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珊,那些日子过去了丨王敖
罗克珊,那些日子过去了
王敖
1994年,我听到警察乐队的一首叫“Roxanne”的歌,最早发行于1978年。这歌属于什么音乐类型呢,不像摇滚,也不像常见的流行音乐。听得我莫名其妙,但无法忘怀,每次听都好像陪着歌里的人物走进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雨夜。
音乐刚开始几秒,钢琴响了一声,跟整首歌毫无关系,也再未出现。然后,主唱Sting发出了一声浮浪的,甚至有点邪乎的笑声,跟后面歌词里伤心失望的气氛不搭,可以说提前瓦解了歌词的字面意义。当他开始唱“Roxanne, you don't have to put on the red light——” ,感觉是在对飘着雨丝的空气喊话,轮番呼唤之后,Roxanne早就不知去向,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她的不在场是歌曲的重心,情怀随生即灭,但增加了音乐的空间感,释放出一种冥冥中早已注定的悲剧力量。
当年,有首风靡一时的台湾流行歌叫《耶利亚女郎》。作者是童安格,耶利亚女郎据说是他想象中一个西北少数民族传说中的人物。歌写的很不错,但唱到“耶利亚,神秘耶利亚”,就让人觉得有点太直露了,因为神秘一词本身并不那么神秘。相比较而言,“Roxanne” 仿佛是其原始版,歌词本身很简单,没有多余的渲染。无非是说歌里的主人公爱上了一位风尘女子,对她表白说别去站街了,但听了以后余响不绝,总让人感到音乐背后有些未知数,仿佛来自更悠远的时空,隐隐跳动着,暗示出更高明的层次感。
上大学以后,我听的大部分是风格偏重的摇滚,警察这个乐队不在常听的磁带收藏之列,但“Roxanne”仍令人难忘。1997年,我认识了两位吉他手,北大技术物理系毕业的巴特尔和来自南昌的音乐人栗子。他们是一个在海淀各种酒吧驻唱的组合,保留曲目之一是警察乐队的“Every Breath You Take”,现场看他们俩弹唱很开眼界。对一个吉他初学者来说,“Every Breath You Take”的手法跟普通民谣歌曲差别较大,按第一个和弦就跨了五品,要站着弹唱需要花时间练习才能做到不出错。受他们的影响,我重新开始听Sting 乐队时期和单飞后的作品,又开始琢磨那首“Roxanne”。
由于Sting 的音乐相对不那么吵闹,它在我的记忆里跟火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宿舍里聚餐。冬日的下午,常去海淀斜街采购,闻着烤红薯和各种卤味走过昏黄的街道,回来架上火锅,边忙活边放点音乐。这时总有人说别放重金属了,或者涅槃声音花园听太多了换一个吧。结果,警察乐队的"De Do Do Do, De Da Da Da”,Sting 自己的“Fields Of Gold”这种歌就成了火锅音乐。
闭上眼睛,仍会产生幻觉——金发的英国小帅Sting在火锅汤中旋转起伏,在肥牛百叶间吟唱“You'll remember me— when the west wind moves— upon the fields of barley.”音乐和现实场景各自分离,又藕断丝连。当我们开了啤酒,他十分清醒地插一句,I don't drink coffee, I take tea. . . . I'm an Englishman in New York.” 火锅Sting一旦唱起“Roxanne”,风云突变,这Roxanne 到底是谁,去哪里了呢,歌声在咕嘟的滚汤里挣扎着,更显绝望。
90年代的海淀图书城一带,仍保留了城乡结合部的民风,给“Roxanne”接上了喜剧性的地气。一起弹吉他吃火锅的未然曾经讲过他的经历,有次晚上去海淀找人,回来半路上突然电线杆后绕出一名大嫂,低声来了句,“达歌摇醒升霍吗?”星光寒芒之下听了这话,让人有整件军大衣都被猛然刺穿的感觉。
想起这个,现在的我也笑了,估计那就是Sting 在“Roxanne”开篇时的心情。给这首歌录音的时候,警察乐队还没出名,找了一个简陋的录音室开录,由于场地过于狭小,Sting 唱歌的时候背后放着一架钢琴,一不小心坐在了上面,录上了咣的一声。警察乐队的三个成员当时都怀有对社会的愤怒情绪,很想搭上朋克风潮搞一把,所以他们录音上搞得相当Lo-fi,误撞钢琴之后将错就错,连笑声也录上了。
然而,跟同期的朋克青年相比,他们的音乐素养高得多。Sting 有长期演奏爵士乐的经验。Stewart Copeland 在跟Sting 组队之前,在一个前卫摇滚乐队当鼓手。他演奏风格来源复杂,从中东音乐到摇滚,从爵士到拉丁都有涉猎。这俩人组成的节奏和低音部分,需要的正是Andy Summers 这种吉他手。 他早年学习爵士乐,古典吉他也颇有造诣,参加过的乐队有R&B、迷幻、摇滚等多种风格。他的老师之一是英年早逝的指弹吉他大师Lenny Breau, 也是众多神级的音乐人回忆中的天才,比如Chet Atkins 和Tommy Emmanuel 都对其推崇备至。所以,Andy Summers 手法清奇脱俗,不是普通摇滚吉他手可比。
1977年,乐队去法国演出,负责给别的乐队垫场。他们住在巴黎的一家旅馆里,晚上Sting 出门闲逛,看到一些站街女,回来决定就此经历写首歌,虚构了一个小伙爱上妓女的故事。刚好他又看到墙上一张已经褪色的海报,上面是歌剧《西拉诺·德·贝格拉克》(电影版即《大鼻子情圣》),其中女主叫Roxanne,这就是歌名的来历。
从音乐上讲,Roxanne的独特来自于作者的一种创作能力,即在虚虚实实之间对不确定性进行精确的把握。Sting 原想把这歌写成Bossa Nova 轻柔曼妙的风格,但这个思路与乐队当时向朋克靠拢的理念不合。于是,Sting 在节奏上趋向探戈,吉他手Summers弹的手法则近似牙买加雷鬼乐,鼓手轻描淡写仿佛在给爵士乐队铺陈,结果演奏出既不是一般的探戈,也不是正宗的雷鬼,而是两者融合后的律动。
不确定性的背后,还有强烈的决断感。吉他只弹部分高音弦,真正决定它们到底是什么和弦的,是Sting 的贝斯低音。比如这首歌的第二个和弦,单纯从吉他看是常见的Dm 和弦,可是Sting 弹的根音是F, 整体上的声音就变成了F6。到了副歌部分,乐队的演奏走向了更典型的朋克风格,吉他走五和弦,贝斯和鼓催动,听上去有点像性手枪乐队的《上帝拯救女王》的感觉了。
此外,这首歌非常难唱,Sting 当时故意要强调一种硬摇滚主唱式的高音呼喊,Roxanne 这个名字则从高音区向下走,收在一个略沙哑的爵士味道的尾音上,两者相加的结果又仿佛歌手是站在一个歌剧舞台上唱咏叹调。所以,从音乐演奏到歌唱,这首歌在不同风格区间上滑动,令人称奇。
诗人济慈在谈“消极感受力”时曾说,它是不确定性,谜团和怀疑,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尤有体现。Roxanne 这首歌正是具备这些特点,把一些随意采撷的素材编进节奏之网,在歌咏中弹跳起斑斓的小光点,这一切让我不得不指出,这首歌在更广阔的历史中可能意味着我们没看过的一场戏剧。
