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的书评 (1639)

danyboy 2009-04-28 00:21:47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这次第真个花正好月正圆

男人大凡曾被一个女人爱过,他一辈子都会神经兮兮的认为这女子会或多或少的想着他,这是男人普遍的虚幻,也是男人普遍的自恋。这一点若看不透,上则不能安排好自己的恋爱婚姻,弄的丝丝连连当断不断;下则很难心甘情愿心平气和的读完《小团圆》。 上周从浅浅那里借来《小团圆...  (展开)
水木丁 2009-06-20 12:34:08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从《小团圆》到《性政治》

在没看《小团圆》之前,我就有思想准备,这将不是一本令人愉悦的书。有张迷甚至在论坛上发帖说,“非张迷勿读《小团圆》。张迷慎读《小团圆》”很不以为然,一笑置之。我在小团圆出版的第一时间就读了港版,妖哥还很奇怪的问我,你又不是张迷,那么尝鲜干嘛?我说因为我相信张...  (展开)
drunkpiano 2009-06-25 05:00:5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最好的时光

她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几十年前的细枝末节,金色阔条纹束发带,淡粉红薄呢旗袍,白帆布喇叭管长褂……她记得每一件衣服的颜色和布料,但是不记得那场轰轰烈烈的战争。 那有什么奇怪呢,她是张爱玲。 《小团圆》不好看,情节杂乱,语言急促。张爱玲写这个书,大约是想终...  (展开)
曹疏影 2009-03-20 13:50:35 皇冠出版社2009版

团圆梦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团圆梦魇 曹疏影 这一次,皇冠出版社用了一个很笨的修辞:“最后的遗作”。是得这么笨,因为前些年出《同学少年都不贱》、《重访边城》,已经把“最后”、“遗作”、“唯一”都用遍了。这还不算,笨修辞下陡然一朵大粉花,庸俗不堪,这封面就不是给文艺读者作的,因为出版社...  (展开)
艾小柯 2009-06-17 08:20:15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不团圆

怪名字 《小团圆》的故事从抗日战争时的香港开始,女学生们个个都有生僻字怪发音的拗口名字。读到快一半,突然明白了这些名字是什么意思,譬如: 九莉 - Julie 比比 - Bebe 安竹斯 - Andrews 塞梨 - Sally 婀坠 - Audrey 剑妮 - Jenny 茹璧 - Ruby 蕊秋 - Rachel 楚娣 - Judy...  (展开)
记忆的铁轨 2009-04-12 10:47:1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女人最大的心愿是要有人爱她

嘈嘈切切错杂弹。 忽然觉得她的语速急切而不连贯起来,变得像伍尔芙。 也许是关心则乱。 她努力对自己冷静犀利,但是做不到呵做不到。这一个,毕竟是她自己的肉身和灵魂。 很多人跟我说起过张爱玲,问我怎样怎样。好像我念文学这么多年,就应该很喜欢她。事实上,从少年到现在...  (展开)
木頭記 2016-02-23 08:34:4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小团圆》笺证(一):纯姐姐与姜长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6-02-21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6/2/21/1334694.shtml 《小团圆》笺证(二):素姐姐与《相见欢》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06555/ 一部《小团圆》,约等于《海上花》拼合《孽海花》,以穿插藏闪笔法,编织虚实相生的旧人旧...  (展开)
sweetii 2009-04-07 13:43:40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最是寂寞小阳春

《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和范柳原在浅水湾附近的断桥边散步,那是傍晚,说起来地老天荒,两人都不讳言此刻彼此没有真心,希望辽远辽远的将来,也许会有的吧。一定是要现实生活都全部毁损了,才能有原始朴素的情感。否则,都是装扮。这大约就是遗少们的期盼。在他们的世界里,规...  (展开)
2009-05-21 14:00:2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你十分爱我,我也十分知道

去年某天上天涯,一进首页,头条一行大字撞进眼来:“一对狗男女”。因为个人一向钟爱这句话,不免好奇谁跟谁又惹群众生气了。兴冲冲地点开,居然又是批胡张的,太没有创意了。大笑而出。不管是得意如他还是撇清如她,不管群众怎样鄙视,粉丝怎样互掐,他们这才叫生生死死不得...  (展开)
柏邦妮 2009-07-16 11:24:58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身体的复仇

