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大师们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
【唯美主义大师】00- 唯美主义大师们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
原创 2017-09-21 林微云 不合逻辑的诗意
本文内容版权归作者林微云(微博@林微云vv)所有,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投诉到底。如需转载文章请微博联系。欢迎关注“不合逻辑的诗意”。 当然,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分享:)
好久没有来了,大家有没有一点点想念我呢?
Eighty and Eighteen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今天的主题是美!!
一百多年前呢,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流行颇为繁复的时尚风格,也就是罗里吧嗦的,竭尽雕琢之能事,在时装上表现呢就是层层叠叠的花边,各种繁复的装饰,还有可以勒死人的女性紧胸衣和鲸骨裙,让人不堪忍受。维多利亚风格是席卷整个社会潮流的,不仅仅是服装,艺术、建筑、文学都是这种风格,艺术家通常来说都是最反叛的,能够忍受?于是就有一堆不怕死的艺术家、文学家掀起了一股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是比较松散的运动,提出来“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要纯粹的为美而美。他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地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总而言之,“美”就够了!!
Summer by Thomas Wilmer Dewing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所以唯美主义运动也以奥斯卡·王尔德入狱被捕为结束标志。这个时期中国受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的就是“新月派”文人徐志摩,他的诗句是不是就挺美的?唯美主义以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最主要的艺术家包括詹姆斯·惠斯勒和但丁·罗塞蒂等等。
废话少说,我们来看看他们美丽的画吧,反正只要美美美就够了。
詹姆斯·惠斯勒
詹姆斯·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1834.07.11—1903.07.17),一位美国画家不远千里地来到英国,住在伦敦在英国出名,他大学上的竟然是美国高大上的西点军校。年少时全家住过圣彼得堡,他立志做画家,跑到巴黎,可惜他的画被巴黎沙龙拒绝了,于是他一怒之下来到伦敦,认为巴黎人不配拥有他的绘画。他爱白色成痴,他穿白色衣服,住在白色房子里,养一条白色的狗,就连画廊开画展都要涂成全白,当然他很有名的画作之一就是《白色交响曲》三部曲。他打过维多利亚时代最有名的官司,因为艺术批评家罗斯金说他的画不知所云毫无章法,他就一怒之下告了罗斯金,罗斯金家里财大气粗不怕告,告就告呗,输了也没啥事,惠斯勒最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告赢了官司,可巨额律师费却让彻底他破了产,因为这场著名的官司也没有人再敢买他的画了,于是他就从一个有钱有闲的艺术家沦落为落魄潦倒的艺术家,过完了苦逼的晚年。
Symphony in White, No. 1 The White Girl by James Whistler 1861–62
Symphony in White, No. 2 The Little White Girl by James Whistler 1864–65
Symphony in White, No. 3 by James Whistler 1865–67
但丁·罗塞蒂
但丁·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是出生在伦敦的英国意大利裔人,充满了意大利南方人的那种热情,他年纪轻轻就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20岁时与米莱、亨特创立了大名鼎鼎的拉斐耳前派,他一生所爱甚多,可惜最爱永远娶不到,他把他一生所有爱过的女人都画成了名画,女人成就了他,也最终毁了他。除了是个著名大画家,他还是位著名的诗人,才华横溢,英俊潇洒,既是拉斐耳前派的创始人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唯美主义运动,一生的艺术成绩非常彪炳,只可惜晚年沉迷鸦片酊,最后落魄而死。
Ecce Ancilla Domini by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50 (retouched in 1874)
Lady Lilith between by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66-68
The Day Dream by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80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Lawrence Alma-Tadema, 1836—1912),一位荷兰画家在比利时学画,在英国出名,在英国获得了爵士头衔。他早期花费极大心思研究并绘制以埃及生活为主题的场景,他热烈的艺术欲望开始朝向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生活,尤其是以古罗马为主。他的画作受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追捧,却同时被艺术评论家骂个半死,都说他的画美则美矣毫无灵魂,说他不知廉耻为了迎合资产阶级爱看裸女的低俗爱好,假借古罗马古希腊之名义明目张胆得画了很多裸女图,说他不懂社会现实。不过阿尔玛-塔德玛对这些批评毫不介意,他一生过得很惬意,生活在自己超级大的豪华房子里,画自己想画的画,还收取不菲的佣金。有才有钱有名声,他想要的一切他都拥有,外界怎么评论他才不管,活得不能更爽歪歪,是最令人羡慕的幸福画家。
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888
A Favourite Custom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909
