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海边一棵树
来自: 海边一棵树 (北京) 2018-06-21 03:06:09创建   2024-05-18 15:04:00更新
1 人关注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Maverick 17人喜欢
《长别离》电影剧本 文/〔法国〕玛格丽特·杜拉 译/陈景亮 玛格丽特·杜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颇具特色的法国小说家。她的小说不以精采的描绘和离奇的情节制胜,而着重于心理刻划的细致入微和人物对白的富有含义,在法国,她被列入新小说派行列。 她除了写小说以外,还写电影剧本。六十年代中期自己导演影片,导演过《音乐》(1966)、《她说要摧毁》(1969)《恒河的妇女》(1974)、《印度之歌》(1975)、《卡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界面文化 21人喜欢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张帆 记者 潘文捷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皮村位于北京的东五环之外,靠近首都国际机场。袁凌从昌平过去,路程远且曲折——先坐5号线地铁,再换乘6号线到草房站,然后搭乘306路公交车。2017年4月,袁凌第一次站在皮村的主街道上,这里面积不足...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Torrilla 164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csh 26人喜欢
记者:csh 编辑:dmc/郭亨宇 本文首发于《NOWNESS》 谈及影片的放映时,特里耶想到了中国观众与女主角桑德拉的镜像关系——她们都需要身临其境,经历其他文化的环境与故事。 跨越语言隔阂的过程,有时是有趣的,有时是残酷的,后者正是《坠落的审判》想要探讨的重要主题。来自德国的女主角桑德拉,在丈夫的家乡法国生活。她面对着复杂的异国环境、多语言的交流与冲突,还有转译过程中意义的增减。当她身陷亲密关系的窘境时,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若埃尔 10人喜欢
采访者为磨铁编辑面面,受访者为本版《红与黑》的译者胡博乔。 1、为什么会选择做译者?(生活状态?愿意分享的经历?) 我常常觉得,我走上译者的道路,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必然”。 我是做外国文学研究的,一直在高校的象牙塔里,读书、教书、做研究,从来也没有想过做一个译者,出版自己的译著,也没有对翻译这件工作抱有很大的梦想和期待。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还算比较活跃的法语译者,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约莫是2015年,...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除非的广播: 2024年不可错过的重磅电影书籍推荐(上 伍迪·艾伦《零重力》、香特尔·阿克曼《我妈笑了》、约翰·约克《进入故事之林》、埃罗尔·莫里斯《所信即所见》、《阿涅斯的海滩:瓦尔达访谈录》、《永恒和一日:安哲罗普洛斯访谈录》、《李安访谈录》、《明亮,明亮的日子:塔可夫斯基剧本集》、李沧东《诗:原创剧本》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凶口油 131人喜欢
先叠甲,没有说开车uu不好的意思,谢谢所有分享车价的jm。 这几天高强...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大卫甜纳特 45人喜欢
根据剧本和回忆整理DT舞台剧Good里的音乐,本人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现查的资料,如有错误欢迎指出。剧透预警。 所有歌曲是根据Good现场表演为准,与剧本和原卡略有出入。 听歌指路: 网易云:https://y.music.163.com/m/playlist?app_version=8.10.81&id=880599...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海边一棵树 0人喜欢
——这种时候,她会想到她的爸爸。这项工作总是有一丝机会让她跳槽到一家真正的杂志社,那样也许有意思;另外,上大学让她学到了文科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而是解放思想。你以何谋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成为什么...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靳婷婷🌈 33人喜欢
一本难以定调的神作 听说我翻译了查理•考夫曼的长篇小说,很多人好奇地让我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 是啊,这本书讲了什么呢?作为我翻译生涯中篇幅最长的巨著,这本九百多页的小说,成了我在大半年时间里每天早晨的翻译必修课。包括大年初一在内,没有一天间断。对...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深焦DeepFocus 40人喜欢
