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盘b盘
在冷知识小组看到有人问:为什么电脑只有CDEF盘,没有AB?这个问题触动了我老人家的泪点:神啊,出生于软盘绝迹以后时代孩子们都已经开始出来混世界了,我是已经老了。。。。。。
其实人一天一天都在老,只不过自己不觉得。只有偶尔被每个过去时代的象征物勾引到,才会涕泗交流。而且这些象征物越冷僻就越有效----也不一定是东西,也可以是声音,气味。上上次回国的时候,去学校宿舍里转了一下,那种水房里的潮气混合着略微发霉的墙皮的特有味道,一下子就把我休眠了十几年的部分脑细胞电击到高潮。
这个A盘B盘的问题,让我甚至想起了小学。其实作为一个小城市的孩子,我接触电脑还算早,因为我们小学算是当地最好的小学,总是会搞点貌似新潮的东西----你懂的,学校的这种行为特征到现在也不会变的,只不过具体内容与时俱进而已。所以学校就买了几台“电子计算机”(那时候还不流行叫电脑的哦),办了一个兴趣小组,找了一个老师,挑了七八个学生。很有幸,在下就是学生之一。记不清当时是四年级还是五年级了,大概是五年级,每个周五下午放学以后,我们几个人就满怀兴奋爬上楼来到大锁套小锁保护严密的机房门口,等老师来开门。最开始貌似只有两台苹果II,苹果没发迹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种冷艳的白雪公主范儿哦,一样是灰不拉几的土炮塑料外壳。另外还有七八台laser310,老师告诉我们那叫“来赛310”!连AB盘都不知道的小朋友们更没法想象了,那laser310其实就是一个键盘,只不过在现在F1-F12的地方是一个只有三行的单色显示屏,简直简陋到石器时代去了。
我们一开始是只能用laser310练习编程的,只有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才用苹果。年轻的亲们,那时候电脑是用5寸软盘启动的,就是黑黑的长得像唱片但比唱片小很多的磁片,有个方形纸外壳,塞进软驱之前还得用注意手指头在中间把磁片拨得中心对称。塞进去启动之后屏幕上出现一个A:>, 这就是A盘啊年轻的亲们,同理B盘是3寸软驱,后来有了硬盘才是C,再后来出现的光驱,闪存就没有享受到固定盘符的待遇,总是跟在硬盘屁股后面,看来电脑界也是敬老尊贤有伦理的咩?5寸软盘的容量低到现在无法想象,忘了最早是多少,64K还是128K?还有单面单密度,双面双密度之分,我记得后来初中才能买到512K的盘,到了高中时候才有1.2M的。苹果II的内存大概是64K(硬盘,硬盘是什么东西?),每次启动必须先把“系统盘”插进去。我们当时根本不懂所谓“系统”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没有那一张有老师手写“DOS 1.2”标签的黑盘片,光按开机开关木有用!
Laser310只能用来编程,而苹果II上则可以玩游戏。我们只在老师开恩的时候玩过一两次,就是最经典,也是最土的吃豆和警察抓小偷,这已经让我们激动的不行,每次上课都狂期盼老师发放福利,多数时候当然失望而归。后来又买了几台苹果II,我们渐渐告别了laser310, 都在苹果II上操练了,后来因为周六也开始安排上机时间,还给了我们一把机房的钥匙,然而游戏还是木得玩,直到苗辰同学不知哪里搞到了一张带游戏的系统盘。现在想想这哥们真是颖悟过人,在我们其他人还屁都不懂的时候早早就领悟到了什么叫做“拷贝”。每次老师一走,他就摸出自己盘,帮我们重新开机,启动,然后就直奔游戏。苗辰,你小子没成为中国的乔布斯真是tmd遗憾啊!
