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甜蜜蜜》评论音轨
首发地址:(有24分钟精剪视频)http://ent.qq.com/a/20150213/007572.htm
采访时间:2015年1月28日14:00
出稿时间:2015年2月13日
采访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9号希格玛大厦1层腾讯演播厅
采访形式:与陈可辛边看《甜蜜蜜》边聊影片台前幕后
这可能是我在腾讯娱乐工作以来,做得最有意义的稿子之一。
感谢晓北的沟通;猱困困天外飞仙的想法;超哥的视频精剪。以及导演答应这么奇葩的采访邀约。
0分1秒:影片开场,字幕出,“1986年3月1日”
Q:开场段落是黑白设置,这是开拍前就设计好的吗?
陈可辛:我最早的时候,整部片都想拍成黑白片。我当时跟投资方讲,反正这部戏也不是一部大商业片,不如冒个险,用大明星,但是用黑白拍,那时候我年轻还比较天真(笑),但结果人家自然是不会答应的。开头保留了黑白,是因为当时九六年开机,你要拍八五年的香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香港很多颜色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只有黑白才能把那个感觉抓得比较准确一点。另外,这部戏是我第一次用那么多绿色,我跟奚仲文老师后来合作的《三更》、《如果·爱》都是绿色为主,就是因为我特别喜欢。那这部戏用绿色,整个颜色色调比较素,还是可以还原一些我们本来想拍黑白的感觉。
2分11秒:出片名,“甜蜜蜜”
Q:听说当时片名有很多其它考虑,比如“大城小爱”什么的,最后是你决定用现在这个片名。
陈可辛:对,岸西最早给我的剧本名字就叫“大城小爱”,我觉得太小说、太文艺了。刚好写剧本的过程中,邓丽君去世了,我们决定把她当作戏里很重要的一个背景部分。那《甜蜜蜜》是她最经典的歌曲,辨识度最高,我们就决定把它放在片尾,这也是个反讽,因为这个故事其实一点都不甜蜜。我就说,干脆片名也叫这个吧,简简单单,但岸西其实一开始不同意,她觉得太土了(笑),其实不止她,当时好多人都反对的。
2分43秒:演职员表,“摄影:马楚成”
Q:现在看这些幕后阵容好感慨啊,马楚成当时还是你的摄影,离他当导演还有两年时间。还记得小时候可喜欢看他后来导的《东京攻略》了。
陈可辛:对,那个时候他还是摄影师。我记得我第一部电影《双城故事》就是跟他合作,我当时还一直跟他说我喜欢美国片那种比较亮的摄影,但他就跟我较劲,觉得拍亮的是拿不了奖的(笑)。这之后我们没有合作,到《甜蜜蜜》的时候,我再找他,说这部戏可以有暗一点的摄影,可以比较风格化一点,你来帮我拍吧,它就是你希望拿奖的那种类型,结果真就拿奖了(笑)。当然,这之前他已经拿过了。
5分20秒:初到姑姑家的黎小军好奇地参观姑姑的房间,墙上出现威廉·荷顿的照片。
Q:威廉·荷顿和姑姑的故事是另一条爱情支线,片子后段也出现了好多次。好莱坞那么多明星,为什么单单选择荷顿?是你有情结吗?
陈可辛:因为威廉·荷顿是五十年代来香港次数最多的一个好莱坞明星,从《生死恋》到《苏丝黄的世界》都是在香港拍的,而且他常住半岛酒店,跟很多香港的电影大亨和明星都有互动,半岛酒店现在还有很多他在那里的照片。所以他和姑姑的故事,很可能是确实发生过的(Q:就是说其实是香港市井的情结?)对,写在电影里是一个挺写实的事情。
7分28秒:讲述黎小军逐渐适应香港生活的片段,配乐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Q:这段背景音乐怎么想到用的是国歌?
陈可辛:这个是后期配音时才决定的。我当时只来过内地一次,不是很熟内地。就印象里觉得,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内地青年来到香港,还是会有那种国家的情结,因为香港人其实是没太有这种祖国情结的,所以用这首歌是想把那个情结放得重一点。
8分49秒:麦当劳大LOGO首次入镜,黎小军初遇李翘。
Q:说起来九十年代的港片里,麦当劳几乎都成了一个符号。我记得1995年王家卫《堕落天使》里也有。
陈可辛:这个问你都年轻,应该问当时的年轻人。因为在当时的香港,麦当劳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可能是外国人来香港的第一个快餐品牌,是一种美国式的餐饮和生活方式,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麦当劳很高端,是餐厅而不是快餐,而且它刚开始还卖得特别贵。到后面拍《中国合伙人》的时候,我们做了研究,肯德基在当时的背景比麦当劳更有代表性(编者注:确实没错,肯德基1987年入住北京,麦当劳则是在1990年),所以就选择了肯德基。
说到麦当劳和肯德基,这里还有个很有趣的故事。我们当时想在麦当劳里拍相关场景,但麦当劳的公关不答应。因为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是很草根的,麦当劳他们觉得这些电影观众不是他们的消费人群,别说这是那么好的广告植入了,就是给钱租场地他们都不让我们拍。但我又认定了就是麦当劳,那怎么办呢?我们当时就干了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制片组就去找了肯德基,他们比较友善,愿意给我们拍,我们就在肯德基店面里拍的所有麦当劳场景。拍的时候,监制就不停地拉着经理聊天,他一走开,张曼玉就把麦当劳的帽子戴起来,因为时间很紧张,我们所有麦当劳的镜头都是近景,要不然就穿帮了。拍完之后我觉得真的很对不起那个经理,因为电影上了之后他肯定会有很多麻烦。到了《合伙人》拍肯德基,我觉得对我来讲是还人情了。
14分27秒:杜可风客串的英语老师出镜。
Q:杜可风可以说是惊喜客串了,当时怎么想到找他来客串?
陈可辛:当时写剧本的时候没想到找他,当然你在当时的香港找一个戏好的老外演员谈何容易?来来去去都是成龙、洪金宝他们动作片里那几个,功夫是不错,但戏就演得不太好。我们去美国找个演员又没有钱,所以就杜可风吧。这个角色本身也每天喝酒,个性跟杜可风本人也很像(笑)。
Q:他上课时教学生的英语其实都是骂人的脏话,这个有趣的小细节也是剧本就有的吗?
陈可辛:剧本是有一些,后来杜可风来了以后,更加夸大了一些(笑),他基本上在现场就是自由发挥的。(说起来,怎么说服他来客串的?)他确实很少客串,但这个戏里面有一个他暗恋很多年的人在,你要知道,他喜欢张曼玉喜欢得(笑)……我最早骗他说跟张曼玉演一对,他才答应的(笑)。
15分18秒:大家看着电视机里的西部片学习英语。
Q:片子里有好几处看电视的画面,这些片子有致敬意味吗?
陈可辛:写剧本的时候,都希望这些电视片段能拿到一些经典电影的场面,但实在是没钱去好莱坞拿授权,所以最后出现在片子里的都是一些买断的、没有版权的小片。这些都是挺遗憾的。
15分26秒:黎小军在教室内学习英语,李翘在教室外边擦窗户边跟着念。
陈可辛:唉,大家都夸这部戏里的张曼玉演得好,像豹哥死那场哭戏这些经典场景,但我这近二十年来不断有机会重看,尤其是这几年,我越来越对她佩服地五体投地,我觉得她厉害的地方不仅是那些经典场景的感染力,而是喜剧的节奏,你看她擦窗户这场戏,顿一下,慢了半拍,就有一点萌的喜剧节奏就出来了,这真的是非常规的张曼玉,李翘这个角色就感觉跟这个城市的节奏脱了一点,这个感觉是真的很厉害,我没有给她任何指导,她自己给李翘这个角色加了些东西进去。
16分28秒:黎小军第一次骑自行车载李翘。
Q:片中骑车的画面出现很多次,也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设计。但其实很多特写,拍摄时应该也是很地下的跟拍吧?
