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5 龙门石窟和白居易墓园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0年)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南郊,伊河西岸。伊河来自嵩县,不是嵩山,一路向北,过龙门山;由洛阳城南转向城东,在偃师汇入洛河;最后于巩义入黄河。
石窟群位于西岸石崖,大佛坐西朝东,面向伊水。来石窟游览,最好是早上,光线正面照射窟内佛像,便于观瞻。虽然有此认识,还是拖沓耽搁,交通拥堵,最后是10点入场。景区对内蒙游客优惠,60元。龙门石窟是1961年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价值高于宗教价值,西岸景区不安排宗教活动。

跟着人流参观石窟,由北向南依山崖开凿,长约1000米。依次有潜溪寺、宾阳三洞、敬善寺洞、万佛洞、伊阙、莲花洞,之后是奉先寺,再往南,还有是火烧洞、古阳洞、药方洞。
潜溪寺窟开凿于初唐高宗时期,主佛阿弥陀佛。左右弟子分别是迦叶、阿难,再往外侧是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迦叶和阿难,之前总是分不清,这次记住了,佛主左侧是大弟子迦叶,我面对的位置右手边,另一边是小弟子阿难。

宾阳三洞的中洞首先完成,由孝文帝儿子组织完成,始于公元500年,历时二十四年。北魏佛像头部形象与唐代有区别,唐代圆形球状,北魏脸型偏长,方型脸,整个头部近似长方体。

宾阳其余两洞完成于唐代。中洞和南洞之间有唐太宗贞观十五年镌刻的《伊阙佛龛碑》,诸遂良书写。名碑,历代拓印,已经斑驳不清。现在立了块牌子,用拓片挡在原碑前面。这是李世民三子李泰为去世的母亲长孙皇后建立的祈福场所。中洞门口的力士,双手特别粗大,感觉不太协调。


北洞有个标志佛像,“剪刀手”。成了网红佛像。

继续随人流向南顺次游览,后面是武则天时期开在的“摩崖三佛龛”,开工于690年,到则天皇帝退位,工程未完成。现在能看出身体和四肢的毛坯部分。主佛是弥勒佛,是武则天重点推崇的佛像。



圆脸,唐代形象,手部细节没有刻画出来。
之后是敬善寺洞,也是武则天时期开凿。
万佛洞的顶部藻井有一圈文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永隆”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公元680年,皇后是武则天。现在洞门都有栏杆,不许入内参观,万余小佛像,看不真切。洞内光线较暗,也不便拍照。游人众多,不能多做停留,只能走马观花。



洞口内侧石壁有一尊菩萨塑像,觉得体态优美就拍下来。回来查查图册,像高85厘米,一手提净瓶,一手持柳枝,观音菩萨形象。梅兰芳看到此像,感受艺术灵感,后来运用到舞台造型当中。
洞门口我也拍了一处题壁,有“大唐调露二年岁次......敬造观世音菩萨"字样。也是高宗时期的铭刻。

随后的莲花洞始于525年,也是北魏时期开凿,利用天然洞窟,省了不小的作业量。洞顶有高浮雕荷花雕饰,莲花洞的标志。主尊是5米高的释迦摩尼立像。 东外石壁由明代监察御史赵岩题字:“伊阙”,龙门石窟标志。



到卢舍那大佛之前,有一小型洞窟,内部佛像与奉先寺大佛神似,旁边有阿难随扈。也许是大佛小样。

参拜卢舍那大佛要先下到河岸,再拾级而上。大佛卢舍那不同于其他石窟,是缩进山体的,左右有石壁夹持。到奉先寺已是上午11点,太阳偏南,已经有南侧山体阴影遮挡卢舍那大佛。朝拜卢舍那大佛,一定要早到,感受东方升起的第一缕阳光直射大佛。

站在底层台阶看不到大佛,直接上升,大佛头部首先显现,最后站在佛前平台,感受到强大气场。环视两侧,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共九尊。主佛高17.14米。卢舍那Locanabuddha,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开始动工,历时三年九个月,于上元二年(675)完工。石窟整体工程应该更长,推测有十五年。


