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美馔

Ken
来自: Ken (北京) 2018-10-05 20:28:22创建   2022-06-03 22:14:08更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261人喜欢
有人喜欢吃饭,有人喜欢做饭,有人对食物的喜好却并不仅仅局限在吃与做本身。比如有人说:“我喜欢葱花在油锅中炸开的香气与噼啪作响的声音。”“我喜欢糖心蛋的蛋黄流在米饭上的状态。” “我喜欢肉在烤盘上渗出晶莹的油脂。”“我喜欢剖开蔬菜水果观察各种好看的横截面。”这些都是食物带给人的格外馈赠,真让人身心愉悦。于是他们说:“我对食物的态度更像一种欲望。” 《孤独的美食家》,一部日本人气漫画改编的纯吃货...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eilei 86人喜欢
▼往期阅读▼ 《澳门|胜哥私房菜-又是不负众望的一顿怀旧菜》 《澳门|和牛酥的美味,也无法取代对那碗糖水的思念》 《澳门|让我写一篇流水账的游记》 每次去澳门都是吃,这次也不例外。 与以往不同,今年因为疫情,一年都未曾踏出大陆,以至于即便只是一趟澳门,那不同的氛围都能让人有种莫名的兴奋感。 也许也是久未曾与爱吃的朋友们一同出游,路上嬉戏打闹,饭局前后的探店都是久违的开心,那年的汕头之旅似乎又回来了。 当然这趟小旅行最最感动的是,吃到了近年最美妙的两顿饭,还有机会与餐饮界的前辈们同台进餐,荣幸至极...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赖景琳的广播: 甜品中糖的装饰艺术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小食刻的广播: 做虎皮凤爪油炸起皮是关键,其实步骤很简单,看完就会!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小食刻的广播: 鸡腿卷虾仁的神仙新吃法,一口咬下去,鲜嫩Q弹,爱了爱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叶酱 232人喜欢
很少在上海外食,更没想过把一顿大餐的份额配给日料,毕竟分分钟就可以打飞的去日本吃,看看这边人均2、3k起的日料店,不如省下钱来买机票。 去天吉真是机缘巧合,刚好发愁给潘先生过生日去哪里吃饭,加上我现在的状态,要吃日料,只能首选熟食为主的天妇罗 正好看到一位广东朋友的推荐,发现天吉正是东京的“天ぷら 元吉”前副厨过来开的,去年11月去过元吉,是一次记忆深刻的体验,不妨试试?( 元吉食评戳这里👇 ) 套餐是omakase制的,只有1380元一种,但听说30多道菜里包含9道酒肴,不敢贸然订座,便加了天...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nnbb的广播: 前几日去朋友的家乡洛阳玩 他带着我们吃遍了他小时候的早茶 各种汤 不翻汤 胡辣汤 驴肉汤 羊肉汤 牛肉汤 一条街上 这些汤店是挨着的 门口又是灌饼、煎饼、烧饼摊 爱死洛阳的早餐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Amberose的广播: 梅干菜酥皮烧饼 1 梅干菜先泡一夜,捞出来控干 2 把锅烧热,放入油、蒜末、大片的姜 3 把肉末放进去炒熟,我用的是5%肥肉率的猪绞肉,炒熟后把姜片挑出来。喜欢吃肥肉的可以加一些肥肉丁。 4 锅里放入一勺酱油+一勺柚子茶酱,没有柚子茶可以用一勺蜂蜜代替 5 把梅干菜放入锅中,炒匀即可,不要放盐。 6 市售酥皮,把馅儿包起来 7 表皮刷蛋液撒芝麻,180度烤20~30分钟,酥皮膨胀起来就好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地道风物 67人喜欢
丨大巧不工丨 ▲三杯鸡鼎鼎有名,但是你知道它是源自江西的吗?图/网络 -风物君语 - 你知道江西菜吗? 江西什么? 江西菜 什么西菜? 江西菜 江什么菜? ...... 所以,江西菜到底都有些什么? ▼ 江西菜的具体形象,并不那么深入人心。江西省被湖南、广东、福建、湖北、浙江、安徽等六省团团围住,每个省的菜系都比赣菜高调得多。 ▲ 江西菜的画风,你们简单感受一下。图为小炒牛肉片。图/图虫·创意 同是吃辣,江西人其实并不输给四川人、湖南人这些声名远播的“怕不辣”的选手。川菜的辣妖娆多姿,足迹最广,...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地道风物 94人喜欢
丨别再说山西只有刀削面了丨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图/网络 -风物君语 - 山西人嗜面如命 有人统计 山西的面食共有1000多种 真能做到吃一年不重样 但是外地人常常只对刀削面耳熟能详 甚至不少山西人也叫不上某些面食的名字 那么山西人吃的面都有些什么呢? ▼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面? ▲ 山西永济,正在晾晒中的挂面。图/视觉中国 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地里长什么,家里就吃什么。故而有南稻北麦的区别。根据本地所产,变着法儿地翻新花样,就形成了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半岛便利店 194人喜欢
