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张言丰
来自: 张言丰 (潍坊) 2016-01-16 18:11:32创建   2024-02-21 10:22:40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大体无害 1572人喜欢
大学有一年,我热爱嚼冰块。 每次喝完冰饮,慢条斯理、愉快地捞冰块吃,是人生的核心体验之一。这虽然是较为奇怪的行为,也有崩掉牙齿的危险,但是好像也没有什么戒掉的理由。 后来工作了,上保险,终于查体了(医疗保险救人一例、工作救人一例),发现缺铁性贫血已经很严重了。令我吃惊的是:对冰块的渴望 是贫血的症状之一 。之后吃了一个月铁胶囊,每天食用牛肉、菠菜,很快就恢复健康,完全不想吃冰块了。 最近在跟朋友讨论为什么人类不太行,就想起了这件事。人类设计缺陷一例:我的身体需要铁,于是大脑:「好的,知道了,我们需要吃很多冰块」。众所周知,冰块不含铁。吃冰块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这件事令人扼腕的点是,差一点就是很好的设计了:如果缺某种营养,大脑就开始渴望有那种营养的食物,人恐怕要多活好多年。大脑那么强大,可以随便让人产生行动,却在决策层面一塌糊涂。仿佛一只获得了超能力的猴儿。 这件事,就还挺可怕的。吃冰块,因...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走在路上的广播: 出国太久,有些记忆慢慢淡了,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吧。 我是97年去美国读书,在一个治安混乱出名的东部城市里著名的医学院,那里的枪伤外科和肿瘤科都是全美第一,分别是穷病和富病。 和中国比起来,那时美国真是普遍富裕,我一个月的奖学金比我父亲一年的工资都多。一般家庭只需要一个人有正式工作就养的起,而失业率非常低。现在看来,那时是美国最后的辉煌时代。 平生第一次见到24小时不关门的大超市里的琳琅满目,也第一次见到街上毒瘾犯了的人(多数是穷黑人) 。街上陌生人多数都会主动和人打招呼,眼光友善;而亲朋好友间却是明算账,正好和国内相反。 来美前三年是蜜月期,看什么都挺好都新鲜,然后就是看惯了后的想家,再然后就是他乡变故乡的淡然。 从读书到博后到做教授,个人向上走的同时却经历了美国从顶点到走下坡路。那时没想到美国会变得今天这样,那个开放自信的美国属于上个世纪。尽管美国老百姓依旧厚道乐观自信,但作为一个国家却变得排外自私起来。现在美国trump政府的一些彻底地不要脸做法,当年是不可思议的,看来人心不古是不分国界的。 这么多年来有了几个非常好的朋友,当年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兄教给我很多美国文化上的东西,包括推荐给我老电影,以及带我去脱衣舞厅给师姐的未婚夫过bachelor party。现在当年的年轻人都已经为人父母了。 18年后决定关掉实验室回国工作,才发现自己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美国近20年,为人处世变得简单直接没情商,正在不断补课学做人中😀 回国几年,亲眼见到了国内的巨大进步,以及普通年轻人的忧虑和世故,这都是我在90年代没想到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清酒 751人喜欢
袁传宓,生物学家,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已故),这是怹女儿的纪念文: 一步三回头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子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我父亲的学生告诉我,长江的鱼不能吃了;在江边白茅上飞著的鸟儿,飞著飞著就摔下来死了,是铅中毒;在长江边出生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得了肝癌。 在人们还没有反映过来为什么的时候,那条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长江,突然丧失了衬托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椒盐豆豉 258人喜欢
https://blog.douchi.space/?p=345?source=douban 早上说到我妈不可理喻(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status/2744414049/ ),想起之前豆瓣不能发广播那阵跟家属一起舌战我妈三百回合精彩兜圈子实录还没发豆瓣,现在刚好补了。 背景:我自己早已把白眼狼的人设扣在自己头上了完全不 care 我爸妈看法。也不是脾气好,我中途砸墙快掀桌子好几次了都是被家属拉住的。我家属此前还不信有人会这么不讲理,这次地狱般地折磨了一个月之后也 lessons learned 不会再自讨没趣了。其他吐槽参见我 toxic parents 那个豆列(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20720601/ )。以后真的坚决不会...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蓟川 297人喜欢
