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全二册)的书评 (1033)

云际007 2013-07-10 07:14:13

西游记说的其实是信仰

关于西游记的解读太多了,最常见的是两种思路: 一种是解读唐僧对于取经团队的管理,其实这种解读只是借用了西游记的故事作为外延,贩卖现代管理学的内涵。 另一种是通过妖怪的下场解读社会生态,所谓有背景的妖怪都被收走了,没背景的妖怪都被打死了。 不管这些解读多么热闹...  (展开)
瑜航 2013-07-01 15:42:57 中华书局2005版

关于象征符号的解读

关于象征符号的解读,一直是这本书背后的含义远远大于故事本身。 只是很少用心去解读这本书。 在小的时候看这本书主要是看情节,每个寒暑假都有这个故事的陪伴,但是慢慢长大了,很多其他版本的诠释,各个角度,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超脱了  (展开)
syuu 2013-06-22 00:28:32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版

写给自己看的书评

第一次遇到一本如此难以形容的书。总以为书评、笔记都是十分鸡肋的自己,但这一次,却忍不住要写起书评,阅读时,一直在埋怨,没有从一开始就没有用一个好的方法来做笔记,做书摘。 阅读这本书,还是从大学时候起,那时觉得电视有趣,不知道书是怎么样的,便兴致勃勃地找出...  (展开)
苦若人生 2013-04-07 16:59:50 岳麓书社1994版

闹天宫到西天路,悟空实力怎么了?

孙悟空取经路上名片中最常用的头衔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如何不让人生畏?敢闹天宫说明他大胆,说明也应该很有本事,没什么本事就很有可能不敢去闹。 当年十万天兵天将拿他不住,如何他在取经之路上遇见妖怪,却受挫不少呢?在说这个问题...  (展开)
孤零零的阿猫 2013-02-14 21:53:33

别人嚼过的馍不香(不是书评)

1. 影视、网络与读书 西游记早已有大量的影视作品,网络上也有各类的解读帖子和著作。这些都是他人根据原著的加工或提成出来的东西,里面有多少原作者吴承恩的东西和自己的私货不太好说。 影视作品的出现,一方面让人更容易接受和喜爱作品,另一方面就导致会去读原著的人更少...  (展开)
Henry 2012-05-15 08:27:1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部西游记

说说我自己的一点感受 这本书放在手机里一直读了三个月才读完的. 西游记中很多事情都值得思考, 1.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很是厉害谁也打不过,怎么打都打不死.但是一跟了唐僧就萎了.很多人说猴子从野生变成家养的之后能力就下降了,其实我不这么认为.就拿太上老君来说其实他那里有...  (展开)
呼风唤雨 2011-09-09 12:25:40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版

官场笔记,跟现在对照着挺像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果。 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是太多了,根本就无法用常理解释。 比如 1.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连玉皇大帝、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可为什么后来西天路上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呢? 2....  (展开)
如意 2011-07-31 11:51:2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转】道教科普名著《西游记》

http://tieba.baidu.com/f?kz=90266012 易学是中国文化生活的根源,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文明的历程,对中国文史学的发展,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把《西游记》当作是一本普通小说来读,实在是脱离了该书的本意,浪费了作者的智慧。按照小说的写作要求而言,该书写了太...  (展开)
白衣 2010-02-19 15:48:52

寻章摘句

西游的书,我看的是比较晚的,西游的电视却是早早就烂熟于心。 年来日日无事,今日找出当日读西游时的偶摘,也是当时的或惊或叹或感。同时想起好多有趣的情节,太可乐了,但未留原文,便不在此赘述。 1、唐僧之没形象:“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  (展开)
黄鹤楼下 2009-11-11 12:49:59 中华书局2005版

还是古书有味道

昨天晚上买的。 睡觉前读了四章,读到马上悟空要做弼马温了。 现在的书,都淡而无味,没什么好读的,所以去买了这本西游。 西游好,读西游就是读一个“悟”字,悟空,也悟实。 一起买的,还有《说岳全传》、《陆游诗词选》、《李商隐诗选》,都是中华书局的版本,...  (展开)
刀叢中的小詩 2009-09-08 10:41:25

我看西游

看过一遍西游,也就能从中看出几分虚伪的假笑。    佛祖利用一丁点儿津唾之末作诱饵,邀来一些旁门左道助阵,八十一难难难专等和尚上钩。    身宽体胖的唐三藏看来永远也难以领悟佛家的博大精深之处,除了有空念念几句阿弥陀佛,刚一下了砧板却又马上被抬上了蒸笼。戏...  (展开)
Candy-Q 2009-02-24 16:45:31

孤独的悟空

都忘了是几岁时看的这个风靡全世界的西游记。书中那个怪力乱神的世界里,却有一个执着无能的和尚领着几个不知是人是妖是神的徒弟,要去遥远的天竺取经。 小时候谁都喜欢孙悟空,英勇无敌,七十二变法力高强,性格豪爽,猴儿猴孙一大班,怎会让人不心动去崇拜模仿?于是市面上衍...  (展开)
月升公主 2008-08-13 09:35:58

悟空其人

原来,真有个唐朝和尚叫做悟空。 《大正藏》卷五一圆照《悟空入竺记》: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俗姓车,字奉朝。唐天宝九年,罽宾国谴使诣唐,意愿归附。次年,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前往安抚,奉朝时任左卫从行。天宝十二年到达罽宾国犍陀罗王城,因患重病,滞留天竺。病愈...  (展开)
糖小滢 2006-08-16 11:39:10

孙悟空的师父是谁---猜测之一

     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联系密切          提起明朝著作《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我想你一定不会陌生。从两部作品中派生出来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神话就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两部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里面...  (展开)
赵赵 2006-08-04 21:29:25

问题动物的悲哀

神仙产生的时期,只有两个,一个是大家集体痴呆,天性纯良的远古,另一个就是有人存心要吓唬别人,要大家做良民。吴承恩,他生活在一个男人发型很先锋的时代,那时的装束不比哈韩小青年时髦多了。这个顶着先锋式发型的小男人就写了一部叫《西游记》的科幻小说,那个时候人们对神...  (展开)
理想国 2006-08-03 16:28:00

修正果就是去势

看了周六的评西游,心里痒痒,也来凑个热闹。 读西游记,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大闹天宫前的孙悟空与取经路上的孙行者差别太大。用游戏里的战斗力做比较,前者达到了十万,后者顶多五千。 孙悟空前后两次闹天庭,第一次是被二郎神正面抵住,用哮天犬在后面偷袭,外加太上老君用...  (展开)
枕前冰 2022-12-10 23:48:28

前五十回笔记整理

许多随感直接写在书页上,不成段落,不整。体例随意。 1 第十七回: 行者骂道:“你个作死的业畜!甚么个去处,敢称仙洞!‘仙’字是你称的?快进去报与你那黑汉,教他快送老爷的袈裟出来,饶你一窝性命!” “‘仙’字是你称的”,乍一读想到“你也配姓赵”。有此类比,细想不...  (展开)
华采衣兮若英 2022-07-17 19:17:1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版

再读西游的碎碎念

《西游记》,以修真为地基和庭院,以厚黑学和成功学为楼宇。两个角度皆有很大的解读空间。 比起世界观完整的红楼八十回小说,西游才像是底稿与再创作文本的融合叠buff之作。 修真的部分,是对佛道哲理的搬运与解构,孙悟空作为心猿,从赤子之心学艺,到学成后膨胀顽劣,经历斩...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51 52 后页> (共1033条)

订阅西游记(全二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