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小记
一
回家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无论时隔半年还是一年,回到家里,总觉得天天就是住在这儿,昨天也是,今天也是,明天也是。一点也不需要切换,就可以温和地融进这座房子里。好像生活是分段的,在家的日子其实是连续的,回家的第一天与上一次离别的最后一天之间,有一条虫洞把它们接在一起。
于是,每次都有一种跨越感。坐在回家的火车上,想着离别那天总是会来的。站在离别的站台上,想着下一次回家,肯定又会想起此刻。啊,人生是不是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眺望中,投射一根根长矛,击中未来的时刻,滚滚向前。
家中好像毫无变化,我爱坐在门厅里,从外向里数,重重叠叠有五道门,像一道道取景框,最终框住的是灶台,妈妈总在灶台上忙忙碌碌的,在窗户的亮光下,留着一道剪影。这是最熟悉的回家的画面。
坐在门厅里,穿堂风吹过,风大得甚至有点凉意。小时候就爱吹穿堂风,酷热的夏天,在这儿吹着风看着书,或者躺在楼梯第二台阶上。其实也很热,贪一点风而已。
今天的热风要比十多年前凉爽很多,因为多盖了两间内厅。每次回家,家里都悄悄地在变化。多了隔热的屋顶,多了遮阳的玻璃棚,多了几间廊屋,院子里多了假山水池,花盆一年比一年多,几十盆兰花仍然在茁壮地分盆,还有废弃浴缸中养着的十几只乌龟,热热闹闹地爬啊爬。
都是奇妙的变化,每次变化一点点,每次见证一点点。于是这个家,总是熟悉的。


二
小时候住的老房子,在山的那一边。搬家已经快二十年了,那座砖瓦老屋,依旧记得,依旧常常入梦。那些童年的山林间的回忆,随着村落整并,早已经只能留在脑海里。挖土机摧毁了所有的地面建筑与树木,疯长的杂草与蓬发的竹林,消灭了残存的痕迹。于是,我们披荆斩棘,站在一片荒野中,试图重构着曾经的老屋、场基、小路、茶叶树、菜园,还有童年的回忆。


在一片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一座座坟包。那是祖先长眠之所,小时候上学的路上,总要路过几座,有点害怕,心中也会默默给自己打气,觉得老祖宗总会保佑后代的吧。于是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冬至、清明和年三十那天,总要一座座去祭扫。七月半那天有时候也要去,不是常例。烧着纸,磕着头,辨认着墓碑上的名字,说一些闲话。这也是家族相聚的重要时刻,跟在叔叔伯伯,堂兄姊后面祭扫、插清明飘带、烧纸,这些仪式,也是家族的联结。
工作之后,回家的时间不定,有时候春节也要留守外地。于是祭扫的时间就渐渐随意一点了。这次因为堂哥要回上海,所以我们就选了一天一起去。扫完墓后,又想去老房子那儿看一看。旧路早就被荆棘与灌木封堵,我们在池塘与田边穿梭,辨认着旧时小路与田埂的痕迹。曾经人来人往,踩踏得露出黄土的小路,早就被植物入侵。路旁常有沟渠,曲曲绕绕,连接着水塘与农田,无人打理,也已经淤塞,于是有些农田接近废弃,早年退耕还林种下的松树,已经有两三丈高了。
失去了人的力量,曾经偏远但是条理分明的村落,便迅速崩塌。沟渠的损坏,使得农田渐渐消失,外人承包种植的稻田日渐减产,长满杂草,好像也要荒废了。池塘也淤塞,曾经荷叶田田的场景消失不见,水中透露着单宁的不详黄色,只有菱角占据空余的水面,野蛮生长着。曾经的房子消失了,无人管理的竹林进驻,和丛生的灌木一起迅速填补了珍贵的空白地。一切,一切都消失了。
曾经的回忆,只剩下几张照片了,脑中的那个平静得有点枯燥的村子,为什么二十年后,总要想起它呢?