看《小团圆》,其中有一点感触,是关于她的自卑。 即便有那么高的才分,即便早年的散文里那样眉飞色舞骄傲无匹, 但是其实内心里,她一直非常自卑。 因为母亲的不接纳,因为父亲的不接纳,因为爱人的不接纳。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进退得失微妙尴尬,她活得小心翼翼, 书里最多提...  (展开)
xiaoxi47 2009-03-14 21:42:12

在爱情里,“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

虹影在一篇小文里这样对比:“假定我是男人,我情愿跟萧红笑闹一夜,也不同张爱玲喝一年咖啡。在我看来,是女人就该有作萧红的勇气,爱可以重来,生命可以重来,世间没有什么事,不可以重来。”又说:“萧红的爱,是愚蠢的:一见钟情赴汤蹈火,一言不合,拍手走路。张爱玲的爱...  (展开)
秣陵客 2009-04-24 21:24:3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原来我们的团圆是她的残缺

少年时候看张爱玲,纯粹是盲目而慕名的。一套四本的文集,一口气从《第一炉香》看到《怨女》,怨气累到最后还是不得发泄。那时候老爹每天早上在我起床前就买回馄饨,晚上放晚自习推门进家就能闻到老妈煲的甜汤香甜的气味,生活中最大的苦恼不过是因为化学考了49分在气得发抖的...  (展开)
冷丫儿 2009-03-29 11:46:49

写在未见面之前(这不是一篇评论)

有云:先闻其声,未见其人。对于《小团圆》,也可称作小地雷,最近炸得整个爱书界轰轰烈烈的。于我就自然先写此文,再看此书了。 《小团圆》,我很期待的。在于我,一个红旗下长不大的拘束的乖孩子来说,张爱玲一直是个很难理解的作家。不记得怎么知道张爱玲这个名字了,六年...  (展开)
猫小姐 2009-03-19 14:55:31

微妙感情

一万年前看《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时候,就赌咒发誓再也不看那些没良心的人翻出来的张爱玲的故纸堆。 所以我去年收到《重返边城》的一刹那还有点不好意思——买的时候倒激动,却忘记自己发过的宏愿了。所以今年看到《小团圆》的时候一点都不激动,打定主意不要看不要买。 我年轻...  (展开)
小小风也 2009-03-24 17:56:42 皇冠出版社2009版

因为完全是等待(因重大情节误导道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在此读后感中引用的一个重要细节出错。感谢豆友gardenia指正。我把G同学指出的错误放在此文最后,引以为诫。 需要说明的是,我对这个细节理解的错误影响了全文立论,导致此读后感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但我对张爱在此书里流露心理活动的基本判断并无改变。 谢谢gardenia的指导...  (展开)
蓑笠婆 2013-03-14 10:51:1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版

团圆梦,梦团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不长的《小团圆》读了好几天才读完。还是初三到高一那阵子,疯狂的喜欢张爱玲,读了当时能读到的几乎她所有的小说(其他的体裁那时确实看不下去),还读了许多别人写的张爱玲的传记。想想都好多年了,那股热情自然也就淡了。所谓“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所以后来《小团圆...  (展开)
妲拉 2009-04-10 14:03:53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不过是一地鸡毛

看之前没有期待,不过是她,所以要看。 来看小说的人大概会失望,配角纷纷情节芜杂,从第一页起万花筒般晕头转向,一场绵延数十年主题模糊的大戏,到头来是一梦黄粱。 来八卦的人大概也是失望,胡兰成直到一半以后才出场,比起其他人来或许还能算个主角,不过也淹没在随地散落...  (展开)
苏七七 2009-03-16 12:49:27 皇冠出版社2009版

爱的百转千回

爱的百转千回 ——读《小团圆》 1/我特意很慢很慢地读《小团圆》。——十多年前,我还刚读大学时,读那套安徽版的张爱玲文集,读得多么飞快啊。那时候颜纯钧老师上小说导读课,选了《封锁》。我坐在上铺的暗蓝绿床帘里写评论,那几乎是我头一回写评论。也写仿张爱玲的比喻的小...  (展开)
R. 2019-03-30 22:39:3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版

张爱玲的月亮

张爱玲在遗作《小团圆》开篇,这样写主人公九莉: “过三十岁生日那天,夜里在床上看见洋台上的月光,水泥澜干像倒塌了的石碑横卧在那里,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三十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 这段话曾有一个相似的版本,被宋淇...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81 82 后页> (共1639条)

订阅小團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