左侧是弟子迦叶,面部破损,导游还说可以看到坚毅的嘴唇。再往外,分列菩萨、天王、力士。

奉先寺佛像气势恢宏,是唐高宗为唐太宗打造的致敬、礼拜场地,都说修建卢舍那大佛时,由当时皇后武则天捐助脂粉钱,大佛相貌参照武后,不知根据何来。大佛开光那一年,武后48岁,正是雍容华贵、母仪天下的年纪,看卢舍那形象,也是成年女性容貌。

大佛右侧,对应的是阿难。保存状态极佳。颇有童子相,一位思想单纯、朴实好学的书生状态。



至此,主要佛像洞窟游览完成。转往下方,有古阳洞,是最早开凿的石窟,始于493年。北魏迁都初期完成。内有著名魏碑字体题刻“龙门二十品”,书法界膜拜之地。洞口阻隔,无法瞻仰字迹。儿时见外公有《龙门二十品》字帖,看着棱角分明、古拙硬朗的魏碑字体,当时是欣赏不了。现在看,觉得力度不凡,气势雄浑。外面有书法展板,介绍洞内拓片,我拍了几幅。



午后转往伊河东岸,继续参观东山石窟、蒋宋别墅、香山寺、白园。东岸石窟较少,现存洞窟也风化严重,是否跟迎风面有关,受北风直袭侵蚀,保存状态远逊于对岸石窟。
看经寺竟然可以入内参观,开凿于武周时代,终于唐玄宗时期。看点在石壁上的弟子浮雕。排在前面的是迦叶和阿难,不过迦叶是木板图案代替,原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流失。后来加拿大政府归还。


阿难是洞内29尊罗汉像中保存最完整的,传神、可爱。
蒋宋别墅是1936年接待蒋介石的住所,10月31号的五十寿辰在洛阳举办,张学良、阎锡山都到场。12月初,蒋离开洛阳去西安,不久发生“西安事变”。我在去年清明期间游华山、西安日记中提到此事。
文革期间,杨成武居住此处,他出门散步,看到对岸卢舍那大佛,才知道自己被安置在洛阳。

古代乘船游伊河顺水而下去洛阳,龙门距离都市码头余额十华里,可以说是东都门户,近在咫尺了。行船左岸,旅客望见巍峨伫立,神圣庄严的奉先寺大佛,何等激动兴奋。我虽然没有乘船游览,仅仅站在对岸观景台,就能想象古人朝圣的心态。

拾级而上,现代别墅后面,有古建筑群,是香山寺,内有乾隆御诗手书石碑。起首两句,“龙门几十寺,第一数香山”。
东岸北端,最后一处,白园,是大诗人白居易纪念地。东山又称香山,白香山的称呼就来源于白居易生活于此,最后也安葬在此。墓地名为琵琶峰。


白居易一生在洛阳生活23年,第一次33岁,第二次58岁,18年,直到终老。香山寺他经常来,与朋友吟诗、品茗、对弈、畅谈。开成三年(837)白乐天有一首写给刘禹锡的诗《沽酒闲饮》:“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这一年,诗人六十七岁。
实际上,白宅在洛阳城履道里,他有文章提到:“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隅,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
游览完毕,没有再回西岸,直接乘公交车进城。
-
几ら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5 23:34:52
-
小窟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1 01:27:21
-
槑斋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0 06:42:32
-
尚友躺平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0 19:29:21
-
阿龍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6 22:55:18
-
fluorene张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1 20:39:23
-
楚一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0 22:24:41
-
jrshu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7 10:51:18
-
宋小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20:04:05
-
神仙保佑小姑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17:36:47
David在成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4-12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和圣水寺 (3人喜欢)
- 2025-4-5 韩城司马迁祠和长安兴教寺塔 (1人喜欢)
- 2025-4-4 韩城文庙和城隍庙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