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人心目:那些中国古代的异域魔术师们
外交场中的魔术师
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一支汉帝国派出的使团,沿着张骞足迹一路向西,他们的目的地是传说中的大国——安息。
这是亚洲大陆上的两大帝国的第一次接触。安息王对于来自遥远东方的汉朝使团也十分重视,在予以规格隆重的接待后,他派遣使者跟随汉使去观汉朝的恢弘气象。作为国礼,除了汉朝人见所未见的鸵鸟蛋外,还有,就是一位黎轩的魔术师。
这位魔术师万里迢迢来到汉宫后,如何在武帝面前进行表演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据后来的《魏略》称,“黎轩多奇幻,口中吹火,自缚自解”,我们可以想见,这位“蹙眉峭鼻”、长相怪异的魔术师在汉宫炫目的灯光下所进行的表演,一定曾令围观者惊骇不已。而他奇异的魔术,与鸵鸟、狮子、葡萄等异域来物一样,成为汉朝人对于遥远西域最初印象的一部分。
在围观的人群中,饱读诗书者见此场景,可能会联想到故纸中一段缥缈的往事:周穆王时,从极西之处来了一位“化人”,他会“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郭”,他的奇异神术让周穆王十分惊叹,为了取悦他,周穆王建起高台,奏响音乐,以锦衣玉食供奉他。这位“化人”,很可能就是一位来自异域的魔术师,而他匪夷所思的魔术,曾令一位君王心折不已。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列子·周穆王》中。
如今,幸运的汉朝人已不需要从渺茫的过去想象魔术的神奇,作为国礼的魔术师的到来,不但可以满足汉朝人对于魔法奇技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它也满足了一个上升中的帝国对于四夷宾服的企望。于是,这场黎轩眩人的魔术表演的结果是:天子大悦。
但是作为安息国礼的黎轩眩人并非是安息本地人。在《史记·大宛列传》所记载的世界图景中,位于安息以西数千里的条枝才是“国善眩”的魔术之国。而后世学者研究“黎轩”一词的所指时,更将其定位至以那位著名大帝为名的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因此,这位黎轩眩人很有可能来自安息以西的西亚北非一带,最后才被安息王当作珍贵的国礼送给了汉朝。
这不是魔术师作为外交手段的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在东汉安帝永宁元年(120)的元旦,又一位魔术师由掸国国王雍由调进献给了汉朝。这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不但可以表演吐火、跳丸等技法,还有听起来血淋淋的绝招,据说他可以在肢解自己的身体后复生如初,或者交换牛马的头颅。
这样充满惊险刺激的魔术让年轻的汉安帝十分好奇,但是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安,谏议大夫陈禅就认为这是“夷狄之技”,不应设于帝王之廷。他的意见遭到了尚书陈忠的反驳,陈忠认为:四夷之乐陈于门乃是古之治世的表现。而这位魔术师是由掸国历经万里进献的,不应遭到贬斥。陈忠的话并非只是冠冕堂皇的虚言,它也指出了魔术师的技艺在外交上所曾具有的重要意义。
而考察这位魔术师的籍贯,同样,他并非掸国人,而是来自遥远得多的海西,即罗马帝国。介于黎轩即埃及在此时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因此,这位海西魔术师很有可能与黎轩眩人是老乡。
古埃及人很擅长变魔术,在距今约3700多年前写就的《维斯特卡纸草》上,记载着古埃及人的魔术,如魔术师将一只鹅断颈,鹅还能继续行走,又能身首复合的故事,就和汉安帝时的这位海西魔术师的套路很相似。
或许,在丝绸、玉石、珠宝外,我们不得不重视魔术师们曾经在跨大陆国际交往中所起到的作用,虽然各国语言风俗不同,但对于魔术师超人技艺的好奇却是同一。所以,身价高昂的魔术师被作为稀罕的礼物,在王国与王国间相互传赠,成为营造两国友好关系的媒介。在魔术师骇人心目的表演背后,或许有更高明的外交家在纵横捭阖,而后一种无形的魔术,在不知不觉中编织出了古代世界交往网络的形状。