陈可辛:非常地下,所以有些时候你拍回来的素材,他们状态不是很好的话也管不了那么多。其实这段镜头我是有遗憾的,就骑车快完结尾这段,后面有一个商场入口入镜了,但其实按照剧情设计的年代,那个时候这里是还没有商场的。因为这条是广东道,我从小就在这附近长大,太熟悉了。这其实是穿帮了。
21分02秒:黎小军和李翘在提款机前查看存款。
Q:这组镜头在片子里出现了很多次,三个固定机位。一个是人的视角拍余额,一个是提款机窗口视角拍人,还有一个是两个人走过一个类似洋行的店铺。印象特别深刻。
陈可辛:这个是有设计的,机器也是一个人,代表资本主义,代表市场,你看着钱,钱也看着你。那个店铺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个店,就在我家附近,我觉得很有纽约的那种感觉。纽约其实跟香港很像,是移民城市,什么人都有。这三组镜头就代表了他们从没钱到有钱又到没钱的过程,也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22分50秒:新年前夜黎小军和李翘在夜市贩卖邓丽君卡带,两人攀谈间,李翘原来是广州人的身份被识破。
Q:看到这里,又想起当年张曼玉国语配音不过关的老段子。其实你个人是不是为这事儿蛮崩溃的?
陈可辛:对呀,因为那个年代,香港电影去到台湾放映是需要用国语的。但这个片子也有难处,黎明你开始讲国语,后来到香港以后讲广东话,这个变化是符合剧情的。张曼玉前面一直在骗他说是香港人,从头开始就讲国语就不合理了。这个问题是在台湾配音时都没解决的问题。
24分28秒:黎小军冒雨给李翘买豆奶喝,李翘喝豆奶时调皮地咬着吸管。
Q:这绝对是我的私人记忆,当年看这段特别喜欢张曼玉咬着吸管撇嘴的小动作,当时就觉得萌呆了。其实片子里张曼玉类似的小动作特别多。
陈可辛:对,我觉得我这辈子很幸运,总是能在一个演员最好的时候碰上他们。像这部戏,张曼玉之前谈恋爱停了快两年没拍戏,在那个一个演员一年能拍十几部戏的年代,这就等于退休了。结果我找她出来,她也特别放松,放松的时候这些小动作就会特别多。说起来,她这近二十年来一直喊着要退休,其实那时候就有这心态了。
29分45秒:黎小军和李翘接吻上床。
Q:这段戏拍摄时是个什么状态?感觉两人状态都很好。
陈可辛:我非常记得,这场戏就是在我小时候长大的家后面的一条街拍的。剧本写得很简单,就是两个人吃,吃完了上床,我永远都不懂得怎么拍两个人突然间掉进爱河的感觉(笑),我就叫他俩下来,大家一起叫了一桌子甜点聊怎么拍。就说当时剧情是过年嘛,很冷,就有人提,先穿衣服,再脱衣服,我就说好,我们上去试试。因为这个概念是很好的,拍出来怎样还要看他们,结果一个轨道的镜头,第一条拍完,大家都傻了,好得不得了,全场鼓掌。本来我想的是中间那个镜头太长了,有四五分钟,还想补特写,后来看完回放觉得花火好得不得了,没必要补了。那天我本来打算拍一整个晚上的,结果聊到10点开始拍,夜宵都还没吃,12点多就收工了。
31分43秒:初尝禁果后,黎小军去麦当劳找李翘。
Q:刚忘了问,这些麦当劳镜头都是在肯德基拍的,那后面的招贴之类的也是剧组自己贴的吗?
陈可辛:是呀,所以我们拍电影的人也是挺坏的(笑)。
Q:那这两人的表演真是很成熟啊,在这么紧张的环境下还要兼顾表演。
陈可辛:对。当年在香港拍戏,真的是像过街老鼠一样,到处给人打。你必须随时要进入状态。像黎明、张曼玉这么大的明星,跟我们一样蹲在路边吃盒饭,没有化妆车、没有助手。当时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粉丝,看到你不过就说一句,“哦,是张曼玉和黎明啊”。然后就走过去了。说起来,第一次开始有一些粉丝,还是因为黎明,那个时候是大概九四、九五年吧,唱片很厉害,四大天王嘛,才开始有粉丝的概念。我第一次看到演员有助手、必须要有自己的车去接,就是黎明。有了这个风气以后,就好比黎明有了以后我怎么能不给张曼玉呢?慢慢整个行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十几个人跟着这种排场。以前在香港,周润发都没有这个待遇。
38分41秒:黎小军和李翘帮买房的人通宵排队取号。黎小军掏出口袋里坐瘪的巧克力给李翘吃。
Q:这个镜头现在看起来真的是会心一笑。
陈可辛:看得懂吗?(嗯,帮人通宵排号买房)我一直以为这个是八十年代香港才有的怪现象。(其实内地购房潮刚开始时也有这种现象)你要知道,当时香港还有一个我们没拍到,因为跟这个戏无关。就是当时很多黑社会雇人去排队,因为当时这个是暴利,你买了第二天就涨几万,就有黑社会让自己的手下去排队,有的咬吸管,有的戴白手套,用来区分各个帮派。但这个现象到九四、九五年以后也基本没有了。所以我当时还怕香港以外的人看不懂。
Q:其实当年看,觉得巧克力这个段子也很窝心。细想起来,包括他们除夕夜吃饺子,包括李翘在黎小军婚礼上狂吃,关于食物片子也拍了不少。
陈可辛:这就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感觉,当时八十年代,内地过来,生活条件不太富裕,物质也不是很丰富,改革开放没几年,应该还有的地方在用粮票吧?所以想买就买,想吃就吃。另外也代表两个人一种忐忑和尴尬吧,就两个人没话讲了已经,就只有不停吃,来逃避感情。
44分26秒:李翘戴着米老鼠卡通贴图进房给豹哥按摩。后来,身为黑帮的豹哥为了讨好李翘,也在身上纹了个米老鼠纹身。
Q:其实网上一直有影迷很好奇,当时为什么选择米老鼠图案,而不是其它的。
陈可辛:我觉得女生都喜欢卡通嘛,米老鼠这些东西,别的寓意倒真的没有。
Q:其实李翘第一次给豹哥按摩就戴了米老鼠卡通贴图,豹哥也是注意到这点,随后才纹了个米老鼠,但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陈可辛:我觉得没必要去给个特写突出这个细节,太刻意了,就有点儿像电视剧了。
47分21秒:疲惫的李翘让黎小军等会儿叫她起床,黎小军用手指在李翘身上游走,清唱起《甜蜜蜜》。
陈可辛:这个唱法是我最喜欢的,《甜蜜蜜》这首歌用配乐就会很传统,清唱会有呢喃的情话感觉。当时黎明跟我说,你让我唱主题曲吧,我说这个戏不用主题曲的,就用《甜蜜蜜》。他说,但是你宣传的时候有我唱主题曲商业运作会好一些,那我说,不如你帮我清唱吧,放在片尾。现在重映,我希望跟年轻观众有互动,就找了鹿晗来重唱,但我还是坚持清唱。
50分32秒:黎小军和李翘在珠宝店吵架后出门,这条长达3分10秒的长镜头供奉了影片的一句经典台词:“黎小军同志啊,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我呀。”
Q:这条长镜头必须得聊下了。
陈可辛:这个必须好好说一下,这也是我当时拍戏那么多年第一次有钱用斯坦尼康(笑),而且只能用一天。这个镜头拍了三条,就在重庆大厦门口。你要知道,它就在尖沙咀跟弥敦道的交界,是整个香港人流最大的地方,相当于北京的西单王府井。我们当时是半夜两点的通告,一直拍到五点。我们找了大概100个群演,就围着我们转圈,感觉身边有好多人,但你看远景是没有人的,这严格来说是穿帮的(笑),因为现实里不可能没人,还好我们当时是凌晨拍的。
56分01秒:李翘腰间挂着扣机的特写镜头,能清楚看到“和记电讯”的字样。
Q:这个是植入吧?包括之前的银行卡特写忘了问,也是吧?