我一再重申:暴力事件只是标,不是本,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绝不仅仅只是暴力事件,需要采取系统论的视角,把它放在更宏观的背景下去看待,而且应该连同过去一二十年所有暴力伤医杀医事件,以及医生过劳猝死事件,一起看待,然后,你就可以看到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只是多系统疾病的症状而已,然后,你就可理解这次医生们的愤怒为何如此强烈,民怨久矣,这里的民既包括医生,也包括患者。 学医的都知道病理学是治疗学的基础,只有知道了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才有可能对症或者对因用药,同样,对于暴力事件,亦然,我们只有理解了暴力事件的病理学,才有可能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规避此类事件的再发生,才能知道哪些东西我们是能治的,哪些东西我们又治不了,哪些东西需要急治,哪些东西又得从长计议。 所以,如果暴力事情只是标,那么,因究竟在哪里?根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频频发生针对医生的暴力事件?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牵涉的面非常广,我显然没有能力...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胡小猴的广播: 一个事实:受害者是杨医生和她的亲友,不是全体医护人员。刺杀律师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受害者是被杀害的律师和他们的亲友,不是全体律师。代入受害者的角色是容易的,反思和完善自我是困难的。蚊嗝之后,到处都是受害者在控诉,没见几个施暴者出来反思。这不合理,不会带来进步。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2.5的广播: 托David的福见到了一位David小时候的老伙伴,现在85岁的中国老人。我的天啊,刷新了我对老人的概念。 清华毕业,颠沛流离的教书、念研究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四十多岁依旧在实验室打工,五十多岁才来美国,继续在实验室帮人干活,之后做过技工。 真诚,积极,头脑清楚,英语流畅,年轻时学的俄语现在随时都能拿出来用。 开车带我们瞎逛,吃他喜欢的中餐馆,脸上有二十岁年轻人的神采飞扬,从背面看走路如三十岁一般。 与他谈话感觉好像在跟一个三十岁的人说话,没有训导,毫不古板,说到好玩的事情会大笑起来。 退休了后的日子据他来说很充实,修电器,修汽车,修大型器械,修飞机。修完了85岁开飞机。 一生极其穷苦,省吃俭用,但对好朋友很慷慨大方。 刚斗完癌症,说起头发掉光的日子就开心的伸手摸自己长出一截的头发。 我问他什么时候去下次旅行呀,他说二月份化疗完就去!我们随口提起的国家公园,他都认真的谷歌起来,说下次一定要去。 谢谢世界上有这么可爱的人儿!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不贰🙈🌈的广播: 听听佛学教授怎么看待婚姻平权。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去野的广播: 刚在在飞机上跟两位老人学到的教养 因为一些私事要出趟远门。上了飞机落座后,气不打一出来,明明提前两小时准时在柜台值机,却被告知已经没有前排位置,也没有紧急出口,没有靠窗,最终坐在了飞机最后一排。 旁边坐了两口子,六十岁上下,衣着乡土,言语之间难掩第一次坐飞机的紧张与兴奋。我焦躁的心不免又添了一丝不悦,这一路上免不了叽叽喳喳了。 不一会,大叔就慌张地拿出登机牌开始问老伴,这是到济南的吧,别坐错了,老伴也是一脸懵逼,不可能坐错吧。俩人纠结了半天,也并没有要求助于我的意思,出于快速结束这场对话的目的,我讪笑说,不会错的叔,不然他们不会让你登机的。大叔像如释重负一般,继续跟老伴絮叨着他的英明决定不可能错。 起飞后开始发餐食,空少不知是失恋了还是丢钱包了,总之一脸不耐烦的介绍了鱼香肉丝饭和牛肉饭,大叔显然没听明白,问了句牛肉饭还有什么,空少默认为他要的就是牛肉饭,没回答他的问题,递给他两份牛肉饭就走了。大叔一脸紧张,偷瞄我怎么吃,确认这个过程并不神秘后,才自己开始打开餐盒,紧接着又像个熟手一样指导自己老伴,应该这样,先打开这个…… 我心里哑然失笑,我对那种自尊心强行上线的满足感太熟悉,也确实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特征。 饮料来的时候,大叔很兴奋,看着餐车上花花绿绿的瓶子,和老伴认真商量着你喝什么我喝什么,最终可能他们能叫得上名字的只有雪碧和可乐了,于是分别要了一杯雪碧,一杯可乐。