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人口学以及其他
Dianel Goodkind 2017 年在《人口学》(Demograph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计算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文章。文章发表后收到不同学者的反驳。最开始的反对意见收录在了2017 年10月Science 的一则评论里, 有些学者甚至要求《人口学》撤掉这篇文章。
然后最近新一期的人口学杂志做出了反应:收录了三篇评论Goodkind 的文章, 还有一篇 Goodkind 对这三篇评论文章的评论文章……同时《人口学》的三位编辑还特意加了一则编辑按 (编辑无辜脸:我们可是正经走了投稿-盲审-评审人提出修改意见-作者修改-再审-最后接收一整套程序的,撤稿不大可能,来给你们个地方你们自己讲)。
读完以后真是心情复杂啊……不过人口学也算读了N年了,这么小的领域,上面提到的学者多数在各种场合下见过真人 (aka,听过presentation),在这里做个笔记好了。
(画外音:呸,明明是你自己论文写不下去了在这里找借口拖延)
0.计划生育
粗糙地讲,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分为两个阶段:七十年代的“晚稀少 (晚结婚,拉长生育间隔和少生)” 和八九十年代的“一胎化"。 从图中可以看到,生育率下降最快的年代其实是70-80年代, 也就是”晚稀少“的时代,到了80-90年代,也就是一胎化的时代开始以后生育率其实下降的没有那么快了。从九十年代起生育率基本1.6上下波动(中国的生育率到底是多少也是学界之谜,这里就不多说了)

1. 到底少生了多少人?Goodkind 原作
Goodkind 2017 年原作有一个比较耸人听闻的标题: The Astonishing Population Averted by China’s Birth Restrictions: Estimates, Nightmares, and Reprogrammed Ambitions。文章的问题只有一个:要是没有计划生育,现在中国有多少人( what China’s fertility history might have looked like without birth planning )?
这个问题在一直无解,因为人口学界的共识是在过去45年来经济发展也极大地促成了生育率的降低 。常见的现象是,经济发展会引起的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城市化,传统大家庭观念的改变等等因素会导致生育率的降低。放到中国这个就更复杂了,因为后来的政策调整中也考虑了社会经济因素。比如有些地方允许少数民族农村户口生两个,或者农村头胎是女孩的再生一个。
所以回过头来,在过去的45年里,生育率的下降到有多少是因为经济发展引起的生育率的降低,又有多少是因为强制性的生育政策导致少生的人口?
(这个问题给经济学家早就放弃了,因为有妥妥的内生性问题啊,还想分开算总数,咋不上天啊)
(再插播一段,中国官方给出的数字是少生四亿人,但是算得太粗糙,一直都被喷的很厉害)
作为一个爱搞预测,爱数数的学科,人口学家是不会放弃滴!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不仅是一个单纯数数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这点非常重要,下面对Goodkind文的评论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有很多试图从各种假设出发,通过人口预测给出个大致的上下区间。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比较中国和中国情况类似(但是没有计划生育)的国家,然后通过看他们的情况再来推测一种“要是中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该是怎么样”的情况。
另外让估计“少生多少人”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复杂的事情在于,我们在计算中不仅要看过去(很可能)少生了多少人,还要计算将来会少生多少人。也就是说,少生的那些人本来是要做妈妈/爸爸继续造人的,可是他们没有生出来,所以他们没有生出来的后代也要算上。这个叫人口惯性(population momentum)。 就像刹车即使踩住了车也会向前移动一段时间的道理一样,人口政策的影响也不是说有就有说没就没,而是要波及千秋万代的~~
所以呢,Goodkind的思路就是,找一些和中国情况相似的国家,通过带入这些国家的系数(生育率或者其他),然后给出一个区间表示有多少人没生出来,然后得到区间以后继续估计,因为这些没生的人,又总共导致了多少没生出来的后代……也就是说,找一些中国的对照国家出来,这些对照组最好是在其他经济社会条件方面最大限度的逼近中国,但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again,几乎没有可能找到完美对照组,所以也就是个最大限度逼近而已)
他找的对照组有:越南(Goodkind认为最理想的比照国家,给出了一系列理由),印度(十亿人口俱乐部的另外一位)以及 16个国家的大综合(16-country comparator,求问还有更好的翻译吗?)越南模拟中国的下线,16个国家的大综合模拟中国人口的上限。
【现在困了分析过程明天补】
最后Goodkind 的结论是,单独只考虑计划生育的影响,中国截至到2015年有三亿六千万--五亿两千万少出生的人口。要是拿16个国家的大综合算,单独八九十年代的一胎化(不算七十年代晚稀少)就少生了四亿人(!!!尼玛我已经感受到其他人口学家们的熊熊怒火了)
所以简单来说,Goodkind 的这篇文章就是给官方给出的“少生四亿人”提供了一些实锤,更有甚者,他的估计要高过官方估计的数字。
Goodkind的确是有很多槽点可吐的。也难怪反响那么大。以后几天补上其他人的反驳文章。
--—— To be continued
2. Susan Greenhalgh 的评论
3. Wang et al. 的评论
4 Zhao & Zhang的评论
5 Goodkind 的回应
6.感想以及其他吐槽
-
Rex09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1-18 09:23:29
-
鄙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1-18 09:05:55
-
啤酒肚的秋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05 13:57:47
-
十八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1:27:57
-
东篱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12 09:15:28
-
南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08 18:06:32
-
苏豆酱 转发了这篇日记
(编辑无辜脸:我们可是正经走了投稿-盲审-评审人提出修改意见-作者修改-再审-最后接收一整套程序的,撤稿不大可能,来给你们个地方你们自己讲)(´O`)
2018-04-08 17:24:10 -
已暂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08 09:33:05
-
陈德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4-07 1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