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中的美好赠予(文/王路)
昨晚,喝了点酒和茶,有点失眠。我平时是不喝酒的,昨晚见一位朋友,他爱喝酒,我就陪着喝了点。他五瓶,我一瓶,啤的。
我们是在微信群里认识的。去年,公司让搞主笔运营,每个主笔建个群,我就建了个。也不知道可以用来干嘛,我就说,大家不如晨读吧。早晨起来读一首诗,一篇文章,或者跑一次步,都可以在群里说一声,让大家见证,彼此鼓励。这样,就会更有动力坚持一个好习惯。过两天,又想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干脆把群名改为“晨读晚课”,建议大家把一天的所思所想、所得所失晒出来,分享给大家。
再后来,我就没关心了。事情多,只是偶尔点开看看,大部分消息是错过的。就在偶尔的点开中,发现有人的群昵称从“XX”变成了“XX爱XX”。一开始,还以为是闹着玩的,慢慢发现,不是闹着玩,是真有人谈起恋爱来了。
上月在家打官司,心情很低落,偶然点开群,看见“晨读晚课”的帖子。竟然不知何时起,开始有人把每天功课记录下来。多半是读诗,读诗的体会,还有人拍下花朵,记下心情,看得我十分惊喜。
昨天喝酒的朋友,就是里面的一位。他是山西临汾的法官,教我许多打官司的常识。他昵称叫“笛声残”,让我想到李叔同《送别》,“晚风扶柳笛声残”。群里人叫他“残残”,或者“笛声”。但我还是习惯叫他的名字坤鹏。
我从前没把法官和文艺青年联想到一块,虽然他也不是,只是带了些文艺气息。但昨晚他所讲的故事,却让我重新审视很多事情,很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他从山西来北京出差,一个月时间,读在职硕士。上周五,他下了课,背着书包去天津找两位群友。他去之前跟我说过,但我不觉得这是新鲜事。因为我有点被见网友的事情搞得疲乏了。因为写文章的缘故,始终不乏读者要求见面,一开始还比较新鲜,吃顿饭聊聊天,但很快就觉得大家萍水相逢,能聊的其实很有限。谁也不会把自己心底珍藏的东西拿出来,或者是羞怯,或者是不熟,总之,只能问一些家常,甚至谈谈时事。我对时事是最厌恶的,也不善言谈,到最后,甚至连别人家乡都懒得问了。见个新朋友就要问一次家乡,记性又不好,下次忘记了重新问,别人嘴上不说,心里就会有看法。我就被许多人每次见面都问起哪里人。但我理解他们,因为我的记忆力也不好。
常有人跟我说,你应该多混圈子嘛。周围好多人把这种混脸熟叫做“刷脸”,好像是干互联网和媒体的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偶尔去参加活动,就见有人带着一盒名片狂发,发名片,加微信,发完就走。我因为没有随身带名片的习惯,错过了好多次抽奖,这是很可惜的地方。我也被好多人刷过脸了,但是因为我脸盲,就好比一个有毛病的刷卡器,好多人是没刷上的。好在我也没有“哔”一声的功能,刷没刷上他们也不知道。
我拙于社交,常拿读书来掩盖,向朋友举黄侃的日记:“假日,终日有人来,不能读书,甚苦”、“客多,无暇看书,此日可惜”等等,装出一幅爱读书的样子。其实那都是借口。“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有聊得来的朋友喝喝茶吹吹牛可比坐在屋里闷翻书爽太多了。
书和人是一样的。碰见一本契合心意的书不容易,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心境下,读起来感觉也不一样。人也是这样,对的人,对的时机,对的氛围,才可以进入状态。但萍水相逢的人初次见面能聊得彼此契合,实在太少见,就好比一个盲龟在大海上漂流突然钻进一根漂浮着的有孔的木头里那样难得。不是骂谁是乌龟,这个比喻是佛经上的。
因此,李坤鹏跟我说要去天津见网友的时候,我是不以为意的。但等他周日回到北京,在朋友圈晒出照片的时候,我就有点被震到了。他晒出一瓶茅台酒,一桌火锅,还有南开的图片,相声场子。配的文字是:“素昧平生,倏忽莫逆。千里辗转,不拘形迹。”
他们从前是不认识的,只在群里聊过两个月。我想,这得多大的面子才让人家第一次见面就用茅台酒招待啊。换我我舍得吗?不舍得。嘴上说自己不是一个物质的人,但看见别人这样的待客之道,还是不免自惭弗如。
招待坤鹏的这位,叫有容,三十刚刚出头的年纪,在学校当辅导员,茅台是珍藏很久的,唯一的一瓶。这让我想到我爸讲过的一件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有个舅舅在华东师大读研究生,我爸去看他,他不在。室友接待了我爸,请我爸在食堂吃了顿饭,相当丰盛,花了不少钱,在那时候是好几块吧,相当于现在多少我也算不出来。我爸就感叹食堂伙食这么好,然后才知道他们平时吃得相当简单,只是招待客人才来这里。我爸又问了他的家境情况,比我舅舅家还要窘迫。后来提起这事,感慨不已,还记得他是安徽人,但哪个县的记不得了。
和有容一起招待坤鹏的,是个叫十三的女学生,正要毕业。他们都是群里的,平时并不见面,因为坤鹏去,一起聚了下,还去听了天津相声,逛了大学校园。三人在有容家做饭,坤鹏掌勺,十三和有容洗菜打下手。说起这事,他们说感谢我让他们相识,成为朋友,但我实在惭愧得很呀,我什么都没有做,有缘分的人因为缘分而相遇,然后把这样美好的故事馈赠给我。
坤鹏还讲了另一个故事。他认识一位朋友,通过《尘世挽歌》这本书认识的。他在网上发现有位姑娘想要这本书的电子版,恰好自己有,就发了给她。姑娘原先在北京工作,一次骑行去西藏,在拉萨发现一家小客栈转让,只要五万块钱。当时有点小心动,也没太在意,但整个旅行中总对这事念念不忘,回到北京,还是惦记着,就给坤鹏打了个电话,让坤鹏帮他出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家人同意她这么做并给她五万块钱。
