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立夏河西狂奔记第一篇——敦煌成城湾
4月的时候又去了趟山西,因为很多点与太行内外行记重合,所以就不再开帖了,5月初去了甘肃,从兰州到敦煌,大约十天,差不多从头到尾走了趟河西走廊,本篇即为此行第一篇,有关此类图影日志,我曾说过好几回,这里再交代一下,我所发的行游图影日记分为两种,一则是如豫冀晋行记这样的详说,内容多,信息量大,态度比较正经,进度自然也就慢,九天的行程,四年来二十多篇才写了其中的四天;另一种是飞奔记,来不及细说,多半只能列个图影纲目,暂且作个流水记录,虽然可以轻松些,不过图片往往很多,裁剪费时,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专攻,所以同样跟不上实际的进度。
本次河西狂奔,于本朱而言,重点是敦煌莫高窟,然而莫高窟只能通过讲座而无法用这样的日志来介绍,故暂且省略,不过既然到了敦煌,对于当地的其他有意思的景点,还是可以稍加介绍,可也不能以旅游攻略看待,特此说明一下下!本篇即为敦煌莫高窟成城湾的影像日志。
一般游客,从抵达敦煌火车站或机场之后,常常直奔莫高窟,我们到得敦煌的那天,上午跑了趟肃北县,之后的半天再参观莫高窟时间来不及,故而临时决定,到成城湾看一下,成城湾普通游客绝少光顾,其实也根本算不上一处景点,常人大多不知道莫高窟附近还有这样一个地方,春夏之际敦煌时常有沙尘暴,去成城湾的路上我们屡屡遭遇遮天蔽日的风沙,这里本朱还不断地用相机拍照,以至于同行人说:“沙尘对相机会造成损伤,你这相机是不打算要了吧?!”本朱顿时无语哽咽!
成城湾花塔为宋代所建,在大泉河岸边,高近10米,面风口一面风化严重,而背面背风处保存完好,塔全由土砌成,外表抹泥及浮塑各细部其,平面八角形,下部为基台,基台上叠塑须弥座,须弥座的下部都有覆莲,上层须弥座以上有覆莲、联珠及仰莲和圆线,此上又有一层覆莲作塔身的基脚.塔身收分显著,八棱各塑作小八角柱,下有覆莲柱础,上有阑额.柱顶承一斗三升交耍头,各面有人字补间一朵,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散斗上都以替木承檐槫。所有的拱包括人字拱都变形塑作卷草纹。塔身西面为正面,开圆券门,其余三正面砌同大的圆券形假门.都塑有束莲门柱、火焰形门楣、左右升龙捧宝珠等。
塔身上有两层混线承仰莲挑出塔檐,屋顶凹曲收进,塑有斜脊.再上于仰覆莲须弥座上立巨大的圆形平面塔顶。整个塔顶轮廓饱满圜和如满浸水分之笔尖,塑莲辦七层,下三层每目16辦,各辦高低相间并上下相错,在每个高辦上各立小方塔一座;上四层每层减为8辦,亦上下相错,但各辦等高,每辦上都立有小方塔,总计共80辦,56塔.下层莲辦较大.形象较复杂,愈上渐缩小并简化。(抄萧默先生《敦煌建筑研究》中有关介绍)
塔的四斜面遗有泥塑衣裙残段和从塔基伸出的残木棍头,可知各面原都有天王塑像。
壬辰年立夏河西狂奔记第二篇——敦煌佛爷庙
![]() |
壬辰年立夏河西狂奔路线图 |
本次河西狂奔,于本朱而言,重点是敦煌莫高窟,然而莫高窟只能通过讲座而无法用这样的日志来介绍,故暂且省略,不过既然到了敦煌,对于当地的其他有意思的景点,还是可以稍加介绍,可也不能以旅游攻略看待,特此说明一下下!本篇即为敦煌莫高窟成城湾的影像日志。
![]() |
成城湾鸟瞰 |
一般游客,从抵达敦煌火车站或机场之后,常常直奔莫高窟,我们到得敦煌的那天,上午跑了趟肃北县,之后的半天再参观莫高窟时间来不及,故而临时决定,到成城湾看一下,成城湾普通游客绝少光顾,其实也根本算不上一处景点,常人大多不知道莫高窟附近还有这样一个地方,春夏之际敦煌时常有沙尘暴,去成城湾的路上我们屡屡遭遇遮天蔽日的风沙,这里本朱还不断地用相机拍照,以至于同行人说:“沙尘对相机会造成损伤,你这相机是不打算要了吧?!”本朱顿时无语哽咽!
