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确的“爱自己”
查看话题 >大脑是如何以爱之名欺骗我们的
我们很容易去爱,却很难正确对待所爱。
要从一次发现自己思维陷阱讲起。 结果它一展开,就变成了一道与爱有关的题目。
自从开始关注野生动物以来,我情不自禁地就陷入到了悲观主义之中,我难过它们的难过,痛苦它们的痛苦,每一只被汽车撞死在公路旁的鸟儿、猫儿、小动物们都变成了一场内心深处的葬礼,放大尺度来说我们身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之中,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持续处于哀悼的状态(如果你听了我的上一期播客应该能过感觉到那种心情吧嘻嘻)。
直到有一天醒来,终于发现自己被「苦」占据着,是我们自我觉醒系列里非常重要的话题,佛学里的duhkha,永不满足的状态。我觉得自己好像碎了好多片。果真以爱之名,是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毁灭的。
爱:伪 装
我是一位冥想习练者,自可以顺势摸索其起源。
我看见自己被一个意向所缠绕,是从人类文明发展以来就疯狂掠夺其他生物生存空间的叙事,你可以想象,我完全将人类与野生动物对立起来了。走在城市里,我的所见便不再是繁华,而是杀戮;哪怕是风光秀丽的田野,也少了野蛮生长的狂野,不过是人类造景的非自然,可是我忘记了,人与自然本来就是相互塑造的。
所以我的这份叙事其实不过是片面的仇恨,我 看见它一点一点侵蚀着每一个思绪的诞生,给日常生活都抹上沉重的情感,这份忧愁似乎更为狡猾擅于伪装,好像仅仅因为它无关小我,而是根基于「为他」而非「为我」而苦恼,我的意识防线就正当化了这种痛苦的产生。
确实是需要一些心力才能够看得更为清晰的,我也是在这一瞬突然理解了那些嘴巴上喊着「为你好」的父母,为什么无法放手让子女去全然成为他们自己,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父母都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他们恐怕将这种虚假的利他心情变成了使命,因为它听起来真的很不错。当然我不是说怀着一片好意的长辈们是故意来刁难的,他们不过是被大脑的把戏所蒙在鼓里,不过故意刁难那种情况也还是有的,不过一般越是针锋相对的那个人,往往他与自己的关系都比较差。我在自己从小到大的亲戚关系里有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这种形式的「爱」并不成熟,并不圆满,很多人从来没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爱。
因为隐形的「为你好就是爱你」的这个旗号太诱人了,不仔细看你根本就跳不出来。
“我是为了你”才不让你去做某些事,“是为了你”我才没有成为我自己。
把责任转手出让给他人,把责备留给他人,甚至说是将遗憾嫁接到对方身上,比较遗憾的是这一个「对方」往往都是我们生命中最为亲近的人。然后自己的内心以为充满了爱与向善,于是不停地正当化这种「为他人」的心情,然后一点点地变成了那个挺让人厌烦的人,还很容易叫自己失望吧。
我那份炙热的心希望给予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帮助,自会被更多的无心伤害得体无完肤,如果我允许的话。
我想,在过去的年岁里我很努力地剥离掉这种不成熟的心态,无论是对待朋友,爱人,乃至于父母,我都不希望自己在根本的价值上去「为了对方」而怎么样,我要清晰且利落地做出选择,并且为其而来的后果承担责任。我记得在《我是如何在28岁实现财务自由的》视频里这样述说过,“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生活里,绝不因为自己的选择或是观念,会冒犯到或是打扰到他人而有所妥协。”还补充了一行字*当然要在合法范围内,哈哈。
拥有强大自我的Phoebe有一个最好的拒绝方式:“I wish I could, but I don't want to.”(我也希望我能,但是我不想呀!)她很清楚自己没有义务去为他人的快乐负责。
其实,是将生活的责任全权包揽在自己身上。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快乐、悲伤、痛苦、无聊、失望与希望负全责。这是将莫大的权力收回到自己的手中,需要勇气,却强大无比,是真正的成长。
当然,人际相处在日常小事上的妥协不仅必要而且大多数时候都不值一提,我这里更多是指方向性的宏观层面。例如,我是为了你才搬到某个国家的,我是为了你才学习经济的,我是为了你才买了这套房的,我是为了你才生个孩子的等等,这些语句听起来就祸患无穷了吧。
欣慰的是,只要能看见这一部分的大脑运作,我就可以解开理顺被它接管的价值观与情绪,不让这条路径变成脑细胞最熟悉的捷径,我亲眼看见自己的脑袋通过内观的方式轻轻放下这份悲伤与巨大的苦难感,然后,又可以呼吸了,我不再背负人类杀害动物的罪行,它也不是我可以背负的。而这份轻松里藏着生命赋予我们自我意识的秘密质感,平静与能量。
是清理大脑的那个秘密。
我大可不必将所有动物的苦变成自己的苦,这毫无用处,于它们于我自己。
最令我感到恍然大悟的是,大脑真的很喜欢这种包裹着某些意义的糖果,以「善」为初衷,却令我无来由无指向地憎恨且不信任他人,是很疯狂的。
爱:危 险