陈可辛:对,因为黎明跟和记一向都是一起的,是他带过来的。当时香港电影刚刚开始有植入,这部戏也是我第一次尝试植入。但那个时候植入广告没有多少钱,可能就几万块,包括之前那个买珠宝的店也是植入。但老实讲,《金枝玉叶》更应该有植入,讲中产阶级的嘛,又比较华丽,还有张国荣,依旧拿不到,这就可以证明当时这些植入对电影是多看不起。
58分29秒:杨恭如饰演的小婷出场,和黎小军在结婚现场。
Q:当时杨恭如还是新人吧?最早她试的是李翘的角色。
陈可辛:对,第一部戏,当时提名了最佳新人。其实我觉得她条件很好,她当选亚洲小姐的时候,我就觉得她非常有气质。我个人觉得,她后来没红,跟她的心态有关,她并不是一个激进、用功的演员,否则以她的条件,可以进入一线的。
59分45秒:李翘现身婚礼现场。
陈可辛:现在再看这些妆,很符合李翘在那个年代的穿法。这是我跟奚仲文老师合作得如鱼得水的时候,包括吴里璐老师的服装,十分写实。你看张曼玉这件风衣,跟之前的对比,有型,但又不漂亮,是很土的东西,很符合新移民刚来到香港的感觉。
62分41秒:豹哥半夜接到电话,李翘担心地问他是否有事。
陈可辛:我觉得曾志伟这场戏演得特别好。我当时就对这种三角关系特别有兴趣,就是一个女的跟一个年轻的情人,还有个年纪大点的老公。这种关系里,女孩都会选择年纪大的、能疼她宠她的男人,这个关系其实来自《卡萨布兰卡》。
Q:你曾经说过,《甜蜜蜜》就是你的《卡萨布兰卡》。
陈可辛:对。其实《如果·爱》也是。《如果·爱》里的张学友就是曾志伟,金城武就是黎明。其实年轻时你总会碰到一些很喜欢的女人,觉得“哎,她怎么跟一个老男人在一起?”其实,年轻人你的浪漫和激情也充满了麻烦,充满了棱角、嫉妒、小气等等情绪。
Q:所以你也说过,你最喜欢片子里的角色就是曾志伟演的豹哥。
陈可辛:对。他一看就知道李翘跟黎小军有过一腿,但是他不介意,也不会嫉妒,就是这种状态。这种包容才是最浪漫的,才可能是爱情。(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可以说后来在纽约街头跟李翘重逢的黎小军,就是长大后又一个豹哥嘛?)我觉得很难,这个角色一直是小孩来着,他生活的经历没那么多,未必能够达到豹哥这种段位。
66分51秒:李翘、黎小军、小婷三人在狭小过道尴尬相遇。
陈可辛: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景,本来我们找了很空旷的地方,但感觉就是不对,还是觉得应该在一个很小的角落去拍他们三个人的互动,那种尬尴的感觉才能出来。
69分46秒:李翘开车载小婷。
Q:这条其实难度挺大,张曼玉一边开车一边演戏,但那时候状态是真好啊。
陈可辛:这段也是一边开车一边拍,机器就挂在车外面,那时候拍片没现在那么多讲究,还封路什么的。我当时就躺在后座,在那直接看回放。后座还有个灯光师拿个灯在下面打光到她们脸上。
74分38秒:李翘开车载黎小军,路遇邓丽君。黎小军下车冲上前,让邓丽君在自己的衣服上签了个名。
陈可辛:这个就是我的遗憾,我当时还全香港找跟邓丽君长得像的人,加上化妆和造型,就像得不得了,我当时也年轻,看到这么像,就兴奋了,就多拍正面,其实要是拍得比较隐晦一点,就更真实了。因为现在再看,这明显就不是真的邓丽君嘛!
76分23秒:车内的李翘看着黎小军远去,失神倒在方向盘上,喇叭响起,黎小军以为是李翘在招呼他,蓦然转身回头。
陈可辛:这个桥段我知道大家都说很经典,很喜欢。但我其实不太理解,我自己是觉得有一点刻意的,但没想到大家那么买单。我喜欢的是黎小军往回走这个镜头,李翘的脸出现在倒后镜里,这个是分镜头里就有的。另一个不能理解的,是他们两个接吻时,俯拍的旋转镜头,很多人觉得很浪漫,但我觉得十个导演九个都会选择这样拍啊!因为你真的没有别的方法去拍,所有爱情片音乐起都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最行货的表现方法。
83分19秒:李翘雨夜奋不顾身去找落跑的豹哥,豹哥大段煽情独白。
Q:这段独白其实也是很多影迷心中的心头好。
陈可辛:非常好。尤其他第一个回头的镜头,当天拍的时候,我就跟曾志伟说,你忘了你是曾志伟,你就给一个周润发《英雄本色》的回头给我。
Q:曾志伟后来在《无间道》里的状态也延续了这种感觉。
陈可辛:对对对。我觉得这个戏其实成就了曾志伟的黑帮老大形象(笑)。但我觉得《无间道》里他还有一点点瑕疵,他戏很好,唯一的缺点是很使劲,他很激情,戏是七情上脸的,会有一点过。你要把他往回拉,做一点减法。
Q:说起来,你生活中的恋爱观和豹哥像吗?
陈可辛:我应该更像黎小军吧(笑)。你刚刚不是说黎小军到最后就成了豹哥,我说他应该变不了吗?我的意思其实就是我变不了(笑)。我是很向往做豹哥,但我心态还挺年轻的,我没有看破红尘的那种胸襟。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天真跟理想主义在,很矛盾。
88分19秒:姑姑去世,近景中是她冰凉的手,宠物狗跑过来在旁边吠。
陈可辛:这里,你看到她的手上是不是有一滴水?其实是蜜糖来的(笑)。当时拍的时候那个狗不肯过来,我们就放了些蜜糖在她手上,希望引那个狗过来,但其实狗是不会吃蜜糖的,结果它还是没过来。还有这个演姑姑的女演员,我一定要找她演。因为当时我拍《嫲嫲帆帆》,就见了这个美国的华裔演员,我看到她年轻的照片,哇,漂亮到不得了,我觉得以后有机会,就要拿你年轻的照片来用。结果两年后就拍了《甜蜜蜜》,我就把她请过来。后来《金鸡》也来客串了君如的姑姑。也是姑姑。
90分48秒:杜可风饰演的老师和女友告别。
Q:片子手持跟拍镜头还蛮多。尤其楼道这种狭小空间。
陈可辛:对,这是我当年用手持最多的一部,当时没钱,手持是最快的,拍完再补两个特写就好了,结果出来反而节奏更好,不用剪来剪去。你看杜可风上车走的这条街,现在都封了,变成了K11。我很幸运在那时候就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像这些街道当时都是我小学放学走回家的路。
92分29秒:黎小军来到纽约,继续骑着自行车。
Q:这是在纽约了,拍摄有申请吗?
