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浪子图像及其历史背景
![]() |
《改造二流子》 版画 王式廓(延安时期) |
近似内容的图像,其背后的典故出处迥异,功能亦不同。一为精兵简政的需要,另一出自宗教之经典情节。
延安时期改造二流子运动
孙晓忠
http://www.gmw.cn/01ds/2010-07/28/content_1206400.htm
游民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对游民的整治,但是都不能说治理得成功。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逮捕社会上不劳动的游手好闲者,为了控制社会流动,更发明了保甲制度。到了晚清以后,这个传统的乡村社会已经开始逐渐解体并在民国时期暴露出危机,其原因正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对乡村的渗透。伴随着民国时期乡村的现代官僚化治理方式,中国的乡村社会出现了如杜赞奇所言的掠夺型经纪人,这类乡村“恶人”比地主还可怕,其典型形式就是劣绅和恶霸,这个地方性“吏治”的危机催生了更多的乡村游民出现。
延安改造乡村二流子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认识到离乡改造游民是十分困难的,延安的经验是将改造者放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接受改造,放在熟人社会中来改造,用劳动来改造人,用群众运动来展开。这无论是和建国前比较,还是和建国后对于城市游民改造的方式都有区别。他们或个别谈心,或树立正面典型,召开各种劳动英雄大会,也只有这个时代,劳动者有了尊严,成为歌颂的对象,劳动者成为了英雄。这也是此前的社会没有的。这是党改造人的新模式,延安改造二流子就是将改造者放置到一个集体中来改造。
正文见链接
![]() |
《浪子回头》 油画 伦勃朗(荷兰,十七世纪) |
![]() |
浪子回头的比喻 路加福音15章 |
![]() |
1954 Beau Brummell 《浪子回头》电影海报 伊丽莎白-泰勒主演 |
![]() |
不明绘画 |
![]() |
流民图(部分) 明 周 臣 长卷纸本水墨 纵31.9厘米 横244.5厘米 (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
包华石:“人民”意象变迁考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8761
![]() |
![]() |
![]() |
![]() |
民国 蒋兆和《流民图》 |
北平沦陷后的市井生活http://news.xinmin.cn/domestic/gnkb/2010/09/18/6900904.html
![]() |
![]() |
![]() |
-
陈师傅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1 22:09:40
-
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8 10:46:07
-
无名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4:54:03
-
yage2015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1 13:22:07
-
镜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1-03 02:49:37
-
Baikal Lake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25 00:33:23
-
Blavatsky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02 23:20:05
-
lamy123cafa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03 22:06:45
-
路上的飞锅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2-18 14:33:1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6-04 14:30:26
-
啊bo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3 22:08:53
-
修夜1094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0-23 2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