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哪个版本好?

Stargazer

来自: Stargazer(是非成败转头空!)
2009-09-25 17:51:3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隔壁老王

    隔壁老王 (四海为家,路在脚下) 2009-09-25 20:15:47

    作家出版社出的,韩少功的那个版不错

  • 飘

    (聪明是给别人看的。) 2009-09-26 23:45:07

    我也比较喜欢韩少功的 不管什么不是原文上的说法 至少译笔流畅 读着舒服 觉得是好文字

  • Stargazer

    Stargazer (是非成败转头空!) 楼主 2009-09-27 10:10:49

    哦,谢谢。 听说许钧译的也不错,有人读过吗?觉得怎么样?

  • Variola

    Variola (Lasciate ogne speranza) 2009-09-27 16:18:53

    韩少功的版本是从英文本转译的,并且有八卦说昆德拉不承认英文本是根据他的原作翻的,许钧的译本则是从法语原版直接译过来的。

  • 亥伯龙

    亥伯龙 (尤里卡) 2009-09-27 17:51:24

    韩译不是全本好像

  • 庄

    2009-09-27 20:39:43

    听到有人批评许译,自己拿来看了一下,觉得许译还是不错的。韩译沾了先入为主的光。

  • Stargazer

    Stargazer (是非成败转头空!) 楼主 2009-09-27 21:06:02

    嗯,楼上三位说得都对。我查了一下,其实真的很难得出“哪个译本更好”的结论,因为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感觉,无法放之四海而皆准。 查找了一点小资料,贴在这里分享一下吧。 原文地址:http://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40849&cid=72325 ========================================================== 许钧重译昆德拉名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2003-7-2 9:44:42   来源:易文网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全套中文译本即将面世,与以往不同的是,读者这次看到的作品是由法文直接翻译到中文,免掉了“英文中转站”,使得译著无限接近了原著。这项巨大的翻译工程云集了7位著名的法语翻译家,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博导许钧翻译了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近日,在许钧的书房,记者采访了他。 完成了昆德拉的夙愿 米兰·昆德拉20多年来都在用法语出版他的作品,而且还将自己早期的《玩笑》等捷克文作品亲自翻译成了法文,并标注:“经作者修正,法文本与原文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至此,法语无疑已经成了昆德拉的常用语言,他在对其它语种的译本做评论时指出,根据法文本翻译才是最好的,英译本没有经过作者参与,所以并不可取。在中国,昆德拉的作品魅力倾倒了无数读者,但他仍然有遗憾,希望有译者能够将他的法文本直接翻译到中文,最大限度地展现原著的灵魂。为了完成昆德拉的夙愿,上海译文出版社赵武平先生特地前去巴黎拜见昆德拉,同他商谈翻译版权。昆德拉非常高兴,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表示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什么障碍,可以直接与他联系,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忠实原著”。 新书名传递哲学意味 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这次许院长应上海译文之邀重新翻译这本书,在他的笔下,不仅内容换了一种风格,书名也变了样,改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约定俗成,读者对新书名会不会产生一种距离感?许钧对记者称,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次完成的,翻译是一种文化积累和拓展,“两个书名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传递的意思不太一样,原书名‘生命中’的范围太广,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内的一切东西,这么庞杂的内容很难在一本书中谈清楚;新书名中的‘生命’二字单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许多的哲学意味。” 比韩少功更接近原著 1985年,韩少功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成了译坛上的常青树,至今魅力犹存。所以许钧在重新翻译这本书时特地和韩少功进行了一番切磋,应记者的要求,许钧比较了一下两人的译本,“韩少功是从英文转译到中文上来的,因此我的翻译应该比他更接近原著;另外,韩少功的译著是十几年前时代的产物,当时受到了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片段他没有译出来,而现在中国读者的判断能力大大增强,对昆德拉的观点都能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我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没有任何回避,全文展现了出来。” 翻译时经常“不能承受” 昆德拉的叙事方式表面轻松,内在深沉,作品中的苦难和冷漠让读者“不能承受”。翻译昆德拉的作品,同样经历过一场“不能承受”,许钧说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阐述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翻译时,我经常会想到短暂与永恒、轻与重、严肃与不严肃等等的主题,沉重得几乎‘不能承受’。”翻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技法上倒是没有牵绊,“我看过这本书的英文、法文、中文本,还有许多相关评论,所以这次重译时我的理解力和把握力都可以胜任这项工作,过程很流畅。虽然我的中文本在昆德拉的法文本之后,但艺术风格不一定在他之下。”

