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书的乐趣:2015年读书小结
我只能说我的一些友邻是“非人类”,之所以这样判断,原因在于我问了一句:“2015年你们读了多少书?”最少的一百多本,最多的220本,而且都是精读,有的做了详细的笔记,写了质量过硬的书评。跟他们聊天,我说一年顶多读个五十多本,好友便说:“读的嘛,的确有点儿少。”不过,我现在也淡定了很多,虽然读书少,可是感觉愉悦就好。
我原本发誓不再多买新书,那些买的书堆满床头和书架,都还是新的,有的连塑封都没拆,我要读完才能买新书。这个誓言的确践行了一段时间,可是人的贪欲就是被那些可恶的书友给勾起来了,他们在群里说:“山多尔这本书相当好!”“《午夜之子》终于到手!”“马尔克斯的新短篇集,写得不错。”然后一群人在热烈地讨论如何不错如何好,我呢,因为没看过,只好干看着。事后,忍不住下单就买了。他们早已经奔赴下一本书了。跟着他们,好辛苦!
今年特意找一些厚书来看。所谓厚书,在我眼里,是那些超过了四百页以上的,拿在手里跟本字典似的。厚书有个好处,一长段时间可以浸泡在里面,每天看上一点,那种温温的阅读愉悦感,很舒服。鉴于以往读了一本好书,总嫌自己读得太快,读完怅然若失好几天,厚书也有这点好,不用短时间内让自己陷入选择的难题之中。再者,厚书那种浑厚绵长的气势,也非薄书能比。
2015年读的多还是文学类和社科类,哲学类的确没有去尝试过,只要是没有具体的日常细节,我都很难读进去。纯思维运动,的确是我不擅长的。读的这些书,因为学识太少,悟性也不好,所以都只是个人粗浅的看法,并无深见。
罗伯特•休斯《致命的海滩 : 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
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非常好看。这样一本七百多页的厚书,细节丰沛,文笔生动,作者对于题材的驾驭能力了得。看时一直打开谷歌卫星地图,根据书中描述查找对比,能得到一种历史的在场感。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看了一个月,是一部需要慢看的书。套娃式的结构,一旦适应了,到后面略感缓慢冗长。看到结束,情节的加速反转把前面缓慢蓄积的力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那种哀伤的感觉一下汹涌而至。写起来真是需要耐心。
保罗·安德鲁《保罗·安德鲁建筑回忆录》
建筑师的随笔录,读起来却不隔阂。虽然叫“回忆录”,并不按照线性时间来铺展自己的过往经历,碎片化的写法呈现出沉思者的诗性气质。
约翰·厄普代克《鸽羽》
晚上读密集厚实的小说真是催眠利器,那种阅读的愉悦感与舒适的倦怠感绞缠在一起,读着读着睡着了,过一会儿,又怀念那种感觉,就爬起来再看。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抵抗不住了,终于昏死一般地睡过去,那真是一觉睡到天亮的好觉啊。
安德烈娅•巴雷特《船热》
安德烈娅•巴雷特找到了自己的小说根据地:从近代科学家、探险家、博物学家(三者往往是兼容的)身上和他们周边的人物来发掘小说。她的长篇《独角鲸号的远航》写北极探险,这本是中短篇集,简洁优雅,但我觉得还可以更深入一些。
阿乙《阳光猛烈,万物显形》
阿乙的文字有“圣徒”气息,有自剖的勇气,读时常让我莫名羞愧,因为它也会让我审视自己身上的“小”。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样的自剖有锐度,但失之于厚度,有时候读着觉得“为狠而狠”,我想自剖也是有自我施虐的快感,这个可能也要节制的吧。
张爱玲《少帅》
残稿还是这么好看。女性视角里,男人的世界纷扰混乱,她不懂,唯一关注的唯有那个男人,他爱她就够了。全书笼罩在她纯真的痴情目光里。张爱玲写起两人情感的细节,包括性的,都分外动人。
迈克尔·坎宁安《末世之家》
他跟门罗一样有个共同厉害的地方:对于情感的细腻微妙处,能够精准干净地表达出来。作者一旦能“啪”的一下击中你习察不焉的某处,你立即就能理解,阅读的快感就有了。
陈雪《迷宫中的恋人》
拖延了两个月看完,很好看但不敢快看,它真的是能搅动读者的心事,看了会陷进去。它是私小说,是那种灵魂烧透了的写法。它把爱情中的幽微曲折都给剖开,各种难堪束缚伤害都给摊开。小说很有可能包含着作者的真实经历。
鲁道夫.P.霍梅尔《手艺中国 : 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