这时邻座要了一杯咖啡,大叔灵光一现又有点为难的问空姐,姑娘我能再要一杯咖啡吗?空姐伴着职业微笑递上一杯咖啡,老头兴奋的端给老伴,一脸骄傲地说,给你喝,我又给你要了杯咖啡,热的。老伴诚惶诚恐地说,你这多要一杯好不好,老头说,没事喝吧,都免费的。 直到空姐第二次续杯时,他大大方方地说,给我两杯咖啡,一样是先给了老伴,然后自己端起另一杯喝了一口,可能说不出好喝还是不好喝,只是对着老伴嘿嘿傻笑。 我觉得这小老头有点可爱,虽然有点老土和迂腐,但好东西还能先想着老伴,挺不错。 飞行途中我看着书睡着了,听到身边蟋蟋嗦嗦声音后醒来,大叔看到我醒来,憋红了脸急切地说老乡麻烦你让我出去上个厕所,我才意识到,可能他看见我睡着没好叫醒我,一直等到我睡醒。心里多少有点愧疚,大叔回来时我起身让出,他一直跟我说不好意思麻烦你了,我说没事没事,要出去您随时说,我随时给您让。 没过多久,老两口又起了一些争论,可能有了刚才的对话算是跟我熟悉了,大妈也不再忌惮,拿着餐盒拍拍我问,小伙子,这个我没吃能不能带下飞机?我说当然可以,这都是您机票里包含了,我又怕解释不到位,继续认真说,毛毯和耳机您得留下,吃的和纸巾都是可以带走的。大妈一脸笃定地跟大叔说,我就说可以嘛,那谁谁谁经常拿飞机带下来的东西给我们吃。 我能想象他们拿着这个餐盒跟他们的同伴炫耀时的神采奕奕。我坐飞机了,儿子给买的票,飞机上发的饭和零食,没吃完,带回来你们尝尝。 中途经停了一下西宁,我再登机时把背包随时放在了离座位比较远的位置,回到座位后大妈关切地问,你把包放那么远啊,别丢东西啊,我心里一阵暖,忙说阿姨没关系的,飞机上丢不了。然后我们聊了下各自的目的地,我说我要去到济南然后明早的飞机继续飞,以及我最终要去哪里干什么,都跟她聊了,其实我本不必说的那么详细的,可我觉得面对毫无戒心的两个老人,我想多说哪怕一句话,能不让他们觉得那么局促。 飞机落地后,大家排着队有序下机,空姐在出口例行惯例地面带职业微笑地和每个人说再见,欢迎下次乘机。和每一个冷漠的路人一样,我基本对这种职业告别不怎么理会。这时我身后传来大妈的声音,再见!谢谢你们!你们这一路太辛苦了! 我心里一下被震到了。 一路几个小时的邻座相处,他们的局促,紧张,兴奋,坦诚,善意,因为这最后一句话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个句号叫做教养。 教养与你的经济实力无关,与你的见识和阅历无关,与你的受教育程度也无关。 教养是不卑不亢地表达诉求的坦荡,教养是一心装着家人的温情,教养是尽可能不给他人带来麻烦的自我约束,教养是懂得感恩的宽厚仁怀。 算下来,这老两口除了坐飞机的经历没我多,剩下的哪一点都比我多。 我在飞机上读的书是乔治威尔的《一九八四》,读了一半我记下了一条感受,那些我所厌恶的,我也必将趋之如骛。成长过程中的成熟,冷漠,权力,套路,究竟是在进化还是退化,老两口给了我最有温度的答案。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OuTopos 326人喜欢
父亲有一位多年好友,叫沙阿姨。他们在父亲念大学时相识,到现在,每逢过年或重要日子都会聚聚,差不多有五十年的交情了。 小时候就觉得沙阿姨是个美人,个子高挑,眉眼恬淡,椅子只坐一半,腰挺的很直,看过去干净又端庄。不像母亲对我直呼其名,她从来到家里见我,都是搂住喊宝贝儿,弄得小孩子心里甜甜的。只是记忆中的她,从来都很沉静,话少,声音不大,脸上始终有一份藏不住的忧郁。很少笑,即便有,也稍纵即逝。 父亲说,那是因为她身世很苦。她父亲是国民党官员,有了孩子后不知所踪,沙阿姨是孤女,由奶奶一手带大,后来认识我...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阿措的广播: 刚工作时我遇到过一位女领导,有一次加班已经很晚了,男同事说阿措先回去,太晚了女孩子一个人不安全。她坚决不准,说女孩子也没什么特殊。我就很怨念觉得她冷血无情。那天加班结束她开车送我回家,跟我说:女孩子在这个行业不容易,不要让别人以为你比他们特殊比他们弱,找理由不让你加班,以后也就会找理由不给你机会。我一直很感谢她,女性的苦楚,作为女性的她也最清楚。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墙头马上遥相顾的广播: 高以翔不幸去世那天,我和某互联网公司的一起吃饭,聊到娱乐行业的高强度,又聊到互联网行业的996、不少公司狼性的企业文化……其实除了互联网和这次热议的娱乐业,许许多多的行业都是如此这般的损耗性工作,损耗的除了身体,还有精神。 愈发觉得,从深层次上讲,这种高强度、损耗性工作模式的源头,或许深藏于于东亚文化的基因之中。从父母的"我为你付出一切我都是为你好啊",到学校里教育的"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生人",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再到工作中的"比你xx的人都在xx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这种鸡血崇拜在新自由主义资本驱动下愈演愈烈,与物质崇拜、内卷化、社会达尔文等形成共振,最终形成不断自我强化的鸡血社会生态。 如果仅仅是物质匮乏或者是机制安排的原因,倒还相对容易改变。