陈可辛:也没有。我们在纽约拍反而容易了,因为太多人在那儿拍戏了。我们在时代广场拍的时候,我们剧组一个人数了数,说周围至少还有十几个组在拍。后来我还认识了一个韩国女演员沈惠珍,她说当时你们拍《甜蜜蜜》时,我就在你们边上,看到了黎明和张曼玉。
94分钟:豹哥在餐馆打包外卖。
陈可辛:这场戏我记得很清楚,是我在纽约拍戏碰到最困难一场戏。你看橱窗外面的人还在看我们拍戏,后来我们拍到外面拍反打镜头时,围了大概500到1000个人,吵得不得了,你完全控制不住场面。
95分52秒:黎小军跟师傅一家在院内烧烤,跟人相亲。
陈可辛:这个地方其实是我以前在纽约时住过的一个朋友的家,当时我也没钱住酒店,《风尘三侠》拍完了还没上,经济最差的时候。那时候觉得有点凄凉,感觉回去香港也不知道下面还有没有戏拍。当然结果回去以后《风尘三侠》就卖钱了,从此UFO就火了,开始顺了。所以这次回去还到了这个地方拍,当然我朋友已经搬走了,就借了当时的屋主的地方拍。你看小孩在旁边玩球,我当时叫黎明学两样东西,骑车和打球,但他篮球没练得很好,所以片子里就用得很少。那也是我当时对北方人的看法嘛,就觉得他们个子高,打打篮球什么的。
98分4秒:豹哥在纽约街头被枪杀。
陈可辛:前几天有个访问,问我说,豹哥在这里的死是要表达什么。其实对我来讲,就是一个落难黑帮的结局。你想,他要是我的话,可能就把表给这帮小孩了,肯定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他是黑帮,你的过去形成你的个性,你的个性影响你的反应,你的反应影响你的命运,这就是一段悲剧的形成。包括豹哥被枪杀时,李翘呆的那个洗衣店,去年暑假我还跟君如带着女儿去了趟纽约,她去工作,我就跟着去玩,就找到了这个地方,在布鲁克林,一模一样,一点没变,我还拍了张照片。包括后来李翘和黎小军重逢的那个杂货店,也都没变。
100分19秒:李翘在太平间认尸,看到豹哥尸体被翻过来的瞬间,先是一笑,继而放声大哭。
陈可辛:这个镜头必须得讲一下。我几乎差点就犯下这辈子在现场最错误的一次主观判断。我当时跟张曼玉说,你最爱的人死了,你看到他尸体翻过来是什么感受?你就演吧。我当时想的还是《双城故事》里,她在酒店碰到谭咏麟时那种面没表情,但心理活动很多,然后掉眼泪的那种感觉,结果她突然先来了一个笑,就把我弄晕了。这是第一条,我感觉不对,你再来,不要那个笑。结果拍了七八条,到最后她跟我说,导演,我已经不能再哭了,我把我身边所有的亲人、男朋友、朋友到我养的狗都想过一遍了,实在没东西可以想了。我说好,回去剪片子时,才发现其实最好的还是第一条。所以,现在想起来,我差点在那个时候犯了个大错误,差点把张曼玉可能是电影生涯中最经典的一个镜头给剪掉了。
105分19秒:时间走到1995年,李翘已经成为导游。中国游客争相在自由女神像前合影,并催促李翘赶紧离开去购物。
陈可辛:其实背景还有世贸双子塔,没想到几年之后就没了。包括游客购物,现在都说中国游客是土豪,去哪儿都要Shopping,其实当时已经是这样了,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把这样的台词写到剧本里去。包括冯小刚后来跟我说,他就是看完《甜蜜蜜》以后,拍的《不见不散》。
108分:李翘在广播中听到邓丽君去世的消息。
陈可辛:这个广播的声音就是岸西的声音,她的声音特别像香港广播电台很传统的那种播音员,还有点像小学老师,这个电影伟大的编剧的声音就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候(笑)。
109分2秒:听到邓丽君去世消息后,黎小军正在理发店理发。
陈可辛:这个镜头其实是回香港后补拍的,因为剪片时我们发现,之前交代了李翘的行踪,还差一个黎小军对应的镜头,就在香港找了个小的理发店,很唐人街破破烂烂那种感觉的地方补拍了。
112分14秒:字幕出,“1986年3月1日”。原来,当年李翘和黎小军前后座同日抵达香港。
陈可辛:我觉得《甜蜜蜜》整场戏拍成怎样都无所谓,我们当时都没剧本、没人物的时候,就有个概念,就是要拍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两个人在一起,但其实他们早就已经碰过面了。这个概念才是我们拍《甜蜜蜜》的初衷。至于是不是两个新移民,都不重要。但后来我被我女儿弄垮了,因为她看过海报,海报上就是两个人头靠头,她当时看的时候,第一个镜头一出来就说,黎明背后那个人是不是张曼玉(苦笑)?小孩子逻辑跟我们不一样,简单有效。
采访时间:2015年1月28日14:00
出稿时间:2015年2月13日
采访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9号希格玛大厦1层腾讯演播厅
采访形式:与陈可辛边看《甜蜜蜜》边聊影片台前幕后
这可能是我在腾讯娱乐工作以来,做得最有意义的稿子之一。
感谢晓北的沟通;猱困困天外飞仙的想法;超哥的视频精剪。以及导演答应这么奇葩的采访邀约。
![]() |
0分1秒:影片开场,字幕出,“1986年3月1日”
Q:开场段落是黑白设置,这是开拍前就设计好的吗?
陈可辛:我最早的时候,整部片都想拍成黑白片。我当时跟投资方讲,反正这部戏也不是一部大商业片,不如冒个险,用大明星,但是用黑白拍,那时候我年轻还比较天真(笑),但结果人家自然是不会答应的。开头保留了黑白,是因为当时九六年开机,你要拍八五年的香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香港很多颜色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只有黑白才能把那个感觉抓得比较准确一点。另外,这部戏是我第一次用那么多绿色,我跟奚仲文老师后来合作的《三更》、《如果·爱》都是绿色为主,就是因为我特别喜欢。那这部戏用绿色,整个颜色色调比较素,还是可以还原一些我们本来想拍黑白的感觉。
![]() |
2分11秒:出片名,“甜蜜蜜”
Q:听说当时片名有很多其它考虑,比如“大城小爱”什么的,最后是你决定用现在这个片名。
陈可辛:对,岸西最早给我的剧本名字就叫“大城小爱”,我觉得太小说、太文艺了。刚好写剧本的过程中,邓丽君去世了,我们决定把她当作戏里很重要的一个背景部分。那《甜蜜蜜》是她最经典的歌曲,辨识度最高,我们就决定把它放在片尾,这也是个反讽,因为这个故事其实一点都不甜蜜。我就说,干脆片名也叫这个吧,简简单单,但岸西其实一开始不同意,她觉得太土了(笑),其实不止她,当时好多人都反对的。
![]() |
2分43秒:演职员表,“摄影:马楚成”
Q:现在看这些幕后阵容好感慨啊,马楚成当时还是你的摄影,离他当导演还有两年时间。还记得小时候可喜欢看他后来导的《东京攻略》了。
陈可辛:对,那个时候他还是摄影师。我记得我第一部电影《双城故事》就是跟他合作,我当时还一直跟他说我喜欢美国片那种比较亮的摄影,但他就跟我较劲,觉得拍亮的是拿不了奖的(笑)。这之后我们没有合作,到《甜蜜蜜》的时候,我再找他,说这部戏可以有暗一点的摄影,可以比较风格化一点,你来帮我拍吧,它就是你希望拿奖的那种类型,结果真就拿奖了(笑)。当然,这之前他已经拿过了。
![]() |
5分20秒:初到姑姑家的黎小军好奇地参观姑姑的房间,墙上出现威廉·荷顿的照片。
Q:威廉·荷顿和姑姑的故事是另一条爱情支线,片子后段也出现了好多次。好莱坞那么多明星,为什么单单选择荷顿?是你有情结吗?
