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本质 -- Harlow 和他的实验
/ @峰哥何峰 /
想要懂得爱,你必须愿意毁灭它。
1.
"第一个(假猴子)母亲是用布做的。它可以喷射高压空气,几乎能撕裂小猴子的皮肤。小猴子什么反应呢?它只是更加紧紧的抓住这假妈妈,因为受惊吓婴儿的本能就是如此。。。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做了另一个机械猴子妈妈。它能够猛烈的震动,但小猴子只是抓得更紧。我们做的第三猴子妈妈能够从身体里弹出铁丝网,把小猴子打飞。小猴子打飞后,爬起来,等待铁丝网收回去,然后又爬上假妈妈。我们最后做了一个‘刺猬’妈妈。它可以浑身弹出尖刺。小猴子被这些尖刺吓坏了,但是它等到刺收回去后,就回到‘妈妈’身边,紧紧抓牢。“
以上是节选自 Harlow 和他学生 Suomi 在1970年的论文【1】。Harlow,美国20世纪心理学家,以研究婴儿猴子和母猴之间的情感而闻名学界。在一系列实验中,他把新生的幼猴从母猴身边拿走,在孤立的环境下抚养。这些幼猴没有母亲或者其他猴子作伴,有的只是Harlow做的人造假妈妈。如此成长起来的猴子,没有正常社交的能力,呈现抑郁,自闭的行为。有些甚至在回到猴群后,绝食而死。
读着Harlow 在论文中对被试幼猴的描述,不由得为这些幼猴揪心。虽然以人的心情去理解猴子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但是尽管是Harlow 科学严谨的文字中,也能够看出这些幼猴的痛苦和渴望母爱。
2.
Harlow 的实验,我们今天看来是残忍的。以现在西方对动物实验中的人道要求,这样的实验也很可能不再允许的。实际上,在Harlow开始做实验,发表论文的上世纪50年代,他的实验方法也已经引起争议。但Harlow做这些实验的目的,却是为了证实,爱,特别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爱,是人类必须的。
这个今天看来显而易见,无须证明的事实,在Harlow 的时代却是被主流心理学忽略,如果不是排斥的话。1950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流派 (behaviorist) 的观点是,母亲对孩子的意义仅仅在于提供食物。他们认为母亲和孩子过度的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仍旧对母亲过度依赖。
Harlow 不认同当时的主流观点。他希望通过猴子实验,证明婴儿需要社交和情感接触才能正常的发育成长。
3.
1923年Harlow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寄语是:“我希望成名,,,但大概会变疯”。Harlow 在心理学上的杰出发现果然让他成名了,但是他的方法却令人不安。为了给幼猴塑造一个孤立,压抑的环境,Harlow 设计了专门的笼子,并给取名叫做 pit of despair,也就是“绝望之坑”。
Harlow似乎刻意偏好这种骇人的名字。为了研究这些幼猴在成年之后能否正常的哺育后代,Harlow 尝试让他们交配。但是这些孤立抚养大的猴子身上带着抑郁,自闭的症状。他们不能够与其他猴子有正常社交,交配。于是Harlow设计一套设备,他称之为 rape rack (强奸架)。自闭的母猴被以交配的姿势绑在上面,在不能反抗的情况下完成交配。这些从小没有母爱的猴子,被证明也是没有感情能力抚养后代的。他们在强迫的交配,怀孕后产下孩子。但他们对自己的后代忽略,虐待。发生过砸碎幼猴头骨的事情【1】。
Harlow 的实验设计,乃至对设备的命名,令其学生和同事都觉得有些太极端了。Harlow的同事Snowdon见到pit of despair后不忍,问到此为何用?Harlow回答是,“这就是抑郁的感觉。”【2】
像他的一些猴子被试一样,Harlow 当时自己也是处在抑郁的状态。根据他的学生Suomi回忆(Suomi和Harlow合作多年,参与了猴子的研究)回忆说,当Suomi加入Harlow的实验室时,发现Harlow性情大变。事后Suomi了解到Harlow的妻子被诊断癌症晚期,Harlow也因此陷入抑郁,甚至入院治疗【3】。
4.
