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旅行的意义:反向滋养连接当下的能力
今天想聊聊旅行的意义。
旅行是近代概念,也是消费主义盛行下被鼓吹得最严重的一个领域。
过去的“行万里路”慢慢被简化为酒店、景区和美食,前者所蕴含的无限可能的人生历练慢慢被单一的感官娱乐所取代。
因为现代生活赋予了旅游的极强娱乐性和易获得性(相比起以往,成本和难度都大大降低),常常让我们忘记了“行万里路”对人最本质的影响:
学会与一个更大的世界产生连接。
如何与一个陌生环境产生连接,尤其是深度连接,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反向滋养一个人与当下现实(即项飙所说的“附近”的概念)的连接能力。
这就是过往“行万里路”的巨大意义,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高的维度)中看待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意识到自我的渺小,也意识到当下现实的局限,得以重新调整我们在世界的位置,更多的重心放在与广阔世界的连接上,更少地被当下现实所影响(并不是说与当下断连)。
从时间维度来说,则是更有能力践行长期主义,更有勇气拒绝短视的行为和诱惑。
但旅游被全民娱乐化之后,这一层意义被无限淡化,甚至因为交通工具的极度发达,旅游慢慢演变成点到点之间的转移,最重要的是“行”被剪除,只剩下家与景区、家与酒店之间的两极更替。
“行”的过程被遗忘了。
在这个过程中,对“点”的体验的追逐反而越演越烈。
我们为了娱乐而娱乐,将自己困在旅游如何娱乐最大化的桎梏同时,也与当下现实失去最基本的连接。
生活中大部分人常常有这样的一种反差:
过于看重去哪个城市旅游,讲求/追求极致的旅游(舒适)体验,而对于在哪个地方发展和居住,则常常交由惯性决定,对生活的不适忍耐度极高,只剩下抱怨工作,抱怨通勤,抱怨同事,抱怨工资,抱怨原生家庭,抱怨伴侣,抱怨子女。
唯独没有勇气去选择一个新开始,去做真正的改变。
这种忍耐性,就是与现实失去连接的表现。
因为这种忍耐性,本质是一种麻木,一种视真正人生问题而不见,一种逃避,一种因为过于懦弱而主动与当下断连。
也正因为这种忍耐性和逃避,大部分人不得不寻求一种用于喘息的娱乐,刷社交网站和短视频是这样的一种娱乐,现代旅游在本质上也是这样的一种娱乐,只不过被披上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见见世界”这样冠冕堂皇但实质浮浅的理由而已。
与其花钱费时间精力去追求极致的旅游体验,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改变当下。
共勉。
© 本文版权归 Christopher 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lixunhu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8 18:57:25
-
cheesef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7 09:55:19
-
II92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5 23:34:16
-
小能今天不看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25 14:24:16
-
东东的Eas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8 00:11:23
-
Hzleem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3:59:59
-
小桔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3:56:26
-
阿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3:36:15
-
子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3:05:28
-
阳光灿烂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3:00:26
-
沉默的墨西哥卷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35:34
-
TIM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26:15
-
L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26:14
-
夏天的壁虎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13:07
-
Prooologu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12:36
-
新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12:33
-
Lagom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08:54
-
ROSECOLOREDYOU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17 12:06:25
Christopher R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感受,理解,有必要时再说话 (6人喜欢)
- 我们这不断无意识地让渡自由的一生 (9人喜欢)
- 坚持就是不断打破完美预期的过程 (4人喜欢)
- 警惕压力下微量创伤的累积 (9人喜欢)
- 20 我们越远离自己,能量就越低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