虽说中国的饮食习惯概括为「北面南米」,但不代表南方人不爱吃面,拿不出手像样的面条美食,苏州有铺满卤鸭肥肠等鲜滋滋浇头的奥灶面、重庆有鲜辣麻烫得让人欲罢不能的小面,在广东,则有一碗百吃不厌的云吞面。 一勺高汤,半寸韭黄 四粒云吞,一把银丝细面 云吞面是广东面食的代表,同样由面粉清水蛋制成,但经过师傅的手艺和弹跳的竹子,面条就有了细韧弹牙、脆口爽滑的独特口感。 除了云吞面,还有油面、车仔面、油渣面、全蛋面、普宁面线...各种圆扁粗细,加碱水,不加碱水的面组成了广东的面条家族。 今期,半岛君给你煮碗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Chance 655人喜欢
这篇文章,作为一个非本地人所写,出现的这些店亲测味道不错哦~ 十一长假的时候我去了趟广东,除了在广州停留了两三天外,其余时间都在粤东的汕头与潮州吃吃吃。去之前,看到有人说在潮汕一天可以吃八顿,心里还想:“这瞎扯淡吧,为了宣传用语都到这么夸张的地步了?”回来后,从站上体重反馈的数据及每日的吃饭战绩来看,潮汕还真是一个养人并宜居的地方。 潮汕的美食这是个老话题了,但还是让人忍不住谈论。这篇文章将分享一些我吃过的店家及食物种类,如果你春节还没有安排,不如赶紧买票跑去吃吃吃得咧。作为一个非...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喜北在觅食 2558人喜欢
食月到了最后一天,还是在写酒!干脆一鼓作气,写写我在上海平时爱去的小酒馆吧! 老实讲,最近大半年鸡尾酒吧不大去了,因为都快住在 Wine Bar里了。Wine Bar 有个优点,除了酒多,不想正经吃晚饭还能“随便搭一口”;下酒的食物,简单好吃就行,什么冷切肉呀奶酪拼盘,再来两个热小菜,吃得人舒舒服服。 上海的这4家店,氛围和装修各有千秋,但都很“适意”、很放松,讲真,组撒要假装在什么巴黎纽约,我们上海就!很!好! 不说了,我要出去喝酒了。☺️ 老规矩,店家的信息在最后~ P.S. 压箱底都馆子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Eika 299人喜欢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是绝不缺小资好去处的,但要想找到令自己舒适的咖啡店或西餐厅,无论是一个人喝喝下午茶看书发发呆,还是朋友小聚闲聊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是人多环境特别吵闹,就是餐品一般还贵出天际 ╮(╯_╰)╭花了大价钱尝到美食不稀奇,用最少的钱尝到才是一种“美食智慧”吧,由于我个人一直是推崇 "B级美食"(性价比高的美食),这个原则大概潜移默化贯穿于我的美食哲学中。 前几个月陆续尝试了几家不错的西餐厅,无论是环境店内装饰还是菜品价格综合评分都是很不错,有时候觉得即使不出上海,只要你有自己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koo 226人喜欢
前不久的一次短假期,我去了一趟天津。 到了我们这种中年丧宅的状态,好不容易放个假,就懒得和年轻人一起去蹭热门景点的热闹了,约朋友吃饭喝酒才是正经事。 Part 1 在天津的第一站,约的是热门日料店,位于山西路的Kokorowa。店老板许总曾在横滨水产市场学厨和工作多年,在伊势丹百货也有自己的水产档口,人称营口道余文乐,但我觉得他更像伊势丹张震。 本来约的是晚饭,不料飞机整整晚点四个小时,到店时已接近夜里十二点。这一顿从十二点吃到深夜两点,可以说是真·深夜食堂了。 Kokorowa是我非常喜欢的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4季 296人喜欢
提起早茶,我们大概都会想起广东潮汕地区琳琅满目的早点。 在广东,上午经常能在一些大的酒楼里看到一些爷爷奶奶在吃早茶,一笼一笼的叉烧包,凤爪,蒸排骨,以及肠粉和一些粥。 而在距离杭州三小时车程的这座江南小城,同样有着喝早茶的传统,江南小城的寻常巷陌中,有着江南人最悠闲的生活态度。 兰溪不是我的家,但我热爱早茶。 这座小城,有比广东更悠久的早茶文化 兰溪,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市,三江交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被称为“中国兰花之乡”,曾有“小小金华府,大大兰溪县”之说。 我的同事玉兄就是兰溪人,每次提及...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叶酱 575人喜欢
回顾一下和某个城市之间的情史,就会发现,如今出行目的变得无比单一。 最早去北京是坐夜火车看音乐节,现在只想回去吃涮肉;去厦门忙着打卡文艺小店,现在是刷咖啡馆;去武汉则是挤在人山人海里看樱花,现在则是每天过三次早。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绝对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而且在武汉可以吃得很放松。就说过早,6点可以过,10点也可以过,甜食店卖烧麦、热干面店出名的是豆皮。 又不是精心打扮一番才敢去吃brunch的上海,这儿的小吃店,特质是混杂、不拘小节,看似毫无章法可循,内核却很刚硬。 到达第一天...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地道风物 29人喜欢
