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创综合体期末总结——“人性、物性、系统性”与初学者对设计的想法
![]() |
![]() |
![]() |
CAUP大二平行实验班设计课程期末总结
by唐垲鑫
熬过了交图之后一塌糊涂的构造考试,想起还有这最后一篇的设计总结。也许是这学期studio的节奏太紧张了,才过了两三天回头总结却有种已然放下设计很久的感觉。
先说说这学期来的想法与感悟吧,其实从大一到大二上的设计学习中,我一直是处于一种模糊而糊涂的状态。我不清楚究竟是要做出怎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身边的同学们包括自己都沉溺于一种使用形式和抄袭形式的快感之中。在大二上学期,一个六周半的社区活动中心设计里,我在处理了核心概念的中庭+螺旋+图书馆和其他功能排布的同时,为整个建筑塑造了一个看上去接近解构主义的外形,但对于这个造型为何是这样,我却找不出理由,这仅仅是形式与立体构成的玩乐而已。尽管那个作业最后也拿到了相当高的分数,可我却对这样的设计方式更加困惑,不知道在这个阶段的建筑学习是否就只是把合理或者至多是有趣的功能与流线放入一个符合审美的外壳之中?
这学期开学前看到一句Renzo Piano对学生的忠告“初学者沉溺于创造形式的快感中是很危险的(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试图放弃所有我自己不能解释的手法与形式,试图在这个学期对于设计的意义寻找自己的答案。感谢这学期遇到的四位才华横溢又诲人不倦的老师们,让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建筑上的技能与理论,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答案的雏形,找到日后努力的方向。
设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在我这个菜鸟的眼里,设计最原初的概念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唯一的,好的设计可以更高效率地解决更多实际问题。设计的美是为了解决审美的需要,许多时候美的、伟大的、吸引人的设计不一定是好用的设计,或者说是将美学问题或者一些宣言性放到了比建筑本身功能性更高的位置,这些建筑不好用,但却更能让人传颂,正如让业主怨声载道的萨伏伊别墅和把建筑师送上法庭的范斯沃斯住宅,在大师设计之时的内心中想必实现新建筑的宣言性才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于舒适度就只能靠边站了。所以大师的作品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致命缺陷,但尽管后来者可能在建筑本体的功能和适用上做的更出色,但世界记住的只有最先驱的人。在这样的模式之下,设计师有时会过于追求一些形而上的概念,设计师与艺术家的界限越来越被模糊。许多设计师对建筑本身的问题和价值不屑一顾,而更愿意将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其中成功的如盖里这样的建筑师本质上更像一个天赋异禀的艺术家(所以他的设计成功点在于很好的满足艺术馆在作为容器之外的更高需要,自身成为艺术品),与此同时艾未未这样的艺术家同样可以扮演起建筑师这样的身份.....
咳咳....扯远了。所以我这学期的设计之中努力让自己所做的每一步都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的应对,第一步是分析从社区从使用者从城市的角度对这样的一个文创综合体有怎样的需要,从中总结出我应当解决的问题,即给城市一个创意活力最大化的创意工厂,给soho住户的能激发创作的生活社区,一个给周边居民的休闲空间,一个给设计学院的实践场所。而下一步则是针对问题寻找设计的策略加以应对,在这个设计中,我的策略可以总结为利用系统的叠加和对物性的探讨以更好地解决人的需要,即“人性、物性、系统性”。
![]() |
分析图 |
这样的策略来自我对于城市最浅薄的一些思考,其一是因为自己去了许多花园城市,但大多都没能非常打动我,嗯...不过新加坡的一些绿色高层建筑的实践确实很迷人。这种光明城市的城市模式被全世界所推广。然而在传统的花园城市的系统中,人的居所被安置在高楼之上,以空出城市中的大片绿地与宽阔的道路。然而这样的做法却使得快节奏的城市日常生活与自然绿地相互隔阂,城市中花园与街道有些大而无当缺乏活力。另一方面呢,也是有思考过为什么我自己还有很多人都会迷恋一些历史街区,其中除了情怀之外想来还有可以量化的密度。这个密度不仅是街道的尺度和店铺密度,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事件的密度,生活的密度,处在这样的场所中能感受到许多有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是午后在屋檐下伸懒腰的猫,也可能是经过的小院里几个嬉戏着的孩童。
所以这样的策略也是试图探讨一种新的花园城市模式,先建立街道商业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人居系统,并将三者互相叠合。通过将传统城市中三个孤立系统叠合的方式激活三者的活力,以系统的复合实现我所期待的密度和可能性,并建立以人为标准的微城市尺度。试图形成一种具有可复制性的新型城市综合体。包老师帮我总结下来就是——“一个既是公园又是文创园区的商业区”。
至于物性的概念,是当我又去基地看到那个土木学院当时为了做超高层结构而留下的大铁架子模型时想到了一个一个可能的解决思路。这个任务书要求必须留下大铁架子,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完整建筑而创作出来的,但它却又很好地限定了围合内部的空间,同时对于围合之外的空间散发出了相当强的辐射影响。这让我想到尝试去用特定构筑物——一种未完成的建筑物架构去作为整体空间中的一个空间符号,一种空间上的象征,去填补高密度街道上的空缺。用这样的符号去给人一种空间的暗示,剩下的则是让人们用自己的脑洞去填补完整街道的空间概念。同时,这些架构也有着成为临时建筑物的潜力,形成一个功能多样的弱空间系统,也为周边的创意产业带提供更多参与的可能。有时候我觉得建筑师试图去完全把握建筑建成后的使用状态是一种很生硬的行为,人的性格与行为的可能太复杂太多样太难以捉摸。曾经看过书上提到某个柯布的住宅在使用了几十年后被业主改的面目全非,多出了许多大师必定不喜欢的低俗装饰与乱七八糟的棚子和架子。也许柯布不喜欢这样,我也不喜欢,许多人不喜欢,但房主喜欢就够了,这本就是他的生活所希望的模样。关于建筑师的努力,我觉得更多的只是为未来的使用者和参与者做了一个善意的、美好的引导,我觉得这已经很难了。这个概念有些类似于坂本一成先生所说的“家型”,试图用“结构+空间”所形成的架构来阐释这样一个“作为观念的家”的符号暗示,同时也是对遗留构筑物的延生与呼应。当然我的思考没有坂本先生那样的深度,尽管我觉得这是我设计的亮点,但评图的时候刘晓都老师还是吐槽:“这些空架子有点奇怪”。咳咳,希望我以后能对这个概念有更深入的探讨吧。
