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兰亭序》的字只有指甲那么大(文/王路)
我十分喜欢弘一法师。一天,在朋友圈发了法师手书《佛说阿弥陀经》,有人留言说,并不觉得好。他说得很含蓄,说有点看不懂这个字的好。我就回复他,看多书法就懂了。
大概是这句话冒犯了他,而我并不知道他经常看书法,还临帖。他就把自己的作品发给我看。他的字能看出学苏学米的痕迹,只是有一点:侧锋取媚。
于右任说过,侧锋取媚,终为外道。这是不刊之论,可惜没有多少人懂。比如周汝昌先生,十分有才气,书法也不错,可惜对中锋侧锋的理解就稍微有点糊涂。我对这位朋友说,要懂得中锋,侧锋是取巧的做法,不足为范。他说,中锋早就会了,太简单,没什么可学的。
我花了老半天解释,中锋并不是他所理解的中锋,可惜终不能令他明白。他最后说,王老师,我以后还是向您请教儒学和诗词的问题吧。我看他不解,只好说:你肯定没写过小楷,不把小楷写到十万字,是不会懂什么叫中锋的。他承认自己没写过小楷,又表示中锋并不需要写过小楷才能懂。
后来,我去武英殿看石渠宝笈展,就想到这位朋友。也许他应该来看看。很有可能,他和十之八九的书法爱好者一样,并不知道神龙本《兰亭序》的真迹,每个字只有指甲那么大。
虽然每个书店都能买到《兰亭序》字帖,但鲜有不是放大了的。看原大的字和看缩放过的字最关键的差别就在这里——不知道本来的大小以及作者是用什么笔和什么纸写的。
我小时候临《兰亭序》,每个字有小半个巴掌大,我就以为王羲之写的也是这么大。后来想,多傻啊,要是那样,写一篇文章得费多少纸和墨啊。费纸和墨倒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伸展不开啊,没有大房间大桌子,根本没办法写。实际上,《兰亭序》也好,苏黄米蔡的手札也好,字一般都是很小的,只比钢笔字稍微大那么一点。——人家拿笔是写字用的,并不是要有意搞创作。但这一点,很多临池多年的人都没有明白。
只有把毛笔当成日常生活的工具,而非创作的工具,才算真正跨进清朝以前的门槛。民间对大字的普遍重视,是在清朝中后期才渐渐流行的。清朝碑学兴起,学碑,字就要往大了写才好看。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赵之谦之后,乡间闾里的妇孺都认为,书法就是“写大字”,这个观念一直流行到今天。很多人用大笔临帖,其实是把帖当成碑来临了。
庞中华的硬笔字为什么不好看呢?因为他刻意把字当书法去写,就处处忸怩作态。有意学侧锋也是这个问题——你不是在老老实实地写字。
有些流毒甚广的字帖上,用钢笔勾画出字的轮廓,再用转了几个弯的箭头指出,横画起笔,笔尖要先向左上,再向左下,再向右上。这是胡扯。你想想,赵孟頫一天写几万个字,照这个写法,写得完吗?
“逆锋起笔”的说法,当然是对的。但要紧的是,所谓逆锋起笔,只在一刹那,电光石火间就完成了。手起刀落,麻利得很呢。没工夫在那儿拐半天。实际上,逆锋起笔,逆锋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在笔尖落纸的刹那调整好锋,以便中锋行笔。
为什么说中锋要紧呢?不是要八面出锋吗?须知,八面出锋,出的并不是侧锋。实际上,只有中锋才能八面出锋,侧锋只能一面出锋。练武行里有一句话,“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棍没有锋,一个月就差不多了。刀是侧锋,要练一年才行。枪是中锋,够一辈子练。
正因为是中锋,才可以八面出来。沙孟海是碑学大家,可你看他的日记,笔笔中锋。有人说,胡说,沙孟海的日记明明到处是侧锋。——这就是为什么中锋的道理很少人懂。不懂中锋的人,就算是去看沈尹默,也会觉得到处是侧锋。有个词叫“诛心之论”。“中锋”并不体现在纸面上,纸面上是绣出的鸳鸯,要紧的,是背后的金针。中锋是一种书学观。沈尹默从来坚持笔笔中锋,难道他睁着眼睛说瞎话?