但一旦涉及到文化基因,彻底改变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你会发现,要说穷吧,日韩港台早就不穷了,可还是那么搏命压抑。要说环境吧,移民到了欧美的亚裔特别是华人,还是照样买房拼娃,和在亚洲时没两样。 小时候在部队大院看过一些老的黑白电影,印度电影永远是欢欢笑笑,从头跳到尾,朝鲜电影永远苦大仇深,从头哭到尾。再后来看港台片,看日韩片也都是类似路数,总结为四个字就是 ——用心良苦。恋爱就要付出一切,把心窝子掏出来,爱你爱到骨头里,自我牺牲换取对方感动——很少有像欧美电影里男女主互相欣赏、平等对视地走到一起。干事业就是要拼命三郎,成功者一定要多么多么艰辛,多么多么不容易,要无限煽情充满泪点。 这种努力吃苦的文化,很容易培养出情绪化的巨婴——具体表现就是情绪施压、道德绑架。在工作中,听到"XX已经那么努力了,你还说人家",听起来像极了父母嘴里的"我对你付出那么多了,你还这样不听话……"恍惚中发现,很多不同领域事情真的从根上是相通的。看那些明星名人讲述奋斗史,如果讲的不够惨不够艺术人生,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看综艺选秀,选手一定要讲述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不把评委和观众折腾哭誓不罢休。似乎在我们的概念中,从来没有平和、安静但又自信、从容的成功路径。 在这样的文化下,怎么可能不996呢?吃苦(自我摧残)=努力=成功。累垮了的身体,往往成为劳模和标兵被夸赞的优点。工作一定要有压力,要够惨,够辛苦,才算合格。加班不但值得表扬,还要理直气壮的晒给客户看。酒桌上一定要喝到吐,身体难受但表现得到位。当心理上习惯了压力之后,没有压力也要造出来个压力。所以哈佛四点半的图书馆才能在大洋彼岸被以讹传讹。人们不在乎是不是真努力,但一定要追求看起来很努力。 你也许觉得,自己年轻力壮,钢铁之躯,再鸡血也OK。可惜的是,有句话说中国人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追求比别人幸福。所以电影院效应永无止境,再鸡血的人,也还是被更鸡血的人给比下去,996在007面前,就成了懒惰。 在这样的因果循环下,人们收入越来越高,物质越来越丰富,可却活的越来越拧巴吧。人人心中都想逃离这个怪圈,但很少有人真正敢说:对不起,这个游戏我不玩了。 但我们终将认识到,苦难文化,孕育不出真正的创新,培养不出伟大的人才。尼采说"最动人的美不做暴烈醉人的攻击"。真正的成功、高质量的产品、精彩的创意,一定是在轻松、平和、坦然、自信的氛围中产生的。鸡血压抑的环境只适合富士康那样走量的复制品生产,能培养出一个个技术工人,却鲜有改变世界的思想者。更致命的是,这种鸡血文化,像紧箍咒一样,在思维上限制你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让你将这样的基因代代遗传。 只可惜,我们早已主动蒙上了自己的双眼。在追求成功和幸福的路上,最终沉溺于用力过猛的平庸和悲哀而不可自拔。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夏安 450人喜欢
我们的大学同学群里,不但有辅导员,还有辅导员的老公。 平心而论,辅导员算不上什么坏人,她使的坏,也都充满了中年妇女的菜汤气质 -- 比如她对有家庭背景的同学格外明显的巴结,对于像我这样边远省份考过来的学生的视若不见;她的拉帮结派,扶植学生会干部,请亲信去家里吃饭,而像我这样不知道追求进步的人,她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大一排宿舍的是时候离家近的江浙女生跟同班同学一个宿舍,我和一位广东女生,因为离家远,所以被扔到学姐们的宿舍里 -- 也不坏,学姐们对我们其实还不错;以及四年来我住的宿舍一直在阴面,梅雨季节衣服永远没法晒干。比较大一点的事,也就是大四求职的时候无中生有地告诉招生单位我考研,不去人家单位了 -- 也许她真的就是记岔了,我虽然我行我素,但是确实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不值当她如此留心算计。但是大学女生心眼也比较小,主要还是看不起她吧:一个中学体育老师,只因为有背景,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却在九...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叶眉的广播: 我故意把孝道的话题放在这系列解构鲁文化靠后的位置来写,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不是最后一篇,这个写完还有《为啥孔教主不该背锅》,还有《山东人惹谁了》) 先来看看什么是“孝”吧。孝是一种观念,嵌入在每天的生活中,我让它浮到水面上来。 我来问几个问题吧。 1.当父母亲的收入足够支持衣食无忧的生活开销时,子女是否应该给父母钱? 2.子女是否应该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父母? 3.无论父母亲对子女多么不好,子女是否应该继续善待他们? 4.子女是否应该避免和父母不喜欢的人结婚? 5.当子女意见与父母相左时,子女是否应该顺从父母? 