![]() |
生成分析 |
形体的生成大概如上图所示,入口处与内部庭院的设置除了采光通风与空间过渡的需要之外,也是在围合街道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面积的一种策略,既作为室内与室外、景观系统与街道系统空间的过度,同时也是实现密度的元素之一。
街道和建筑高度的比例尽量控制在了1:1.5的舒适尺度,而选择坡屋顶的原型则是因为坡屋顶具有的独特的建筑象征意义——就像所有小孩子画房子都会画成坡屋顶的,虽然他们几乎都没有住过坡屋顶(听某学长这样说过)。
![]() |
底层与场地平面图 |
![]() |
二层及景观步道平面图 |
![]() |
场地关系与城市肌理 |
![]() |
功能分解 |
![]() |
中心广场效果图 |
![]() |
景观步道效果图 |
![]() |
街道效果图 |
![]() |
中心步道效果图(展厅顶部) |
![]() |
室内效果图(图书馆) |
和其他将SOHO和文创中心分开单体来设计的同学们不同,我对于SOHO公寓的基本概念方案是在一开始进行总图设计时就已经定下的。在道路切分出的街区内分割成独门独院的的店宅一体单元,通过单元的组合在街区中实现复合的功能——独立设计店铺、SOHO住宅、公共景观步道。
对于SOHO单元本身的设计,我希望体现一种从个人到社会,从城市到家庭的互相渗透,同时也希望融入我理想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店宅一体的作坊模式下从设计到制作再到贩卖的一个小而完整的链条。
出于以上策略和概念,我得到了层次性分明的空间结构,,在65平的大户型中我选取长屋的形态以体现这样的层次性。面向街区内部街道的是铺面,而铺面之内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庭院,从街道的角度可以感受到两层幕墙之后的一个个庭院,希望使得原本小进深的而逼仄的店铺空间有更深远的空间纵深,店铺的屋顶上是公共的景观步道与其他街区相连通。
庭院之后是主要的工作空间,工作室作为商业空间的延伸通过楼梯连接其上错层的书房,又和其后相对私密的兼具开放厨房与会客的起居室以隔墙分隔,楼梯之下的空间加以利用做成储物的功能。
![]() |
初始概念图1 |
![]() |
初始概念——单元组合 |
![]() |
初始概念——单元组合 |
![]() |
一层SOHO单元平面 |
![]() |
二层SOHO单元平面 |
![]() |
SOHO单元平面1-1剖面 |
![]() |
种植步道与凸窗构造示意图 |
评图老师点评节选(其实我记不太清楚了...):
张佳晶老师:你这个设计,从学期初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学期末的结果了,这样有个好处是你的思路是比较连贯的。
卜冰老师:你这个二层的步道,我觉得是很多同学在做城市设计的时候很容易进入到的一个状态。不管是多少密度的一个空间,都是一个多层的步道系统。像这样的情况下,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设计中是否必要性去设置这样一个复杂的步道。
刘晓都老师:我再说一个事儿,我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就觉得做的特成熟,就是吓着儿我了(笑)。你这个规划上,要我说一句话,你这个就是有点少年老成。怎么看好像都挺好,都挺不错,马上开发商来了就可以盖了。但我想咱同济的学生是不是真的要走这个方向,你解释的东西都没错全都对。但是作为一个学生作业来说,你考虑了一些更大的,更多的的一些事情。这些将来是没人和你讨论的,这是你以后要坚持要坚守的一些东西,如果这些建立不起来,你在以后就会变成某些人的手,他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设计确实做得不错,就是这些个空架子有些怪异,但马上开发商就觉得这个好,以后加建,偷面积。(加建这事儿,其实我真是这么想的......)像我们这种人就是被市场污染的太厉害了(笑),就是有这种坏心,总是看到这里面一些不积极的东西引发出来。所以我希望你能想一想,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的话,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你的关怀在哪?你这太熟了。
张佳晶老师:这我了解刘老师,刘老师来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这些二年级太成熟了。就是你理解一个少年,他说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这样的梦想是少年该有的。但要是这少年说我将来要买宝马7,我的房子要多少平(笑),所以太成熟了也不一定是件好事。但是已然早熟的话,那也没办法(笑)那就要回归,像我和刘老师年纪大了,我们依然可以有童心啊。就是要保持一些比较原真的东西,去想一些真正设计本质的东西。既然已经早熟那也没有不好,但是有一些比较本质的东西还是要坚持。
杨明老师:这个作业从他的前期分析加后期成果来看,肯定算是一个非常榜样式的作品,各方面比较匀,如果说熟的话,相比前面的同学,这个是百分百真熟了(笑)。到两年级已经是人家三年级下四年级甚至是毕业设计的成熟度,已经到这儿了。但是像刘老师说的就是更本质,这是你自己要从一个从业的角度去思考的问题,如果说你到了四年级已然还是这个成熟度的话,说明你给自己挖坑了,你这坑挖大了。但如果你能上来,进入另一个高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觉得你这最好的是通过一个比较逻辑的街坊式设计把问题简化掉了。最终只要处理小单元的一种模式就解决了整个的问题,所以有足够精力像画素描一样一直有一种很好的画面感,从一开始就看到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这样,一层层的推进都很好。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这个比第一个同学的确实还要乌托邦一点,那个还可能是开发商的乌托邦,这个确实是他自己的的。我看他这个单体,这个前店后厂的关系处理的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个熟练确实是全方位的熟了。