陈可辛:因为威廉·荷顿是五十年代来香港次数最多的一个好莱坞明星,从《生死恋》到《苏丝黄的世界》都是在香港拍的,而且他常住半岛酒店,跟很多香港的电影大亨和明星都有互动,半岛酒店现在还有很多他在那里的照片。所以他和姑姑的故事,很可能是确实发生过的(Q:就是说其实是香港市井的情结?)对,写在电影里是一个挺写实的事情。
7分28秒:讲述黎小军逐渐适应香港生活的片段,配乐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Q:这段背景音乐怎么想到用的是国歌?
陈可辛:这个是后期配音时才决定的。我当时只来过内地一次,不是很熟内地。就印象里觉得,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内地青年来到香港,还是会有那种国家的情结,因为香港人其实是没太有这种祖国情结的,所以用这首歌是想把那个情结放得重一点。
![]() |
![]() |
8分49秒:麦当劳大LOGO首次入镜,黎小军初遇李翘。
Q:说起来九十年代的港片里,麦当劳几乎都成了一个符号。我记得1995年王家卫《堕落天使》里也有。
陈可辛:这个问你都年轻,应该问当时的年轻人。因为在当时的香港,麦当劳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可能是外国人来香港的第一个快餐品牌,是一种美国式的餐饮和生活方式,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麦当劳很高端,是餐厅而不是快餐,而且它刚开始还卖得特别贵。到后面拍《中国合伙人》的时候,我们做了研究,肯德基在当时的背景比麦当劳更有代表性(编者注:确实没错,肯德基1987年入住北京,麦当劳则是在1990年),所以就选择了肯德基。
说到麦当劳和肯德基,这里还有个很有趣的故事。我们当时想在麦当劳里拍相关场景,但麦当劳的公关不答应。因为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是很草根的,麦当劳他们觉得这些电影观众不是他们的消费人群,别说这是那么好的广告植入了,就是给钱租场地他们都不让我们拍。但我又认定了就是麦当劳,那怎么办呢?我们当时就干了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制片组就去找了肯德基,他们比较友善,愿意给我们拍,我们就在肯德基店面里拍的所有麦当劳场景。拍的时候,监制就不停地拉着经理聊天,他一走开,张曼玉就把麦当劳的帽子戴起来,因为时间很紧张,我们所有麦当劳的镜头都是近景,要不然就穿帮了。拍完之后我觉得真的很对不起那个经理,因为电影上了之后他肯定会有很多麻烦。到了《合伙人》拍肯德基,我觉得对我来讲是还人情了。
![]() |
14分27秒:杜可风客串的英语老师出镜。
Q:杜可风可以说是惊喜客串了,当时怎么想到找他来客串?
陈可辛:当时写剧本的时候没想到找他,当然你在当时的香港找一个戏好的老外演员谈何容易?来来去去都是成龙、洪金宝他们动作片里那几个,功夫是不错,但戏就演得不太好。我们去美国找个演员又没有钱,所以就杜可风吧。这个角色本身也每天喝酒,个性跟杜可风本人也很像(笑)。
Q:他上课时教学生的英语其实都是骂人的脏话,这个有趣的小细节也是剧本就有的吗?
陈可辛:剧本是有一些,后来杜可风来了以后,更加夸大了一些(笑),他基本上在现场就是自由发挥的。(说起来,怎么说服他来客串的?)他确实很少客串,但这个戏里面有一个他暗恋很多年的人在,你要知道,他喜欢张曼玉喜欢得(笑)……我最早骗他说跟张曼玉演一对,他才答应的(笑)。
![]() |
15分18秒:大家看着电视机里的西部片学习英语。
Q:片子里有好几处看电视的画面,这些片子有致敬意味吗?
陈可辛:写剧本的时候,都希望这些电视片段能拿到一些经典电影的场面,但实在是没钱去好莱坞拿授权,所以最后出现在片子里的都是一些买断的、没有版权的小片。这些都是挺遗憾的。
![]() |
15分26秒:黎小军在教室内学习英语,李翘在教室外边擦窗户边跟着念。
陈可辛:唉,大家都夸这部戏里的张曼玉演得好,像豹哥死那场哭戏这些经典场景,但我这近二十年来不断有机会重看,尤其是这几年,我越来越对她佩服地五体投地,我觉得她厉害的地方不仅是那些经典场景的感染力,而是喜剧的节奏,你看她擦窗户这场戏,顿一下,慢了半拍,就有一点萌的喜剧节奏就出来了,这真的是非常规的张曼玉,李翘这个角色就感觉跟这个城市的节奏脱了一点,这个感觉是真的很厉害,我没有给她任何指导,她自己给李翘这个角色加了些东西进去。
![]() |
16分28秒:黎小军第一次骑自行车载李翘。
Q:片中骑车的画面出现很多次,也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设计。但其实很多特写,拍摄时应该也是很地下的跟拍吧?
陈可辛:非常地下,所以有些时候你拍回来的素材,他们状态不是很好的话也管不了那么多。其实这段镜头我是有遗憾的,就骑车快完结尾这段,后面有一个商场入口入镜了,但其实按照剧情设计的年代,那个时候这里是还没有商场的。因为这条是广东道,我从小就在这附近长大,太熟悉了。这其实是穿帮了。
![]() |
![]() |
![]() |
21分02秒:黎小军和李翘在提款机前查看存款。
Q:这组镜头在片子里出现了很多次,三个固定机位。一个是人的视角拍余额,一个是提款机窗口视角拍人,还有一个是两个人走过一个类似洋行的店铺。印象特别深刻。
陈可辛:这个是有设计的,机器也是一个人,代表资本主义,代表市场,你看着钱,钱也看着你。那个店铺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个店,就在我家附近,我觉得很有纽约的那种感觉。纽约其实跟香港很像,是移民城市,什么人都有。这三组镜头就代表了他们从没钱到有钱又到没钱的过程,也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22分50秒:新年前夜黎小军和李翘在夜市贩卖邓丽君卡带,两人攀谈间,李翘原来是广州人的身份被识破。
Q:看到这里,又想起当年张曼玉国语配音不过关的老段子。其实你个人是不是为这事儿蛮崩溃的?
