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用这句话来评价《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严良、普普这三位命运坎坷的孩子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与同龄人相比,他们过于敏感、懂事,在别人还在与父母撒娇的年纪,已经开始被迫面对生活的残酷与凶险。 对于父母来说,拥有这样的孩子...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万箭穿心》本是湖北作协主席方方的六万一千多字、写于2007年的中篇小说,先从小说文本和电影故事的对比切入,可以更好理解方方的故事和导演的处理手法: 马学武:小说中描写为大专学历,原为技术员,然后当上了厂办主任,电影中万小景在李宝莉家吃完饭聊天时的情节:万小景说李不该总说马是乡下人,都是一家人了嘛。这台词间接介绍了马学武的“凤凰男”身份。原著中说到有厂长是他的同学,有意要提拔他,于是走入行政岗。因为...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写在最初:笔者系入宅逾十年的非典型二刺螈,并未系统学习过哲学,写作此文纯为记录感想及与同好交流。如有讹误的地方望友好指出,提前感谢! 因为已经看过《电锯人》和藤本树的部分短篇作品,《炎拳》中肆意游走的情节线不至于把我甩得太开,看到一些藤本树极为钟爱...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2015年10月,我从Leticia的飞机上飞回波哥大的时候,透过窗口看了一眼亚马逊。 郁郁葱葱的雨林就在我眼底,茫茫亚马逊河穿过雨林的心脏,犹如一条巨大的蟒蛇,蜿蜒在南美大陆。 电影 El Abrazo de la Serpiente,中文译作了蛇之拥抱,讲述亚马逊雨林里的故事。有一个说法:亚马逊因为其蜿蜒的形态,被称作蟒蛇之子(son of anaconda)。被蟒蛇盘绕着发生的故事,我们且作《蛇之拥抱》,这是我的想法。 ...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我最喜欢的一位单口相声表演者叫Russell Peters,他是加拿大第二代印度移民,专长于种族笑话,又善模仿各种族裔的口音,不管是中国人、印度人还是意大利人,他都能找到突出特色予以模仿夸张,在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之余留下悠远回味,一边佩服他观察细致入微,一边咂摸各个种族的痼疾毛病。Rusell Peters曾经对印度电影做过夸张总结,几个主要点跟我印象中的传统印度歌舞片还真是严丝合缝,什么穷小子爱上富家女啊,冲破种姓屏障私...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最近在重看超脱,觉得两部电影虽然主题不同但主角都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着无法消解的心结与生活脱离的人,都用空旷的面具掩盖自己内心的感情。男主密闭的宇航服隔绝了致命的宇宙射线,也隔绝了与他人的关系,在反光的头盔下,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在想什么。月球是一个人可以到达的离人类社会最远的地方,登月也是从肉体的超脱转到精神的超脱中的一个具象化的象征。 女儿的逝世是无法被合理化的意外,是无理的命运的捉弄,在电影...
来自:豆瓣评论
一张潦草的摸鱼。想要体现出游戏里无处不在的那种虚无感,于是在主角的动作上融合了“酗酒”与“吞枪自杀”两种要素——他酗酒显然也是出于自我毁灭的渴望。灰域也即“空无”从他的体内显现出来。这种回归于无的姿态和禅修是有些类似的,于是还给他画了一个打坐的姿...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上一部让我看得起鸡皮疙瘩的电影还是《星际穿越》,然而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看了很多影评,语言学、费马原理让秋裤目不暇接,但几乎没有影评在真正讨论影片内核。作为一个语言专业学生和时空穿越的死粉,秋裤研究了两个深夜,初稿中也充斥着封闭类时曲线、诺维科...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两年前在行一点“永生”专题的录音稿。比较口语化。为记录2020年3月1日。 在我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对于历史、神话、艺术类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尤其感兴趣如何在一个现代的,甚至是未来的科幻语境中,融入这些主题。所以对我来说,《光明王》不仅是一部阅读起来非常有快感的作品,也对个人的学习和写作启发很大。 这部作品最早出版于1967年,无论是作者泽拉兹尼还是作品本身,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可能都比较陌生。但是它的魅力在于...
来自:豆瓣小组
转载自 “余料” 公众号ID storycraft 不定期推送写作知识。
二十年前的那个圣诞,我和朋友正在波特兰逛着街。所有的大型超市:像Meier Frank啦、Fredrick Nelson啦、Nordstroms啦,它们沿街巨大的陈列窗里全都只放了一丁点东西,比如一个穿着衣服的假人或者是一瓶四周飘着雪花的香水瓶。简洁而明了。但是到了J.J. Newberry’s这里,见鬼,他们的橱窗里塞满了五花八门的玩意儿——玩偶、金属箔、刮片、成套的螺丝刀、枕...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首先表明我个人的态度吧,我个人认为,讲述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是不应该采取一种小品化的呈现方式的。 之所以说《波斯语课》对于大屠杀的呈现过于小品化,是因为整部电影的戏剧冲突是建立在犹太人男主教授纳粹军官假波斯语这一个戏剧性事件之上,整个故事围绕着这两人的关系进行结构。在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对于集中营里所有被关押的其他囚犯,电影都仅仅是一带而过,仅仅作为一个被男主记忆的名字,迅速地在镜头前露了一面...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拆弹部队》有两个参照坐标。 一是当前热映的主流电影,特别是在各电影奖中与其竞争角逐的电影。该片自上映以来已经“斩获”大大小小的奖项十余个,其中多数是影评人奖,在1月18日揭晓的金球奖中,《拆弹部队》颗粒无收,之前热炒的卡麦隆与前妻凯瑟琳·毕格罗对决...
来自:豆瓣日记
当代政治哲学家阿甘本在《奥斯维辛的剩余》中提出了“穆斯林” 形象,其中蕴含了人与非人的界限。这一非人形象改变了界定人的概念的理论坐标,提示了一种主体的“减法” 定义法。齐泽克指出,人的定义应该在阿甘本的非人与拉康的邻人之间重新界定,人性中包含了非人,主体中隐匿了他性。 (文/韩振江)| 《哲学研究》 美国的反恐主义政治范式在全球展开以来,生命政治成了当代去政治化的后政治的主流模式。根据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的政治哲学,生命政治是把具有国家身份、民族身份、公民身份、法律身份等形...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逃避自由》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埃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之作,一本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切入点剖析极权主义和批判现代社会的惊世力作,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并称为反极权主义三大经典著作。如果想要了解这位一生致力于批判现代工业社会的哲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本书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起点。 书名“逃避自由”,本身已经令人思量。需知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一直以来都...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