Under the Roof of Blue Ionian Weather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903
Expectations by Lawrence Alma-Tadema
Ask Me No More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906
约翰·沃特豪斯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1917)是追随罗塞蒂、阿尔玛-塔德玛的拉斐尔前派画家,跟罗塞蒂一样,他也是半个意大利人,他在罗马出生,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意大利人,小时候在意大利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对古希腊古罗马天生就很有兴趣。1883年沃特豪斯与小他九岁的伊斯特·肯沃特结婚,婚后很多画作都以黑眼睛圆脸庞的妻子作为模特。沃特豪斯的画作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画作场面宏大华丽,人物优美、细节精彩,在维多利亚时代迎来了很多赞誉,他的多幅画作常常被印制成为版画,在多个地方流行。神奇的是他从来不画维纳斯、米涅瓦或戴安娜,因为他显然只同情维多利亚时代被压抑的妇女,但对维纳斯这一类放浪女神却一点都喜欢不起来(微笑脸)。
Windswept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02
The Lady of Shalott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88
Nymphs Finding the Head of Orpheus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00
Echo and Narcissus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03
爱德华·伯恩·琼斯
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Sir Edward Burne Jones,1833-1898)毕业于牛津大学神学院,30岁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成为艺术家,最后这个大学霸却在罗塞蒂的影响下,成为了拉斐尔前派画家,所以成就事业跟所学专业没什么关系阿,只要真心喜欢,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伯恩·琼斯在线条的运用融合了拉斐尔前派的中世纪风格,同时又有古典主义的严谨构图和唯美主义的节奏感。他的作品构图细致入微,描绘精中求神,他最爱的主题是高贵的女人、天使、神和英雄,她们优雅而倦怠,有一种远离人间烟火的美。他多才多艺,除了是个画家,他为教堂制作彩绘玻璃,为莫里斯的公司设计了书籍插图、地毯、彩绘玻璃等大量装饰作品。他是一个坚韧的完美主义者,常常在几年或十几年后,还回头修改以前的旧稿子,而修改的次数之多和对完美的追求之纯粹,曾经使他不止一次有要毁掉作品的冲动,堪称处女座人物的楷模!!!
The Beguiling of Merlin by Edward Burne-Jones 1874
Love Among the Ruins by Edward Burne-Jones
The Golden Stairs by Edward Burne-Jones 1876-80
The last sleep of Arthur by Edward Burne-Jones 1898
The Arming and Departure of the Knights by Edward Burne-Jones 1890s
约翰·威廉·格维德
约翰·威廉·格维德(John William Godward,1861 –1922)也是追随罗塞蒂、阿尔玛-塔德玛的拉斐尔前派画家,他成为画家被家人所不喜,所以家里人就跟他断绝了关系,他晚年时期流行像毕加索那样的现代派画家,而像他这样老画美轮美奂的古典派画作的画家就被冷落,饱受非议。没有家人的支持,又遭受非议,他最后不堪忍受在61岁时自杀身亡。早已跟他断绝关系的家人在他死后,迫不及待德把他关于绘画方面留下来的所有手稿焚烧销毁,而且把他所有的照片全部烧掉,这个世界上连他的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真可谓没有比他更苦逼的画家了,尤其是当你看到他画出了那么美的画作却过了如此苦涩的一生,真是有点讽刺。在他的遗书中,他写到:“这个世界太小了,没有办法同时容下毕加索和我。”虽然人生很苦逼,他却特别擅长画美女,特别是通过柔软纱织布料来表现女性体态和皮肤的美感,一股浓浓的古希腊风格,经典雅致。
Youth and Time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1
The Quiet Pet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6
In the Days of Sappho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4
Athenais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8
Idleness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0
说!!今天有没有被美到阿。。。。。
✨🌙⭐️🌟💫✨✨✨✨✨✨✨✨
下期继续推送情迷画色系列文章,暂定来跟大家聊一聊艺术有关的趣事,千万要继续关注,敬请期待哦:)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想鼓励作者继续写下去,可以请作者喝一杯咖啡:)或者任意金额打赏:)
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不合逻辑的诗意”
原创 2017-09-21 林微云 不合逻辑的诗意
本文内容版权归作者林微云(微博@林微云vv)所有,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投诉到底。如需转载文章请微博联系。欢迎关注“不合逻辑的诗意”。 当然,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分享:)
好久没有来了,大家有没有一点点想念我呢?
![]() |
Eighty and Eighteen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今天的主题是美!!