6.选择住所时,是否应该优先考虑就近照顾父母?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些灵魂拷问都有窒息感了吧。我就此打住。 我爹和他父母家的很多纠结我就懒得说了,毕竟我背着他写这些东西,也许他觉得太隐私了,不希望我抖到网上来。 当初我爸妈退休后决定搬到四川去养老,遭遇家中长辈以及同辈兄弟的各种道德谴责。(娃哈哈,家长专制的刀砍到他身上了,他才意识到这套机制的问题。) 其他兄弟也不守在父母身边。有人还没退休,有人去带孙子了,都有冠冕堂皇的借口躲开父母。唯独他,既退休了又不用带孙子,有闲又不愁钱。他纯粹为了享受生活,远离老母亲,是否应该背负沉重的愧疚枷锁? 他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反思鲁国以家长权威为主导建立起的一系列伦理问题。 我爹都六十多岁了,居住地离我奶奶还挺远的,他还需要定时回去陪奶奶。 以前说过,我奶奶寡居十几年了,九十多岁,子女不敢让她自己住,子女轮流陪她。 但是我爹每次去陪老妈,都觉得无比酸爽。他们相处的细节我就懒得说了。每天六十多岁的爹和九十多岁的奶奶大战几十回合,家庭情景剧都拍不出来那些东西。 他去陪伴母亲的感情动力,是来自义务、责任以及愧疚。同时他不愿意承认的一点,是出于深深的恐惧感。 比如我说你坐飞机回去吧,毕竟这么大岁数了,坐火车得30个小时,就算是卧铺也怪辛苦怪遭罪的。我怕他心疼钱,我说我出钱。毕竟每次都是淡季,飞机票比火车票贵不了几个钱。 但是他不敢。 如果他坐飞机,我奶奶不停地念叨:你不会过日子,钱多烧的。 我说你就坐飞机她能把你怎么样?又不花她的钱,她唠叨就让她唠叨去吧。 我爹说就那唠叨都能让他头皮麻好几天,浑身都不得劲。为了保命也晃晃悠悠坐火车,一路施苦肉计,先自残了再说,希望老母亲能手下留情。 比如上次他回去,一进门我奶奶就让他把窗帘拆下来洗。 窗台上还摆满了花盆。 我爹六十多岁的人颤颤巍巍地踩个板凳摘窗帘,我奶奶还在旁边嚷嚷:”你小心,别guai着(刮蹭碰的意思)我的花。” (用山东话来写,山东家庭既视感就跃然纸上。) 我爹也不是吃素的。 他当场问我奶奶:“老娘,如果我因为爬上爬下的突发脑梗半身不遂瘫在你家,你愧不愧疚?” 我奶奶只能被这种以毒攻毒的招式克制住。 当市面上有多种商业化的替代服务可以代替子女为父母“尽孝”的时候,还执意使唤孩子提供服务,除了满足父母的权力欲望之外,还有什么收益? 我爹现在每天思考的问题就是:父母将“棍棒底下出孝子”作为家庭训条,孩子稍微不顺从父母的时候,父母就能把孩子往死里打。这种父母到底爱不爱孩子?如果父母并不爱孩子,那么对孩子提出孝道下捆绑的各种要求,是否合理? 同理,当一个男人把“打出来的老婆,揉出来的面”作为治家信条的时候,他爱不爱他的老婆? 这种家庭互动模式当中,爱在哪里?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叶眉的广播: 从前鲁村有个张屠户,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拔猪毛,有一天他在拔猪毛的时候睡着了,梦见自己猪毛没拔完就开张了,全村街坊邻居奔走相告:“张屠户卖了带毛猪!”大家一人一口唾沫就把张屠户淹死了。张屠户从噩梦中惊醒,还好,只盹了十分钟,继续拔猪毛。开张后他大声吆喝:“俺家的‘又’木有毛,嘎勒斤又晚上一起哈酒!”后来张屠户死了,鲁村人很是恐慌了一阵,生怕将来就要吃带毛猪了。后来发现,鲁村的屠户都不卖带毛猪。于是鲁村人得出一个结论:鲁村人忠厚老实热情讲义气。 -----分割线----- (我这样开场会不会很容易入戏?昨天大家探讨的结果是韩国含鲁量全球第一,完败鲁国人。我继续让鲁国人背锅,也觉得有点对不起鲁国人。打算这系列完结后专门写个山东方言的日记来补偿鲁国人这段时间遭受的心理创伤。我爹也平白无故给我当了这么久的靶子,我也需要给他转点钱让他哈酒吃蛤蜊。) 今天来聊一聊我爹的创业故事,从而来看看他的山东人社会属性和当代经济运行方式的冲撞。先别激动,创业不一定能挣大钱,还可以赔大钱!别以为我是富二代。富二代还用辛辛苦苦爬格子吗? 张屠户在鲁村做生意的时候,鲁村的生意生态是一个典型的Gemeinschaft。(很多人说我中英夹杂,因为我不知道对应的中文怎么说。现在掺德语,因为我乐意。)在Gemeinschaft的生态下,每个人都知根知底。张屠户白天卖猪肉,晚上和邻居喝酒。邻居包工头办婚宴买了一大批猪肉,事后张屠户修门面请邻居包工头承接工程。如果卖了带毛猪,他毁了信用损失客户。为了在这种紧密联系的社区中维持自己的声望,张屠户也不敢卖带毛猪。村民靠信任打交道。谁敢破坏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断了自己的后路。 我爹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也是靠信任和其他合伙人打交道。当时好几个人,有人出钱,有人出技术,我爹是没有资本但是有市场资源的那个。 当时那一班人马真是满腔热情,在酒桌上称兄道弟,互表忠心,肝胆相照,就差结拜了。兄弟几个众志成城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我就跟他说过,你最好和他们谈清楚,如果你想分红的话,业绩到什么程度你可以拿多少比例的红利。 