Roxanne 在中文里是罗克珊,本意是“光明”,虽然有不同拼写,但在中亚是一个常用名。它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皇后Roxana 的名字,它用于男性的名字,很可能就是安禄山名字里的“禄山”,韩森曾在《开放的帝国》这本书里提到过这一点。
那么,暂时忘记摇滚乐的历史或者警察乐队,在被历史记载和文学变形淹没的黑暗舞台的另一端,有一个被法术召来的魅影,依稀是杨玉环的模样,对着不在场的安禄山倾情歌唱,“禄山,那些日子过去了”——这句可能飘荡在一个未知的时空里,永远无法确证,但也无法排除存在的可能。
音乐的线条其实也是一种虚构的力量,寻找看似实体的人物和行动,让他们生死悲欢一概泯灭之后,变成无法辨认的新模型,老意象和小纪念品的集合体。
为此,我写了一首诗——
长孙长叹的离合乐谱
在这炼铁已经比歌谣发达 原始乐手隐退的战前时代
我和你的前身,鼓腹而讴 饿极放歌,以柷为饮水器
埙为呼吸机,我和你的天地 用平行或笼盖来合一,我和你 从百步之外,破开秋毫辨离合
主宰悲欢的罗克珊,雅典奥运前你离我而去 日影千里差几寸呢,我的长叹寻刻度找到你

-
蓝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12 01:10:52
-
hihallohoware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4 22:16:21
-
豆友68427316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4 09:36:46
-
Mimimisol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6 02:33:43
-
晚春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8 23:06:07
-
اختر دخت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3 00:23:15
-
Reg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2 12:33:18
-
由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7 08:14:50
-
豆友21094853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14:22:52
-
虎肥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12:46:54
-
Christoph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11:51:42
-
Philharman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11:21:53
-
BlaCk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11:17:09
-
carIIIbou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10:38:30
-
豆友16772362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10:10:50
-
果冻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9:39:16
-
shuanghkkk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9:35:06
-
热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9:24:12
-
青碗养三只金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9:19:50
-
慢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46:46
-
Th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46:03
-
Ubuntutu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27:03
-
莫可可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24:39
-
Archie200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23:51
-
LarksTongu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23:20
-
Kardus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16:51
-
阿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15:28
-
飞飞在田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09:11
-
了小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04:11
-
Merlot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8:01:50
-
sueless@蘑菇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7:58:41
-
豆瓣转运大神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7:58:17
王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崂山魔侠传 (15人喜欢)
- 百鸡宴赞美诗 (12人喜欢)
- 诗人被遗忘之后,诗去了哪里|王敖 (23人喜欢)
- 上行之诗 (13人喜欢)
- 近作|王敖 (2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