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雨王拧发条鱼
来自: 雨王拧发条鱼 (南京) 2013-04-24 10:42:40创建   2016-12-17 14:43:19更新
做标记的
3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好奇心日报 9人喜欢
本文作者: 周韶宏 苹果正在经历 13 年来的第一次下滑。 2003 到 2015 年,苹果每一年的营收和利润都超过往年,创下“历史最高”的纪录。但 2016 年,增长的脚步停了下来。 2016 年财年(2015 年 10 月- 2016 年 9 月),苹果公司的收入相比上一财年下滑 181 亿美元...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Eve 11800人喜欢
手帐原是日语舶来词(手帳:てちょう),意为日记、日程。无论时间规划、自我管理、还是收集记忆,手帐都是非常优秀的助手。很快又要到新年新志向的时候了,不妨在2017年开始之前为自己,或是心爱的人准备一本崭新的手帐,来开始下一段崭新的人生。 当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与目标,所需要的手帐自然也不尽相同。根据这几年的经验,整理了一份手帐挑选的入门指南。祝愿每一个看这篇日记的你都能找到称心的手帐,在新一年里脚踏实地实现梦想:) 索引:1 自我管理 2 长期项目 3 旅行笔记 4 读书笔记 1 自我管...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新世相 3672人喜欢
Sayings: 人们早就对朋友圈表达过很多不满,其中的一些包括:ps后的照片很假,点赞很轻率,从早到晚分享自己的生活显得太过分。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每个人都算得上是朋友圈的病人。 因为担心被社交工具绑架,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开始关闭朋友圈,甚至删除微信。但是,未...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张佳玮 187人喜欢
1814年,14岁的哈利耶塔-康斯坦斯-斯密森在都柏林的乌鸦街剧场首次登台。三年后,她在伦敦演出。她那担当剧场经理的父亲相信女儿的美貌,然而美貌并不一定兑现为成功。直到27岁这个不尴不尬的年纪,她在英国都不算成功,于是决定去巴黎碰碰运气。那会儿,大家都说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上海译文 448人喜欢
据BBC消息,意大利作家、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去世,享年84岁(1932年1月5日-2016年2月19日) 翁贝托·埃科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退休教授,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符号学家。埃科博学多才,游走于充满奇思妙想的小...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oulmaker 14人喜欢
因为看日本漫画太多,发现欧美漫画之后,好像发现了一片伟大的新大陆。可是奈何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作品。于是折腾一番之后,找到了这个世界各大漫画奖的列表。先把这些奖项整理出来。然后再按图索骥,看这些奖项里面的获奖作品,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那些最好的作...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我们动画人 222人喜欢
我们经常会对一些精彩的动画记忆尤深,可以随口说出很多动画来,可是很少有人关注是哪个公司制作它们,其实正是这些动画制作公司的努力,才让我们看到那么多精彩的动画来。下面就介绍十三个我认为是所制作的动画让我们很熟悉,同时也是业内知名的动画制作公司。 在19...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苏仁 604人喜欢
这份书单可以说是流传最广的一个金融数学书单的版本了,我个人最早发现...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邓安庆 2903人喜欢
我只能说我的一些友邻是“非人类”,之所以这样判断,原因在于我问了一句:“2015年你们读了多少书?”最少的一百多本,最多的220本,而且都是精读,有的做了详细的笔记,写了质量过硬的书评。跟他们聊天,我说一年顶多读个五十多本,好友便说:“读的嘛,的确有点儿...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ArtfulDodger# 23人喜欢
读小说最难受的不是读到烂小说,而是读到本可以写得更有劲头的小说最后化成了一滩温吞水,从第一行就开始期待的转折没有出现,高潮涌起得恰好和花盆里的假山差不多高,至于语言,追求炫技的语言实验难道不应该和现代派一起死去么?现在是类型小说的时代。 之所以会读Station Eleven这本类型小说是被《纽约客》的一篇书评勾起了阅读的欲望。Joshua Rothman在书评里提出了每一个在文化研究之后接受文学训练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陆秋槎 192人喜欢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买森博嗣的书。 人家两天就能写一本,我却要花钱去买,岂不是显得自己太卑微了。是的,两天就能写一本。森博嗣在很多地方披露过自己的笔速:每小时6000字(在这本书里他还特别算了一下,自己写18万字的《全部成为F》只用了30小时,却创造了6000万日元的收入)。但我宁愿相信他的第一个系列(S&M)和早期的非系列作只是执笔较快,构思还是用了一些时间。毕竟森博嗣38岁才出道,(尽管他竭力否认但事实上)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艾洛 94人喜欢
长夜行的指南针——解读埃纳尔当代史诗的十把钥匙 今天中午龚古尔文学奖颁给了马迪亚斯·埃纳尔(Mathias Enard的新作《指南针》(Boussole)。这让我颇为喜悦,一来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是近几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中文学性最高的一部;二来是因为,我一直期待埃纳尔更直接地写一写东方和东方学,这一次他终于满足了我的心愿。 希望埃纳尔写写东方和东方学,这个想法当然和埃纳尔的学术背景有关,虽然后来他成了职业小说...
