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里寻找标准化

1930年代开始,Jean Prouvé工作室研究设计了一系列轴向门式框架预制住宅。在这一系列预制建筑中,预制系统考虑了各种细节。专利结构系统“中央门式刚架建造系统”,在均一大空间里划分空间的同时,得到高效率的材料利用与结构支撑。结构尺寸基于加工4米长的大型弯曲机的尺寸,每个居住模块的最小面积为64平米。战后Jean Prouvé为无家可归者设计的临时住房采用了6×6米与6×9米的模块,可以分隔成三个房间(参考patrickseguin.com网站)。1958年的沙漠住宅预制房屋,则考虑在热带气候中通风方式,采用高度绝缘的屋顶,由略带波纹的铝板和夹层之间的发泡聚苯乙烯组成。这些技术考虑促使设计既适应当地环境,又能快速建造并减少现场人工工作量,同时应对功能和文化需求。




通常在现场以外加工的预制构件,由工厂精确加工,运输至现场组装,都被认为是预制建筑。
在现代建筑进程里,日本的预制建筑开始于60年代,“日本住房市场急剧增长,这鼓励了其他行业进入这个诱人的市场,如钢铁、化工和电器行业。这些行业都在通过工业化寻求生产效率更高的住宅制造和供应系统,而不是继续采用依赖传统木工方法的传统木屋建筑系统。他们看中了当时刚刚投入实用的轻钢材料,并利用这种材料开发了房屋结构系统。在同一时期,其他房屋制造商也进入了这一市场,他们使用混凝上作为结构材料,并使用木质构件。所有这些被称为‘预制房屋’的新型房屋系统都经过了灵活的改变,创造出了新的房屋样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逐渐被日本房屋市场所接受。”(Architecture That Supported Modernization of Japan.100 selected building technologies,Edited by : Committee for: “ArchitectureThat Supported Modernization of Japan”)
在大型住宅里,预制较为普遍,而在个性化的小型建筑房屋里,使用预制技术和选择语言有着同时面对自由与标准化的考虑。
我们对日本传统木构建筑节点的主要印象是节点的制作精确,严丝合缝。而中国木构传统建筑通过材料尺寸和比例,对整体体系的把握,抬梁或穿斗结构体系受力的合理,考虑冗余与空间的灵活,也像是在自由中对精细施工和标准化的把握,通过简洁的逻辑赋予建筑设计与使用更多的自由空间。承重结构和内装材料在传统木构建筑中被明确区分。而在现代的轻钢建筑或木建筑中,毋宁将其考虑为更简化的多元素合一的方式去建造。木结构的高效建造体系、节点以及在传统中的文化特征,是否能延续至现代?



在一本研究东亚与欧洲木构节点文化研究的书中,作者详细探讨了木料的性能,各种建筑物细节中的构造与防水等因素是如何影响木构节点的设计。书中整体结构受力的讨论较少。节点的细致,毕竟和整体结构的合理性侧重点有所不同。从中日古建剖面图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的差异。
在写到一个江户时代的木接头时,作者推测这一设计结合处的形状延续了完整的松树皮,纹路又象征着松树和河流,而接头名称“四方松川”可能是这位希望打破匿名桎梏的制作者木匠的名字。“人类在文化影响下对木材处理的全部活力和特殊吸引力源于功能与个性的统一。”(Wood and Wood Joints: Building Traditions of Europe, Japan and China,Zwerger Klaus,2019,264页)

也可以看到,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并非从符号入手。而是从设计与建造的体系、氛围、材料等方面去考虑小房屋预制的设计。
在一些涉及建造问题的探讨中,会发现尽管基于预制理念,但建筑始终是独立的,属于现场。建造和文化的关联始终更让阅读者感兴趣。这些预制的小尺度钢建筑或木建筑,最终其语言的选择来自于建造与文化的选择,以及设计者期望这一建筑呈现的面貌。

