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周新书精选|米沃什反思人类文明之作,关照个体在历史中的限度与无助
No.1
本书是米沃什定居美国,执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十年的散文集。既带有自传成分,同时也是对加州历史及风物的哲理沉思。在异国的流亡中,米沃什“被迫”去直面自然,承受“过于巨大的辽阔”,见证光怪陆离的现象和事件,接纳远离欧洲故土之后涌现出来的空落、彷徨和寂寞,同时深入思考历史的狂热、邪恶和野蛮,关照个人和人类在历史中的限度和无助,寻找个人和人类的出路。
No.2
艾兹拉·庞德是公认的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诗人之一,发起意象派诗歌运动,引领现代主义英诗革新。他以“要创新”的信念找寻艺术的新方向,在经验中捕捉生活,在意象中呈示真相。本书收录庞德近60年创作生涯各阶段的代表诗作117首,力图完整呈现诗人在融汇各语种、地域的诗歌风格实践中,始终不懈对现代性和通达世界的追求。
No.3
小说中“9号”没有自己的名字。青年内卷、中年漂流、老后破产,“9号”的遭遇、控诉,是我们每个寻常人都可能遇到的痛苦。金惠珍以冷静的笔调,刻画了一个残酷却失语的故事。当一名平凡的劳动者面对变相逼退员工、不当解雇等劳资纷争,他对工作的信念从期许、奋斗、挣扎、乃至绝望,最终走向毁灭。
恰恰:以一本《关于女儿》写尽东亚母女残酷物语的金惠珍,这次又写出了“社畜残酷物语”,一曲打工人的哀歌:打工是肯定要打工的,这辈子都是要打工到死的。年轻人都在内卷或者躺平,中年人都在“末位淘汰”或“非升即走”,那么,请问一下,请问一下,那些职场里“非升”的中年人,最后到底都走到哪去了?如果三十五岁之后还没有找到不可或缺的位置,是否连“打工至死”都成了一种奢望。请问一下,请问一下,他们不就是我们的摇摇欲坠的现在吗?他们不就是我们晦暗未明的未来吗?
No.4
彭剑斌最新小说集。书写飘泊无定的业务员生涯中遭遇的卑微人物:他们结实的困厄,错愕的挣扎,无谓的憧憬,悄无声息的挫败与承受,还有那年轻的、不知如何是好的爱情。以近乎残忍的真诚、冷静疏离的语言,从现实的虚无中打捞出那些普通却珍贵的生命,并以文学赋予其尊严。
恶鸟:这是和生活实相连接的小说,不止是抒情般地抚摸这个世界
No.5
苏联作家谢苗诺夫以伊萨耶夫为主人公创作的系列谍战小说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作者巧妙地通过十七个瞬间的停顿改变了故事的叙事节奏,使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情节之间出现了“阻滞”。战争年代本已符号化了的人,被还原为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故事所描述的不仅仅是战争的场面和结果,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战争背后关于人性的永恒思考。
No.6
本书收录2022年二十位中国女性作者的中短篇小说,延续以爱、秘密、远方为辑,收录2022年度二十位不同代际的中国女性至作者的作品,既代表了对当下文学现场的一种凝视,也代表了对女性文学未来的长远期待。
kasumi:我无意间看到《暮色与跳舞熊》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它给人一种欢脱与深情的感觉,一种细腻的情感在向我招手。人与人对于同一事物都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作家来说也是如此,她们作品风格不同,阐述故事的角度不同,呈现给我们的作品也是多样的。
No.7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孤独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它不窥视人心,不要求个人的自省,而是从生理学、历史和文化、法律和政治的“外部视角”,为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做出诊断。缺少亲密感的无接触式生活,是否应该是人类的未来?
mumudancing:在人人忙着接触机器的时代,研究身体接触的亲密和暴力、法律和伦理,一本薄薄的小书,打开了一个重新看待身体的窗口。
No.8
上野千鹤子回顾自身女性主义的生涯。从70年代女性主义草创期的初心到2000年后为女性主义的奔走呐喊,在本书中一一呈现。40年来,女性直面的问题在改变,周遭的环境也在改变,但她为女性发声的初心始终未变。有关有关职场歧视、家庭分工、女性独立、校园性骚扰等,她用极具现场感、震撼力的文字直面女性的种种困境,畅谈女性如何活出想要的人生和女性理想生活的社会。
呱呱天使:读起来很轻松的一本。是上野千鹤子40年来写的一些散篇,涉及面很广,包括一些在日本社会引发过激烈讨论的事件,比如陈美龄带孩子上班,《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的颁布实施,对新加坡、韩国女性主义的观察,对北京妇女大会的报告等。可以一窥上野这些年来的思考路径和视野,不变的是她的犀利和真诚。
No.9
通过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法国女高音保琳娜·维亚尔多和艺术评论家路易·维亚尔多三人的故事,展现19世纪灿烂辉煌的国际主义文化,以及当时的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如何成为跨国的文化中介者,通过蓬勃发展的文化圈将欧洲各国联结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使欧洲各国人民接受共同的身份标签——“欧洲人”。
No.10
1931年,年轻的女人类学家亨丽埃塔在田野调查中不幸遇害,动摇了当时印第安人与殖民者之间的脆弱平衡,也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乃至整个学科置于众人审视的目光之下。本书是主人公的侄子和侄女耗费30年的追寻,从大量碎片信息中尽力拼凑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事件脉络,为亨丽埃塔的死亡去污名化。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的精选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