![]() |
沙尘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到成城湾主要是看一座塔 |
![]() |
![]() |
![]() |
![]() |
![]() |
![]() |
![]() |
成城湾花塔为宋代所建,在大泉河岸边,高近10米,面风口一面风化严重,而背面背风处保存完好,塔全由土砌成,外表抹泥及浮塑各细部其,平面八角形,下部为基台,基台上叠塑须弥座,须弥座的下部都有覆莲,上层须弥座以上有覆莲、联珠及仰莲和圆线,此上又有一层覆莲作塔身的基脚.塔身收分显著,八棱各塑作小八角柱,下有覆莲柱础,上有阑额.柱顶承一斗三升交耍头,各面有人字补间一朵,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散斗上都以替木承檐槫。所有的拱包括人字拱都变形塑作卷草纹。塔身西面为正面,开圆券门,其余三正面砌同大的圆券形假门.都塑有束莲门柱、火焰形门楣、左右升龙捧宝珠等。
![]() |
![]() |
![]() |
![]() |
塔身上有两层混线承仰莲挑出塔檐,屋顶凹曲收进,塑有斜脊.再上于仰覆莲须弥座上立巨大的圆形平面塔顶。整个塔顶轮廓饱满圜和如满浸水分之笔尖,塑莲辦七层,下三层每目16辦,各辦高低相间并上下相错,在每个高辦上各立小方塔一座;上四层每层减为8辦,亦上下相错,但各辦等高,每辦上都立有小方塔,总计共80辦,56塔.下层莲辦较大.形象较复杂,愈上渐缩小并简化。(抄萧默先生《敦煌建筑研究》中有关介绍)
![]() |
![]() |
![]() |
![]() |
![]() |
成城湾花塔结构示意图,摘自《敦煌建筑研究》 |
塔的四斜面遗有泥塑衣裙残段和从塔基伸出的残木棍头,可知各面原都有天王塑像。
![]() |
1914年俄国奥登堡所摄成城湾花塔旧影 |
![]() |
奥登堡所摄成城湾花塔旧影,其时花塔外力士尚存。 |
![]() |
山坡之上还有一座小塔 |
![]() |
![]() |
还有一座古堡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山坡上俯视大泉河谷 |
壬辰年立夏河西狂奔记第二篇——敦煌佛爷庙
-
芒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2-21 01:54:55
-
周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9-21 16:12:07
-
喜喜自動販賣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9-13 12:40:23
-
山鲁佐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8-09 20:41:22
-
角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14 14:49:41
-
Simon铁加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14 09:49:39
-
流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10 18:15:29
-
慢先森 转发了这篇日记
塔身好美。北方真好,那么多古建筑就那么静静的在苍凉的大地上矗立上千年,南方就不行,要是木质的就更惨,一旦荒废隔个十年八年就被草木覆盖雨水侵袭湮没消失了。
2012-07-09 10:14:42 -
山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30 20:56:19
-
nemher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30 17:30:32
-
稻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29 05:30:10
-
務-虛-眞-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28 23:28:30
-
Mr.le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28 13:16:31
-
梵高的耳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27 13:07:12
-
正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27 11:58:14
-
枫言戏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27 11:30:15
-
無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27 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