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全二册)的书评 (1033)

白夜行路 2014-12-07 16:21:06 岳麓书社1994版

各怀心思的一场朝圣之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四人,白龙马不提。 唐僧:软弱,慈悲,喜爱猜忌,多疑,几分虚伪,对徒弟缺乏信任(特别是在前期),大抵把徒弟当做取经的工具,且悟性其实低。 第十四回: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唐僧是这么说的: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  (展开)
江皓 2010-01-03 22:27:18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读来读去,才跳到这本西游记。翻过两回,晓得悟空不是随手取的名字。题目这一句是第一回的结语,而第一回末尾写的是悟空名字的由来。生于顽石的猴子,生性便是顽劣,翻过西游,你也会觉得这猴子太像人。 猴子有水帘洞,可他不甘心,要长生不老。得了长生不老,又想要更多。说...  (展开)
焦先生 2009-12-27 19:48:55

拜佛的诚意

不禁在想,皈依佛祖的原因在哪里呢? 试想,如果孙行者没有被压在五行山下,是否仍会同意放弃曾经的逍遥自由 甘心跟随愚蠢的唐僧? 试想,如果没有紧箍咒的胁迫,孙行者是否仍会甘心侍奉固执的师傅? 而那唐三藏呢? 僧人是否该坐怀不乱,心静如水呢? 可书中的他,仍似个凡人...  (展开)
何大草 2009-12-03 21:04:45

猪八戒和高老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唐僧的三个弟子中,猪八戒是活得最有趣的一个人。沙僧自然不用说了,满脸的愁闷,何曾有过一天的快活!孙悟空呢,开口就是逗趣调侃,猴心未泯,还没真正尝过做人的滋味。八戒的有趣在于他能寻人开心,也能寻自己开心;敢于嘲人,更敢于自嘲。敢于自嘲的人,就显出了他有些底...  (展开)
像风爱自由 2020-03-03 22:45:29

西游记

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神怪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  (展开)
未麻 2019-08-24 21:53:43

欠泪的,泪已尽——《西游记》里的林黛玉式还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西游记》这部书里,作者无疑对于孙悟空这个角色的塑造费心思最多,可谓呕心沥血。大圣的形象在整本书里是非常立体非常饱满的,一直到读完了整部书,最心心念念的也还是大圣,很多情节都在脑海里一直回转,不能忘记。 寒来暑往,一路妖魔鬼怪,一路艰难险阻,十四载的春秋冬夏...  (展开)
未麻 2019-08-16 23:45:22

回溯狮驼岭——关于佛道两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西游记》第74章,唐僧师徒五人战败蜘蛛精,继续西行,一行人正在对着险峰望而生畏,那山坡上就有一位老者高呼止步,劝他们“西进的长老,且暂住骅骝,紧兜玉勒。这山上有一伙妖魔,吃尽了阎浮世上人,不可前进!”此处便是狮驼岭,故事一开始就笼罩上了一层恐怖的阴霾,“这...  (展开)
文若 2019-06-10 11:45:00

略谈西游记

过去看《西游记》最让我困惑的地方在于,孙悟空这么一个盖世英雄,被赋予反抗使命的猴物,不仅取经路上变成四处求人、爱哭的“孝子”自身武艺也大打折扣,闹天宫时可以轻松击败巨灵神,单挑二十八星宿加四大天王。后来遇谁都是不分胜负。我认为造成这种矛盾的地方一是由于吴承...  (展开)
七月🍃🪴 2018-01-24 11:10:0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人生就是一场取经路

寒冬腊月,无所事事,翻看了一遍《西游记》原著。看了多年电视剧,而今才看原著,说来比较惭愧。但是看时也觉得恰此时,有些阅历了,才能看懂些深意,若幼时看,怕也是如看电视剧一般看些热闹而已。 对比原著,我觉得83版的电视剧拍得很好了,节奏紧凑,画面也好看,尤其女儿国...  (展开)
随风听雨 2012-11-15 19:21:10 岳麓书社2004版

这书其实很小众

这其实是一本很小众的书 之所以那么流行,因为流行的是同人改编版 何为西游? 驾鹤西去也 但管叫他金山银山美女如云 不过,红粉骷髅、尘土漫天 我自一盏青灯伴佛,挥手转身去 如果不再以故事看待之,就会渐渐明白了 这是一卷修行的功法  (展开)
海上青 2008-08-04 13:25:47 岳麓书社1994版