坤鹏想了个主意,果然奏效了,于是姑娘第二天就买机票飞到拉萨,把客栈盘了下来。从此,就在那里当旅店老板了。现在,好像在丽江还是什么地方也开了客栈,成为三家客栈的老板了。后来坤鹏去西藏,就住在她的客栈里。姑娘性格豪爽,和坤鹏一起喝酒,还送了很多佛珠。后来坤鹏回到山西,又帮她做些慈善的募捐活动。
所有这些,都让我对坤鹏刮目相看。看外形,只觉得他是一个抽烟喝酒,大腹便便的人。法官的职业,又先定地给我留下严肃刻板的印象。坐在一起喝酒交谈,才发现他的这些方面,了解他的这些故事。
酒喝得并不多,但话匣子打开了,且彼此又没有别的瓜葛,就可以放开了聊。他说跟单位同事喝酒多,但是聊不到这些。这我明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种氛围和心境,就决定了一次聊天的内容。萍水相逢的人之间,只要彼此怀抱着善意和真诚,又恰好幸运地找到足以让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是可以聊得很开心的。但异性之间通常不行,中间往往夹带着一点别的暧昧,除非两个人都丑。
坤鹏强烈推荐我看电影《怦然心动》,他在豆瓣看过一段非常好的影评。说着,就向我背起来:
“听到片尾曲《let it be me》的时候,我久远的记忆真正开始蠢动。很多年前,衣如白云黑发如永夜,停车场尽头,远远地飘过来一句,轻轻地,以只属于你的,特殊的,我还记得的语调,隔着那么多年飘了过来,让人事到如今还是泛起波澜。我可能是太久没想起这个了,仅仅在这个周六的夜晚,在被黑夜和孤独包围着的异样的宁静中,从别人的美好故事里,偷得了一分愉悦,偷得了一丝闲情逸致来重新翻阅往事,像初恋那样。或许很多年以后,我们各自结婚了,你听着你的爱人絮絮叨叨,每一两年极偶然地,能想起我的影子,记起我早年几乎从不发牢骚的和你曾言之温柔得难以理解的奇异个性,而我对着我的另一半把你永远留在黑暗中,但是这句话,就死死地缠绕在了每一个跟初恋有关的事物里,像一棵永远砍不去的树。——是啊,为什么不呢,像初恋那样,只要对方值得。”
我听着他这样一个体型微胖的法官,放下手中的烟头和啤酒杯,磕磕巴巴而又感情满溢地背出这些句子。背完,还意犹未尽,又从书包里翻出笔记本,打开给我看。他说时常在等车的时候,把它翻出来反复地看。
说完,又想起有容。送他离开天津的时候,有容很伤感,不知说些什么。坤鹏说他最佩服有容的一点,是心可以宁静。有容下午送走他,一个人回到家抄起《心经》,用毛笔在宣纸上工工整整写下蝇头小楷。晚上,从晨读晚课的记录里知道,有容在读尚小云的传记。
我和坤鹏吃到十点之后,是在南锣鼓巷。算着末班地铁,在接近打烊的时候离开。他去丰台,我回望京。回到住处已是十一点半。我洗漱了,躺在床上看书,已经过了零点,坤鹏发来微信。打开看,是两段录音,他朗读的那段影评。我凭着声音打出文字,上网搜了,作者叫Delphi,居住在丹佛。
我告诉坤鹏早点休息,关掉手机,自己却睡不着。啤酒气从胃里涌出来,感到很渴,却很欣悦。这些都是很好的故事,是平淡生活中的美好赠予。
微信公众号:i_wanglu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公众号:i_wanglu,转载请通知wanghuan1@ifeng.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
我们是在微信群里认识的。去年,公司让搞主笔运营,每个主笔建个群,我就建了个。也不知道可以用来干嘛,我就说,大家不如晨读吧。早晨起来读一首诗,一篇文章,或者跑一次步,都可以在群里说一声,让大家见证,彼此鼓励。这样,就会更有动力坚持一个好习惯。过两天,又想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干脆把群名改为“晨读晚课”,建议大家把一天的所思所想、所得所失晒出来,分享给大家。
再后来,我就没关心了。事情多,只是偶尔点开看看,大部分消息是错过的。就在偶尔的点开中,发现有人的群昵称从“XX”变成了“XX爱XX”。一开始,还以为是闹着玩的,慢慢发现,不是闹着玩,是真有人谈起恋爱来了。
上月在家打官司,心情很低落,偶然点开群,看见“晨读晚课”的帖子。竟然不知何时起,开始有人把每天功课记录下来。多半是读诗,读诗的体会,还有人拍下花朵,记下心情,看得我十分惊喜。
昨天喝酒的朋友,就是里面的一位。他是山西临汾的法官,教我许多打官司的常识。他昵称叫“笛声残”,让我想到李叔同《送别》,“晚风扶柳笛声残”。群里人叫他“残残”,或者“笛声”。但我还是习惯叫他的名字坤鹏。
我从前没把法官和文艺青年联想到一块,虽然他也不是,只是带了些文艺气息。但昨晚他所讲的故事,却让我重新审视很多事情,很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他从山西来北京出差,一个月时间,读在职硕士。上周五,他下了课,背着书包去天津找两位群友。他去之前跟我说过,但我不觉得这是新鲜事。因为我有点被见网友的事情搞得疲乏了。因为写文章的缘故,始终不乏读者要求见面,一开始还比较新鲜,吃顿饭聊聊天,但很快就觉得大家萍水相逢,能聊的其实很有限。谁也不会把自己心底珍藏的东西拿出来,或者是羞怯,或者是不熟,总之,只能问一些家常,甚至谈谈时事。我对时事是最厌恶的,也不善言谈,到最后,甚至连别人家乡都懒得问了。见个新朋友就要问一次家乡,记性又不好,下次忘记了重新问,别人嘴上不说,心里就会有看法。我就被许多人每次见面都问起哪里人。但我理解他们,因为我的记忆力也不好。
常有人跟我说,你应该多混圈子嘛。周围好多人把这种混脸熟叫做“刷脸”,好像是干互联网和媒体的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偶尔去参加活动,就见有人带着一盒名片狂发,发名片,加微信,发完就走。我因为没有随身带名片的习惯,错过了好多次抽奖,这是很可惜的地方。我也被好多人刷过脸了,但是因为我脸盲,就好比一个有毛病的刷卡器,好多人是没刷上的。好在我也没有“哔”一声的功能,刷没刷上他们也不知道。