刘晓都老师:他这个规划上,太古典,有些老气。我就不可想象(笑),小伙子咱能不能玩点有意思的东西。
张佳晶老师:像欧洲新理性主义。
董屹老师:他这个原来更对称,原来我一直说他中间这个是日月神教总坛(笑)。
刘晓都老师:但是换句话说回来,我不是说他做的不好。我是觉得要是大家都觉得他这个是个范例,他这个是个典型,大家都要往这上面走的话,那我要质疑这件事儿了。他可以是他自己,但是大家同学也不要觉得这是唯一的方向,有点儿这个有点儿那个都可以。我建议你暑假可以去趟西藏(笑),你这玩一下,出去看看世界,有点自己的情绪,你可能也有自己的情绪,我是希望你有一种想象吧,对世界的想象。
卜冰老师:你有一个快速的判断力,你心里有很多标准答案。你要学习的话要丢掉这些标准答案,你先用自己的形式用自己的东西来试,能成不能成,哪怕失败了,也是学生该完成的东西。
刘晓都老师:我还是觉得,你需要挑战自己,你的能力可能比这个还要高,你要不满足,既然你能一上来就能做成这样,为什么不换一种呢?要多挑战自己才能进步。我们要做现在做不成的事情,想想你这个设计的关怀在哪,灵魂在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纸1 |
![]() |
图纸2 |
![]() |
![]() |
感谢悉心教导我一个学期的四位老师!也感谢来评图给我建议的四位老师!同样感谢这半年里一起努力的同学们!最后怀念一下这学期红着眼睛通过的宵、熬过的夜,希望带着这学期的收获,在大三继续摸索自己的建筑之路(好鸡汤的话...)。
2015.7.4 唐垲鑫
CAUP 13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
叽歪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10 10:40:28
-
Cind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30 23:52:37
-
容古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1 14:06:02
-
F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19 23:42:44
-
黄油小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01:43:20
-
一颗小太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5 23:49:33
-
不在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2 15:01:10
-
七周目的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9 14:13:07
-
啦啦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9 10:07:33
-
毛稀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3 13:32:06
-
iv6uez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05 00:43:30
-
cieushiol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8-31 13:43:28
-
渐小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26 00:52:13
-
没有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11 15:52:14
-
好冰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9 14:14:33
-
熊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8 13:29:12
-
假装潜伏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7 22:14:05
-
哇咔咔哇咔咔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7 14:56:46
-
Helios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7 00:16:34
-
无怨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23:19:44
-
Aso nozomi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21:59:15
-
Torpedo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21:39:09
-
今天椰了没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21:15:33
-
daisyzzzzz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21:00:33
-
重中之重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20:50:02
-
celeryou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20:31:31
-
火苗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18:31:12
-
镜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18:04:57
-
D.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11:35:50
-
茄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10:51:36
-
hotroom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10:47:33