作者:童桢清 1895年12月,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Boulevard des Capucine)大街十四号的地下咖啡馆里举办了一场放映活动。兄弟两人为到场的人们展示了用摄影机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电影,在这里拥有了它的第一批观众。 1895年12月,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京都,大谷松次郎,白井松次郎两兄弟成为歌舞伎剧场“新京极阪井座”的经营者,纵跨日本影史一个世纪“松竹电影帝国”,其历史序幕就此拉开。 “松竹”的诞生 从“歌舞伎”到“电影” 大谷松次郎、白井松次郎两人开展...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Y.Sir 209人喜欢
断断续续看完了蒂莫西•科里根的《如何写影评》,算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整理了一下书末尾有关电影术语的总结。 --------------------------------------------------------------------------------------------------------------------------------------------- aerial shot 空中镜头:从上方拍摄的镜头,常常是在起重机或飞机上拍摄 angle 角度· 指摄影机与被摄物的摆放位置 。 从上方往下看是"俯拍 "( high angle) ; 从...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uke 542人喜欢
我谈翻译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这次谈的是目前我译一本书时的工作程序,这也是随着自己的翻译实践,而演变成这个“流程”的,不惴愚鲁写下来,希望对有志于翻译的朋友多少有些参考作用,高手看到,或者可以暂时忍一忍笑。 1. 原书要先看一遍。我也知道傅雷前辈声称“...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nbpr 224人喜欢
导言 对我申博帮助很大的一位前辈如是说:“作为一个媒介研究的学生,我一直相信Open Access和Information Network的重要性,而文科博士申请的信息板块,可能仍然是现有的(尤其中文)网络平台里面最欠缺的部分。”(见 《【2020Fall】北美 电影与媒介研究 文科Ph.D.申请总结》 )此言非虚。就我自己搜寻博士申请信息的经历而言,各种平台上见得最多的除了理工科,就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经验。真正的“人文(Arts & Humanities)”申请经...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远山淡影的广播: 【女演员们成立的电影制作公司】 株式会社文芸电影制作公司,简称胡萝卜制片公司,是1954年由三位昭和时期著名女演员岸惠子、有马稻子、久我美子共同创立。三位女性当时不愿意被电影界的“五社协定”所束缚,最终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 这个存活仅有11年的电影制作公司,只制作了12部电影,却留下了数部日后对日本甚至世界影坛影响深远的电影。其中包括小林正树著名的系列片《人间的条件》五部曲,以及前期代表作《黑河》,《遗产》,田中绢代作为导演执导的电影《阿吟小姐》,筱田正浩导演的著名日本新浪潮时期作品《干花》,以及小林正树闻名世界的恐怖片《怪谈》。 然而成也《怪谈》,败也《怪谈》。《怪谈》一片因为导演小林正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其制作费用高达三亿五千万日元。虽然本片在国际获奖无数,结果日本国内观众却并不买账导致票房不济,给胡萝卜公司造成巨大亏损。再加上当时三位女演员已经各自成家做起主妇,实在无暇顾及经营,于是胡萝卜电影制作公司——这个日本首个由女演员成立的电影制片公司,于1965年正式宣告破产。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YOONMIN猫仔 532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叫我小陈就好 4人喜欢
城市 特奥多尔·冯塔纳 在那灰色的沙滩旁,在那灰色的海边 坐落着一座城市 浓雾萦绕着屋顶 万籁俱寂中只闻海的咆哮 单调乏味 时值五月,森林未寤 毫无生机 聒噪的候鸟只会在秋夜来临 沙滩旁草丛摇曳 不过我依然心系于你 你这座海边的灰色城市 你的荣光永存 我会永远与你欣然相伴 你这座海边的灰色城市 Die Stadt Theodor Fontane Am grauen Strand, am grauen Meer Und seitab liegt die Stadt; Der Nebel drückt die Dächer schwer, und durch die Stille braust das Meer eintönig um die Stadt. Es rauscht kein Wald, es schlägt im Mai Kein Vogel ohn Unterlass; Die...
回复
来自:豆瓣讨论区
1. 把麦穗摔打成灰 在幽深的咀嚼中大雪过境 困住风的气球 开始斑斓的远行 蝉鸣铺满河床 人们聚在秋天的岸边 一场大火里 在插满羽毛的草堆旁 和归来的骏马对视 破碎蛋壳的月光 被潮汐收回深海 作为交换水母上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张劳动 5人喜欢
贝克特《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 萨缪尔·贝克特 舶良指玄/译 将来的一个晚上。 克拉普的小屋。 舞台前部中央有一张小书桌,两个抽屉朝向观众。 坐在桌旁,面朝前,也就是坐在桌子有抽屉那面的背面,一个弱小的老人:克拉普。 破旧的黑色紧身裤穿在他身上显得太短。破旧的黑色无袖马甲,带四个宽大的衣兜。沉甸甸的银表和表链。脏兮兮的白衬衫在脖子那儿敞开,没有领子。一双惊人的肮脏的白靴子,至少有十号大,很窄,还是尖头的...