倒不是说我不允许自己有悲苦的感受,我在此前也与大家分享过大脑清洁术。我深知日常情绪的陷阱,尤其是那种重复性还带有一点自毁倾向的情绪,但是有那么一段时间,好像当我关心的不是我自己,而是草原上的狮子,雨林里的树獭,冰原上的猫头鹰时,那所有的愤怒恐惧绝望都变得情有可原。
然而,这是错误的。
正是这种负面的心情无法推进我顺利地前行,更无法达成我所渴望的保护野外的目标,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大自然也从来都不需要我们的保护,它只需要我们给它空间给它自由,想想看和养猫乃至养育小孩,甚至是爱一个伴侣,都是一样的道理,本质还是要学会爱。于是我的心顺了,我的行为也更加有效,我减少了挑刺的冲动,转而看见人类的可爱。
就好像那个「为你好」的长辈,他/她几乎全然是将自己族群以外的人当作是假想的敌人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保护你的欲望,乃至最好是能控制你。
综上所述,我发现这些时日以来自己对地球对生命的打开方式有误,这种聚焦于负面信息的痛苦对自己对读者也都毫无用处,而且根本就是掉入了信息爆炸的陷阱里。
是时候把自己拾起来了,看见真正的真实,而不是被过度渲染过煽动的情绪。
我要把仇恨的注意力转至爱。听起来很老套哦,但是真的有用!
是的,你没有义务去满足他人的需求,但是你有义务照顾好自己的心灵。
爱:真 实
很多成年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
我的意大利好友与她的西班牙男友分手了,不是因为不爱了,恰恰是因为太爱了,但是从我第一次去家里见到他养的猫,我就知道他爱人的方式很有问题。
他养护着一位9岁多的优雅雌猫,哪怕只是简单的相处你也能发现她并不是一只很自信的猫咪。当然我在这里也不想过度渲染人类投射的幻想,动物也和人一样,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全然属于自己的性格特质,也许她就是生性胆小,我们家的猫非常外向的性格大概率与我们无关,而且猫咪在熟悉的人面前与陌生人面前那是判若两猫。
我记得第一次去他们家的时候,这只叫做草莓的猫咪总是呈现出一种逃跑的状态,在防守与攻击之间徘徊,始终焦虑。直到我听闻好友的男友是如何“教训她”的时候才如梦初醒。他从小就不允许猫咪上桌子,对待猫咪有暴力倾向,一个不如意就会揍她一顿,但是他忘了她一定会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仍然上桌子;如果草莓因为什么缘故没有在猫砂盆里便便,他会一把抓住她的脖子将她的脸扑在地板上,这令我感到十分惊恐,并且为我女友的恋情标记了警告。
然而他是真的爱草莓,非常非常的爱,极度害怕失去的那种爱,他总是说现在草莓年纪大了,他很害怕,如果草莓走了他无法想象去爱另一只猫。
我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也理解他教导猫咪的方式,但是我想他并不知道真正的爱是放手且尊重,他几乎用同样的方式在爱我的女友,结果可想而知,两人不得不在非常多的痛苦中分开了。
我非常确信,他是爱她的。
但是,他不懂得如何对待她们。
其实爱超级简单的。
我在这里探讨的是长远的爱,并非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的迷恋爱,说的是终身伴侣与骨肉之爱。
如果你确认自己爱对方,首先你要接受自己,然后学会尊重对方,就这样而已。
一旦我们真正向自己投射了足够多的理解与信任,我们会很尊重自己,也自然而然地可以尊重他人,包括自己身边的宠物。
尊重意味着去真正懂得对方,而不是一个劲地希望对方成为你想象中的样子。无论是夫妻还是子女,以宠物为例,如果别人家的猫可以敷黄瓜面膜,你家的猫不给敷,那你就对它生气,这便是不尊重,而且很愚蠢。哈哈。
我发现自己在养猫的过程中获得了很棒的育儿教育,完全放下「我拥有你」这种主人与宠物的支配地位,从一开始我对猫的迷恋,到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帮助猫咪生活得更轻松,在一开始我总是将家里收养的两只猫当作室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全心全意的喜欢很容易就激发出一个人照顾他者的天性,被称为母爱吧,于是我渐渐变成了它们口头上的妈妈,哈哈。
爱一只动物和爱一个人是一样的,我不会因为猫咪呕吐、拉肚子在地板上或是打翻水杯而生气,一次都没有,相反,这总会挑起我的好奇心,去理解它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不要忘记它是一只猫,它不是一个人,我不能全然用人类的思维角度去判断它的行为所指向的涵义。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千万别忘了对方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物品,或者不是一只猫,哈哈。
其实也是用最本源的生物基本需求去判断对方所需,基本上与我们自己的渴望是一致的,而同时也理解为什么他们的需求有时候与我们是不同的,这很值得学习。
动物的天性非常简单,它们做某件事情的背后总是有一个很单纯的理由,可能是猫砂盆不干净,可能是它没有足够的活动量太无聊了,所以我作为爱它的那个人,我开始真实地看清它们的需求,虽然说我们家的两只已经算是极限随便摸随便抱了,它们也并不总是想要被抱抱,被摸摸。