那真是一段快乐时光,不光指有游戏可玩。因为上机,放学比同学晚,往往天都黑了,几个小孩在楼道里摸黑往下走,一边走一边狼嚎各种流行歌曲。还有因为回家太晚,而且落单,在路上被高年级的孩子打劫过。周六上午上机完后,有段时间几个人还常去住在学校旁边的同学家里玩。他家大人一般不在,书不少,可以随便看,最棒的是他家房子本来是学校教室,及其宽敞,几个人在里面可以随意打闹,尼玛苗辰同学还在里面翻过筋斗。
本来呢,学校搞这个兴趣小组是听说省里要搞竞赛的,结果到最后那年竞赛取消了,或者是因为要升学的关系停办了,我记不清了。总之我不记得参加过什么竞赛,只是收获了一些快乐时光和一些好同学。也不能说没学到东西,其实后来到大学一些计算机课,还是在靠小学和中学学的那点BASIC的底子在撑。不过大学时我对编程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应付完作业就算。
说起来,我觉得我的少年时代还玩得不错,虽然学习压力肯定是比大城市的孩子大,但是自由的时间还算挺多的,小学是上完课就回家,经常跑到我家旁边操场上爬树玩。初中2年级才开始上晚自习,而且我觉得在学校上晚自习比在家呆着有意思,因为天黑的时候可以比白天玩得更疯更有意思,尤其是课间和放学以后。高中至少周末不用上课,除了高三,所有寒暑假基本该放的都放。几年以后,我表弟表妹上学的时候,就没这么便宜的事了,他们跟我都上同一所高中,一个月只能休息半天了。不过可能他们也觉得中学生活挺有意思的,人的弹性是很大的,无论外部条件怎样,只要有好伙伴,有事做,总不会无聊。
咦,本来是说a驱b驱的,怎么扯到了这里?而且扯了半天只说了5寸盘的故事,还有3寸盘的故事没说。算了,以后再扯吧。不过,扯到这里还确实很想当年一起偷玩游戏,在楼道摸黑里唱歌的同学们。有两个我每次回家还都能见到,有一个家伙跟我一起在北京上学,反倒自从研究生毕业之后就销声匿迹谁也没他的消息了。如果他能碰巧看到这篇帖子的话,我要对他说,高峰,你他妈的快快现身给我滚出来,我还想去你家打麻将!!
其实人一天一天都在老,只不过自己不觉得。只有偶尔被每个过去时代的象征物勾引到,才会涕泗交流。而且这些象征物越冷僻就越有效----也不一定是东西,也可以是声音,气味。上上次回国的时候,去学校宿舍里转了一下,那种水房里的潮气混合着略微发霉的墙皮的特有味道,一下子就把我休眠了十几年的部分脑细胞电击到高潮。
这个A盘B盘的问题,让我甚至想起了小学。其实作为一个小城市的孩子,我接触电脑还算早,因为我们小学算是当地最好的小学,总是会搞点貌似新潮的东西----你懂的,学校的这种行为特征到现在也不会变的,只不过具体内容与时俱进而已。所以学校就买了几台“电子计算机”(那时候还不流行叫电脑的哦),办了一个兴趣小组,找了一个老师,挑了七八个学生。很有幸,在下就是学生之一。记不清当时是四年级还是五年级了,大概是五年级,每个周五下午放学以后,我们几个人就满怀兴奋爬上楼来到大锁套小锁保护严密的机房门口,等老师来开门。最开始貌似只有两台苹果II,苹果没发迹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种冷艳的白雪公主范儿哦,一样是灰不拉几的土炮塑料外壳。另外还有七八台laser310,老师告诉我们那叫“来赛310”!连AB盘都不知道的小朋友们更没法想象了,那laser310其实就是一个键盘,只不过在现在F1-F12的地方是一个只有三行的单色显示屏,简直简陋到石器时代去了。
![]() |
喏,laser310就长这个鸟样,不过我们用的那个还多一个二指宽的显示屏 |
![]() |
土炮时期的Apple II 我们用的还没这个好,显示器下面那两个软驱都没有,几台机器共用一个软驱 |
我们一开始是只能用laser310练习编程的,只有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才用苹果。年轻的亲们,那时候电脑是用5寸软盘启动的,就是黑黑的长得像唱片但比唱片小很多的磁片,有个方形纸外壳,塞进软驱之前还得用注意手指头在中间把磁片拨得中心对称。塞进去启动之后屏幕上出现一个A:>, 这就是A盘啊年轻的亲们,同理B盘是3寸软驱,后来有了硬盘才是C,再后来出现的光驱,闪存就没有享受到固定盘符的待遇,总是跟在硬盘屁股后面,看来电脑界也是敬老尊贤有伦理的咩?5寸软盘的容量低到现在无法想象,忘了最早是多少,64K还是128K?还有单面单密度,双面双密度之分,我记得后来初中才能买到512K的盘,到了高中时候才有1.2M的。苹果II的内存大概是64K(硬盘,硬盘是什么东西?),每次启动必须先把“系统盘”插进去。我们当时根本不懂所谓“系统”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没有那一张有老师手写“DOS 1.2”标签的黑盘片,光按开机开关木有用!
