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马路
来自: 马路 (北京) 2018-06-20 00:30:40创建   2020-06-24 10:02:17更新
来自:豆瓣相册
KKK已不再 7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维舟 191人喜欢
尽管被称为“一张废纸”,但南中国海仲裁结果显然大大刺激了两岸中国人,许多人是直到此刻才第一次关注这个问题。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新近的偶发事件,而是过去二三十年来局势累积矛盾的总爆发。 在此之前,至少我身周的绝大部分国人对此的了解仅限于以下认识:我们与...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DAKE 167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DAKE 4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刮刮油 459人喜欢
作为爸爸,总是贪心的想把所有以我眼的视角观察的孩子们的时刻都记录下来,那样就能在我老了之后,还能以这样的角度去回忆。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牙也慈 1583人喜欢
少年啊少女啊!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维城乱马 61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坦克填蛋手 5256人喜欢
存放各种猪饲料。 本相册只有一个角度:刚正面。 本相册下都是自家制,不要再问了…… _(:з」∠)_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陈毓秀 13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陈毓秀 1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陈毓秀 1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陈毓秀 2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一页猫喵喵 10人喜欢
mayapixelskaya.com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维城乱马 72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afin 1076人喜欢
我小学有个班主任,就叫她K老师吧,口头禅是“滚回你的大红门”。这句话的对象是班里那些借读生。 我当时十岁,学校在北三环,对北京南城地理没有任何认知,最远也就知道天桥、永定门。大红门是个什么地方?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一个城堡一样的地方,所有的门都是红的,里头住着那些借读生。 一个“借”字,让他们成为了K老师的嘲笑对象。 “滚回你的大红门!”上课问题回答不上来,会得到这样的建议。 “滚回你的大红门!”考试成绩不佳,会得到这样的鼓励。 “滚回你的大红门!”卫生值日没做好,会得到这样的指导。 有的人后来真的走了,但听说并没有回大红门,而是回了老家。有的一直留了下来,一直读到小学毕业。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属于后者。他个子不高,圆脸,数学题算的很快。我也喜欢数学,我俩一起去奥赛班,一起做题,自然成了铁哥们儿。他也经常到我家玩。 有一回,我说,别老你来我家啊,我也到你家玩儿玩儿吧。 “好啊。”他很高兴...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断肠人在刷牙 1499人喜欢
忆大理。2011~2014,四年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Q先森 29人喜欢
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军阀割据。出身卑贱的公孙瓒凭借军功一路高升,官至前将军。他驱逐乌桓、大败黄巾、雄踞幽州、青州及冀州部分地区,锋芒远胜四世五公之后、名士尽附的袁绍,曹操就更不在话下。 公孙瓒为何最终输给袁绍、兵败自焚? ◢ 幽州突骑与乌桓叛乱 西汉末...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Quester 5人喜欢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40 41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马路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