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在不同年纪都有顶级演绎
涅高兹有句妙语:大理石雕塑只能用大理石雕成,而无法用石膏或黏土捏成。真正能够成为大师的演奏家,一定是本身拥有大师潜质。这样的潜质在不同时期,被发掘的状态也有所不同。而到达宗师境界的演绎者,就是一个更复杂的群体。

时间对一个人的作用是很奇妙的。演奏家、歌唱家需要时间的积累而走向技巧、风格的成熟,同时又需要面对时间所带来的机能衰退。
最近听了两张唱片,分别是吉列尔斯(Emil Gilels)的早期录音与费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后期的演绎。虽然先前对他们的艺术有一定的熟悉,听后依然惊奇:太了不起了!这就是真正的大宗师,不同阶段,都有顶级演绎。 (本篇搭配音频,可移步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vKkI7Xbu97nzXx3Kn04AEg)

Naxos发行的吉列尔斯“早年的录音”第三集,由马斯顿(Ward Marston)操刀制作,重放效果很不错。其中的录音是1935年至1955年间,钢琴家在俄国的录音室制作。最早的部分,钢琴家才19岁,刚刚离开莱茵巴德,还没有跟随涅高兹学习。而40年代的部分录音,也记录下30岁以前的吉列尔斯的风采。
在技巧鼎盛的俄国乐坛,吉列尔斯演奏布索尼补完的李斯特《费加罗婚礼幻想曲》也是一代传奇。这就是钢琴家20岁前的录音,至今听来,依旧不失传奇特质。它不仅是真正将技巧升华为艺术的精品,也紧扣了李斯特对于“费加罗”那种异想天开的把握。
改编莫扎特是非常困难的,瓦洛多斯的《土耳其进行曲》就是超技背离原作风格,哪怕弹的人多,也终归是不耐听的。李斯特这首,却在技巧的流光中,抓住原作“疯狂的一日”(歌剧之副标题)的气质。那种异想天开,固然围绕技巧表现的构思,却也在戏剧层面,向莫扎特的原作做出真正的致敬。

如今能将这首弹得不错的钢琴家,虽然不多,可也不乏其人。吉列尔斯却不仅弹出信手拈来的疯狂超技,更将莫扎特的某种淳朴性,融合在李斯特的戏剧重塑之中。妙不可言,而如此无拘束地塑造音乐表现,更体现出钢琴家的技巧已突破超技的局限。
同时,在40年代的肖邦波罗乃兹录音中,吉列尔斯显明他非常了解,把握肖邦风格,绝不能一味堆砌力度来追求戏剧性的道理。哪怕在富有英雄气质的作品中,也需要根据乐句的变化,做出细致的收放。这一点,从大宗师年轻时的录音室制作,到他后期的现场,是一以贯之的。
先前一直有个体会,这两日听吉列尔斯的早期录音再次加深,就是:如果一位钢琴家在20岁以前没有真正一流的品味,恐怕在40岁以后也不会有了。

有时,看到黄金年代的名家针对同一曲目不断重录,你或许也会怀疑是否太重复?费舍尔—迪斯考就是典型,舒伯特《冬之旅》录了那么多次,还有现场录音,《天鹅之歌》没那么多,但也至少有三次商业录音。
然而,几乎每次听费舍尔—迪斯考的重录版本,我都感到他绝对是最能够证明重录之合理性、必然性的巨匠之一。

先前的演绎已经这么伟大,迪斯考却还能不断发掘、带出新的东西。这两日听他与布伦德尔合作的《天鹅之歌》,可谓温柔的震撼。第一首出来,歌者还是那位歌者,相对于我最熟悉的EMI录音室版,声音还是那么温暖,质感的丰厚有所减弱,但完全没有单薄的问题;连音线的轮廓变得平缓,局部也较以往少了些针对曲词的突出。
然而,在大线条的经营(更多“唱”的思维)与线条流动中的微妙语韵(有些“说”的意味),二者的结合之中,迪斯考的炉火纯青,真是太惊人了。有时并非在“分句”,那种小小的缓急,在句读的边缘,不像是分出小句子的“设计”,而更像是人在说话时,不自觉地强调。
旋律的优美、人声对那种优美性的突出,都稍稍退后了。取而代之的,是说、唱融合的高光。但是,迪斯考永远是一位最最合乎中道的演绎者,他也不会刻意去突出“说”的味道。仅是在炉火纯青之中,二者的比例被调整。
可比照聆听EMI的商业录音,你又会感到,两次演绎明明都是黄金比例啊?为何调整得都那么完美啊?

只能说,不这样的话,他就不是费舍尔—迪斯考,就像富特文格勒如果陷入重复,或比例失调,就不是富特文格勒一样。
而且,迪斯考的嗓音天赋也是太好了。1982年的后期录音,还是一点不损失丰润的底色。有时为了突出暗淡的曲情,而稍稍强化一点舌根音,那个着色的品味,直接把目前一堆舌根音妖怪碾成灰......
-
狮焱丶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9 07:37:02
-
王多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8 18:34:54
-
从 军 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8 16:30:19
-
独奏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6 22:58:27
-
Vivien710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6 17:09:27
-
蟫尾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5 20:34:59
-
水的意象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5 14:28:19
-
元朗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5 11:45:11
-
跟着小徐混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5 11:45:10
-
花花离开蛋糕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5 11:34:15
-
雀花瓷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15 11:25:41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长假期间听什么?当然是顶级演绎 (10人喜欢)
- 品乐圆桌谈:纪念斯克里亚宾逝世110周年,邀请四位钢琴家谈谈他们的斯克里亚宾观点 (8人喜欢)
- 当夜长评:听小提琴家朱凯源,他确实知道该怎么表现帕格尼尼 (5人喜欢)
- 品乐圆桌谈:月度唱片,在傅聪演奏的乐声中,送别阿狗 (11人喜欢)
- 长评:年近九旬的迪图瓦,追求凝聚高能的演奏更胜往昔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