结果他把我骂一顿,大概意思就是我怎么那么贪心,啥都没干就跟人谈钱。好吧,我就闭嘴了。两年后终于有盈余,那几个人背着他把红利分了。 这要是在鲁村,那些人肯定会被唾沫星子淹死。可惜我爹凭一己之力也无法败坏人家的名声。况且他们没承诺分红,没法说人家不讲信用。我爹当时是非常伤心,深深的感到被背叛,被利用,其他人不讲义气不守信用,世道败坏,人心不古。可再抱怨都没用,他黯然退出了那个公司。 我之前就说过,你们不说明白,到底是股东还是雇员,没有资本的人想占干股是非常难的。让你承担风险肯定拉拢你入伙,你想分享利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第二次创业,他吸取了上次经验,要投资占股份,但是还走结拜的套路。结果其中一个投资人临场chickened out,不跟他们玩了。可是项目已经开动了。我爹不得已,卖房子换钱来贴那块窟窿。那房子三千多块钱一平米买的,卖得时候肯定不到六千。如果放到现在至少三万一平米吧。 我当时就跟他说过,投进去的钱白瞎了就白瞎了,沉没成本你也别再心疼。房市眼看上涨,你放弃这块机会成本去做那件事情很可能得不偿失。而且我觉得那像是个完全竞争市场,普通人冲上去就是炮灰…… 我爹又把我骂一顿,大意是我只有书本上的理论,别瞎掺合他的事儿。 好吧,我又闭嘴了。 不出意外,三年后,他和人合伙的生意,倒闭了。 事后他不反思自己没提前做好可行性研究,就使劲责怪当初退出的那位合伙人不讲义气。本来是多年的朋友,现在提起对方就恨得牙痒痒,不联系了。 (未完待续)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叶眉的广播: (接上文,https://douc.cc/2ZCd4N 不是故意拆成两篇,是因为达到字数限制了。故事在上文,这篇讲理论。) 我斗胆来分析一下为啥鲁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或者说,为啥不能为商业成功助力。而且我觉得,这是鲁人遭受全网众嘲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文化会影响经济行为吗?马克思·韦伯在他的著作中《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出某种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会影响文化内人的经济成就。韦伯的argument为当代社科研究奠定了很深的基础,也成为非常有争议的论点。因为永远无法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 鲁人热情豪爽讲义气,在Gemeinschaft这样紧密联系的村庄型社区是优良品质。 现在社会运行方式则靠近Gesellschaft。个人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做完生意之后可能没啥私下打交道的机会。 在Gesellschaf的社会结构中,单靠信用很难全方位约束行为。商业行为,除了靠信用约束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约束力,契约。 豪爽热情讲义气,在村里做生意绝对是优势。这些品质都是提前付出,延迟收获,在社区成员中提供信用抵押,对建立口碑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当市场的边界突破地域,合作伙伴的背景不再有共同的社区约束之后,单靠这些品质无法帮助商业成就。 让我爹坐下来和对方掰开揉碎了谈合同,他心里过不去那个坎儿,因为合同无情。经过严密考量过拟定的合同一定看上去非常险恶,丑话说在前面,权利义务清晰了然。 他更愿意在酒桌上跟人结拜,达成更长期、更深层次情谊捆绑的契约,从而推动合作。结拜没问题,就是效率低,commitment 高,约束力低。 商人更愿意在商言商,一码算一码地打交道。 他觉得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地算计,是非常驳面子的事情。可是生意人一定要精打细算,重利轻别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下来。 他还要端着自己的家长权威。我,一个晚辈,提出的理论挑战了他的判断力,他就把我一棒子打死,来个读书无用。话说鲁国人真是矛盾体,一方面特别推崇读书人,可能读书人容易考公务员吧。另一方面一旦科学和他的认知不一致,就通过资格碾压的方式来剥夺我的话语权。他不愿意放下身段虚心学习新的规则。 我觉得这两点是他无法取得商业成功的最大障碍。 鲁人的刻板印象是热情豪爽讲义气。哪里人的刻板印象是精明、算计的呢?浙江人。看看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浙商,是中小企业主的典范。“精打细算,在商言商”就非常接近用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要素的“工具理性”。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浙商的人类学民族志《|book:30116399|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推荐给感兴趣的同学。 (我用浙江做参照样本,生怕再得罪浙江人,心里好慌。) 鲁国的GDP并不低,但是如果仔细看,主要集中在垄断行业,比如能源产业。这种模式,造就了省富民穷的状态。民众心理包袱太重,经商所需的资本主义精神和秉持多年的传统美德是相悖的。 而浙江中小企业的运营模式,则做到了藏富于民。 所以,鲁国人热情豪爽讲义气到底惹了谁? 要我说,就是这些美德已经开始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鲁人还不觉醒,同时还占据道德制高点,让遵循无情商业法则的人问心有愧。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叶眉的广播: 鲁人尊上,在日常生活中对“辈分”这东西非常执迷。 以大压小这类陋习罄竹难书,我这篇不打算说鲁人的爹气有多重。辈分因性别、年龄、婚姻关系层层叠加,每升一级爹气就以指数级增长。 我还是说我爹家的事儿吧。 我奶奶当然也有她偏心的孩子,小儿子。她一个人生活,每次其他孩子回去陪她还不够,她每天都要打电话小儿子叫回来。 情感所向,无可厚非。 小儿子当然还没退休,每天往老母亲这里跑,当宠物,也累得够呛,每天晚上下班从城西跑到城东,眼睛都睁不开了。 我们就劝我奶奶,你既然那么想他,不如去跟他住几天。他们房子也够大,而且儿媳妇也好相处,刚好人家两口子都忙,你也就不用每天把人家叫着往这边跑。你这样弄的小儿子每天下班花一个小时在路上来看望老妈。 猜怎么着?不去! “我去那还得给他们做饭!” 这就是老母亲的爱吗?你能做得动,顺手给他做顿饭能怎么样? 她心中的亲子关系,到了一定年龄,就是单向的,由晚辈向长辈进贡一般付出。 现在她每年还回青岛住几个月。在青岛她也有惦记的人,挂念的人。我们都说你有时间,想谁你就去谁家坐一坐,住几天,别人都不会介意。可她不行,一定要自己做主场。而且她不习惯城市生活,住在海边渔村的一套小房子里,从市里去那还不是很方便。(我大姑当年听说那要拆迁买的小产权房子,结果传了20年了也没拆迁。) 换我,我肯定不买账。可是其他山东人都买账。她一个侄子,都七十多岁了,一听说她来青岛了,就颠儿颠儿地要来看望一下大娘(伯父的老婆)。 七十岁一老头,又不会打车。就算孩子给他叫出租车他也舍不得坐吧,毕竟公交不要钱。这老头从早上八九点就出门,公交转三次才到渔村,都十一点了。七十来岁的侄儿,不远万里来拜见他大娘,海边的大太阳晒得他头皮都疼,累得栽沙发上都动不了了。 我奶奶也是,把人家招呼来了吧,随便韭菜炒个蛤蜊是无法表达她的热情的。一定要好好招待。可其他的东西她又弄不动,又给另一个侄女打电话来做饭。 让他们出去下馆子吃,她肯定觉得不是待客之道,无法表达她的热情。要是谁帮他们叫外卖上门,那也是很不尊重很没礼貌的行为。 让她去小辈家,那就损失了她的社会地位,找不到众星捧月的优越感。 鲁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追求作为老太君被供奉的感觉。 因为她这点追求,折腾孩子的破事儿就太多了。懒得说了。 年龄、辈分这类社会地位又不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但是在鲁人生活中,就因为辈分享有很多特权。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人类学的李小夫的广播: 听研究命理的师兄讲了一中午神鬼故事,来说明周易、风水、八字、紫微斗数这些的原理和异同。大体结论是说,所谓“命中注定”就是在当前条件下有大概率发生的事件。很多算命师父只能告诉你这个大概率是什么,而算不准细节。 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那就去改变这个事件发生的条件。比如更改住宅风水,请高人指点去某个方位遇到什么人之类。或者就是宗教提供的价值观:积德行善。 那我觉得如果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也能说通。原生家庭和社会阶层对你的“社会化”就是所谓的“命运”,你想改变命运,要么是走出自己的童年阴影(心理学),要么是改变自己当下所处的社会阶层(社会学),或者通过接触更多种类的文化来丰富自己的价值取向(人类学) #武当山的日常#

评语:再看一遍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毛巾的广播: 湾区有个同学,每次见面就聊那种焦虑话题,双码农生活也苦啊别的专业咋活啊,北美华人应该怎么样突破天花板啊,我们现在技术的瓶颈啊,他家虽然很有钱但是阶级滚动和传序很难啊啥的,我也不知道他说这些是因为真的忧天下之忧还是穷显摆,所以我就不太爱去和他玩,感觉累的很,我还是喜欢简单的“酒肉朋友”,吃吃喝喝、聊聊美酒旅游、有需要的时候互相帮助一下,长得好看做个花瓶赏心悦目的人都比一天到晚兜售私货的人让人舒服。所以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一群人畜无害型的,每次出去玩都特别舒服,记忆最深的是我们在南极圈车抛锚了,打了卫星电话等四个小时援救,于是一群人随便想词玩你画我猜,还挺好的。 