回复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2OTMxMg==&mid=209247435&idx=1&sn=6a1a4bf5b6eb4eafeb31fd87ea997fe1#rd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NullPointer 3495人喜欢
搬家麻烦,带着书搬家更麻烦。。不过什么事习惯之后,总会积累一些教训。以下就是我带着几十箱书(最近一次是71箱)从北京几次搬家直到搬回上海(最近又从徐家汇搬到徐家汇)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经验: 1,买箱子。 教训1:用尼龙编织袋装书,书在袋子里面互相倾轧,到达目的地后已然不复原形。 教训2:徒手用绳子把书扎成一捆一捆,只要书够多,手就会磨出血泡。 教训3:四处借旧纸箱或复用家里的旧纸箱。这些箱子大小不一。而箱子的大小恰恰是整个事情成败的一个关键点。太大的箱子装了书后一个人无法举起,太小的纸箱不但效率低...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新经典 47人喜欢
摆在我面前的这份名单来自一家墨西哥站点,它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其实要比官方或学者们的评选更具有公正性和个性色彩,屏弃了门户之见和皆大欢喜的平均分配,更值得我们寻味),郑重地表明,我们对于20世纪的西班牙语小说了解得还不够细致,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之如 7202人喜欢
初中那会儿,我追读一批海派写闲情小文的作者。如王安忆,陈丹燕,毛尖等一众。 学校边上的书报亭里常见《读书》、《书城》、《万象》一类杂志,我每月悉数买来,捧了目录一阵搜辑,瞥见眼热的名字就是一阵惊喜。数月等一篇小文章不过瘾,就买了集子来读。每天早晚在地铁里捧一册,满纸上海的风花雪月,和地铁里真实的上海人潮混搭起来,大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陆离。 那时候是真正有空。 十三四的女孩子,不用忧心学业前途,也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之如 340人喜欢
经济学模型啊财务报表分析啊,乃至柏拉图康德加缪,统统只是随处可见的知识。唯有经历和感悟不可速成,不可替代,无法教授而只能自己学会。 脑子闲下来了就理一理四年来的心路感悟,最后简简单单成了五个词:谦虚,静心,踏实,自律,去幻。 一转眼就是大学四年的末梢。 周末和我妈例行视频。隔着重洋听她说楼下菜市场的猪蹄儿新鲜得好,徐家汇理头发的那家沙龙又换了总监。我爸难得露脸,轰走念叨家长里短的那位。坐下来,先学...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诗神一笑 468人喜欢
天阴风冷,蜗居理书。书不多,书房一面墙,内外共两层;卧室三个架,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uke 560人喜欢
情感教育 [美]哈罗德•布罗基 著 孙仲旭 译 这是九月里一个温暖的晚上,哈佛大学里所有的时钟都在报时。埃尔金•史密斯学得累了,站在怀登纳图书馆的台阶(宽阔的、罗马式、不方便的台阶)上,眨着眼睛望向远处,因为据说这样能让角膜及视网膜恢复一下。他在想事情,但不是想学习上的事,而是在想恋爱、崇拜一个女生、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她脚前会是什么感觉。他鄙视自己,因为他担心自己无法表现出热忱,而他相信只有热忱的人...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雨王拧发条鱼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