陈可辛:对呀,因为那个年代,香港电影去到台湾放映是需要用国语的。但这个片子也有难处,黎明你开始讲国语,后来到香港以后讲广东话,这个变化是符合剧情的。张曼玉前面一直在骗他说是香港人,从头开始就讲国语就不合理了。这个问题是在台湾配音时都没解决的问题。
24分28秒:黎小军冒雨给李翘买豆奶喝,李翘喝豆奶时调皮地咬着吸管。
Q:这绝对是我的私人记忆,当年看这段特别喜欢张曼玉咬着吸管撇嘴的小动作,当时就觉得萌呆了。其实片子里张曼玉类似的小动作特别多。
陈可辛:对,我觉得我这辈子很幸运,总是能在一个演员最好的时候碰上他们。像这部戏,张曼玉之前谈恋爱停了快两年没拍戏,在那个一个演员一年能拍十几部戏的年代,这就等于退休了。结果我找她出来,她也特别放松,放松的时候这些小动作就会特别多。说起来,她这近二十年来一直喊着要退休,其实那时候就有这心态了。
29分45秒:黎小军和李翘接吻上床。
Q:这段戏拍摄时是个什么状态?感觉两人状态都很好。
陈可辛:我非常记得,这场戏就是在我小时候长大的家后面的一条街拍的。剧本写得很简单,就是两个人吃,吃完了上床,我永远都不懂得怎么拍两个人突然间掉进爱河的感觉(笑),我就叫他俩下来,大家一起叫了一桌子甜点聊怎么拍。就说当时剧情是过年嘛,很冷,就有人提,先穿衣服,再脱衣服,我就说好,我们上去试试。因为这个概念是很好的,拍出来怎样还要看他们,结果一个轨道的镜头,第一条拍完,大家都傻了,好得不得了,全场鼓掌。本来我想的是中间那个镜头太长了,有四五分钟,还想补特写,后来看完回放觉得花火好得不得了,没必要补了。那天我本来打算拍一整个晚上的,结果聊到10点开始拍,夜宵都还没吃,12点多就收工了。
![]() |
31分43秒:初尝禁果后,黎小军去麦当劳找李翘。
Q:刚忘了问,这些麦当劳镜头都是在肯德基拍的,那后面的招贴之类的也是剧组自己贴的吗?
陈可辛:是呀,所以我们拍电影的人也是挺坏的(笑)。
Q:那这两人的表演真是很成熟啊,在这么紧张的环境下还要兼顾表演。
陈可辛:对。当年在香港拍戏,真的是像过街老鼠一样,到处给人打。你必须随时要进入状态。像黎明、张曼玉这么大的明星,跟我们一样蹲在路边吃盒饭,没有化妆车、没有助手。当时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粉丝,看到你不过就说一句,“哦,是张曼玉和黎明啊”。然后就走过去了。说起来,第一次开始有一些粉丝,还是因为黎明,那个时候是大概九四、九五年吧,唱片很厉害,四大天王嘛,才开始有粉丝的概念。我第一次看到演员有助手、必须要有自己的车去接,就是黎明。有了这个风气以后,就好比黎明有了以后我怎么能不给张曼玉呢?慢慢整个行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十几个人跟着这种排场。以前在香港,周润发都没有这个待遇。
38分41秒:黎小军和李翘帮买房的人通宵排队取号。黎小军掏出口袋里坐瘪的巧克力给李翘吃。
Q:这个镜头现在看起来真的是会心一笑。
陈可辛:看得懂吗?(嗯,帮人通宵排号买房)我一直以为这个是八十年代香港才有的怪现象。(其实内地购房潮刚开始时也有这种现象)你要知道,当时香港还有一个我们没拍到,因为跟这个戏无关。就是当时很多黑社会雇人去排队,因为当时这个是暴利,你买了第二天就涨几万,就有黑社会让自己的手下去排队,有的咬吸管,有的戴白手套,用来区分各个帮派。但这个现象到九四、九五年以后也基本没有了。所以我当时还怕香港以外的人看不懂。
Q:其实当年看,觉得巧克力这个段子也很窝心。细想起来,包括他们除夕夜吃饺子,包括李翘在黎小军婚礼上狂吃,关于食物片子也拍了不少。
陈可辛:这就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感觉,当时八十年代,内地过来,生活条件不太富裕,物质也不是很丰富,改革开放没几年,应该还有的地方在用粮票吧?所以想买就买,想吃就吃。另外也代表两个人一种忐忑和尴尬吧,就两个人没话讲了已经,就只有不停吃,来逃避感情。
![]() |
![]() |
![]() |
44分26秒:李翘戴着米老鼠卡通贴图进房给豹哥按摩。后来,身为黑帮的豹哥为了讨好李翘,也在身上纹了个米老鼠纹身。
Q:其实网上一直有影迷很好奇,当时为什么选择米老鼠图案,而不是其它的。
陈可辛:我觉得女生都喜欢卡通嘛,米老鼠这些东西,别的寓意倒真的没有。
Q:其实李翘第一次给豹哥按摩就戴了米老鼠卡通贴图,豹哥也是注意到这点,随后才纹了个米老鼠,但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陈可辛:我觉得没必要去给个特写突出这个细节,太刻意了,就有点儿像电视剧了。
![]() |
47分21秒:疲惫的李翘让黎小军等会儿叫她起床,黎小军用手指在李翘身上游走,清唱起《甜蜜蜜》。
陈可辛:这个唱法是我最喜欢的,《甜蜜蜜》这首歌用配乐就会很传统,清唱会有呢喃的情话感觉。当时黎明跟我说,你让我唱主题曲吧,我说这个戏不用主题曲的,就用《甜蜜蜜》。他说,但是你宣传的时候有我唱主题曲商业运作会好一些,那我说,不如你帮我清唱吧,放在片尾。现在重映,我希望跟年轻观众有互动,就找了鹿晗来重唱,但我还是坚持清唱。
![]() |
50分32秒:黎小军和李翘在珠宝店吵架后出门,这条长达3分10秒的长镜头供奉了影片的一句经典台词:“黎小军同志啊,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我呀。”
Q:这条长镜头必须得聊下了。
陈可辛:这个必须好好说一下,这也是我当时拍戏那么多年第一次有钱用斯坦尼康(笑),而且只能用一天。这个镜头拍了三条,就在重庆大厦门口。你要知道,它就在尖沙咀跟弥敦道的交界,是整个香港人流最大的地方,相当于北京的西单王府井。我们当时是半夜两点的通告,一直拍到五点。我们找了大概100个群演,就围着我们转圈,感觉身边有好多人,但你看远景是没有人的,这严格来说是穿帮的(笑),因为现实里不可能没人,还好我们当时是凌晨拍的。
![]() |
![]() |
![]() |
56分01秒:李翘腰间挂着扣机的特写镜头,能清楚看到“和记电讯”的字样。
Q:这个是植入吧?包括之前的银行卡特写忘了问,也是吧?