人生是有很多焦虑的事情,有很多无解的事情,但是往往致命的不是那些事情本身、也不是能否一下子就找到答案,而是因为对那些事情的恐惧衍生出来的复杂情绪,这些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别人身上。很多事情人要到四十而知天命,在二十多岁就别在那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说这些是因为这个同学今天忽然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很孤独然后探测问我我要不要回国,毕竟听到各种各样的传言。我说“你要去哪里要问你自己,不要问我,996杀不死你,北美天花板也杀不死你。”他说“我明明样样比你好,为什么你每天看着乐呵呵的?你是不是办投资移民了所以不担心?” 我真的是……已经完全不想聊下去了,炸鸡不好吃还是奶茶不好喝,一天到晚都在想啥啊……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尼加拉西瓜的广播: 太同感了 家里是另一片战场 甚至有的时候因为是亲人不能随便怼比工作还累 每次过年这种需要长时间跟家人相处的节日都需要提前做心理建设 而且中间一定需要自己出来放放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包子 6353人喜欢
很多人喜欢说,“等我有钱了,我就……”。但你与理想生活的差距,真的只有钱吗? 我当了快7年自由职业者,走的恰巧是被许多人过度美化的旅行+摄影+自由撰稿的路线。 【1】 2016年前,我在国内拍了三年多风光,导致的最大后遗症就是我现在基本不敢在青年旅舍或游客密集的区域与游客交谈。因为游客之间很喜欢互问行程,我的行程太长,显然不是一个只能请1-2周假的普通上班族,所以立马就会被问职业。如果我说谎,下一秒她/他可能就会要求加微信,以前我脸皮薄,加或不加,都很尴尬;如果我说实话,对话一定会演变成“哇一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п,已限流 319人喜欢
update:由于豆瓣持续地过度操作( ㅛ🫴🪷的广播 ) ,我将逐渐删除为豆瓣社区贡献的内容,并迁移至公众号。 本文已转至下列地址 ㅛ🫴🪷的广播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阿依达的广播: 本科和法学院的时候,我对金融啊投资啊赚钱啊等等事情毫无兴趣,觉得它们非常功利世俗,以为自己是个清高无比的文学女青年。 现在才明白,原来我种种的清高和不屑都是因为没钱。。。而现在一旦手头稍微有了一丁点闲钱(但又远远不够贷款买房的程度),就开始到处补投资知识:什么是bid/ask spread呀,应该投bond还是投index funds呀,怎么样能最小化transaction fee呀,每家银行offer的high yield savings account的利率是多少啦,拿个6000块也要在几个账户里来回鼓捣几回。。。 可能是因为赚钱太不容易了,钱并不会从天上平白无故就掉下来,上班后才被当头棒喝意识到钱的重要性和没钱的难。。。 就好像文珍在小说里写的,那些从小离钱远的人,体会不到钱的好处,就以为不重要,反而一副很清高不在乎钱的样子,所以更容易吃钱方面的亏。 也好像我法学院一年级的时候耿直得令人讨厌,学校组织的各种求职活动我也很不屑,觉得法学院像个技校,丝毫不掩饰自己“老子读法学院是为了深度了解社会、提高阅读水平,才不是为了找工作搬砖”这样的想法。结果到了第二年暑期实习结束,我拒绝了原律所的return offer,跑去重新找工作。那时候才结结实实意识到揾工不易,遂也变得能做到敲开各种(哪怕不从三年级法学生里招人的)律所的hospitality suite的大门,深吸一口气,挂上一脸的笑,跟别人讲我多么多么想要这份工作。 可能这就是长大吧,感觉好无奈,也说不上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豆瓣日记#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此情书大卖! 164人喜欢
东东枪《六里庄遗事》里写了一个事儿,不长,我就全文抄在下面: “那年蒋长宵他爸妈快七十岁了,某一天,老两口儿忽然跟蒋长宵和他媳妇说,以后你俩别跟我们喊爸妈了,咱们换换,我们跟你们两口喊爸妈。说完之后真喊。又喊了七八年,直喊到老两口儿先后离世。 ‘妈,咱今天吃什么?’ ‘爸,今天天儿好,咱上河边儿遛遛?’‘妈,我这扣子掉了,你给我缝缝。’‘爸,把拐棍儿递给我,我出去玩会儿。’‘妈,我这腰动不了劲儿了。’‘妈,有什么我能帮上的事儿你跟我说,我能干。’‘爸,你多注意身体,别太累。’‘妈,我吃不下,你吃吧。’‘妈,我腿疼得厉害。’ ‘爸,我想翻翻身。’‘妈,这药真苦。’‘爸,我这回可能不行了。’‘妈、爸,这几年,辛苦你们了。’” 不知道东东枪是受了什么触动写了这么一段,我看到这里眼酸。今年四月份爸爸栓了以后,尽管恢复得很好,但伺候妈妈有点力不从心了。他一出院我就把老两口送到医养中心去,图那里医生护...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张言丰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