一百多年前呢,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流行颇为繁复的时尚风格,也就是罗里吧嗦的,竭尽雕琢之能事,在时装上表现呢就是层层叠叠的花边,各种繁复的装饰,还有可以勒死人的女性紧胸衣和鲸骨裙,让人不堪忍受。维多利亚风格是席卷整个社会潮流的,不仅仅是服装,艺术、建筑、文学都是这种风格,艺术家通常来说都是最反叛的,能够忍受?于是就有一堆不怕死的艺术家、文学家掀起了一股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是比较松散的运动,提出来“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要纯粹的为美而美。他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地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总而言之,“美”就够了!!
![]() |
Summer by Thomas Wilmer Dewing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所以唯美主义运动也以奥斯卡·王尔德入狱被捕为结束标志。这个时期中国受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的就是“新月派”文人徐志摩,他的诗句是不是就挺美的?唯美主义以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最主要的艺术家包括詹姆斯·惠斯勒和但丁·罗塞蒂等等。
废话少说,我们来看看他们美丽的画吧,反正只要美美美就够了。
詹姆斯·惠斯勒
詹姆斯·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1834.07.11—1903.07.17),一位美国画家不远千里地来到英国,住在伦敦在英国出名,他大学上的竟然是美国高大上的西点军校。年少时全家住过圣彼得堡,他立志做画家,跑到巴黎,可惜他的画被巴黎沙龙拒绝了,于是他一怒之下来到伦敦,认为巴黎人不配拥有他的绘画。他爱白色成痴,他穿白色衣服,住在白色房子里,养一条白色的狗,就连画廊开画展都要涂成全白,当然他很有名的画作之一就是《白色交响曲》三部曲。他打过维多利亚时代最有名的官司,因为艺术批评家罗斯金说他的画不知所云毫无章法,他就一怒之下告了罗斯金,罗斯金家里财大气粗不怕告,告就告呗,输了也没啥事,惠斯勒最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告赢了官司,可巨额律师费却让彻底他破了产,因为这场著名的官司也没有人再敢买他的画了,于是他就从一个有钱有闲的艺术家沦落为落魄潦倒的艺术家,过完了苦逼的晚年。
![]() |
Symphony in White, No. 1 The White Girl by James Whistler 1861–62
![]() |
Symphony in White, No. 2 The Little White Girl by James Whistler 1864–65
![]() |
Symphony in White, No. 3 by James Whistler 1865–67
但丁·罗塞蒂
但丁·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是出生在伦敦的英国意大利裔人,充满了意大利南方人的那种热情,他年纪轻轻就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20岁时与米莱、亨特创立了大名鼎鼎的拉斐耳前派,他一生所爱甚多,可惜最爱永远娶不到,他把他一生所有爱过的女人都画成了名画,女人成就了他,也最终毁了他。除了是个著名大画家,他还是位著名的诗人,才华横溢,英俊潇洒,既是拉斐耳前派的创始人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唯美主义运动,一生的艺术成绩非常彪炳,只可惜晚年沉迷鸦片酊,最后落魄而死。
![]() |
Ecce Ancilla Domini by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50 (retouched in 1874)
![]() |
Lady Lilith between by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66-68
![]() |
The Day Dream by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80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Lawrence Alma-Tadema, 1836—1912),一位荷兰画家在比利时学画,在英国出名,在英国获得了爵士头衔。他早期花费极大心思研究并绘制以埃及生活为主题的场景,他热烈的艺术欲望开始朝向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生活,尤其是以古罗马为主。他的画作受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追捧,却同时被艺术评论家骂个半死,都说他的画美则美矣毫无灵魂,说他不知廉耻为了迎合资产阶级爱看裸女的低俗爱好,假借古罗马古希腊之名义明目张胆得画了很多裸女图,说他不懂社会现实。不过阿尔玛-塔德玛对这些批评毫不介意,他一生过得很惬意,生活在自己超级大的豪华房子里,画自己想画的画,还收取不菲的佣金。有才有钱有名声,他想要的一切他都拥有,外界怎么评论他才不管,活得不能更爽歪歪,是最令人羡慕的幸福画家。
![]() |
The Roses of Heliogabalus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888
![]() |
A Favourite Custom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909
![]() |
Under the Roof of Blue Ionian Weather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903
![]() |
Expectations by Lawrence Alma-Tadema
![]() |
Ask Me No More by Lawrence Alma-Tadema 1906
约翰·沃特豪斯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1917)是追随罗塞蒂、阿尔玛-塔德玛的拉斐尔前派画家,跟罗塞蒂一样,他也是半个意大利人,他在罗马出生,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意大利人,小时候在意大利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对古希腊古罗马天生就很有兴趣。1883年沃特豪斯与小他九岁的伊斯特·肯沃特结婚,婚后很多画作都以黑眼睛圆脸庞的妻子作为模特。沃特豪斯的画作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画作场面宏大华丽,人物优美、细节精彩,在维多利亚时代迎来了很多赞誉,他的多幅画作常常被印制成为版画,在多个地方流行。神奇的是他从来不画维纳斯、米涅瓦或戴安娜,因为他显然只同情维多利亚时代被压抑的妇女,但对维纳斯这一类放浪女神却一点都喜欢不起来(微笑脸)。
