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ii

fafadongmian
来自: fafadongmian (上海) 2019-09-01 15:53:24创建   2024-05-13 09:46:23更新
8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Allen 51人喜欢
这篇文章是Anne-Julchen Bernhardt教授的笔记。她不仅是亚琛工大建筑设计基础教席的教授,也主持着自己的事务所BeL。这篇文章反映了她在Bauen im Bestand(旧建筑改造)上的思考,并提出了一套方法论,指导2021年夏季学期的毕业设计。 居住 住宅是建筑的基础。居住已经发生并且会持续下去。从经济上来说,居住是人们每天都确定需要的事物。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1951年在达姆施塔特(Darmstadt)发表的“筑,居,思”演讲中,这是现代建筑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皇后大道西 144人喜欢
Said, E.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Çelik, Z, (1992). "Le Corbusier, Orientalism, Colonialism", Assemblage, No. 17, pp. 58-77. “东方主义”如果可以成为一道照亮建筑学某些领域的光,那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它从比较文学领域折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gandhi 626人喜欢
声明:谢绝转载! 说明: 此文原载于《Baumeister》1988年第2期 作者:Paulhans Peters 译:甘昊 类比建筑学———诗意建筑的独特建议 [Analogous Architecture: Radical Proposal for a Poetic Architecture 德语原文:Analoge Architektur:Radikale Vorschlaege fuer eine poetische Architektur ] 正文: 一些事情正在苏黎世酝酿。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在他重要的著作《类比城市》[1]发表之后,于1972到1974年在ETH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36人喜欢
始于1994年前后的一组乡村建筑设计已陆续修建,它们逐渐成形,开始明确显示出我在职业实践中所重视的一个方向。这组砖混建筑力图传达出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文人意蕴;一是低技理念。所谓文人意蕴,不仅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取向,不仅指以心造境的氛围营造概念;它还指建筑手法上的拙扑野逸,即类似于文人水墨相对于院体画的非职业化和非正规性;它甚至还指我个人想把文学方法和建筑设计融为一体的企图。而"...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alome 2人喜欢
《匡溪行》 文 / 张永和 1982年初的一天,隆冬晴雪,我们一行人在匡溪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校园里到处寻找建筑系。遍寻不着,叫住一个学生问路,他指着我们前面不远的一行三人说道:“跟他们走就到了建筑系,如果你们认为那是建筑系的话。”听得出来他话中有话。没时间多问,我们便尾随那三人进了一个半地下的工作室。等到在明亮的雪地里缩得极小的瞳孔放大开了之后,才发现眼前满是艺术作品:炭笔画、丝网印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godard 40人喜欢
我的匡溪行 李巨川 1997年秋 最早知道匡溪,是从张永和的那篇《匡溪行》。张永和在这篇文字中记叙了他对匡溪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建筑系的一次寻访。记得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文字,一开头就引人入胜:他和朋友来到匡溪,却满校园找不到建筑系,逮住一人问,那人指着不远处正走着的两人,说跟着他们即可找到,于是就跟着这两人走,最后,走进了一个黑洞洞的地下室——匡溪建筑系的所在。从这篇文章,我知道了美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建筑系:系主任李布斯金原是学音乐的,画一种谁也看不懂的怪...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十万错的广播: 啊(´⊙ω⊙`)! @forca- 不仅放羊,还能放人,哈哈哈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左倾份子 30人喜欢