我拙于社交,常拿读书来掩盖,向朋友举黄侃的日记:“假日,终日有人来,不能读书,甚苦”、“客多,无暇看书,此日可惜”等等,装出一幅爱读书的样子。其实那都是借口。“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有聊得来的朋友喝喝茶吹吹牛可比坐在屋里闷翻书爽太多了。
书和人是一样的。碰见一本契合心意的书不容易,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心境下,读起来感觉也不一样。人也是这样,对的人,对的时机,对的氛围,才可以进入状态。但萍水相逢的人初次见面能聊得彼此契合,实在太少见,就好比一个盲龟在大海上漂流突然钻进一根漂浮着的有孔的木头里那样难得。不是骂谁是乌龟,这个比喻是佛经上的。
因此,李坤鹏跟我说要去天津见网友的时候,我是不以为意的。但等他周日回到北京,在朋友圈晒出照片的时候,我就有点被震到了。他晒出一瓶茅台酒,一桌火锅,还有南开的图片,相声场子。配的文字是:“素昧平生,倏忽莫逆。千里辗转,不拘形迹。”
他们从前是不认识的,只在群里聊过两个月。我想,这得多大的面子才让人家第一次见面就用茅台酒招待啊。换我我舍得吗?不舍得。嘴上说自己不是一个物质的人,但看见别人这样的待客之道,还是不免自惭弗如。
招待坤鹏的这位,叫有容,三十刚刚出头的年纪,在学校当辅导员,茅台是珍藏很久的,唯一的一瓶。这让我想到我爸讲过的一件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有个舅舅在华东师大读研究生,我爸去看他,他不在。室友接待了我爸,请我爸在食堂吃了顿饭,相当丰盛,花了不少钱,在那时候是好几块吧,相当于现在多少我也算不出来。我爸就感叹食堂伙食这么好,然后才知道他们平时吃得相当简单,只是招待客人才来这里。我爸又问了他的家境情况,比我舅舅家还要窘迫。后来提起这事,感慨不已,还记得他是安徽人,但哪个县的记不得了。
和有容一起招待坤鹏的,是个叫十三的女学生,正要毕业。他们都是群里的,平时并不见面,因为坤鹏去,一起聚了下,还去听了天津相声,逛了大学校园。三人在有容家做饭,坤鹏掌勺,十三和有容洗菜打下手。说起这事,他们说感谢我让他们相识,成为朋友,但我实在惭愧得很呀,我什么都没有做,有缘分的人因为缘分而相遇,然后把这样美好的故事馈赠给我。
坤鹏还讲了另一个故事。他认识一位朋友,通过《尘世挽歌》这本书认识的。他在网上发现有位姑娘想要这本书的电子版,恰好自己有,就发了给她。姑娘原先在北京工作,一次骑行去西藏,在拉萨发现一家小客栈转让,只要五万块钱。当时有点小心动,也没太在意,但整个旅行中总对这事念念不忘,回到北京,还是惦记着,就给坤鹏打了个电话,让坤鹏帮他出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家人同意她这么做并给她五万块钱。
坤鹏想了个主意,果然奏效了,于是姑娘第二天就买机票飞到拉萨,把客栈盘了下来。从此,就在那里当旅店老板了。现在,好像在丽江还是什么地方也开了客栈,成为三家客栈的老板了。后来坤鹏去西藏,就住在她的客栈里。姑娘性格豪爽,和坤鹏一起喝酒,还送了很多佛珠。后来坤鹏回到山西,又帮她做些慈善的募捐活动。
所有这些,都让我对坤鹏刮目相看。看外形,只觉得他是一个抽烟喝酒,大腹便便的人。法官的职业,又先定地给我留下严肃刻板的印象。坐在一起喝酒交谈,才发现他的这些方面,了解他的这些故事。
酒喝得并不多,但话匣子打开了,且彼此又没有别的瓜葛,就可以放开了聊。他说跟单位同事喝酒多,但是聊不到这些。这我明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种氛围和心境,就决定了一次聊天的内容。萍水相逢的人之间,只要彼此怀抱着善意和真诚,又恰好幸运地找到足以让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是可以聊得很开心的。但异性之间通常不行,中间往往夹带着一点别的暧昧,除非两个人都丑。
坤鹏强烈推荐我看电影《怦然心动》,他在豆瓣看过一段非常好的影评。说着,就向我背起来:
“听到片尾曲《let it be me》的时候,我久远的记忆真正开始蠢动。很多年前,衣如白云黑发如永夜,停车场尽头,远远地飘过来一句,轻轻地,以只属于你的,特殊的,我还记得的语调,隔着那么多年飘了过来,让人事到如今还是泛起波澜。我可能是太久没想起这个了,仅仅在这个周六的夜晚,在被黑夜和孤独包围着的异样的宁静中,从别人的美好故事里,偷得了一分愉悦,偷得了一丝闲情逸致来重新翻阅往事,像初恋那样。或许很多年以后,我们各自结婚了,你听着你的爱人絮絮叨叨,每一两年极偶然地,能想起我的影子,记起我早年几乎从不发牢骚的和你曾言之温柔得难以理解的奇异个性,而我对着我的另一半把你永远留在黑暗中,但是这句话,就死死地缠绕在了每一个跟初恋有关的事物里,像一棵永远砍不去的树。——是啊,为什么不呢,像初恋那样,只要对方值得。”
我听着他这样一个体型微胖的法官,放下手中的烟头和啤酒杯,磕磕巴巴而又感情满溢地背出这些句子。背完,还意犹未尽,又从书包里翻出笔记本,打开给我看。他说时常在等车的时候,把它翻出来反复地看。
说完,又想起有容。送他离开天津的时候,有容很伤感,不知说些什么。坤鹏说他最佩服有容的一点,是心可以宁静。有容下午送走他,一个人回到家抄起《心经》,用毛笔在宣纸上工工整整写下蝇头小楷。晚上,从晨读晚课的记录里知道,有容在读尚小云的传记。