陈可辛:对,因为黎明跟和记一向都是一起的,是他带过来的。当时香港电影刚刚开始有植入,这部戏也是我第一次尝试植入。但那个时候植入广告没有多少钱,可能就几万块,包括之前那个买珠宝的店也是植入。但老实讲,《金枝玉叶》更应该有植入,讲中产阶级的嘛,又比较华丽,还有张国荣,依旧拿不到,这就可以证明当时这些植入对电影是多看不起。
58分29秒:杨恭如饰演的小婷出场,和黎小军在结婚现场。
Q:当时杨恭如还是新人吧?最早她试的是李翘的角色。
陈可辛:对,第一部戏,当时提名了最佳新人。其实我觉得她条件很好,她当选亚洲小姐的时候,我就觉得她非常有气质。我个人觉得,她后来没红,跟她的心态有关,她并不是一个激进、用功的演员,否则以她的条件,可以进入一线的。
59分45秒:李翘现身婚礼现场。
陈可辛:现在再看这些妆,很符合李翘在那个年代的穿法。这是我跟奚仲文老师合作得如鱼得水的时候,包括吴里璐老师的服装,十分写实。你看张曼玉这件风衣,跟之前的对比,有型,但又不漂亮,是很土的东西,很符合新移民刚来到香港的感觉。
62分41秒:豹哥半夜接到电话,李翘担心地问他是否有事。
陈可辛:我觉得曾志伟这场戏演得特别好。我当时就对这种三角关系特别有兴趣,就是一个女的跟一个年轻的情人,还有个年纪大点的老公。这种关系里,女孩都会选择年纪大的、能疼她宠她的男人,这个关系其实来自《卡萨布兰卡》。
Q:你曾经说过,《甜蜜蜜》就是你的《卡萨布兰卡》。
陈可辛:对。其实《如果·爱》也是。《如果·爱》里的张学友就是曾志伟,金城武就是黎明。其实年轻时你总会碰到一些很喜欢的女人,觉得“哎,她怎么跟一个老男人在一起?”其实,年轻人你的浪漫和激情也充满了麻烦,充满了棱角、嫉妒、小气等等情绪。
Q:所以你也说过,你最喜欢片子里的角色就是曾志伟演的豹哥。
陈可辛:对。他一看就知道李翘跟黎小军有过一腿,但是他不介意,也不会嫉妒,就是这种状态。这种包容才是最浪漫的,才可能是爱情。(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可以说后来在纽约街头跟李翘重逢的黎小军,就是长大后又一个豹哥嘛?)我觉得很难,这个角色一直是小孩来着,他生活的经历没那么多,未必能够达到豹哥这种段位。
![]() |
![]() |
66分51秒:李翘、黎小军、小婷三人在狭小过道尴尬相遇。
陈可辛: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景,本来我们找了很空旷的地方,但感觉就是不对,还是觉得应该在一个很小的角落去拍他们三个人的互动,那种尬尴的感觉才能出来。
69分46秒:李翘开车载小婷。
Q:这条其实难度挺大,张曼玉一边开车一边演戏,但那时候状态是真好啊。
陈可辛:这段也是一边开车一边拍,机器就挂在车外面,那时候拍片没现在那么多讲究,还封路什么的。我当时就躺在后座,在那直接看回放。后座还有个灯光师拿个灯在下面打光到她们脸上。
![]() |
74分38秒:李翘开车载黎小军,路遇邓丽君。黎小军下车冲上前,让邓丽君在自己的衣服上签了个名。
陈可辛:这个就是我的遗憾,我当时还全香港找跟邓丽君长得像的人,加上化妆和造型,就像得不得了,我当时也年轻,看到这么像,就兴奋了,就多拍正面,其实要是拍得比较隐晦一点,就更真实了。因为现在再看,这明显就不是真的邓丽君嘛!
![]() |
![]() |
76分23秒:车内的李翘看着黎小军远去,失神倒在方向盘上,喇叭响起,黎小军以为是李翘在招呼他,蓦然转身回头。
陈可辛:这个桥段我知道大家都说很经典,很喜欢。但我其实不太理解,我自己是觉得有一点刻意的,但没想到大家那么买单。我喜欢的是黎小军往回走这个镜头,李翘的脸出现在倒后镜里,这个是分镜头里就有的。另一个不能理解的,是他们两个接吻时,俯拍的旋转镜头,很多人觉得很浪漫,但我觉得十个导演九个都会选择这样拍啊!因为你真的没有别的方法去拍,所有爱情片音乐起都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最行货的表现方法。
![]() |
83分19秒:李翘雨夜奋不顾身去找落跑的豹哥,豹哥大段煽情独白。
Q:这段独白其实也是很多影迷心中的心头好。
陈可辛:非常好。尤其他第一个回头的镜头,当天拍的时候,我就跟曾志伟说,你忘了你是曾志伟,你就给一个周润发《英雄本色》的回头给我。
Q:曾志伟后来在《无间道》里的状态也延续了这种感觉。
陈可辛:对对对。我觉得这个戏其实成就了曾志伟的黑帮老大形象(笑)。但我觉得《无间道》里他还有一点点瑕疵,他戏很好,唯一的缺点是很使劲,他很激情,戏是七情上脸的,会有一点过。你要把他往回拉,做一点减法。
Q:说起来,你生活中的恋爱观和豹哥像吗?
陈可辛:我应该更像黎小军吧(笑)。你刚刚不是说黎小军到最后就成了豹哥,我说他应该变不了吗?我的意思其实就是我变不了(笑)。我是很向往做豹哥,但我心态还挺年轻的,我没有看破红尘的那种胸襟。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天真跟理想主义在,很矛盾。
![]() |
![]() |
88分19秒:姑姑去世,近景中是她冰凉的手,宠物狗跑过来在旁边吠。
陈可辛:这里,你看到她的手上是不是有一滴水?其实是蜜糖来的(笑)。当时拍的时候那个狗不肯过来,我们就放了些蜜糖在她手上,希望引那个狗过来,但其实狗是不会吃蜜糖的,结果它还是没过来。还有这个演姑姑的女演员,我一定要找她演。因为当时我拍《嫲嫲帆帆》,就见了这个美国的华裔演员,我看到她年轻的照片,哇,漂亮到不得了,我觉得以后有机会,就要拿你年轻的照片来用。结果两年后就拍了《甜蜜蜜》,我就把她请过来。后来《金鸡》也来客串了君如的姑姑。也是姑姑。
90分48秒:杜可风饰演的老师和女友告别。
Q:片子手持跟拍镜头还蛮多。尤其楼道这种狭小空间。
陈可辛:对,这是我当年用手持最多的一部,当时没钱,手持是最快的,拍完再补两个特写就好了,结果出来反而节奏更好,不用剪来剪去。你看杜可风上车走的这条街,现在都封了,变成了K11。我很幸运在那时候就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像这些街道当时都是我小学放学走回家的路。
92分29秒:黎小军来到纽约,继续骑着自行车。
Q:这是在纽约了,拍摄有申请吗?