算是趁手的工具书。写到乡村时,经常会翻看。书中所记录的虽然是百年之前的,但好些农具至今在我们乡间依旧在用。最看重它描写的部分。
朱岳《说部之乱》
他的小说不带有“现实”的目的性,社会、历史、感情都极为弱化乃至于没有,最大的阅读快感来之于纯粹的“幻想”。幻想并不是乱想,它提纯了,变成纯粹的审美文本,就是要看他的想象力如何得以施展。我喜欢《迷宫制造大师》,它讲述种种迷宫的设计方法,荒诞又迷人,有着一本正经的“胡扯”;也喜欢《写作计划》,每一种“设想”都格外有意思,是知识分子式的文本戏谑。
莫斯·哈特《从布朗克斯到百老汇》
全书除开故事讲得好之外,作者多年浸淫于戏剧之中的这些见解和体会,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我必须说读这本书非常地愉快,因为虽然作者写到了很多不幸的遭遇,可是他写起来并不自哀自怜,反倒是幽默得不得了,读的时候我常常是忍俊不禁。
亚历山大•沃《维特根斯坦之家》
正好可以跟瑞·蒙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配合起来读,在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中,他的家族是他模糊的背景;而在此书中,维特根斯坦只是作为整个家族的一员来出现。一家人都是抑郁、敏感,极富天才。作者在吃透材料后,写起来很灵动,真不错。
阎真《活着之上》
《曾在天涯》可以说带着自身的经验,写起来非常动人,我觉得那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了。《沧浪之水》当然也很好,那时候已经奠定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模式:我是知识分子,我有情怀,可是现实很残酷,我不得不放弃我的情怀。《活着之上》还是延续这个模式,看起来了无新意。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全文的语调轻柔像是雪花飘落,在城市里漫游、寻找、躲避,不止是莫迪亚诺一个人写,帕慕克《黑书》的卡利普在伊斯坦布尔漫游,劳伦斯·布洛克《小城》马修•斯卡德在纽约漫游。这些大城市真实的地标与行踪不定的小人物,构成了迷人的关系。
E.L.多克托罗 《纽约兄弟》
它让我想起来读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感觉,外界的喧嚣和时代的痕迹一点点消弭,人物一点点退回到自我的意识中去。这样的写法,必然是舒缓的节奏感。
周嘉宁《密林中》
我喜欢书中那种尖锐细微的东西,很真诚的一股劲儿,剥开写作圈子的壳子。周嘉宁对写作圈冷然的观察和描述,读来频频有被打脸的感觉。那些创作的男人们,在女人面前都显得虚张声势和自大自恋。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由科学领域的某个理论、猜想,作为生成小说的引子,好看的倒不是故事性,而是这个引子推演下去,会呈现出怎样的情况。小说的矛盾点常常是:理论可以达到的程度与人类自身的局限所形成的张力。作为文科生,对科学领域纯粹是白痴,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也不能充分深入地体会。
郁达夫《郁达夫诗词笺注》
比之于小说,更喜欢郁达夫的旧体诗词和散文。他常给我一种丰沛多汁的感觉,在小说中,他的人物往往淹没在他的情感汁液中,而旧体诗词的天然束缚,反倒让他的作品既有丰盈的诗意,又留有余味。
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
读得好过瘾。个人魔性生涯与印、巴、孟加拉三国混乱嘈杂的历史交缠在一起,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互相印证,作者在写之前想必是做了非常充分的背景资料准备工作。
2013年读书小结
2014年上半年读书小结
2014年下半年读书小结
我原本发誓不再多买新书,那些买的书堆满床头和书架,都还是新的,有的连塑封都没拆,我要读完才能买新书。这个誓言的确践行了一段时间,可是人的贪欲就是被那些可恶的书友给勾起来了,他们在群里说:“山多尔这本书相当好!”“《午夜之子》终于到手!”“马尔克斯的新短篇集,写得不错。”然后一群人在热烈地讨论如何不错如何好,我呢,因为没看过,只好干看着。事后,忍不住下单就买了。他们早已经奔赴下一本书了。跟着他们,好辛苦!
