:写作目的。百年来语文教材研究,缺乏真正融会贯通之作。缺少把语文纳入整个教育体系来观照,缺乏与整个社会思潮,社会变迁相对照来进行细致个案研究的作品。语文教材走到今天,它百年来的得失,及我们应该藉此的反思,应该有人来深入地梳理了。这不仅是对千万学生乃至整个民族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个学者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所应做出的紧迫回应、关注。有鉴于此,我不揣简陋,积数年关注之力,来切实研究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迁的问题,以便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语文教材包括其它教材的研究和关注,对振兴中国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写作方法。阅读大量教育研究书籍后,总体感觉搞教育研究的人,和现今许多搞学术研究的人一样,喜欢在自己学科里自我繁殖,缺少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双重观察视野。由于没有其相关学科的知识之储备,所以在选题及研究上颇为受限,这是必然的。最终连引以自傲的入乎其内,也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我的方法是入乎其内,探讨教材编写与语文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考试的关系,即研究教材在教育系统内自身其它方面的关系;出乎其外,即研究教材所受社会、政治、时代等相关因素的关系。(2)而从研究点上,我主张宏观描述和个案研究相结合。宏观描述,就是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语文教材变迁的轨迹,有个整体清晰、准确的把握;而从个案研究上,我会选取文言与白话之争对教材编写的影响,统编教材与竞争性编写教材的不同,教材内容古今中外所占比例之研究,教材编写者如叶圣陶等个案研究。(3):以时代为珠串。百年语文教材变迁,以一九四九为例,总体分为上、下两编。而在上下两篇中,除了照顾社会大事件所自生出的时代划分外,我还分会考虑人在社会中自身的一个代谢时代,即一般以三十年为一代,以这样的角度来观察教材编写,即可看出上下两代文化传承,以及他们之间的代沟,包括社会在其间的演进,可以作社会学的观照,从而为教材编写提供新的视野与路径。(4):以图文并举的形势。充分利用图片蕴含的信息大和直观可看的特点,配合理性而不呆板的文字阐释,改变学术著作呆板可厌的面貌。
下面将《百年中国语文教材》暂拟初目罗列如下,肯定在写作之间有增删,以成书定型为准。今年准备花一年时间来写,不知能不能完成全书。也许今年只能完成上编,只有等进行时再作决定。
《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迁》初目(暂拟)
上编(1900—1949)
第一章:我们的第一课(每隔十年为一期,通过回忆录、口述史及采访,获知各个时期的第一课,汇集起来,以作研究蓝本)
第二章: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澄衷堂字课图说、共和教科书等)
第三章:以一全套语文教材的个案研究
第四章:平民教育课本观察(市民、平民等识字课本)
第五章:出版社遍地竞争(中华、商务、开明、文明、中正、北新、广益等)
第六章:教材编写专家的涌现(张元济、蔡元培、黎锦熙、蒋维乔、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赵景琛、姜亮夫、赵家壁、周建人等)
第七章:教材编写的心理和逻辑
第八章:教材的教育方法研讨
第九章: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评骘(编写史、主要人员、影响面,下同)
第十章:中学语文教材的整体批判
下编(1949—2000)
第一章:我们的第一课(研究其与政治风向的关系)
第二章:教材面貌的改变
第三章:教材编写和出版的政策观察
第三章:扫盲、冬夜、农民(含渔民等)识字课本研究
第四章:军队、监狱、佛教语文教材略评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语文课本研究
第六章:七八年后的语文教材综述
第七章:新语文及语文教材的反思
第八章:百年语文教材内容重复率研究
余论:百年语文教材与中国现代教育的关系
2011年2月18日9:55分于成都
©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非商业性转载,请全文转载并署作者名。商业性使用,请联系作者。欢迎访问我的推特:http://twitter.com/ranyunfei
二:写作目的。百年来语文教材研究,缺乏真正融会贯通之作。缺少把语文纳入整个教育体系来观照,缺乏与整个社会思潮,社会变迁相对照来进行细致个案研究的作品。语文教材走到今天,它百年来的得失,及我们应该藉此的反思,应该有人来深入地梳理了。这不仅是对千万学生乃至整个民族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个学者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所应做出的紧迫回应、关注。有鉴于此,我不揣简陋,积数年关注之力,来切实研究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迁的问题,以便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语文教材包括其它教材的研究和关注,对振兴中国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写作方法。阅读大量教育研究书籍后,总体感觉搞教育研究的人,和现今许多搞学术研究的人一样,喜欢在自己学科里自我繁殖,缺少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双重观察视野。由于没有其相关学科的知识之储备,所以在选题及研究上颇为受限,这是必然的。最终连引以自傲的入乎其内,也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我的方法是入乎其内,探讨教材编写与语文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考试的关系,即研究教材在教育系统内自身其它方面的关系;出乎其外,即研究教材所受社会、政治、时代等相关因素的关系。(2)而从研究点上,我主张宏观描述和个案研究相结合。宏观描述,就是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语文教材变迁的轨迹,有个整体清晰、准确的把握;而从个案研究上,我会选取文言与白话之争对教材编写的影响,统编教材与竞争性编写教材的不同,教材内容古今中外所占比例之研究,教材编写者如叶圣陶等个案研究。(3):以时代为珠串。百年语文教材变迁,以一九四九为例,总体分为上、下两编。而在上下两篇中,除了照顾社会大事件所自生出的时代划分外,我还分会考虑人在社会中自身的一个代谢时代,即一般以三十年为一代,以这样的角度来观察教材编写,即可看出上下两代文化传承,以及他们之间的代沟,包括社会在其间的演进,可以作社会学的观照,从而为教材编写提供新的视野与路径。(4):以图文并举的形势。充分利用图片蕴含的信息大和直观可看的特点,配合理性而不呆板的文字阐释,改变学术著作呆板可厌的面貌。
下面将《百年中国语文教材》暂拟初目罗列如下,肯定在写作之间有增删,以成书定型为准。今年准备花一年时间来写,不知能不能完成全书。也许今年只能完成上编,只有等进行时再作决定。
《百年中国语文教材变迁》初目(暂拟)
上编(1900—1949)
第一章:我们的第一课(每隔十年为一期,通过回忆录、口述史及采访,获知各个时期的第一课,汇集起来,以作研究蓝本)
第二章: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澄衷堂字课图说、共和教科书等)
第三章:以一全套语文教材的个案研究
第四章:平民教育课本观察(市民、平民等识字课本)
第五章:出版社遍地竞争(中华、商务、开明、文明、中正、北新、广益等)
第六章:教材编写专家的涌现(张元济、蔡元培、黎锦熙、蒋维乔、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赵景琛、姜亮夫、赵家壁、周建人等)