当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魔术这种喜闻乐见的表演不单单只有王室贵族可以享受,在民间,也有不少魔术师为大家表演,受到欢迎。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就有魔术师表演吐火、戏蛇、飞丸等的场景,《搜神记》里也讲到东晋永嘉年间,来自印度的魔术师在江南民间表演断了的舌头再接上、断了的绢布也能再接上等把戏,可以想象当年这些骇人心目的表演开场时万人空巷的场景。
作为传道者的魔术师
还有一些魔术表演就不只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一个更为高尚的目的——信仰。
当佛法之光在西域点亮后,有僧人发愿前往中土传播佛陀的教诲。而这些虔诚的传教者风尘仆仆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后,他们将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让眼前来来往往的氓众信服于佛法呢?能折服于高深义理只是少数慧者,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各种奇技法术更能慑服他们的心灵。
恰好,诞生了佛法的天竺也是个魔术之国。《阿毗达磨俱舍论》称“西域之俗最好幻”,不但是婆罗门等外道祭司之流好此道,连女流也精通魔术,“吞刀吐火”,“扪日月驱风雨”,种种来得。而精研佛法的僧侣,也很有可能顺便习得了魔术之技。
于是,有不少僧侣成了魔术师。
西晋末年,西域龟兹国的高僧佛图澄不远万里,来到洛阳,弘扬佛法。佛图澄学理精深、见识超群,自然是不用说,这位“志弘大法”的高僧,在民间的传言中更是一位“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的神人,他的身体便是个奇迹。《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左胸有一个四五寸的洞,一直通到腹腔里,有时候肠子会从洞里流出来,就要拿个棉絮把洞口塞住。晚上要读书的时候,就把棉絮塞拔掉,洞里放出光来,照亮整个屋子。到了斋日时,再到水边,把肠子掏出来洗一洗,再放回腹中。
这故事自然是无稽之谈,也有可能是佛图澄使的一种魔术,让自己显得神秘莫测,非同凡俗,惹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渡引凡众进入佛法的门径。
魔术之于佛图澄,绝非雕虫小技,大慈悲的圣者略施小技是为了大道遍行。
西晋灭亡后,中原板荡,民不聊生。当时有将军名石勒,专事屠戮,杀人盈野。佛图澄悯念苍生,欲感化石勒。
面对如罗刹转世的石勒,佛图澄并不以道理相劝,而是展示了一个魔术。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铁钵,盛上水,烧起香,念了一段咒。奇迹出现了,那钵中竟然冒出小绿芽,很快绿芽长大,发出叶子,最后盛开出一朵莲花。
莲花在石勒的眸子里摇曳,见识过血雨腥风的他在这朵娇弱的莲花中似乎看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是利刃强兵所无法控制的力量。同样的力量,也隐约在佛图澄平静如水的面容中,使杀人如麻的石勒也不由得心生畏惧,双手合十。此后,在佛图澄的劝导下,石勒少干了很多杀戮之事,并积极弘扬佛法。佛图澄的良苦用心,可谓有所成就了。
至今,在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壁画上,我们仍可目睹佛图澄曾表演过的那些出神入化的魔术,那些匪夷所思的腾挪变化,曾将信仰的微光照亮人心。