实际上,百分之百的中锋,除了篆书,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笔尖接触纸面的刹那,锋就卧向一边了,行笔要“使转”,就必然有侧锋出现。这种出现是不得已,任谁都没有办法避免。而所谓“笔笔中锋”,是说一定要在行笔当中,有一种力量运在笔锋相反的方向,与之抗衡。正因为有这种相抗的阻力,才有锥画沙、屋漏痕、担夫争道种种效果。
中锋的真正意义是,每一处都有对抗和克制的力量。虽然形迹上的侧锋不可避免,但越是在纸上显出侧锋的时候,越能见出作者同习气对抗的力量。“人书俱老”老在哪里?老在“变化气质”。“追险绝、归平正”,无非是变化气质。
假如没有中锋的训练,侧锋就太简单了,就是随手抹嘛。哪里还会用上腕和肩的力量呢?指就够了。一只毛笔能有多重?譬如说,写横折钩,写到竖画的时候,因为刚刚有了转折,笔锋一定是向左的,这时候肯定是侧锋。如果不懂得中锋的道理,侧着笔锋抹下去,就跟脸上搽油似的,上下变成一头细一头粗了,左右变成一面光一面毛了。
如果懂得中锋的道理,就处处有一种力量克制住笔画顺着纸流下去——按中有提,提中有按,而笔尖的方向,渐渐从向左转移至向上。即便最后纸上显现出来的依然是侧锋,但这种侧锋是追求中锋的结果。求中锋而不可得,显出侧锋,才是学力所至,工夫所成。
(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新书《唧唧复唧唧》签名版11月15日网上预售,盼大家多多支持。转载请将此段一并带走。
大概是这句话冒犯了他,而我并不知道他经常看书法,还临帖。他就把自己的作品发给我看。他的字能看出学苏学米的痕迹,只是有一点:侧锋取媚。
于右任说过,侧锋取媚,终为外道。这是不刊之论,可惜没有多少人懂。比如周汝昌先生,十分有才气,书法也不错,可惜对中锋侧锋的理解就稍微有点糊涂。我对这位朋友说,要懂得中锋,侧锋是取巧的做法,不足为范。他说,中锋早就会了,太简单,没什么可学的。
我花了老半天解释,中锋并不是他所理解的中锋,可惜终不能令他明白。他最后说,王老师,我以后还是向您请教儒学和诗词的问题吧。我看他不解,只好说:你肯定没写过小楷,不把小楷写到十万字,是不会懂什么叫中锋的。他承认自己没写过小楷,又表示中锋并不需要写过小楷才能懂。
后来,我去武英殿看石渠宝笈展,就想到这位朋友。也许他应该来看看。很有可能,他和十之八九的书法爱好者一样,并不知道神龙本《兰亭序》的真迹,每个字只有指甲那么大。
虽然每个书店都能买到《兰亭序》字帖,但鲜有不是放大了的。看原大的字和看缩放过的字最关键的差别就在这里——不知道本来的大小以及作者是用什么笔和什么纸写的。
我小时候临《兰亭序》,每个字有小半个巴掌大,我就以为王羲之写的也是这么大。后来想,多傻啊,要是那样,写一篇文章得费多少纸和墨啊。费纸和墨倒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伸展不开啊,没有大房间大桌子,根本没办法写。实际上,《兰亭序》也好,苏黄米蔡的手札也好,字一般都是很小的,只比钢笔字稍微大那么一点。——人家拿笔是写字用的,并不是要有意搞创作。但这一点,很多临池多年的人都没有明白。
只有把毛笔当成日常生活的工具,而非创作的工具,才算真正跨进清朝以前的门槛。民间对大字的普遍重视,是在清朝中后期才渐渐流行的。清朝碑学兴起,学碑,字就要往大了写才好看。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赵之谦之后,乡间闾里的妇孺都认为,书法就是“写大字”,这个观念一直流行到今天。很多人用大笔临帖,其实是把帖当成碑来临了。
庞中华的硬笔字为什么不好看呢?因为他刻意把字当书法去写,就处处忸怩作态。有意学侧锋也是这个问题——你不是在老老实实地写字。
有些流毒甚广的字帖上,用钢笔勾画出字的轮廓,再用转了几个弯的箭头指出,横画起笔,笔尖要先向左上,再向左下,再向右上。这是胡扯。你想想,赵孟頫一天写几万个字,照这个写法,写得完吗?
“逆锋起笔”的说法,当然是对的。但要紧的是,所谓逆锋起笔,只在一刹那,电光石火间就完成了。手起刀落,麻利得很呢。没工夫在那儿拐半天。实际上,逆锋起笔,逆锋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在笔尖落纸的刹那调整好锋,以便中锋行笔。
为什么说中锋要紧呢?不是要八面出锋吗?须知,八面出锋,出的并不是侧锋。实际上,只有中锋才能八面出锋,侧锋只能一面出锋。练武行里有一句话,“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棍没有锋,一个月就差不多了。刀是侧锋,要练一年才行。枪是中锋,够一辈子练。
正因为是中锋,才可以八面出来。沙孟海是碑学大家,可你看他的日记,笔笔中锋。有人说,胡说,沙孟海的日记明明到处是侧锋。——这就是为什么中锋的道理很少人懂。不懂中锋的人,就算是去看沈尹默,也会觉得到处是侧锋。有个词叫“诛心之论”。“中锋”并不体现在纸面上,纸面上是绣出的鸳鸯,要紧的,是背后的金针。中锋是一种书学观。沈尹默从来坚持笔笔中锋,难道他睁着眼睛说瞎话?