艺术就是作为艺术的艺术,其他的一切就是其他的一切。(AD Reinhardt) 序 一天晚上当他托腮坐在桌边时,他看见自己站起来并走了出去。此时他分不清是黑夜还是白天。因为当蜡烛熄灭的时候,他并没有陷入黑暗之中。这光放佛是通过上方那个唯一的窗子射进来的。窗子下面有一张凳子,站在上面他已经不能或者不愿意像通常那样去望一眼天空。如果他不能把头探出去看看下面放了什么,或许是因为窗子本身不能开,亦或是他不愿意打开。再可能是他已经非常清楚那里放着什么,以至于再也不愿意去看了。所以他一直站在那个远离地面的地...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心匠 150人喜欢
本文文字已发于2020年出版的《风物中国志.临海》,有删改,书中配图与下文配图完全不同。本文谢绝一切转载! 浙江台州的东海边陲,遗落着一座周环以石的古城堡。它因古时百姓在渚上栽桃而得名“桃渚”。在溟溟东海边,为什么会屹立着这样一座城,这与明代那场轰轰烈烈的抗倭战争不无相关。 自宋末元初开始,东来的倭乱渐起,至明初已成大患。面对从海上而来的倭寇,明人在前代基础上构想出一套严密的以卫所制为核心的海防体系。“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制。”这种制度形成了明代军事制度的基础。卫比所高一级,相当于一个战区的...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Bollo的广播: 今天看了几个Luigi Snozzi的小住宅,发现他的住宅还真是很适合初学者去阅读分析呢。一个简单的方盒子,空间也不复杂但是构成严谨,重点在于流线、跟景观的关系这些基础问题上面。 比如今天看了若干个长条形的住宅,对比起来很有趣: 都是坐落在一个坡地上,但是不同的场地处理就不同,甚至不同时期还受到当时的风格影响。比如下面这个1976-1978年的House Cavalli, 就有点后现代主义的那种模糊矛盾的感觉,跟十年前的House Snider(图8,9,两个房子相邻) 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刚入学那会接触的萨伏伊别墅,流水别墅感觉还是太复杂了,可能是受了建筑史教学的影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mall 3人喜欢
——建筑复原动画—— [视频] 详尽视频(5分钟) ——寻找巴瓦—— 曾经我们在斯里兰卡旅行20多天,根据Google地图和《寻找巴瓦》这本书探访巴瓦的建筑,从设计和建筑视角去看斯里兰卡的历史和文化。 巴瓦的建筑有很大一部分是私宅,无法参观。贾亚科迪住宅,就是其中一间。我拿着谷歌地图按着建筑平面图找到了它,可是敲了几次门都没有人在,很无奈的转了几圈画了两张速写就走了。当时真的想进去一探究竟,但估计这个想法短期之内实现不了了。但是没关系我以建筑动画的方式还原了贾亚科迪住宅,希望能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Pompano烤企!鹅 53人喜欢
照片均来源于网络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84人喜欢
去过的很多建筑中能有像olgiati的建筑这样的感受的不多:有些感觉只能在地/在现场被刺激到,在图纸/照片上这些讯息很难或者不可能被捕捉,所以在现场看他的建筑常会耐人寻味、不解以及惊喜。 沿着参观的顺序记录感受: 第一眼看到还是在火车上,网上的图多是主立面,对着火车道这侧的背立面少被提及。背立面印象要比意料中的入世、平和得多。 从地图和现场大概推测这个建筑隶属于整个片区商业住宅开发的地块之一,长宽高体量已经被规划好。相邻地块的住宅体量和立面开窗语言基本类似。面对商业住宅的基本属性,建筑师的可表达...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Fukun 25人喜欢
上个学期课程设计做学院C楼的节能改造,我们针对C楼提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是关于U形玻璃的。大量使用U形玻璃确实营造出一种朦胧感,但是也很封闭,光线也不足。当时我和大岳问指导的CJ老师,在走廊东西两侧尽头的地方,明明室外景色那么好,可以俯瞰综合楼旁...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乱弹 52人喜欢
以下是跟某位豆油通过留言或豆油交流的原始记录。 2013-09-25 02:08:41 更可以将组构理论在城市的运用称之为伪科学。尽管现实世界的组构的确存在数学上的规律性,但拓扑作为一种纯粹的数学关系,忽略了功能、社会环境和建构在城市中的作用形式。说它是忽视,是说,它的理论假设里排除了这些作用形式,但再将这些现实内容置于空间句法的理论成果时,本应可解释的却变弱。 2013-09-27 19:20:10 乱弹 理论假设在数据分析中可以简化...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AGU 15 132人喜欢