画家留给世界的是画. 音乐家留给世界的是音乐. 科学家留给世界的, 是他们的实验和发现. 对于科学家来说, 这就是他们的作品, 他们的自我表达. 甚至,如果我们用心理动力学的眼光来看,也是他们的自我治疗和救赎。没人可以判断 Harlow 个人的痛苦,和他研究的课题间有什么联系。但没有疑问的是,Harlow用这样残酷的实验,挑战了当时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说明了“爱”对灵长类动物的重要。
在50年代的心理学界,“爱”这样“不科学”的说法是不被心理学家们所接受的。在一次学术大会,每当 Harlow 用到“love” 这个词,另一位心理学家就纠正道,“你的意思是指临近(proximity)吧?“ 终于 Harlow 忍无可忍怒道,“也许你对爱的全部理解仅限于临近。感性上帝,我可不是这么感情贫瘠!”
Harlow 研究中最令我意外的发现,是therapist monkey,或者叫做“心理治疗师猴子”。他们培育了几只小母猴。这些母猴在孤立的笼子里生活,但是也有机会每天和其他猴子有互动,并得以正常成长。当这些猴子3个月大的时候,让她们和那些在孤独环境下长大的病猴接触。神奇的是,她们会执著的去跟那些病猴互动。经过几个月的不离不弃,那些病猴居然“从阴影中走出来”,恢复社会功能【4】。@简里里 老师曾经说过,有些人是天生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实验结果,给人以希望。
1958年,Harlow刚刚当上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会长。在这年协会的年会上他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Nature of Love》(爱的本质) 的致辞【5】。他的学生 Suomi 后来回忆,这篇致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轰动一时,成为业内人士印象深刻的一个情景。
在这篇精彩致辞的结尾,Harlow 这么说:
“不管历史如何走向,可以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接窥见到了爱的本质。”
======
[1] Harlow, Harry F., and Stephen J. Suomi. "Induced psychopathology in monkeys."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33.6 (1970): 8-14.
http://calteches.library.caltech.edu/2803/1/monkeys.pdf
[2] Blum, Deborah. Love at Goon Park: Harry Harlow and the science of affection. Basic Books, 2011.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63767/
[3] Suomi, Stephen J., Frank CP van der Horst, and René van der Veer. "Rigorous experiments on monkey love: An account of Harry F. Harlow’s role in the history of attachment theory."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42.4 (2008): 354-369.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157460_Rigorous_Experiments_on_Monkey_Love_An_Account_of_Harry_F._Harlow's_Role_in_the_History_of_Attachment_Theory/file/d912f4ffea6f138ffe.pdf
[4] Harlow, Harry F., and Stephen J. Suomi. "Social recovery by isolation-reared monkey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68.7 (1971): 1534-1538.
http://www.pnas.org/content/68/7/1534.full.pdf
[5] Harlow, Harry Frederick. "The nature of love." (1958): 673-685.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session=0JhSMuyOlSMG0UXiTCTJCtKVtF
![]() |
小猴和假妈妈 src: Harlow 1958 |
想要懂得爱,你必须愿意毁灭它。
1.
"第一个(假猴子)母亲是用布做的。它可以喷射高压空气,几乎能撕裂小猴子的皮肤。小猴子什么反应呢?它只是更加紧紧的抓住这假妈妈,因为受惊吓婴儿的本能就是如此。。。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做了另一个机械猴子妈妈。它能够猛烈的震动,但小猴子只是抓得更紧。我们做的第三猴子妈妈能够从身体里弹出铁丝网,把小猴子打飞。小猴子打飞后,爬起来,等待铁丝网收回去,然后又爬上假妈妈。我们最后做了一个‘刺猬’妈妈。它可以浑身弹出尖刺。小猴子被这些尖刺吓坏了,但是它等到刺收回去后,就回到‘妈妈’身边,紧紧抓牢。“
以上是节选自 Harlow 和他学生 Suomi 在1970年的论文【1】。Harlow,美国20世纪心理学家,以研究婴儿猴子和母猴之间的情感而闻名学界。在一系列实验中,他把新生的幼猴从母猴身边拿走,在孤立的环境下抚养。这些幼猴没有母亲或者其他猴子作伴,有的只是Harlow做的人造假妈妈。如此成长起来的猴子,没有正常社交的能力,呈现抑郁,自闭的行为。有些甚至在回到猴群后,绝食而死。
读着Harlow 在论文中对被试幼猴的描述,不由得为这些幼猴揪心。虽然以人的心情去理解猴子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但是尽管是Harlow 科学严谨的文字中,也能够看出这些幼猴的痛苦和渴望母爱。
2.