  • Stargazer

    Stargazer (是非成败转头空!) 楼主 2009-09-27 21:09:35

    评论二:米兰·昆德拉的翻译问题 原文地址:http://www.southcn.com/nfsq/sqjh/wywj/ycw/200406300374.htm ==================================================== 米兰·昆德拉的翻译问题   198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作家韩少功、韩刚翻译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大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时间风靡两岸三地,成为最受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其“媚俗”一说更是成为人们的谈资,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句经典的翻译也广为人们所引用与言说。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米兰·昆德拉的新译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译者为南京大学教授许钧)。两种译本孰优孰劣,顿时成为读者的议论焦点。   我是在1993年才读到韩少功所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当时觉得文字非常优美,内中更有译者韩少功先生为人为文的印痕。最近翻阅了一下许钧教授的新译本,除了书名有明显的改译,其中也把韩少功译本中因种种原因删掉的部分补译出来,正如许钧教授所言:“韩少功是从英文转译到中文上来的,因此我的翻译应该比他更接近原著;另外,韩少功的译著是十几年前时代的产物,当时受到了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片段他没有译出来,而现在中国读者的判断能力大大增强,对昆德拉的观点都能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我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没有任何回避,全文展现了出来。”应该说许钧教授的译本比韩少功更接近原著,但是否就一定比韩少功译本好呢?我个人觉得不一定。   许钧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他的译本与韩少功的译本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不同:“首先是韩少功与我所依据的版本不同;第二是影响与制约翻译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对翻译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意识形态因素在今天已经不同,换句话说,今天的翻译环境较之韩少功翻译时已有很大不同,翻译的可能性增多了,当初出于种种原因必须删改或作委婉处理的文字,也许今天就不用删改或处理了;第三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韩少功与我对原文的理解、领悟和阐释必然会有所不同。这种种的不同,想必在翻译文字上会有明确的体现,相信有心的读者会有自己的发现,会有自己的体会,也会有自己的评价。既然文学复译是一种文化积累,前译与后译不应该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是一种继承与拓展的关系。韩少功先生的译本为国人了解昆德拉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次重译若能为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昆德拉提供新的可能性,就是译者的大幸了。”   文学翻译确实是一种再创造,其实与原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距离。只要我们看看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效果就知道了,意思还在,但韵味就差的远了。既然是再创作,就与翻译者本人的艺术水平与见识才力有关系了。韩少功的译本之所以能够一直流行,就因为其本人是极有才华的小说家,深知创作之规律,其译本带有自己的风格,这是许钧教授的译本代替不了的。不过许钧教授从法语翻译米兰·昆德拉,其中必有英语译本所不足的地方,而且许钧教授又翻译过多种法语文学名著,其水平也是有目共睹。这正像中国古诗一样,唐诗虽横绝一时,高不可攀;但宋诗却另辟意境,有唐诗所不及处。好的译本各有其佳妙处,却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   近世以来,有关翻译之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昔年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的三字要求是“信、达、雅”,鲁迅先生则一直赞成“硬译”,而钱钟书却说:“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化境’。”化境差不多已是最高的要求了,每个翻译家都如此怕是不太可能了。小说家马尔克斯说过:“有人说,翻译是最好的读书方式,我却认为是最困难、最得不偿失、最糟糕的回报方式。众所周知的意大利谚语说得好——翻译即背叛。”博尔赫斯自己是个翻译家,但他也说:“莎士比亚作品的译文,我是不敢恭维的,因为他最本质的、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的语言,而语言又能译成什么样子呢?莎士比亚的许多词句只能是这么说,只能是这种语序,也只能是这种韵律。”所以博氏尽管非常喜欢莎士比亚,但他总是用原文,而绝非另一种文字背诵。

  • 庄

    2009-09-29 00:17:13

    许均出了本书,里面收有谈这个翻译的文章,还有他和韩少功的对谈录。如果实在对此感兴趣,可以找来看一下。

  • Stargazer

    Stargazer (是非成败转头空!) 楼主 2009-09-30 12:38:14

    嗯,这篇许钧和韩少功的谈话录网上很多地方也都有转载的。~ 以前看过许钧的版本,感觉还不错啊。只是没看过韩少功的版本。韩的文字我是很喜欢。 但是就小说的译名而言,我还是喜欢韩的译法。

  • MajorZiggy

    MajorZiggy (she had a heart of stone) 2010-08-06 12:17:25

    我看的就是许均的那个版,觉得很好

  • -

    - 2010-08-06 16:11:42

    許鈞的不差。

  • 杨辣条

    杨辣条 (头像即本人) 2010-08-08 21:10:21

    两版都看过 许均的不咋滴

  • Fujihime Arashi

    Fujihime Arashi (得即高歌失即休,无拘无束亦无碍) 2010-10-15 22:23:48

    我看的也是许钧版,还凑合吧……

  • JohnLovelyJohn

    JohnLovelyJohn (Celestia) 2010-10-15 22:43:58

    只看过许钧这个版本的,还可以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3-02 22:56:05

    [内容不可见]

  • blush

    blush 2011-03-22 02:00:34

    尉遲秀的又如何?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3-26 19:26:37

    [内容不可见]

  • 杂陈

    杂陈 2011-10-14 12:07:22

    要说从法文翻译更接近原著我相信,但说80年代的估计大环境有曲笔或删减,这个就可疑了。 那时候的文化禁锢比现在少太多了啊。

  • Ellen

    Ellen (世上不止八百万种死法,和一种人) 2011-10-28 18:02:43

    韩译 再+1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2-02 13:03:29

    [内容不可见]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724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