![]() |
这就是传说中的5寸软盘!神秘吧,牛逼吧,其实尼玛摞一屋子容量还不顶你钥匙链上栓的那个4G闪存 |
Laser310只能用来编程,而苹果II上则可以玩游戏。我们只在老师开恩的时候玩过一两次,就是最经典,也是最土的吃豆和警察抓小偷,这已经让我们激动的不行,每次上课都狂期盼老师发放福利,多数时候当然失望而归。后来又买了几台苹果II,我们渐渐告别了laser310, 都在苹果II上操练了,后来因为周六也开始安排上机时间,还给了我们一把机房的钥匙,然而游戏还是木得玩,直到苗辰同学不知哪里搞到了一张带游戏的系统盘。现在想想这哥们真是颖悟过人,在我们其他人还屁都不懂的时候早早就领悟到了什么叫做“拷贝”。每次老师一走,他就摸出自己盘,帮我们重新开机,启动,然后就直奔游戏。苗辰,你小子没成为中国的乔布斯真是tmd遗憾啊!
![]() |
这个是吃豆,当然当年的版本是单色的,简单多了。 |
![]() |
警察抓小偷,当年也是单色的 |
那真是一段快乐时光,不光指有游戏可玩。因为上机,放学比同学晚,往往天都黑了,几个小孩在楼道里摸黑往下走,一边走一边狼嚎各种流行歌曲。还有因为回家太晚,而且落单,在路上被高年级的孩子打劫过。周六上午上机完后,有段时间几个人还常去住在学校旁边的同学家里玩。他家大人一般不在,书不少,可以随便看,最棒的是他家房子本来是学校教室,及其宽敞,几个人在里面可以随意打闹,尼玛苗辰同学还在里面翻过筋斗。
本来呢,学校搞这个兴趣小组是听说省里要搞竞赛的,结果到最后那年竞赛取消了,或者是因为要升学的关系停办了,我记不清了。总之我不记得参加过什么竞赛,只是收获了一些快乐时光和一些好同学。也不能说没学到东西,其实后来到大学一些计算机课,还是在靠小学和中学学的那点BASIC的底子在撑。不过大学时我对编程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应付完作业就算。
说起来,我觉得我的少年时代还玩得不错,虽然学习压力肯定是比大城市的孩子大,但是自由的时间还算挺多的,小学是上完课就回家,经常跑到我家旁边操场上爬树玩。初中2年级才开始上晚自习,而且我觉得在学校上晚自习比在家呆着有意思,因为天黑的时候可以比白天玩得更疯更有意思,尤其是课间和放学以后。高中至少周末不用上课,除了高三,所有寒暑假基本该放的都放。几年以后,我表弟表妹上学的时候,就没这么便宜的事了,他们跟我都上同一所高中,一个月只能休息半天了。不过可能他们也觉得中学生活挺有意思的,人的弹性是很大的,无论外部条件怎样,只要有好伙伴,有事做,总不会无聊。
咦,本来是说a驱b驱的,怎么扯到了这里?而且扯了半天只说了5寸盘的故事,还有3寸盘的故事没说。算了,以后再扯吧。不过,扯到这里还确实很想当年一起偷玩游戏,在楼道摸黑里唱歌的同学们。有两个我每次回家还都能见到,有一个家伙跟我一起在北京上学,反倒自从研究生毕业之后就销声匿迹谁也没他的消息了。如果他能碰巧看到这篇帖子的话,我要对他说,高峰,你他妈的快快现身给我滚出来,我还想去你家打麻将!!
-
田 玉儿他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1-23 00:34:08
-
Cat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5 03:32:03
-
BabyCNM 转发了这篇日记
看到楼主的故事,我不经想到了自己小学的时候也被选去搞basic语言。那时候我连英文都不懂,连A、B、C怎么发音都不知道。那个年代刚出windows me。
2012-03-28 13:54:25 -
伊莎贝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2-01 13:40:15
-
帕布利卡醬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30 17:41:00
-
Camping_ 转发了这篇日记
家里现在还有好多没了用处的软盘。。。小学就住宿每天上晚自习的人你真的伤不起!童年对我来说就是被小学格式化了的生活和放了N遍的动画片,虽说也有好多欢乐的时候…
2012-01-28 16:35:01 -
思无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7 19:12:31
-
祝英台与海菲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6 23:04:25
-
游来游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6 22:53:58
-
le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6 12:39:49
-
黄金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6 04:42:26
-
小小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5 04:03:37
-
钱小钱 转发了这篇日记
我也有跟LZ类似的童年经历,不过没有这么高端...直接上来就是386+Dos...后来记得是win95,玩的也不是LZ那个,而是红警之类的...
2012-01-24 18:21:18 -
Diplodocu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4 14:23:07
-
甜瓜反面的补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4 00:46:31
-
TracyLi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20:52:27
-
佼人懰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18:49:16
-
大树呀大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18:42:57
-
Mr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17:55:15
-
仲雪春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23 16: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