相较之下,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对魔术的使用十分谨慎。但在必要的情况下,魔术也不失为一种譬喻手段。在敦煌卷子S.381号上有一篇鸠摩罗什的小传,其中便提到这样一桩事:
鸠摩罗什翻译《维摩经不思议品》时,有“芥子纳须弥”之语。后秦主姚兴对此有怀疑,鸠摩罗什为了使他相信,便施了个小魔术,将一面镜置入比它小的瓶中,在姚兴看得目瞪口呆时,再向其表证此法门的真实不虚。
当然关于鸠摩罗什更著名的“吞针”故事,或许也是这位大师的一招魔术。《晋书·鸠摩罗什传》记载,鸠摩罗什破了色戒后,他的行为遭到了一些僧徒的模仿。于是他召集僧众,展示了一满钵针,说:“如果能仿效我吃下这些针的人,就能仿效我蓄养家室。”说完从容不迫的将那钵针吃下。僧徒们目瞪口呆,愧服乃止。
或许因为佛教传道者或多或少会点魔术,佛寺竟然也会成为异端奇术的汇聚之地。在写尽北魏洛阳城繁华的《洛阳伽蓝记》里,便提到在景乐寺的庙会中,有剥驴投井、植枣种瓜等各色魔术表演,往往使围观士女“目乱睛迷”。但若过于沉溺于声色之中,恐怕并非传道者的本意了。
魔术让人又爱又怕又好奇
东汉文学家张衡曾在《西京赋》中描绘了西京长安百戏齐演的精彩场景,其中便有魔术师的表演,只见“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杏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这些变脸、肢解、吞刀、吐火,大多是西域魔术师的拿手好戏,精湛的表演让观众如痴如醉,乐而忘忧。然而,在众人皆醉之时,清醒的张衡却隐约指出,承平日久,“王侯之下莫不逾侈”,这些靡丽百戏恐怕会消磨质朴之风。
张衡并不是唯一对魔术感到不安的人。虽然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魔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但过于怪诞则近乎妖孽,恐便是旁门左道之类了。
《太平广记·幻术》里便讲到西域进献了一位胡僧,据说他能有神奇的法术,能咒人死,亦能咒人生。于是,好奇的唐太宗便从禁卫军选了一位壮汉来做这个生死攸关的实验,果然,壮汉在胡僧的咒语中死去又复活。惊讶不已的唐太宗将这段趣事告诉了太常少卿傅奕,傅奕认为这是邪术,而邪不压正。作为劝谏,他自愿来接受胡僧的诅咒。结果,在一身正气的傅奕面前,胡僧的法术失灵了,而胡僧自己也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确实,西域魔法师的把戏中不乏怪力乱神、血腥暴力者。如《魏书·西域传》中提到的悦般国所献幻人,“能割人喉脉令断,击人头令骨陷,皆血出数升或盈斗”。唐太宗是沙场上的英雄,见惯生死,或许还不觉得什么。其子高宗却万万见不得这样的血腥场面。据《太平御览》引《唐书》言,显庆元年,唐高宗在安福门楼观宴饮百戏,其中有一位胡人欲表演持刀自刺的魔术。明晃晃的刀,血淋淋的血,令高宗甚感不悦,于是下了一道《禁幻戏诏》,称“将剑刺肚,以刀割舌”的把戏是“幻惑百姓,极非道理”,要求赶紧将各色西域魔术师遣返出去,再不要让他们来了。

当然,和所有热爱刨根问底者一样,古代也有人开始研究魔术揭秘了。吐火是西域魔术师最常表演的保留项目之一,熊熊烈火从嘴中喷火,往往令观众们大呼刺激过瘾。而吐火的原理是什么呢?干宝这位好搜集奇谈怪论者在《搜神记》中便轻描淡写地揭示道:“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说的是道具中先藏有易燃物之类,取未熄的火种,反复吹气,火便腾地燃烧起来,而观众看到的是火仿佛是从口中喷出的一样。
尽管被揭秘了,吐火魔术还是常演不衰。好看刺激的魔术恐怕就像辣椒一样,辣得哇哇叫,嘴上还想要。抛开那些个道德说教,每逢佳节,老百姓穿上新衣,抱着孩子,去庙会街市上凑凑热闹,偶尔看见几个怪模样的西域人表演个魔术,吐个火,吞个刀,大伙儿叫个好,孩子捂着眼睛却还偷偷想看,就图个乐子,也是蛮好的。
更多精彩
有内涵的阅读丨有情调的审美

淘宝扫以下二维码
可把美物带回家

-
black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8 19:47:50
-
一窗疏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5 09:28:38
-
鲎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9 10:40:0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7 10:02:33
-
峰火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5 16:38:43
-
Z_VINCEN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07:47:17
-
麦克老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4 08:27:2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2 14:14:31
-
混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2 09:04:57
-
還在長大的Nick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2 05:39:40
-
戈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2 01:33:42
-
深空九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23:48:42
-
jessie95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22:29:4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22:18:56
-
东莱虾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22:01:09
-
匿名活跃用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22:00:22
-
玲珑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20:52:42
-
抵门杠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20:51:51
-
喵喵快乐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1 13:04:11
-
桐岛伸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6:05:58
-
大口吃橙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00:18:33
-
lyla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8 20:11:39
-
Ne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8 19:59:3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8 19:56:59
-
竹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8 19: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