![]() |
Windswept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02
![]() |
The Lady of Shalott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88
![]() |
Nymphs Finding the Head of Orpheus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00
![]() |
Echo and Narcissus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03
爱德华·伯恩·琼斯
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Sir Edward Burne Jones,1833-1898)毕业于牛津大学神学院,30岁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成为艺术家,最后这个大学霸却在罗塞蒂的影响下,成为了拉斐尔前派画家,所以成就事业跟所学专业没什么关系阿,只要真心喜欢,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伯恩·琼斯在线条的运用融合了拉斐尔前派的中世纪风格,同时又有古典主义的严谨构图和唯美主义的节奏感。他的作品构图细致入微,描绘精中求神,他最爱的主题是高贵的女人、天使、神和英雄,她们优雅而倦怠,有一种远离人间烟火的美。他多才多艺,除了是个画家,他为教堂制作彩绘玻璃,为莫里斯的公司设计了书籍插图、地毯、彩绘玻璃等大量装饰作品。他是一个坚韧的完美主义者,常常在几年或十几年后,还回头修改以前的旧稿子,而修改的次数之多和对完美的追求之纯粹,曾经使他不止一次有要毁掉作品的冲动,堪称处女座人物的楷模!!!
![]() |
The Beguiling of Merlin by Edward Burne-Jones 1874
![]() |
Love Among the Ruins by Edward Burne-Jones
![]() |
The Golden Stairs by Edward Burne-Jones 1876-80
![]() |
The last sleep of Arthur by Edward Burne-Jones 1898
![]() |
The Arming and Departure of the Knights by Edward Burne-Jones 1890s
约翰·威廉·格维德
约翰·威廉·格维德(John William Godward,1861 –1922)也是追随罗塞蒂、阿尔玛-塔德玛的拉斐尔前派画家,他成为画家被家人所不喜,所以家里人就跟他断绝了关系,他晚年时期流行像毕加索那样的现代派画家,而像他这样老画美轮美奂的古典派画作的画家就被冷落,饱受非议。没有家人的支持,又遭受非议,他最后不堪忍受在61岁时自杀身亡。早已跟他断绝关系的家人在他死后,迫不及待德把他关于绘画方面留下来的所有手稿焚烧销毁,而且把他所有的照片全部烧掉,这个世界上连他的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真可谓没有比他更苦逼的画家了,尤其是当你看到他画出了那么美的画作却过了如此苦涩的一生,真是有点讽刺。在他的遗书中,他写到:“这个世界太小了,没有办法同时容下毕加索和我。”虽然人生很苦逼,他却特别擅长画美女,特别是通过柔软纱织布料来表现女性体态和皮肤的美感,一股浓浓的古希腊风格,经典雅致。
![]() |
Youth and Time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1
![]() |
The Quiet Pet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6
![]() |
In the Days of Sappho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4
![]() |
Athenais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8
![]() |
Idleness by John William Godward 1900
说!!今天有没有被美到阿。。。。。
✨🌙⭐️🌟💫✨✨✨✨✨✨✨✨
下期继续推送情迷画色系列文章,暂定来跟大家聊一聊艺术有关的趣事,千万要继续关注,敬请期待哦:)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想鼓励作者继续写下去,可以请作者喝一杯咖啡:)或者任意金额打赏:)
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不合逻辑的诗意”
![]() |
-
灵魂里深邃的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09 04:00:28
-
清泉雪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14 18:48:31
-
传一西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24 02:27:35
-
念鱼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16 14:10:42
-
四海八荒小忧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30 23:22:39
-
ypapant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28 19:05:29
-
三月的叶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8 14:54:49
-
Kuh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7 12:34:24
-
寒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4 11:34:25
-
城市中的乡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11 21:16:10
-
Summer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08 11:40:58
-
陈小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04 08:16:42
-
好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04 00:24:59
-
电影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03 22:40:55
-
唐斯先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03 20:29:04
-
抹茶土豆Stell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2-03 01: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