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11月份北京的电影活动
说是电影,这篇自然是谈电影。《冬暖》是李翰祥的一部旧作,讲那人间的真情冷暖。不过它肯定不是这篇的主题,这里借来片名一用。
为了应付X年一遇的严冬极冷,据说北京11月1号就要来暖气,据说我就快无家可归了,据说11月份开始的放映活动特别精彩……,我心里暗念到,这趟回去就要好好过冬,再也不出来了。
南京的CIFF,我们几个很快注意到一个身背行囊的观众,他的负重造型看起来更像是参加一次艰苦的独行,一场充满挑战的越野活动。与架着眼镜、稚气未脱的学生观众相比,他是如此的独树一帜,不大像是来看电影的。
但是,他当然就是来看电影的,据说是从安徽出发过来。后面降温几天,我甚至在想,他平时要在哪里露营,有雨又有风,南大校园的树林和草地肯定不行吧,怎么着也得找下新传楼那样的遮蔽下吧。
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的电影有不同的观众,千奇百怪,难以描述。马大对CIFF放映的Q&A环节很不满,答非所问,观众自爆其短、导演耍酷装拽的更是屡见不鲜。只是在我看来,这种交流活动几乎成了放映活动的“附着物”,它可能提供不了太多有价值的信息(确切说我基本不大会有发问的冲动),更多是告诉了自己,来看电影的到底都有什么样的人。有人看不到一头驴被拉走,有人无法相信农村里的偷情,有人性压抑,有人傻天真,有人正气过剩。
回到正题了,十月份是一个比较萎的档期,或者说,国内的院线就从来没好过,观众还真可怜。电影院的片子一少,不如把目光移出来看看别的,这个11月份的活动就从10月底说起。
=========================================================================
百老汇电影中心:从第四代到第七代 10月28日-31日
《黄土地》、《本命年》、《青春祭》、《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几部电影都非常值得一看。
北京好的一点就是除了遍地开花、不大正规的放映作坊,很多活动已经直接渗透到电影院里面,其中不乏免费的。电影中心这一年下来,在我和周边朋友看来,确实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火(尤其联想到资料馆一直在用折凳招呼观众)。这回的场馆说来已经很不错了,仅以香港为例,文化中心、科学馆什么的都是临时征用,太空馆之类的更是勉强凑数,有的也还是电影中心、电影资料馆和几家院线的小破厅,圆方那样的场地少之又少。
=========================================================================
百老汇电影中心和百老汇新世纪影院:第三届欧盟影展-北京站 11月1日-11月14日
我对这个影展和类似影展一直兴趣不大,欧洲国别电影,平时跟跟大使馆文化处的放映就差不多了。不过我也知道好这口的年轻人有很多,英国、罗马尼亚拉出来的都是偏主流正统的电影。
=========================================================================
博纳悠唐和金鸡百花影城 :第五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影展 11月3日-11月7日
这个影展挺不错,虽然跟中国电影一样,泥沙俱下,《恋爱通告》等当真是刺伤了尔等眼睛。中间看过的值得推荐的片子就有不少,像很多人来不及看的《我们天上见》,这部电影到目前为止还是几位大牛眼中,今年上了院线的最好国产电影;像上海电影节看的《碧罗雪山》,加上入围金马的《透析》,刘杰的主旋律中求生存还是成绩斐然;像《光棍儿》,看着也是很欢乐,幕后故事也多多,或许可以说是新农村喜剧,真实且三俗。
个人想看的电影主要来自内地以外地区,像台湾里头的《父后七日》,马来西亚陈翠梅导演的《无夏之年》。另外柏林釜山东京等节展流出来的内地片子也可以瞅瞅。
=========================================================================
国际青年影像节 11月18日
……
=========================================================================
CGV等:韩国电影周(2010年韩国电影节) 11月25日-?
由于取消了上海站,让老妖和小韩痛心不已,总局的罪恶已经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尽。
这个影展主要侧重于回顾,除了李沧东的《诗情》,新片比较少,据说《老男孩》和《生活的发现》(?)更是被毙。如果真有三十部的话,那当真是十年一遇的级别。
韩国电影史学家挖掘了多年的老电影人和老影片,现在比较公认的似乎还是只有金绮泳,这回还有为数不少的老片,确确实实是比较系统的回顾。对老片不大感冒的,补下经典的《杀人回忆》也不错。
=========================================================================
中国电影资料馆新馆开放:11月23日?25日?
折凳、破音响、冷飕飕的厅,这些赶紧结束了吧。
新馆的暂时只看到了《千年女优》之类,不知道开幕那几天还有排活动没。
这么看下来,也就中旬是个空当,难道因为有大片?