我和坤鹏吃到十点之后,是在南锣鼓巷。算着末班地铁,在接近打烊的时候离开。他去丰台,我回望京。回到住处已是十一点半。我洗漱了,躺在床上看书,已经过了零点,坤鹏发来微信。打开看,是两段录音,他朗读的那段影评。我凭着声音打出文字,上网搜了,作者叫Delphi,居住在丹佛。
我告诉坤鹏早点休息,关掉手机,自己却睡不着。啤酒气从胃里涌出来,感到很渴,却很欣悦。这些都是很好的故事,是平淡生活中的美好赠予。
微信公众号:i_wanglu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王路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王路,公众号:i_wanglu,转载请通知wanghuan1@ifeng.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
-
不复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6 20:08:50
-
一笑解千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6 15:48:34
-
H,elp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14:08:39
-
生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0 23:46:25
-
Cath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5 13:29:52
-
三句半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16 14:38:14
-
奔跑的小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2 20:00:22
-
yaowen716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29 18:21:26
-
安静的美女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0 20:50:54
-
小楼钟声向晚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8-06 17:15:56
-
Hi坚果@三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8-06 16:09:38
-
深谷幽蘭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8-03 23:43:52
-
S0L_E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24 23:21:52
-
yoyo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21 20:05:53
-
北冥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11 23:05:26
-
平原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15 16:19:47
-
孙悦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14 00:01:33
-
左下角的泪眼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13 20:25:40
-
地狱人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08 00:45:50
-
商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07 22:02:29
-
小颖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07 22:02:08
-
四月一日侑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07 21:07:48
-
Y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02 19:53:06
-
masterpl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02 19:31:43
-
靈龜暢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8 14:03:15
-
酒神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7 14:42:4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7 13:47:58
-
吴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7 10:09:06
-
王喵丫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5 18:15:08
-
thisyea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5 16:07:20
-
yunshengchu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5 13:33:09