实际上,百分之百的中锋,除了篆书,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笔尖接触纸面的刹那,锋就卧向一边了,行笔要“使转”,就必然有侧锋出现。这种出现是不得已,任谁都没有办法避免。而所谓“笔笔中锋”,是说一定要在行笔当中,有一种力量运在笔锋相反的方向,与之抗衡。正因为有这种相抗的阻力,才有锥画沙、屋漏痕、担夫争道种种效果。
中锋的真正意义是,每一处都有对抗和克制的力量。虽然形迹上的侧锋不可避免,但越是在纸上显出侧锋的时候,越能见出作者同习气对抗的力量。“人书俱老”老在哪里?老在“变化气质”。“追险绝、归平正”,无非是变化气质。
假如没有中锋的训练,侧锋就太简单了,就是随手抹嘛。哪里还会用上腕和肩的力量呢?指就够了。一只毛笔能有多重?譬如说,写横折钩,写到竖画的时候,因为刚刚有了转折,笔锋一定是向左的,这时候肯定是侧锋。如果不懂得中锋的道理,侧着笔锋抹下去,就跟脸上搽油似的,上下变成一头细一头粗了,左右变成一面光一面毛了。
如果懂得中锋的道理,就处处有一种力量克制住笔画顺着纸流下去——按中有提,提中有按,而笔尖的方向,渐渐从向左转移至向上。即便最后纸上显现出来的依然是侧锋,但这种侧锋是追求中锋的结果。求中锋而不可得,显出侧锋,才是学力所至,工夫所成。
(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新书《唧唧复唧唧》签名版11月15日网上预售,盼大家多多支持。转载请将此段一并带走。
-
陈坑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3 06:52:33
-
达达的小马达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3 04:17:48
-
十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3 00:16:01
-
aowu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23:52:21
-
Serendipp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23:51:04
-
LAL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23:25:25
-
拿鹤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22:20:54
-
林疏度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22:14:36
-
蘑菇顶上盖个帽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20:27:01
-
hi taxi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20:24:51
-
Alis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9:54:50
-
花落叶相随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9:52:19
-
solitarycand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8:56:33
-
危地马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8:39:31
-
youryour20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8:00:51
-
sjwisbw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6:46:57
-
绿格菱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6:35:11
-
羽翼誓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6:33:57
-
药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6:20:27
-
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5:53:32
-
腰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5:32:01
-
吴侬软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5:07:52
-
hello u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4:46:48
-
着急也没用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4:41:02
-
hanye_x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4:21:29
-
不良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4:19:41
-
自知是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4:12:38
-
竹影扫阶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4:05:47
-
Jun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3:29:39
-
落英缤纷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3:22:43
-
yanguot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3:16:43
-
猫百合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3:10:06
-
重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2:41:33
-
简洁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2:40:15
-
任性星球毛茸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2:38:59
-
周莜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1:47:28
-
橙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1:30:29
-
山言土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1:30:11
-
哀家害喜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1:21:12
-
王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54:17
-
费列罗西瓜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43:28
-
Alice不说话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32:4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31:52
-
丶墨尘丶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27:02
-
麦小苗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26:45
-
静静生活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19:39
-
嶺居山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19:3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09:53
-
贰叁叁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06:59
-
拿气球的小熊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06:00
-
杯酒难消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04:07
-
潘小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10:00:27
-
豆友1261537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57:07
-
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53:05
-
风间隼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52:07
-
她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50:08
-
禅武合一德巴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48:01
-
ssssfwyg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47:14
-
aladefa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43:31
-
愿无违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40:3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39:18
-
呼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35:18
-
谦无不利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34:33
-
耳朵不好使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28:44
-
把电视机砸了吧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28:12
-
一灯续日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26:31
-
梨梨原尚早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24:55
-
蔓草时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23:46
-
蒙特·卡洛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19:08
-
第二件小事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18:58
-
Sus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17:02
-
骏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15:59
-
fallingw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15: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14:04
-
青之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09:37
-
奥兹的铁皮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07:32
-
ceciliacf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06:56
-
chm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02:18
-
力总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57:53
-
天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56:10
-
放养的行李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55:37
-
雪夜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54:36
-
余杭区no宇航员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53:41
-
葡萄茶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9:06
-
豆友38137057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8:53
-
四喜喜丸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8:32
-
米子符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2:45
-
右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2:36
-
洛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1:48
-
木道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1:11
-
诗琴弹奏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40:14
-
清莲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38:22
-
見素抱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36:21
-
Likelihood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36:04
-
武藤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34:19
-
半颗奶膘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8:32:04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越过边境的少女 (2人喜欢)
- 我哪敢跟领导讨价还价 (9人喜欢)
- 半夜摸鱼的队长和会计 (1人喜欢)
- 林姐的钥匙:一段无法启程的旅途 (1人喜欢)
- 高档会所的合影和离岸公司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