皖南多丘陵,水稻田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算是坡度较缓的梯田。为了保证高处的稻田在干旱时也能有水源,于是山坳间的池塘与水库,以及四通八达、相互通联的水渠,还有约定俗成的分水规则,就构成了一套有效的灌溉系统。可是一但没有了村民的养护,池塘淤塞,沟渠损坏,这套系统恢复起来也很难。每次看到历史中消失的绿洲小城,就会想起故乡的沟渠。失效的灌溉系统与消失的农业定居点,因果相反,却构成了相同的结局。
三
在竹林中穿梭,也发现了一些新奇的事物。
首先是蝉,大概无人打扰,所以迅速繁衍,地上随处可见蜕壳,树上的鸣叫声也颇为惊人。更有意思的是,竟然还引起了新的产业。有些还未破土的蝉,会被真菌感染,长出小蘑菇来,就像一朵花。据说可以作为药材,所以乡人争相挖掘,收入可观。


山上的松树,已经长成材了。山林主人为了多挣一份钱,将又片松林又承包给割松香的人。于是每棵树上都有数道V字形割口,下面的袋子接着流淌的松脂。




这份额外的收入,也有一定的风险。松树被割喉,不仅元气大伤,很难再茁壮长大,而且遇到大风,也会格外脆弱,常见有断木,被乡人拖回家劈柴。




四
对捕鱼的热爱是不是刻在了中年男子的基因里了?炎炎夏日,大家基本谢绝了一切出门活动,但只要说去「搞鱼」,所有人都眼睛一亮,立马行动。目标大概是某个野塘,线索可能就是路过时发现了几个不起眼的泡泡,那就代表着这个塘有点东西,值得一去,哪怕是气象气温接近四十度的中午。
我也跟着去了,当然只能围观。池塘很偏僻,车只能停在半道上,剩下的路程都是在山上穿行。有一段路很熟悉,是小时候上学时要走的,另一段路从来没有走过,虽然离家也不远,但是山对于孩子们而言还是让人敬畏,陌生的路不知道通向哪里,两旁黝黝的灌木丛似乎充满着危险。
其实大型食肉动物早就已经绝迹了,最大的危险是游走的蛇,近年来野猪成了新的大患,但也不常在白天出现。路旁的灌木丛里,有一些熟悉的野果树,此时正挂着果子。












五
傍晚暑气稍退,会沿着河边散步。夏天的云真是好看,蓬松鲜明,变化万千,热力四射,很有实体感。常常能看到一朵浓积云高高耸立在天边,顶部被地平线下的夕阳照亮,红彤彤的,是夏天的季语。



好多年没有在家过过暑假了,往年假期总要雄心壮志地列了很多计划,最后都灰头土脸一事未成。今年就轻松一点,在家吃饭、睡觉,过着炎热夏天的乡村生活吧。做一点随意的记录,也是一根投出的长矛,留给未来的自己。
-
薄哈尔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6 01:20:29
-
Jga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2 08:44:04
-
小R仔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1 22:51:49
-
Chuoasisvid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8 12:29:00
-
风姿绰约油鸡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6 20:37:51
-
万国江烽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5 20:51:57
-
Dsus4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4 16:18:17
-
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2 18:41:13
-
盛夏mera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2 10:30:48
-
豆豆da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9 13:09:24
-
豆友19904017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7 13:50:03
-
eupatrid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5 13:26:08
-
你好就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5 07:03:50
-
MMMM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2 16:58:34
-
请回答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2 13:55:31
-
totor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9 19:23:33
-
wonderfu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4 20:29:08
-
云散高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3 20:33:09
-
清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3 17:47:34
-
Luck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3 15:30:0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21:12:52
-
峮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18:52:34
-
风撼斜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18:37:30
-
ursu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18:25:29
-
猫不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18:03:22
-
楠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17:36:05
-
lyh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14:35:49
-
起床,吃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9:35:2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8:59:47
-
rn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8:19:13
-
xw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8:19:08
-
sure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7:46:05
-
小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6:48:26
-
ayu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5:18:47
-
papill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4:58:00
-
孤独人是可耻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1:30:39
-
L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1:16:20
-
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0:42:31
-
丸丸丸丸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0:28:27
-
Airy❤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0:11:37
-
rebecca||深挖洞广积粮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0:07:57
-
亾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2 00:02:13
-
余鹧鸪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1 23:53:23
-
苏台栖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1 23:49:20
-
九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1 23: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