陈可辛:也没有。我们在纽约拍反而容易了,因为太多人在那儿拍戏了。我们在时代广场拍的时候,我们剧组一个人数了数,说周围至少还有十几个组在拍。后来我还认识了一个韩国女演员沈惠珍,她说当时你们拍《甜蜜蜜》时,我就在你们边上,看到了黎明和张曼玉。
![]() |
94分钟:豹哥在餐馆打包外卖。
陈可辛:这场戏我记得很清楚,是我在纽约拍戏碰到最困难一场戏。你看橱窗外面的人还在看我们拍戏,后来我们拍到外面拍反打镜头时,围了大概500到1000个人,吵得不得了,你完全控制不住场面。
![]() |
95分52秒:黎小军跟师傅一家在院内烧烤,跟人相亲。
陈可辛:这个地方其实是我以前在纽约时住过的一个朋友的家,当时我也没钱住酒店,《风尘三侠》拍完了还没上,经济最差的时候。那时候觉得有点凄凉,感觉回去香港也不知道下面还有没有戏拍。当然结果回去以后《风尘三侠》就卖钱了,从此UFO就火了,开始顺了。所以这次回去还到了这个地方拍,当然我朋友已经搬走了,就借了当时的屋主的地方拍。你看小孩在旁边玩球,我当时叫黎明学两样东西,骑车和打球,但他篮球没练得很好,所以片子里就用得很少。那也是我当时对北方人的看法嘛,就觉得他们个子高,打打篮球什么的。
98分4秒:豹哥在纽约街头被枪杀。
陈可辛:前几天有个访问,问我说,豹哥在这里的死是要表达什么。其实对我来讲,就是一个落难黑帮的结局。你想,他要是我的话,可能就把表给这帮小孩了,肯定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他是黑帮,你的过去形成你的个性,你的个性影响你的反应,你的反应影响你的命运,这就是一段悲剧的形成。包括豹哥被枪杀时,李翘呆的那个洗衣店,去年暑假我还跟君如带着女儿去了趟纽约,她去工作,我就跟着去玩,就找到了这个地方,在布鲁克林,一模一样,一点没变,我还拍了张照片。包括后来李翘和黎小军重逢的那个杂货店,也都没变。
![]() |
![]() |
![]() |
![]() |
![]() |
100分19秒:李翘在太平间认尸,看到豹哥尸体被翻过来的瞬间,先是一笑,继而放声大哭。
陈可辛:这个镜头必须得讲一下。我几乎差点就犯下这辈子在现场最错误的一次主观判断。我当时跟张曼玉说,你最爱的人死了,你看到他尸体翻过来是什么感受?你就演吧。我当时想的还是《双城故事》里,她在酒店碰到谭咏麟时那种面没表情,但心理活动很多,然后掉眼泪的那种感觉,结果她突然先来了一个笑,就把我弄晕了。这是第一条,我感觉不对,你再来,不要那个笑。结果拍了七八条,到最后她跟我说,导演,我已经不能再哭了,我把我身边所有的亲人、男朋友、朋友到我养的狗都想过一遍了,实在没东西可以想了。我说好,回去剪片子时,才发现其实最好的还是第一条。所以,现在想起来,我差点在那个时候犯了个大错误,差点把张曼玉可能是电影生涯中最经典的一个镜头给剪掉了。
105分19秒:时间走到1995年,李翘已经成为导游。中国游客争相在自由女神像前合影,并催促李翘赶紧离开去购物。
陈可辛:其实背景还有世贸双子塔,没想到几年之后就没了。包括游客购物,现在都说中国游客是土豪,去哪儿都要Shopping,其实当时已经是这样了,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把这样的台词写到剧本里去。包括冯小刚后来跟我说,他就是看完《甜蜜蜜》以后,拍的《不见不散》。
108分:李翘在广播中听到邓丽君去世的消息。
陈可辛:这个广播的声音就是岸西的声音,她的声音特别像香港广播电台很传统的那种播音员,还有点像小学老师,这个电影伟大的编剧的声音就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候(笑)。
![]() |
109分2秒:听到邓丽君去世消息后,黎小军正在理发店理发。
陈可辛:这个镜头其实是回香港后补拍的,因为剪片时我们发现,之前交代了李翘的行踪,还差一个黎小军对应的镜头,就在香港找了个小的理发店,很唐人街破破烂烂那种感觉的地方补拍了。
112分14秒:字幕出,“1986年3月1日”。原来,当年李翘和黎小军前后座同日抵达香港。
陈可辛:我觉得《甜蜜蜜》整场戏拍成怎样都无所谓,我们当时都没剧本、没人物的时候,就有个概念,就是要拍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两个人在一起,但其实他们早就已经碰过面了。这个概念才是我们拍《甜蜜蜜》的初衷。至于是不是两个新移民,都不重要。但后来我被我女儿弄垮了,因为她看过海报,海报上就是两个人头靠头,她当时看的时候,第一个镜头一出来就说,黎明背后那个人是不是张曼玉(苦笑)?小孩子逻辑跟我们不一样,简单有效。
-
屋顶上的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0 18:52:35
-
阿凤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6 20:35:54
-
n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5 13:55:48
-
teddylo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17 22:55:20
-
大海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2 21:23:41
-
我就是个起名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4 14:46:2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1 13:31:14
-
Vicc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5 02:04:31
-
麦秸豆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2 10:58:17
-
延长三倍生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6 21:06:47
-
木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6 07:43:34
-
将匀升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5 16:47:24
-
V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4 01:17:49
-
羽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8 13:10:56
-
一杯咖啡的时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7 22:12:32
-
哈哈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3 11:05:04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5 02:09:03
-
六点半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4 08:10:35
-
废话队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3 22:37:12
-
zzz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0 21:30:29
-
平和花园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0 10:02:17
-
观小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01 06:10:38
-
豆友232062626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22 23:41:27
-
難書🅴.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2 00:04:08
-
客观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31 22:19:26
-
wjylz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31 00:11:35
-
我,谁,我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4 23:45:16
-
猪皮女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3 13:55:57
-
R ~7s7e7V7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3 13:52:46
-
糯米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9 01:04:16
-
了无生趣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2 14:49:35
-
无息荡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9 20:29:45
-
高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0 14:40:53
-
独行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0 13:20:30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9 16:05:30
-
嘎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9 12:22:23
-
全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9 01:39:32
-
郑艺玲El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22:27:27
-
Michae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21:59:12
-
是水豚的朋友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21:27:20
-
J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20:40:45
-
愛比死亡更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9:26:04
-
Sose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9:16:58
-
小野孩LensL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9:13:49
-
chamat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8:21:5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6:58:31
-
执行可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6:49:25
-
咸鱼主义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0 15:42:36
-
朝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2 18:37:34
-
Ch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21 13:12:03
-
Fake G'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2 02:49:48
-
阿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2 00:08:04
-
用户528783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7 00:26:28
-
一天一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5 02:35:45
-
Y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5 15:12:18
-
另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2 00:12:31
-
whiplash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3:57:44
-
小笼包与紫米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5 11:18:36
-
爱喝椰汁的耶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4 14:17:28
-
晓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9 12:29:48
-
豆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4 08:41:54
-
叶出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4 20:38:39
-
Lily&N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3 00:31:01
-
我爱沙小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7 09:26:14
-
peanut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8 09:40:39
-
黄泉青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8 21:58:47
-
公务在身刑育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5 18:34:54
-
MGQ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4 10:37:52
-
pipiliang1231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15:53:0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5 10:38:11
-
群青風景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1 06:33:50
-
Jgghhjf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1 20:10:46
-
运影勇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7 07:51:35
-
isak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30 18:26:07
-
Jiest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13:58:18
-
杨超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6 17:16:33
-
腹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4 08:34:11
-
禁止侠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3 23:24:48
-
Slac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3 22:57:00
-
小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30 12:46:42
-
squadron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11 22:14:26
-
巫师的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13 17:04:32
-
再见列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06 16:00:15
-
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9 20:06:51
-
昱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7 15:22:17
-
影子熊揉着眼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8 20:51:53
-
OBam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7 02:52:12
-
neon_sig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2 12:07:07
-
?X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1 22:30:54
-
Holmes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21 18:54:23
-
bdwm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7 14:32:22
-
岳筝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8 23:05:09
-
树木希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3 14:02:10
-
青山周平の男友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30 14:58:20
-
Hey Jo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3 12:21:08
-
吴茗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17 15:00:3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17 13:42:21
-
Sophie Z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17 12:34:20
-
山鸲鹆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09 02:34:17
-
妖怪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30 0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