![]() |
src: National Academy of Sc |
Harlow 的实验,我们今天看来是残忍的。以现在西方对动物实验中的人道要求,这样的实验也很可能不再允许的。实际上,在Harlow开始做实验,发表论文的上世纪50年代,他的实验方法也已经引起争议。但Harlow做这些实验的目的,却是为了证实,爱,特别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爱,是人类必须的。
这个今天看来显而易见,无须证明的事实,在Harlow 的时代却是被主流心理学忽略,如果不是排斥的话。1950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流派 (behaviorist) 的观点是,母亲对孩子的意义仅仅在于提供食物。他们认为母亲和孩子过度的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仍旧对母亲过度依赖。
Harlow 不认同当时的主流观点。他希望通过猴子实验,证明婴儿需要社交和情感接触才能正常的发育成长。
3.
1923年Harlow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寄语是:“我希望成名,,,但大概会变疯”。Harlow 在心理学上的杰出发现果然让他成名了,但是他的方法却令人不安。为了给幼猴塑造一个孤立,压抑的环境,Harlow 设计了专门的笼子,并给取名叫做 pit of despair,也就是“绝望之坑”。
![]() |
绝望之坑,里面的猴子是在6个月隔离后 第一次得见天日 |
Harlow似乎刻意偏好这种骇人的名字。为了研究这些幼猴在成年之后能否正常的哺育后代,Harlow 尝试让他们交配。但是这些孤立抚养大的猴子身上带着抑郁,自闭的症状。他们不能够与其他猴子有正常社交,交配。于是Harlow设计一套设备,他称之为 rape rack (强奸架)。自闭的母猴被以交配的姿势绑在上面,在不能反抗的情况下完成交配。这些从小没有母爱的猴子,被证明也是没有感情能力抚养后代的。他们在强迫的交配,怀孕后产下孩子。但他们对自己的后代忽略,虐待。发生过砸碎幼猴头骨的事情【1】。
![]() |
被虐待的幼猴 |
Harlow 的实验设计,乃至对设备的命名,令其学生和同事都觉得有些太极端了。Harlow的同事Snowdon见到pit of despair后不忍,问到此为何用?Harlow回答是,“这就是抑郁的感觉。”【2】
像他的一些猴子被试一样,Harlow 当时自己也是处在抑郁的状态。根据他的学生Suomi回忆(Suomi和Harlow合作多年,参与了猴子的研究)回忆说,当Suomi加入Harlow的实验室时,发现Harlow性情大变。事后Suomi了解到Harlow的妻子被诊断癌症晚期,Harlow也因此陷入抑郁,甚至入院治疗【3】。
4.
画家留给世界的是画. 音乐家留给世界的是音乐. 科学家留给世界的, 是他们的实验和发现. 对于科学家来说, 这就是他们的作品, 他们的自我表达. 甚至,如果我们用心理动力学的眼光来看,也是他们的自我治疗和救赎。没人可以判断 Harlow 个人的痛苦,和他研究的课题间有什么联系。但没有疑问的是,Harlow用这样残酷的实验,挑战了当时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说明了“爱”对灵长类动物的重要。
在50年代的心理学界,“爱”这样“不科学”的说法是不被心理学家们所接受的。在一次学术大会,每当 Harlow 用到“love” 这个词,另一位心理学家就纠正道,“你的意思是指临近(proximity)吧?“ 终于 Harlow 忍无可忍怒道,“也许你对爱的全部理解仅限于临近。感性上帝,我可不是这么感情贫瘠!”
![]() |
Harlow 研究中最令我意外的发现,是therapist monkey,或者叫做“心理治疗师猴子”。他们培育了几只小母猴。这些母猴在孤立的笼子里生活,但是也有机会每天和其他猴子有互动,并得以正常成长。当这些猴子3个月大的时候,让她们和那些在孤独环境下长大的病猴接触。神奇的是,她们会执著的去跟那些病猴互动。经过几个月的不离不弃,那些病猴居然“从阴影中走出来”,恢复社会功能【4】。@简里里 老师曾经说过,有些人是天生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实验结果,给人以希望。
![]() |
心理咨询师猴子和病猴 |
1958年,Harlow刚刚当上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会长。在这年协会的年会上他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Nature of Love》(爱的本质) 的致辞【5】。他的学生 Suomi 后来回忆,这篇致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轰动一时,成为业内人士印象深刻的一个情景。
在这篇精彩致辞的结尾,Harlow 这么说:
“不管历史如何走向,可以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接窥见到了爱的本质。”
![]() |
======
[1] Harlow, Harry F., and Stephen J. Suomi. "Induced psychopathology in monkeys."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33.6 (1970): 8-14.