评语:记忆深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没有 19人喜欢
Deleuze and Futurism》 译者:半夜不睡觉 Zaum(超越思考) 俄罗斯的未来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交战的派别:欢迎西方影响并积极采用意大利人的理论和术语的派别,以及决心创建完全独立和彻底的斯拉夫未来主义的派别。后一组避开了从马里内蒂那里(Marinetti)借来的未来主义词汇,更愿意通过这样做来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创造自己的术语。俄罗斯前卫思想家 Hylaea 集团属于后者,他们总是用民族主义的术语来表达他们的理论,并否认与他们的意大利同行有联系。 Hylaea 集团内部的激进语言实验导致了后来被称为 Zaum 的创建。 Zaum 被 Vladimir Markov 描述为“所有未来主义成就中最极端的”。1如此描述它是因为它比其他未来主义语言的例子更进一步,摆脱了先入为主的意义、形状、声音和拼写.任何会被描述为“错误”的东西——在语法、拼写,甚至在字母或字符的塑造或渲染...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飞地 11人喜欢
中文世界里的帕索里尼:从代孕母亲到排雷手 ——首届南方诗歌奖翻译奖获奖感言 刘国鹏 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对首届南方诗歌奖的诸位评委决定将本届翻译奖颁发给本人翻译的《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以下简称《回声之巢》)表示感谢,评委会的授奖辞更令本人深受鼓舞。我想这一方面意味着评委们对于帕索里尼的诗歌作品首次被成规模地介绍给中文世界的读者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于我本人在这部作品中所投入的精力和呈现出的翻译成果的认可。 起草一份获奖感言并非本人的特长,在此,我更愿意从翻译作品本...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自在渍的广播: 去工作室的通勤路程是50分钟,之前想着,用来阅读的话往返有一个半小时啊! 现实很快打击了我,一趟下来通常读不了几页,路上的精力被看时间、惦记等车、惦记什么时候倒车、该按铃下车了,过马路...这些琐碎消磨着,这趟通勤如同我的人生,还没干什么就气喘吁吁了,没有读书,只有活着。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D I D A 849人喜欢
http://insidetv.ew.com/2013/09/30/breaking-bad-finale-vince-gilligan/ 'Breaking Bad': Creator Vince Gilligan explains series finale By Dan Snierson 翻译:eason0424 草秃粽 【剧透慎入】 现在给你一些时间调整呼吸并擦干眼泪,让我们开始分析一下《绝命毒师》(Breaking Bad)既残酷又伤感的大结局。无论之前的预测如何,你现在一定想听听剧集主创文斯·吉里根(Vince Gilligan)对最后一集有什么话要说,这一集见...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tb**617894**1 5人喜欢
《监管对白片、同期声电影和默片制作的法典》 (《电影制作法典》) 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MPPDA),1930 译者:山西师范大学青年电影理论译介小组 参与翻译成员:21级广播电视艺术学陈思思,21级戏剧戏曲学武子琪,21级电影学孙淑琪,21级电影学冯燕,21级电影学占耀,21级电影学李嘉欣,一个辅助 译者按: 先日常吟唱。 朋友们好,我们又更新了,大家别来无恙。 每年的5月份(其实还包括每年的1月份)是我最忙的时候。本科答辩、硕士答辩、期末考试命题还有日常各类课程一股脑地向我涌过来。我疲...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csh 25人喜欢
记者:csh 编辑:effy 原文首发于《NOWNESS》2022年第12期 “在南洋 历史饿得瘦瘦的野地方/天生长舌的话本 连半页/也写不满/树下呆坐十年/只见横撞山路的群象与猴党” 在马来西亚华裔诗人陈大为的《在南洋》里,他仿佛廖廖几句就总结了南洋意象。消瘦的历史、障目的自然与枯竭的故事,是否足以概括东南亚的丛林与海岸?我们无从知晓,但它的风景震慑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我们直觉地意识到,影像可能比话本更适合讲述这里。 我们...
回复
<前页 1 2 3 4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海边一棵树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