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诺兰的代表作,是封神?还是过誉?
Ⅰ.《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

这部前传的立意和视听,已经和大部分漫威的爆米花电影拉开了距离,诺兰注入了东方式的哲学和武术理念,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深度与逼格,“寂寞”的配乐大加分,声画完美结合,几个段落看得血脉喷张。基莲让人过目难忘,不过他身上的那种邪典阴柔之气的确不适合蝙蝠侠,有型有款显得更加刚劲的贝尔更为合适,奥德曼反差萌。接近尾声时诺兰善于利用的“没想到”,也让整部电影不止停留在浮于表面的动作场面上。
Ⅱ.《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希斯·莱杰无疑是这片的最大功臣,多年后重温,还是觉得演得太好,那种邪魅、张扬、残暴、癫狂、神经质的气质和言谈拿捏得十分到位和精妙,他的表现让这类本乏善可陈的主旋律英雄片达到了至今仍无法逾越的高度。不过将“正义”拉下神坛,放大人性阴暗面的做法既新颖又颠覆,黑白间的转变,灰色地带的体现,也是让这部电影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大原因,看着被误解的蝙蝠侠成了捍卫光明的黑暗骑士,让人瑞思拜。
Ⅲ.《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TDK Rises

这部当年看得我有点失望,反派纯粹就是个四肢发达的暴力狂(汤老师牺牲太大),少了小丑那份癫狂至极的美感,后来意外的转折更是让这位面具哥的地位变得极其尴尬,而歌迪亚突如其来的形象转变也显得莫名突兀,显然是为了反转而反转,有别于以往的自然。不过当年能在电影院看这样一部制作上层并有诚意的电影已经十分难得。简言之:视听过瘾,蝙蝠隐退,罗宾上位,若没猫女,必然扫兴。前后呼应的最后一幕,点睛。
Ⅳ.《敦刻尔克》/Dunkirk

一周,一天,一小时……有关于时间的电影,绝对有诺兰的一席之地,是始终贯穿其作品的重要元素与线索,但在这片里诺兰那套擅长玩转结构和制造悬念的绝活没能成为有利的筹码。好在节奏拿捏得当,理性克制的叙事态度,明智的从简处理,扣人心弦。能体会到战争的厚重感和残酷性,但整体而言,这是诺兰应有且该有的正常水平,有惊无喜。话说反客为主一路嗨到尾的寂寞才是真主角,一片鲜肉也压不住低调滴汤老湿的风头。
Ⅴ.《盗梦空间》/Inception

这是15年我写的关于《红辣椒》的观后感:以动画的形式,将电影的无限可能绝妙体现,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察觉到未来科技的危机和人性劣根性的猖獗发酵,通过梦境与现实间的相互入侵和交融,发出有力震撼的警示,直接秒杀掉了五年前照葫芦画瓢被捧上天的某神片,让人大开眼界的领略到虚实难辨的极致魅力,今敏不愧为日本动画的头号旗手。再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真觉得有些无趣了。
Ⅵ.《信条》/Tenet

过去、现在和将来,一进一退,打破三者之间的壁垒,相互影响和参与,构成时间差以及同时进行时。以惊人的节奏和频率,将观众带入一种捉摸不清的状况中。类似造成的不懂常常会从侧面体现出导演的牛逼或者装逼。这片反倒有点显现出诺兰的投机取巧,这就好比他只需要轻松的发挥点以往擅长的技能貌似就能拍出一部人人称赞的好片,我看到的不是诺兰的睿智而是一次失策的小聪明。
Ⅶ.《记忆碎片》/Memento

将记忆打碎,利用各种闪回衔接成一条前果后因的倒叙时间线,悬念在频频意外的转折和切断中生成,吸引着观众有足够的好奇心跟随男主的“无知”揭晓谜底。真亦假时假亦真,人性的复杂以及记忆具有欺骗性的反差,黑白与彩色间的区分以及融合,真相与谎言间的穿插,最后形成环形结构的“真相大白”,让人诧异和惊呆。巧妙而睿智的编排,看到最后内心会发出人类何其可悲的感叹。
Ⅷ.《致命魔术》/The Prestige

当年看傻眼,再看也就那么回事,所以需格外珍惜年轻时的观影体验。悬念和时间依旧是诺兰电影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标签,同样的,这片通过时间线串联起两位魔术痴迷者的无所不用其极,两位男神的明争暗斗,加上美女的点缀,大卫·鲍伊的出现,本就让这片的看点更上一层楼。诺兰不过是在“克隆的把戏”上融入古典的背景和魔术的乐趣,可以说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场魔术,眼见并非为实,观众的乐在其中并非被动而是自觉。
Ⅸ.《追随》/Following

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一头雾水,不过慢慢地就会发现其中的设定其实非常的精辟。一正一倒巧妙的衔接,使得只有短短不到七十分钟的电影显得异常的漫长,但节奏却又格外的紧凑,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绝不逊色于带着3D眼镜看电影时的震慑力。这种设置不但打破了以往常规呆板的叙事结构,还给人带来了奇特的观影效果,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单从这部处女作的叙事结构就能看到诺兰对电影的极大野心。
Ⅹ.《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时隔九年再看,观感有所提升,同一部电影,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虽然是好莱坞商业片百年受用的主题,弘扬爱的力量和傲娇的美国精神贯穿始终,以过于情理之中的亲情作为主轴,用各种牛逼的物理学理论和现象包装修饰,但这次重温反而有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一种真实景象,总会想到库神的《2001太空漫游》。寂寞的配乐依旧出彩,看完有种深刻的空虚感,对宇宙和时间这两大佬依旧充满了无限的敬畏。
★《奥本海默》/ Oppenheime

透过这部电影,几乎可以找到所有诺兰作品里鲜明的特点和风格,终于转正并表现极佳的爱莲墨菲,对于胶片的执着和场景搭建的精心,包括他一贯擅长的非单一平铺叙事的故事结构,以及带有一定戏剧性的悬念设计。包括通过台词的信息量和变奏来试图塑造一种掌控时间分寸的临场感,除了这些熟悉的元素,也看到了诺兰想要讲好一个故事的诚意,比起《信条》的“投机取巧”,有现实这块厚重牢靠的基石,这次要显得更加的沉稳和内敛。
欢迎关注 | 首发公众号:yuchishangjiu
尉迟上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七部电影,孤独是人类永远无法消隐的底色 (10人喜欢)
- 八部电影,关于两性关系的思考 (7人喜欢)
- 八部电影,单身狗有片看就够了 (13人喜欢)
- 七部电影,精彩的双女主故事 (7人喜欢)
- 不愿醒来的美妙梦魇,怀念林奇!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