今年特意找一些厚书来看。所谓厚书,在我眼里,是那些超过了四百页以上的,拿在手里跟本字典似的。厚书有个好处,一长段时间可以浸泡在里面,每天看上一点,那种温温的阅读愉悦感,很舒服。鉴于以往读了一本好书,总嫌自己读得太快,读完怅然若失好几天,厚书也有这点好,不用短时间内让自己陷入选择的难题之中。再者,厚书那种浑厚绵长的气势,也非薄书能比。
2015年读的多还是文学类和社科类,哲学类的确没有去尝试过,只要是没有具体的日常细节,我都很难读进去。纯思维运动,的确是我不擅长的。读的这些书,因为学识太少,悟性也不好,所以都只是个人粗浅的看法,并无深见。
罗伯特•休斯《致命的海滩 : 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
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非常好看。这样一本七百多页的厚书,细节丰沛,文笔生动,作者对于题材的驾驭能力了得。看时一直打开谷歌卫星地图,根据书中描述查找对比,能得到一种历史的在场感。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看了一个月,是一部需要慢看的书。套娃式的结构,一旦适应了,到后面略感缓慢冗长。看到结束,情节的加速反转把前面缓慢蓄积的力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那种哀伤的感觉一下汹涌而至。写起来真是需要耐心。
保罗·安德鲁《保罗·安德鲁建筑回忆录》
建筑师的随笔录,读起来却不隔阂。虽然叫“回忆录”,并不按照线性时间来铺展自己的过往经历,碎片化的写法呈现出沉思者的诗性气质。
约翰·厄普代克《鸽羽》
晚上读密集厚实的小说真是催眠利器,那种阅读的愉悦感与舒适的倦怠感绞缠在一起,读着读着睡着了,过一会儿,又怀念那种感觉,就爬起来再看。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抵抗不住了,终于昏死一般地睡过去,那真是一觉睡到天亮的好觉啊。
安德烈娅•巴雷特《船热》
安德烈娅•巴雷特找到了自己的小说根据地:从近代科学家、探险家、博物学家(三者往往是兼容的)身上和他们周边的人物来发掘小说。她的长篇《独角鲸号的远航》写北极探险,这本是中短篇集,简洁优雅,但我觉得还可以更深入一些。
阿乙《阳光猛烈,万物显形》
阿乙的文字有“圣徒”气息,有自剖的勇气,读时常让我莫名羞愧,因为它也会让我审视自己身上的“小”。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样的自剖有锐度,但失之于厚度,有时候读着觉得“为狠而狠”,我想自剖也是有自我施虐的快感,这个可能也要节制的吧。
张爱玲《少帅》
残稿还是这么好看。女性视角里,男人的世界纷扰混乱,她不懂,唯一关注的唯有那个男人,他爱她就够了。全书笼罩在她纯真的痴情目光里。张爱玲写起两人情感的细节,包括性的,都分外动人。
迈克尔·坎宁安《末世之家》
他跟门罗一样有个共同厉害的地方:对于情感的细腻微妙处,能够精准干净地表达出来。作者一旦能“啪”的一下击中你习察不焉的某处,你立即就能理解,阅读的快感就有了。
陈雪《迷宫中的恋人》
拖延了两个月看完,很好看但不敢快看,它真的是能搅动读者的心事,看了会陷进去。它是私小说,是那种灵魂烧透了的写法。它把爱情中的幽微曲折都给剖开,各种难堪束缚伤害都给摊开。小说很有可能包含着作者的真实经历。
鲁道夫.P.霍梅尔《手艺中国 : 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
算是趁手的工具书。写到乡村时,经常会翻看。书中所记录的虽然是百年之前的,但好些农具至今在我们乡间依旧在用。最看重它描写的部分。
朱岳《说部之乱》