譬如石山修武的世田谷村自宅(2001),“在文章《秋叶原的感觉》中写到了诗学和变化…秋叶原在东京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最初它以黑市和电子商品闻名,但现在它以动漫和电脑商品闻名。它挣扎着前进,每天都有细微的变化,从不一成不变。每天都有一些部分发生变化。这是我喜欢的建筑类型。”(Encounters and Positions Architecture in Japan,Kohte Susanne Adam Hubertus Hubert Daniel,56页)在石山修武倾向于选择的语言中,选择了纤细的框架,以及容纳变化的大空间。有趣的是,谈到建造,石山修武在一些地方使用造船技术。他认为,“需要找到成本和价格之间的明确关系。……造船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建筑公司的价格非常高,但是你可以用非常合理的价格买到造船厂生产的相同产品。所以有时候我会用造船者。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曲线。造船者从不使用扁平的零件;每个元素都是弯曲的,他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制作它们。造船者或工匠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汽车设计师的工作,他的工作非常精细,但也非常理性,并意识到价格成本比。”这一选择也是个性化的设计方式对于尽可能通过预制提高精确性并同时降低成本的考虑。

1975年伊东丰雄在樱上水建造的一所房子里,最初计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随后伊东修改了建筑结构,采用铝制骨架框架。改变的一个条件是新结构的成本不应超过之前与客户商定的成本。随后伊东丰雄的研究组在1999年以“生态材料房”的形式实现了这种类型的第一个项目。整体结构系统基于3.60 x 3.60米的柱网格(外围区域为1.80米)。“方形柱的截面非常小——只有70x70毫米——形成了非常纤细的承重结构。通过在柱子中插入十字形核心来确保更大的稳定性。一组主要的挤压型材和300毫米间隔的横向次型材覆盖在柱上,提供水平结构支撑。 外部,房子覆盖着统一的楼层高度铝板元素。内部则以温暖的木质色调的家具、门和地板饰面为主。建筑的清晰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内部空间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伊东自己的形式语言。对他来说,不寻常的是尝试用标准化的系统建筑单元来实现这些原则。”(Jap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s Ambiances,Christian Schittich,170页)

注重预制建筑的建筑师们关注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具有音乐感和仪式感的庭园,以及建筑中的诗意氛围。真正使建筑语言耐人寻味的是其观念、形式和对地域或生活问题的解决不可分割。可以想见这样一种预制建筑语言是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实现一种自由,而在自由中寻求标准化带来的高效、精巧与现代感。
-
★王二叮当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05 09:21:48
-
小男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3 16:24:34
-
思无邪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3 11:33:42
-
林山FILM🐟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3 08:18:12
-
熊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21:37:29
-
fuehjd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9:42:37
-
小车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7:54:30
-
七斤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3:14:21
-
wliesmei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2:46:41
-
M.Seth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2:46:09
-
FI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2:45:00
-
Bi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1:36:19
-
sketch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0:55:29
-
kakaed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0:50:15
-
whyseeimag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0:35:09
-
Stereoyoy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0:34:16
-
n u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10:14:47
-
櫚林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09:05:13
-
el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08:39:24
-
微服私訪記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9 03:59:05
-
Sist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23:00:54
-
李麦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22:50:12
-
黄油老虎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22:37:00
-
El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22:32:30
-
无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20:00:32
-
北山杉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9:48:20
-
小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9:08:29
-
麥。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8:31:08
-
虎谿三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8:19:49
-
远古邪恶活化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8:11:07
-
Delacroix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8:08:30
-
茅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8:08:20
-
青鹿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7:36:51
-
W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5:26:55
-
Simp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5:00:04
-
没有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4:51:31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4:42:38
-
未来派野郎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4:25:43
-
离净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4:21:55
-
驻马店凯鲁亚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3:11:39
-
苏台栖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3:02:48
-
HideY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2:59:53
-
叁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2:39:37
-
too elephant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2:10:10
-
й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2:03:46
-
脑花拌豆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1:57:49
-
昭歌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1:44:31
-
曼工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1:35:47
qingfa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这些时刻理解北京的园林 (40人喜欢)
- 结构形式驱动的空间 (16人喜欢)
- 从药洲遗址到石洞空间:静观、漫游与现代语言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