丨有多少人,实际上是不解莜面风情的丨 -风物君语 - 蒸腾的热气、原始的香味莜面于晋冀蒙的孩子,是记忆中家的味道 离乡的你们,多久没和长辈一起搓莜面了,多久没吃过家里的莜面了。 ▼ 汪(曾祺)老说过生长在雁北地区的作家曹乃谦的文字有莜面味儿,这可能是身为雁北人最原生态的叙述方式。 1912年至1952年的四十年间,河北张家口坝上、山西雁北地区到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同属察哈尔省,都位于莜麦产区内。即便如今分属晋冀蒙三省,很多饮食习惯和方言语调也都相通。 生活于此的人家,几乎家家都吃莜面,无论走得多...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24季 4433人喜欢
从上大学开始,我遇到很多外地的朋友,他们每每会告诉我,对杭州总有一番江南小桥流水、诗情画意的想象,但来了之后,发现杭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城市,不免有些失落。 而我总要告诉他们,你在下沙大学城当然看不到真正的杭州,你在市中心湖滨银泰也看不到真正的杭州,就算你到西湖、雷峰塔、灵隐寺、河坊街这些知名景点,迎接你的不过是一波波观赏景点的游客,那里,也没有真正的杭州。 那个老底子味道的杭州啊,藏在这些现代化建筑的罅隙中,一不留神,可能你就错过了。 五柳巷,老杭州人的市井生活 在杭州,有很多小巷:五柳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9012人喜欢
2018.9.25进度:更新葡萄酒篇 嗯,其实我还在更新的,你可以偶尔回来看看 本文介绍的酒都可以在某宝上买到,请大家自辩真假。不过我自己也开有一个小店,暂时只有葡萄酒提供,可供你参考: 首页-微醺之美酒窖-淘宝网 -------------------------------- 我常常跟人说,喝酒的时候,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少听“专家”的忽悠。如果一个酒你觉得不好喝,是因为你确实没喝到好喝的酒。 你觉得啤酒难喝?对的,青岛也好,燕京也好,确实谈不上好喝。你觉得葡萄酒难喝?对的,长城也罢,张裕...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马达 833人喜欢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就是这样一句粗显的俗语,完美概括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饮食差异。 如果提问“想吃海鲜时下意识想要飞往的城市”,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青岛、厦门、海南、舟山……而我心里的这个答案,从小到大不曾改变。 在那里,7 岁的我光脚陷入海边的滩涂,低头找寻小螃蟹的身影;15 岁的我在晚饭后跑到家门口的河边,看几位打着灯的叔叔捕黄鳝;21 岁的我把一罐罐醉泥螺、呛蟹膏打包进行李箱,坐上回校的高铁。 这个答案,是我生长的地方:宁波。 国庆后意外收获的假期,让我得以幸福地逃离闻不到一丝海水味的北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地道风物 41人喜欢
丨“英雄不问出处”,好吃即是王道。丨 -风物君语 - “要纯瘦的还是肥瘦相间的?” “要不要焖子?” “尖椒要吗?” 这是有关驴肉火烧的, 触达吃货灵魂深处的三连问。 ▼ 普通话讲的最标准的河北,在其它方面也表现平平。 正如《中国国家地理·河北专辑》中引用的一句话:“跟其他兄弟省份相比,我们河北人有这样一个尴尬的境遇: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同乡会组织,却几乎没有‘河北同乡会’;现实中,我们甚至说不清‘河北话’‘河北菜’的概念”。 相比表示自己是河北人,他们更喜欢说自己是河北XX人,对集体身份的认同感弱...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Jeanie 3335人喜欢
或廉价但定有其独到口味,口耳相传,声名远播 或卫生欠妥但呼朋引伴振臂高呼:高档餐馆里面也不见得多干净! 或铺面窄小,但追求的是味道是好友开怀一聚。咱要的就是这个逼仄温暖,跟老板伙计来点理扯火沟通的调调! 如是,天堂成都,成都天堂,无极限的苍蝇馆子!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地道风物 1125人喜欢
| 没吃过猪油的香,不足以谈人生 | ▼ - 风物君语 - 在上一篇关于“吃商”的文章里 我猜,你一定“吃商”很高 很多人点赞表示想看“猪油” 那这篇我们就来聊一聊它 半年前,我去广州休假,吃了猪油捞饭 一碗下肚后的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了!” 那回味无穷的猪油香,至今仍让我魂牵梦绕 每天想着啥时候能再去南方吃这饭 如今,猪油在很多地方可能都不大吃得到了 城市里的人已经过得很“油腻” 对猪油也自然要敬而远之 说起来,还都是家乡和儿时的味道 ▼ 1、人间至味是猪油 美食家蔡澜是猪油的超级狂热爱好...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Ken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