人也一样呀,有时候那理由也是简单至极,只是人儿经常自己想不清楚,或是被大脑愚弄,也表达不清楚,于是就会出现许多摩擦。但是其实从根本来看,我们自己的需求也是被理解被关注被爱戴。有时候情侣的吵架与家人拌的嘴舌大多是没有讲清楚双方的所需,明明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爱,却用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搪塞,用其他理由来吵架。
那个我在第一次和大家探讨爱情的文章里出现的发展阶段,「快抱紧我」与「放我下来」的阶段一致。
我发现养猫的过程也让我对我的先生有了更多的耐心,如果我可以像爱猫一样爱他,那我对他的行为与语言是不会有所预期的。人际关系中的预期是一个定时炸弹,稍不注意一点差池就会变成失望和争吵。
我对猫是没有期待的,有的是满满的感恩。
所以找对象还是要找好看的,要找你看起来特别顺眼的,你看我们看看小猫的模样,谁还不能原谅它们呢?哈哈哈,我是开玩笑。
其实反过来我们如何爱父母的也是需要反思的,我们总是抱怨代沟,不被理解,可是我们有真正去理解过他们的需求吗?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真正地去尊重过他们的需求吗?
我从青春期开始吧,总是埋怨母亲无法理解我的冒险精神,我总是想他们的人生经历太少太单一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太落后了,他们的思想也太陈旧了。我多么希望他们可以看见我眼中的世界,也和我一起走过我的梦想,总是自以为是过去双方的矛盾或者一言不合,大概都是因为他们的错,因为他们不理解我,可是,要直到最近我才能够想明白,我是不是有真的去理解他们,以及了解他们需求背后的真正原因呢。
今年年初回家的那几个月,我只和妈妈吵过一次架,哈哈,这对于我们母女来说相当难得。虽说是扯着嗓子吵着架长大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过任何原生家庭的问题,我始终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而要直到现在,我才要真正明白,自己对妈妈的爱才是那个肤浅的一方。
我总说她把生活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这让我很有压力,但事实上,我忘了,我的妈妈也有许多,太多,一大把并不来源于我的快乐,她也热爱徒步,她喜欢和自己的朋友聚会,她有非常亲密的家庭关系,她是一个个体,不止是我的妈妈。
是我没有擦亮眼睛。我总是希冀着她将我当做一个有能力,有担当,她可以信任的成年人,这些年来她也越来越尊重我的决定,而现在,是我学会正确爱她的时候了。
但是呢!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点,即便我们用所有的真心去理解了对方的需求,你却毫无义务去满足这种需求,你看,这是爱这件事情特别棘手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弄巧成拙。
这也是为什么尊重的本意,是放手。
其实也很好理解,当我们用尽所有真心全身心地去爱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对方是自由的,那种想要套牢最好用枷锁封闭的爱,是危险的,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是软弱,是充满了怨恨与痛苦的。
当然我们是不可能变成一个完美的情人,女儿或是父亲的,我们一定会犯错,一定会在某些时刻爆发毫无缘由的怨气冲突,而这些矛盾也都是通往更多的亲密更多的理解的好路一条,所以也不要成为情感洁癖。
你要有较高的容错率,才可以收获最为成熟与丰富的爱,不是吗?
如果要说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你全身心的信任与爱戴,只需要看对方是否在真正地试图了解你是谁,而不是想象你是一个谁。
结语|Final Thoughts
是啊,以爱之名并不能合理化我们的暴行。
学会正确爱别人,还是要先学会正确爱自己,也就是如何对待自己。
接受、信任、尊重,这些动词要先落在自己的身上,才可以更好地运用在我们所爱。
爱真的是很好的话题,也是我们这一生特别值得为之努力的方向,不是吗?
新年快乐😊
🎙️本文有更多细节分享的播客版
各大播客收听平台【煽风点火】 与我一同冥想:Allison冥想全套
相关阅读: 肯尼亚行纪|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与工作观 我们与自身的距离,就是我们与自然的距离 你根本就不需要情绪稳定
更多信息: 淘宝:醒awake极简生活 专注做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精神索求的产品 公众号:醒awake 了解「醒awake」瑜伽垫
艾莉森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曾经拒绝生育的我,为什么决定生孩子? (34人喜欢)
- 如何应对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 (17人喜欢)
- 肯尼亚行纪|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与工作观 (4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