他的小说不带有“现实”的目的性,社会、历史、感情都极为弱化乃至于没有,最大的阅读快感来之于纯粹的“幻想”。幻想并不是乱想,它提纯了,变成纯粹的审美文本,就是要看他的想象力如何得以施展。我喜欢《迷宫制造大师》,它讲述种种迷宫的设计方法,荒诞又迷人,有着一本正经的“胡扯”;也喜欢《写作计划》,每一种“设想”都格外有意思,是知识分子式的文本戏谑。
莫斯·哈特《从布朗克斯到百老汇》
全书除开故事讲得好之外,作者多年浸淫于戏剧之中的这些见解和体会,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我必须说读这本书非常地愉快,因为虽然作者写到了很多不幸的遭遇,可是他写起来并不自哀自怜,反倒是幽默得不得了,读的时候我常常是忍俊不禁。
亚历山大•沃《维特根斯坦之家》
正好可以跟瑞·蒙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配合起来读,在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中,他的家族是他模糊的背景;而在此书中,维特根斯坦只是作为整个家族的一员来出现。一家人都是抑郁、敏感,极富天才。作者在吃透材料后,写起来很灵动,真不错。
阎真《活着之上》
《曾在天涯》可以说带着自身的经验,写起来非常动人,我觉得那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了。《沧浪之水》当然也很好,那时候已经奠定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模式:我是知识分子,我有情怀,可是现实很残酷,我不得不放弃我的情怀。《活着之上》还是延续这个模式,看起来了无新意。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全文的语调轻柔像是雪花飘落,在城市里漫游、寻找、躲避,不止是莫迪亚诺一个人写,帕慕克《黑书》的卡利普在伊斯坦布尔漫游,劳伦斯·布洛克《小城》马修•斯卡德在纽约漫游。这些大城市真实的地标与行踪不定的小人物,构成了迷人的关系。
E.L.多克托罗 《纽约兄弟》
它让我想起来读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感觉,外界的喧嚣和时代的痕迹一点点消弭,人物一点点退回到自我的意识中去。这样的写法,必然是舒缓的节奏感。
周嘉宁《密林中》
我喜欢书中那种尖锐细微的东西,很真诚的一股劲儿,剥开写作圈子的壳子。周嘉宁对写作圈冷然的观察和描述,读来频频有被打脸的感觉。那些创作的男人们,在女人面前都显得虚张声势和自大自恋。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由科学领域的某个理论、猜想,作为生成小说的引子,好看的倒不是故事性,而是这个引子推演下去,会呈现出怎样的情况。小说的矛盾点常常是:理论可以达到的程度与人类自身的局限所形成的张力。作为文科生,对科学领域纯粹是白痴,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也不能充分深入地体会。
郁达夫《郁达夫诗词笺注》
比之于小说,更喜欢郁达夫的旧体诗词和散文。他常给我一种丰沛多汁的感觉,在小说中,他的人物往往淹没在他的情感汁液中,而旧体诗词的天然束缚,反倒让他的作品既有丰盈的诗意,又留有余味。
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
读得好过瘾。个人魔性生涯与印、巴、孟加拉三国混乱嘈杂的历史交缠在一起,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互相印证,作者在写之前想必是做了非常充分的背景资料准备工作。
2013年读书小结
2014年上半年读书小结
2014年下半年读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