第七章:教材编写的心理和逻辑
第八章:教材的教育方法研讨
第九章: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评骘(编写史、主要人员、影响面,下同)
第十章:中学语文教材的整体批判
下编(1949—2000)
第一章:我们的第一课(研究其与政治风向的关系)
第二章:教材面貌的改变
第三章:教材编写和出版的政策观察
第三章:扫盲、冬夜、农民(含渔民等)识字课本研究
第四章:军队、监狱、佛教语文教材略评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语文课本研究
第六章:七八年后的语文教材综述
第七章:新语文及语文教材的反思
第八章:百年语文教材内容重复率研究
余论:百年语文教材与中国现代教育的关系
2011年2月18日9:55分于成都
©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非商业性转载,请全文转载并署作者名。商业性使用,请联系作者。欢迎访问我的推特:http://twitter.com/ranyunfei
-
倚窗摇风铃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6 22:40:05
-
大木英哲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8 04:33:53
-
荫浓河息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08 22:23:10
-
沉静如许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8-09 16:34:48
-
nona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23:11:0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9 21:11:5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5 13:20:00
-
米蘭天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21:41:51
-
理想的困惑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29 02:02:28
-
守灵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13 20:01:10
-
小灰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13 14:46:35
-
小马哥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13 14:01:41
-
寻找哥本哈根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13 13:33:4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13 13:11:58
-
马达+s+狐猴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13 13:08:44
-
Lhun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5-17 23:35:33
-
大漠孤烟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4-03 12:20:27
-
卓明大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28 14:30:58
-
休·D·天然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14 14:48:20
-
電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14 08:13:55
-
躲猫猫社社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11 14:06:05
-
数卷残编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11 13:10:39
-
碎叶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03 15:33:59
-
锅巴nz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03 14:47:06
-
替天行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02 16:58:49
-
刀劈三观抱老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02 16:09:02
-
都刪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25 16:33:16
-
哈姆雷特的石磨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25 16:19:5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24 23:02:50
-
mibo lo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24 20:01:3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24 19:40:40
-
秃笔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23 02:40:39
-
休息日的骆驼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21:43:4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3:46:15
-
王水[已被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3:45:4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3:12:44
-
🐴波傑克BoJack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2:25:41
-
mea_culp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2:20:36
-
鼓浪听涛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2:11:34
-
古籍萌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1:53:28
-
太妃榛果拿铁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1:29:04
-
人海茫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1:24:55
-
江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1:21:12
-
张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1:17:43
-
SA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1:13:11
-
月半不瘦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0:50:4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0:25:36
-
东八线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0: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