孙悟空和白骨精,永远不是一个道儿上的人

孙悟空和白骨精,本来就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要造化成佛的,一个是地地道道的妖精。一个要打,一个要逃。这是在神话故事里。要是换到现实生活中,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矛盾。 孙悟空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并直截了当地发表评论。白骨精身谙人性,通过委婉...  (展开)
妞妞 2017-01-08 00:17:57 岳麓书社1994版

西游记原著其实很不简单

西游记小说的幽默风趣不比电视剧差,明清白话文也是很容易读懂,每次过年回老家没事做都会拿起来看,一看就停不下来。以前看过一本书《西游记未解之谜》,吴闲云的,觉得很多地方分析得很有道理,西游记确实是一本内涵的巨著,可惜大多人只能当做消遣来看看。拍的电视剧虽然也...  (展开)
老竹 2012-07-15 19:13:45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

憋尿神功

每年一次的公司例行体检,我总会在B超室得到医生的表扬:嗯,这个尿憋得好!!唰唰唰地检查完,看见在门口守着饮水机狂灌的同事,乐得我膀胱里的洪湖水啊浪呀嘛浪打浪。再看看B超室门口的检查说明,乐得差点要尿了:检查B超前,要适量饮水XXX毫升,一般饮水后四十分钟,膀胱充...  (展开)
刀叢中的小詩 2009-08-18 21:15:28

新说西游记

“渣滓洞”开张的时候 我的同学美滋滋地 在里面洗了一个脚 那是他们县长开的 为此多给了几百 让他们多凑凑热闹 这个热闹算是很久了 县电视台每晚都有 他们的招聘广告 我常常听见同学说起 里面漂亮的女服务员 多变而抖动的游戏 使人想起《西游记》里 金箍棒的一些轮廓 取经...  (展开)
晴耕雨读 2009-05-10 17:20:03

放逐———上大学第一个假期对大圣的感触

上大学住宿舍的日子,最大的不便莫过于想读《红楼梦》《庄子》等古典文学名著却不能即刻实现。回到家中,再次捧读起阔别七八年的《西游记》,得到的更是内心深处渴求与追逐的回归。我又能够没日没夜地读书,又能与童年的英雄孙悟空一起。却是第一次,造访他的灵魂。 ...  (展开)
猴子大人 2007-02-09 15:09:56

无奈那天

小时候看电视剧,看到猴儿被压在五指山下不能动弹,虽然他都笑着拈花,笑着看雪,倒弄得俺总是眼泪哗哗的。黑暗、寂寞,一定很难受吧,如来肯定学过心理学。那么急躁的性子却要经历如此漫长的等待,再等待。直到有个和尚路过这里。 其实对和尚来说,他只是路过而已。观...  (展开)
瞌睡虫 2005-11-29 16:47:41 岳麓书社1994版

可怜的小妖哦

《西游记》第32回-35回,唐僧师徒遇难平顶山莲花洞,在作者的描绘下充满了喜剧色彩,我觉得应该是全书最精彩的章回之一。昨晚读起来,有意思极了。下面是行者挑逗两个小妖怪的段落,不妨在此解读一二。 -----------------------------------------------------------------...  (展开)
离香 2023-12-22 14:33:45

敢于调侃神的民族

顽童人格 我觉得西游记的作者是一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难得的人,他在长大成人以后还能保持一种孩童般的天真。如果这样一个人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天知道我会有多喜欢他。(当然,由于明清小说大多数都是根据前朝的话本编撰而成的,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天真的气质,是来自于最终成...  (展开)
froggy 2021-10-10 13:40:38

读完《西游记》,整理了一下故事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西游记》讲的是取经路上的一个一个打怪升级的故事,但是,既然是一部长篇小说,而不是系列短篇小说的合集,那么,整部小说就有它的完整结构。 这里按照好莱坞编剧比较常用的节拍器的方式,大概拉了一下整部小说的故事线(logline),发现真的是严丝合缝,非常规则。 ====...  (展开)
浴神 2019-09-03 14:29:31

《西游记》的黑暗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早听说《西游记》曾经是一本禁书的时候,我是不信的,虽然没看过原著,但是我看过电视剧啊,这种讲降妖伏魔正义战胜邪恶的童话故事为什么是禁书呢,难道里面大闹天宫这些部分反映了反抗封建王权所以要禁掉吗? 后来看了原著,而且随着阅历的加深,才慢慢理解《西游记》这本书...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51 52 后页> (共1033条)

订阅西游记(全二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