-
于乐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5 10:58:10
-
埃泽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5 09:12:28
-
wood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9:12:07
-
哀家害喜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7:57:23
-
suga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5:17:35
-
久远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4:57:49
-
睡觉的狐狸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4:04:58
-
洛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4:03:11
-
丸子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4:01:39
-
flysti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3:39:38
-
-0mumu0-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3:31:36
-
淡淡的紫色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3:25:21
-
鹅仔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3:23:49
-
穿拖鞋打篮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1:43:15
-
严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1:41:0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1:30:45
-
寂照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1:29:4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1:20:32
-
passer b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58:2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49:3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48:15
-
Ire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47:32
-
胡無巧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33:49
-
叫了15年加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31:51
-
Lu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28:47
-
胖七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23:02
-
田上星星参北斗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14:08
-
窗外那棵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13:24
-
7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10:07:58
-
咚touch h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09:49:35
-
新的新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09:44:11
-
僵尸仔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09:39:10
-
肖恩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09:28:05
-
一生所爱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09:20:06
-
yldc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4 09:19:54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越过边境的少女 (2人喜欢)
- 我哪敢跟领导讨价还价 (9人喜欢)
- 半夜摸鱼的队长和会计 (1人喜欢)
- 林姐的钥匙:一段无法启程的旅途 (1人喜欢)
- 高档会所的合影和离岸公司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