这是乱弹学长的日志《关于比尔·希利尔“空间句法”理论适用的一点看法——豆瓣留言汇总》(链接在此——http://www.douban.com/note/306612978/),对于我这种菜鸟是不可多的学习贴,请一定对照着看。 正文如下: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写“Bill Hillier和他的空间句法...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远古超萌武士 145人喜欢
首先声明我没有跟过这个教授,也没在他们事务所做过。我只是从外部视角观察,学习,试图了解,然后再理直气壮得说出:“我不喜欢这种教学”。 这确实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方式,但我很难概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反正在ETH有Caruso,Maerkli,在Mendrisio有Miller,Lapiere,Valentin,Sergison。大家现在都重视怎么用图像,怎么用历史参考,怎么进入当地设计传统等等。学到最后,除了成为一个mini版的自己老师,估计也可能变成...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wang tao 70人喜欢
我(Aldo Rossi)的一些设计 今天我要给大家看一些我的设计,我想首先以此在教学方面特别是设计分析方面起点作用。 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知道我运用的方法过程,我会尽量减少讲述我设计时意图。我的建筑是对建筑领域研究的结果,同时也能看到时代精神。虽然这些我给...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隔溪山 54人喜欢
在自古存留庭院繁多的京都,若要谈论近代造园定绕不过无邻庵,这座位于东山南禅寺附近的园子具有范式的意义,影响了之后日本庭园的发展。在讨论无邻庵具体的布置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下其庭师,七代目小川治兵卫(屋号植治)。 小川治兵卫原姓山本,名源之助,17岁时入赘京都的造园者小川家,19岁时其岳父病逝遂袭名小川治兵卫,为七代目。其自学庭事,并在30岁之后逐渐结识了一批明治时期新兴的政财界大佬,为发挥他的才能提供了足够的经济支持。这份豪华的甲方名单包括但不限于山县有朋(两届首相、近代陆军的奠基人)、住友吉左门...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wang tao 121人喜欢
老帮菜 带劲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居士的草图纸的广播: 发现一个宝库,米兰理工大学Gianni Ottolini教授带领学生做的各种经典建筑的案例分析:制作实体模型和绘制平立面图,因为课程叫“现代室内设计”,所以侧重点偏室内空间,偏住宅,做了非常多,难以想象背后有多么大的工作量,实在太感谢了! 分享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1.Joseph Frank, Villa Beer, Vienna, Austria, 1929 2.Alberto Campo Baeza, De Blas House, Madrid, Spain, 2000 3.Alvar Aalto, dormitorio MIT, Boston, USA, 1947-1949 4.Breuer, New Canaan II, Connecticut, USA, 1951 5.Carlo Scarpa, Villa Veritti, Udine, 1955-60 6.Giuseppe Raboni, Casa Albergo, Milan, Italy, 1960 7.Luigi Caccia Dominioni, Appartement in Milan, Milan, Italy, 1970 8.Mackintosh, Architect’s appartment, Glasgow, United Kingdom, 1900 9.Sverre Fehn, Villa Busk, Bamble, Norway, 1990 网站叫Atlas of Interiors,网址是:https://douc.cc/2ju3wg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北山杉的广播: 最近在做一个轻型保温混凝土的项目,刚好看到B&V这个网红舞蹈学校的构造大样,分享一下。(图源:Detail杂志2020年6月刊)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轻的广播: 底层斜撑营造了牵拉感,就如同要飞走的纸灯或裙摆被绳索固定在地面上,“遮蔽”了本来就隐藏在黑影里的正交结构。如果没有这些斜撑,就是平庸的幕墙体系。但斜撑是否有结构作用?好像没看出来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0 21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fafadongmian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