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LessthanNothig
来自: LessthanNothig (北京) 2021-01-17 11:44:25创建   2023-03-27 00:07:12更新
来自:豆瓣相册
小耳 1人喜欢
资料基本来自《The Sexual Revolution in the Underground Press》这个画册(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469006/),也有一些是我按出版物(主要是地下杂志)的英文名字谷歌出来的,很多图尺度大肯定不能发出来,其他被河蟹的也很抱歉。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甜甜 291人喜欢
入职10天,我又来更新啦 最近几天适应啦,感觉也还行。尤其是我分到的...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本月少女Grimes 154人喜欢
http://coverbox.henry-hu.com/?dt_dapp=1 搬自隔壁泡菜组,已经得到隔...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76 338人喜欢
大部分用封面做的 有时间就更新🥳 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提 也更新一下主...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笑川孙 325人喜欢
我和美国某公立大u的一个中国籍正教授聊了聊他的经验,他告诉我: 博士...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cyborgx 263人喜欢
石田徹也(1973年6月16日-2005年5月23日)画家,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烧津...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没有名字 1449人喜欢
如题,刚刚知道,感到好震惊 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瓦伦蒂娜·捷列...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momo 1496人喜欢
早八统计学课上,老师突然提问左偏是什么样子,点到了我。 左偏: 正...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内容不可见 768人喜欢
昨天好丽友事件才发现身边很多朋友不怎么知道零食圈的事,想收集一下各...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椰奶冻! 390人喜欢
看一天了,👀眼睛已经超负荷了,真看不出来了,就眼睛👀快废的状态...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momo 197人喜欢
第一眼看就觉得这套图里妹宝凶巴巴的,衣服也很… 在评论区的建议下补...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 444人喜欢
都是手机拍的 有些是没上滤镜的原图👇🏼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佩佩猪的广播: 爱尔兰男子为自己葬礼提前准备了一段录音,结果把所有亲朋好友逗得哈哈大笑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是最好的水果 1254人喜欢
大量剧透,慎入!========================================================================================================================================================== 这是库布里克一生中的最后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库布里克大量使用了对合的手法...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少数豪的广播: 第14期 民间明星篇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看客inSight 1655人喜欢
家政行业内卷,从这群90后男孩开始 从来不干家务的张登军决定开一家男性家政公司。 在他的印象里,从小到大都是妈妈包办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也很少要求他帮忙一起打扫。“家务是女生的事”,这是再传统不过的想法。 十七岁辍学后,张登军离家打工。他卖过按摩椅、剪过短视频、当过健身店长,但他更想创业——自己做老板。年初,一则“整理收纳师被认证为新职业”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张登军在市面上搜索过一圈: 无论是美团、大众点评,还是58同城招聘网站,见到的保洁公司都以女性员工为主。而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的报告...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Finnegans Wake 15人喜欢
本文着实基本没太看懂,主要看了一下吴琼老师的论文,简单记录一下自己的理解叭: 拉康声称康德和萨德有着某种本质上的联系,我的理解是将萨德的哲学看作康德“道德律令”的某种否定发展(这里主要是沿着黑格尔的思路了):康德的道德律令具有两个特征,一方面它是一个纯粹形式化的道德律令,不具有任何内容。因此,当萨德将这种道德律令以享乐原则填充时,其逻辑上没有任何不自洽的地方;另一方面,恰恰是康德的道德律令要求人...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雪王(找工作版 1079人喜欢
更新:4.20 今天wb热搜 ksf方便面中发现老鼠屎😅 别吃了别吃了都别吃...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383人喜欢
最近抽空断断续续地把《乱世儿女》又看了一遍,这是第四遍。 针对这部电影的褒扬与批评交叉在电影技术这一点上:服装、道具、配乐、F0.7的镜头、烛光、油画般的画面……赞赏者说:牛逼!批评者说:形式主义!这种倾向与奥斯卡对库布里克的评价一致。《2001太空漫游》带给他一个最佳技术奖,《乱世儿女》则是最佳服装、道具、摄影和配乐。不论戛纳,还是奥斯卡,他一生无缘导演编剧奖项。 当众人把库布里克看作一个偏执的细节控...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孑影🌙 2692人喜欢
不知道他如果看到会怎么想,致敬梵高。 欢迎点赞和评论哦,想看到大家...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shininglove 958人喜欢
戴锦华“弹”《钢的琴》:谁的车床,谁的琴房,谁的狂欢,谁的哀伤 时间:2011年11月7日 地点:北大理科楼107 整理 shininglove 讲座的标题是《阶级,或因父之名》,“因父之名”是我从刘岩教授那里选取的,他特别从主人公的父亲身份,以及主人公所富有的文化象征意...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LessthanNothig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