http://calteches.library.caltech.edu/2803/1/monkeys.pdf
[2] Blum, Deborah. Love at Goon Park: Harry Harlow and the science of affection. Basic Books, 2011.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63767/
[3] Suomi, Stephen J., Frank CP van der Horst, and René van der Veer. "Rigorous experiments on monkey love: An account of Harry F. Harlow’s role in the history of attachment theory."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42.4 (2008): 354-369.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157460_Rigorous_Experiments_on_Monkey_Love_An_Account_of_Harry_F._Harlow's_Role_in_the_History_of_Attachment_Theory/file/d912f4ffea6f138ffe.pdf
[4] Harlow, Harry F., and Stephen J. Suomi. "Social recovery by isolation-reared monkey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68.7 (1971): 1534-1538.
http://www.pnas.org/content/68/7/1534.full.pdf
[5] Harlow, Harry Frederick. "The nature of love." (1958): 673-685.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session=0JhSMuyOlSMG0UXiTCTJCtKVtF
-
Ss3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9 01:35:46
-
彩虹青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9 12:41:16
-
李清川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5 20:44:52
-
法律人全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8 22:29:37
-
D a 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6 09:08:22
-
%G/*\"E^U.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4 16:38:04
-
jd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1 22:40:4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9 16:43:42
-
Beyondligh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8 21:53:29
-
豆友135807445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30 14:33:42
-
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5 17:05:30
-
月嚣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4 13:14:03
-
N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3 18:22:23
-
不想起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22:08:55
-
- Satoru -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4 11:40:19
-
鸢叶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19:10:25
-
Yook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9 23:55:07
-
费劲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6 20:39:35
-
joj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5 16:24:43
-
会飞的蚂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02 16:31:5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0 21:52:08
-
谔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2 12:12:43
-
猜猜,OK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9 23:39:02
-
gomorr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9 18:38:34
-
豆友1063899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22:23:45
-
Molly_h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7 18:59:27
-
Minam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5 12:14:01
-
本鄉小倩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4 23:28:14
-
天夏の无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14 08:07:42
-
空空大士菇菇叽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15 14:27:19
-
Pythea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5 03:32:55
-
Jak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0 00:09:07
-
草 莓 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02 20:27:44
-
瓶盖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7 21:38:33
-
Manuelala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5 20:42:54
-
KOE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3 08:04:08
-
结冰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9 22:59:59
-
鲸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9 18:11:5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4 15:52:57
-
小蝴蝶小披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1 10:50:13
-
小师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7 16:45:07
-
向小园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7 16:12:06
-
不是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7 16:08:27
-
阿难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30 17:34:49
-
Liv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6 10:00:19
-
鄭韵阁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9 13:42:1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07 11:42:22
-
朵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22 12:18:19
-
lihany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09 00:46:00
-
梦里她花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17 09:25:24
-
Serenad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31 13:08:5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5 13:58:32
-
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3 23:35:46
-
牧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7 08:42:34
-
New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2 23:09:20
-
赖晓彤1993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9 12:03:19
-
Ca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4 22:14:32
-
火气大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4 05:15:54
-
momoyunch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2 23:56:24
-
優雅の尖頭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0 16:11:20
-
lic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9 19:06:19
-
Faux Gold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9 18:16:00
-
染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9 16:47:49
-
k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9 11:23:08
-
SHX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9 01:42:25
-
内罗毕的夏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8 13:43:48
-
相聚离开 \ 都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8 06:08:45
-
王师傅修车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23:53:55
-
plum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22:24:42
-
大澄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19:39:09
-
不如叫我李公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16:40:53
-
豆友56276798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13:27:17
-
规划在路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12:57:47
-
杀死马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12:30:42
-
犹豫的发际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12:24:31
-
酒杯里的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10:51:39
-
芝麻饼干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7 09:15:56
-
嘿松沙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6 23:39:22
-
nightgathers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6 20:00:17
-
小熊乔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6 19:53:57
-
苏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6 17:40:1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6 14:17:02
-
念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9:05:31
-
大玥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6:55:40
-
沿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6:52:58
-
习羽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5:46:18
-
豆包瑞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5:31:21
-
Nightwood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4:18:29
-
纯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1:48:20
-
п,功德变现流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0:38:41
-
leaff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10:03:29
-
zmo_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09:21:46
-
北麒九久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02:06:17
-
xisu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01:33:39
-
Quianna.I.V.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00:23:34
-
胖纸不怕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4 23:56:36
-
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4 22:56:35
-
小银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4 21:21:45
-
kamiya0124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4 20:53:52
-
做皮包的便当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4 19: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