其他的欢迎补充……
为了应付X年一遇的严冬极冷,据说北京11月1号就要来暖气,据说我就快无家可归了,据说11月份开始的放映活动特别精彩……,我心里暗念到,这趟回去就要好好过冬,再也不出来了。
南京的CIFF,我们几个很快注意到一个身背行囊的观众,他的负重造型看起来更像是参加一次艰苦的独行,一场充满挑战的越野活动。与架着眼镜、稚气未脱的学生观众相比,他是如此的独树一帜,不大像是来看电影的。
但是,他当然就是来看电影的,据说是从安徽出发过来。后面降温几天,我甚至在想,他平时要在哪里露营,有雨又有风,南大校园的树林和草地肯定不行吧,怎么着也得找下新传楼那样的遮蔽下吧。
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的电影有不同的观众,千奇百怪,难以描述。马大对CIFF放映的Q&A环节很不满,答非所问,观众自爆其短、导演耍酷装拽的更是屡见不鲜。只是在我看来,这种交流活动几乎成了放映活动的“附着物”,它可能提供不了太多有价值的信息(确切说我基本不大会有发问的冲动),更多是告诉了自己,来看电影的到底都有什么样的人。有人看不到一头驴被拉走,有人无法相信农村里的偷情,有人性压抑,有人傻天真,有人正气过剩。
![]() |
请问,配这个图有什么意义? |
回到正题了,十月份是一个比较萎的档期,或者说,国内的院线就从来没好过,观众还真可怜。电影院的片子一少,不如把目光移出来看看别的,这个11月份的活动就从10月底说起。
=========================================================================
百老汇电影中心:从第四代到第七代 10月28日-31日
《黄土地》、《本命年》、《青春祭》、《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几部电影都非常值得一看。
北京好的一点就是除了遍地开花、不大正规的放映作坊,很多活动已经直接渗透到电影院里面,其中不乏免费的。电影中心这一年下来,在我和周边朋友看来,确实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火(尤其联想到资料馆一直在用折凳招呼观众)。这回的场馆说来已经很不错了,仅以香港为例,文化中心、科学馆什么的都是临时征用,太空馆之类的更是勉强凑数,有的也还是电影中心、电影资料馆和几家院线的小破厅,圆方那样的场地少之又少。
=========================================================================
百老汇电影中心和百老汇新世纪影院:第三届欧盟影展-北京站 11月1日-11月14日
我对这个影展和类似影展一直兴趣不大,欧洲国别电影,平时跟跟大使馆文化处的放映就差不多了。不过我也知道好这口的年轻人有很多,英国、罗马尼亚拉出来的都是偏主流正统的电影。
=========================================================================
博纳悠唐和金鸡百花影城 :第五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影展 11月3日-11月7日
这个影展挺不错,虽然跟中国电影一样,泥沙俱下,《恋爱通告》等当真是刺伤了尔等眼睛。中间看过的值得推荐的片子就有不少,像很多人来不及看的《我们天上见》,这部电影到目前为止还是几位大牛眼中,今年上了院线的最好国产电影;像上海电影节看的《碧罗雪山》,加上入围金马的《透析》,刘杰的主旋律中求生存还是成绩斐然;像《光棍儿》,看着也是很欢乐,幕后故事也多多,或许可以说是新农村喜剧,真实且三俗。
个人想看的电影主要来自内地以外地区,像台湾里头的《父后七日》,马来西亚陈翠梅导演的《无夏之年》。另外柏林釜山东京等节展流出来的内地片子也可以瞅瞅。
=========================================================================
国际青年影像节 11月18日
……
=========================================================================
CGV等:韩国电影周(2010年韩国电影节) 11月25日-?
由于取消了上海站,让老妖和小韩痛心不已,总局的罪恶已经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尽。
这个影展主要侧重于回顾,除了李沧东的《诗情》,新片比较少,据说《老男孩》和《生活的发现》(?)更是被毙。如果真有三十部的话,那当真是十年一遇的级别。
韩国电影史学家挖掘了多年的老电影人和老影片,现在比较公认的似乎还是只有金绮泳,这回还有为数不少的老片,确确实实是比较系统的回顾。对老片不大感冒的,补下经典的《杀人回忆》也不错。
=========================================================================
中国电影资料馆新馆开放:11月23日?25日?
折凳、破音响、冷飕飕的厅,这些赶紧结束了吧。
新馆的暂时只看到了《千年女优》之类,不知道开幕那几天还有排活动没。
这么看下来,也就中旬是个空当,难道因为有大片?
其他的欢迎补充……
-
sarayix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30 23:49:44
-
绿棉棉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9 12:09:5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23:41:28
-
Mar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23:31:43
-
德黑兰43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7:24:12
-
未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7:15:41
-
twozi™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6:52:10
-
ayijkl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6:41:46
-
阿谬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6:36:45
-
scarllet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6:27:3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6:11:26
-
叉叉虫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6:03:10
-
梧桐的腰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5:08:3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5:02:34
-
ca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4:49:16
-
Strelize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4:47:48
-
蟲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7 14: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