-
G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09:47:43
-
╰啪皮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08:51:25
-
治亂之宰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08:46:31
-
想多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08:34:04
-
STE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6 02:11:58
-
Rebekah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23:50:18
-
危险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23:16:01
-
Ziy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23:15:00
-
Azum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20:10:37
-
西里塞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20:00:56
-
大理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11:34:55
-
wonderA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10:58:16
-
xiomac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10:50:45
-
Bi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01:53:12
-
Adona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01:45:35
-
cc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5 00:49:05
-
telance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3:18:4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2:50:31
-
FI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2:10:52
-
civiLIZation X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1:50:46
-
云端的旅行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1:45:23
-
新造的人007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1:42:24
-
Blind Tal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1:41:41
-
赤脚建筑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20:16:18
-
moominvil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9:56:16
-
阅读理解小助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9:01:14
-
澈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8:35:12
-
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8:24:04
-
71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8:18:50
-
番茄炒蛋是咸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8:05:45
-
薄荷色草地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7:58:33
-
CH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7:52:49
-
筑巢的辛伯达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7:35:2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7:30:47
-
silen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7:17:56
-
京士柏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7:13:56
-
Spr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57:04
-
RU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52:56
-
鹿逍遥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36:34
-
江上潮信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32:40
-
及时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31:36
-
预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19:48
-
大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06:29
-
TK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4 16: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