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亦嗟发落 暮亦嗟发落---我的2021
每年的1月上旬是农历里的三九,也是华北平原一年中最冷的几天。2021年的一月上旬,华北的气温创了历史新低,最低的一天是零下22度。那些天的晚上我总是看了时实温度之后裹上最厚的大棉袄出去转一圈儿。严寒彻骨的冬日夜晚,小区里楼宇间灯火明灭,外面清寂无人,有时候刮着凛冽的风,寒潮附着在人的身前身后,在空气里暗流涌动。有月光的时候天空清澈,整个天地都清明透亮。人在那种状态里会觉得自己也是通透的。 岁月积淀于身的尘土尽皆掸落, “我”变得很小很小,小到不值一提,外面的世界无穷庞大,生命似乎很容易找到支点也很容易就“奄忽若飙尘”那种感觉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人生体验。
今年的北方夏秋多暴雨,是我记忆里所没有的那种多和暴。北方的传统雨季是小暑大暑,今年入了秋还多次暴雨倾盆。到了中秋时节,白杨树不耐连天的暴雨沖刷,早早就掉光了树叶。看到有气候专家说历史考古证明商周的时候的河南还温暖湿润,甚至有大象栖居,如今北方又到了温暖多雨水的一个新的轮回。整个夏秋我常常在四楼的家里听着从天而降的惊雷暴雨的轰鸣,心存着对自然气象的深深敬意和隐隐担忧。晚上失眠我常开着《夜雨》的背景音乐助眠,入秋之后的大雨让我突然有一天反思也许是我听《夜雨》太多才造成如今暴雨不断,为此把助眠音乐换成了《冬日壁炉》,音乐换了之后暴雨居然真的就少了下来。
像春天的二月兰一样,每年晚秋初冬的银杏树叶变黄飘落也是我固定要留恋的风景,但今年刚入冬银杏树叶还没来得及变黄就下了冬天的第一场暴雪。雪后我想开车去上班,在有除雪工具的前提下车窗上的雪还是除了半小时。沿路经过的街边树木树枝很多被暴雪压断。雪后的傍晚我沿着往年赏秋风落叶的小路走过,树枝上的雪不时裹胁着被迫瞬间变黄的叶子从风吹过的树枝间滑落。暴雪来势汹汹,又鉴于去年寒潮的威势,觉得这个冬天大概同样不可小视。实际却并没有,暴雪过后最低气温一直温柔的徘徊在零下五度左右,大雪节气的时候甚至下了场小小夜雨。到了冬至之后气温才真的低了一些。
家里的小咪二小时候是好奇心最重的猫,现在基本是高卧云烟闲对林泉的修仙模式,偶尔粘一会儿人,每天只固定时间吃一点儿东西,大部分时间独自静卧,眼神高渺清寂。小三子我们是当狗养的,因为三子跟猫都只是范范之交,它的第一好朋友是我,第二好朋友是老李。每天用各种方式100遍重申和我俩的真挚友谊。小三子是穷苦人出身,估计在以前的家里也没吃过啥好吃的,刚进家门时烧杀抢掠,每次吃饭先光速吃完自己的马上去抢别人的。但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娇惯成了秧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你开罐头它马上跑,像是要害它一样。偶尔吃口猫条还是趁它睡觉送到它嘴边半躺着舔两口,整个一“瘫痪式吃饭法”。老李在家时边数落它边惯着它,煮了鸡胸肉不吃再给它煎一遍,每天专门给狗三开火煎一小片肉吃。
胖胖可能终生都是那个没心没肺的小孩儿,不管春夏秋冬每天在地上沙发上四脚朝天躺着,看见我穿运动鞋马上躺倒在我脚前面求撸求抱,我运动时会在一边等我,我下了椭圆机马上急不可耐的喵喵在我脚前躺倒,谁说猫养不熟?小猫咪们每天都在跟人类表达信赖和依恋。朵朵是个被娇惯坏了的毛孩子,又任性脾气又滥。但小姑娘最大的弱点是贪吃,每次抱着它去拿猫条吃它都特别特别乖,还会转过头用小嘴儿碰碰我的脸,虽然吃完好吃的你不让它走还是会骂骂咧咧。
在豆瓣看到一个人说和他的父亲讨论新冠疫情,“两年了还不快结束了吗?”他父亲说你三爷爷去台湾之前也这么说。今年的世界依旧疫情汹汹,人类秩序也因为疫情而改变。国内小的疫情此起彼伏,过一段时间就能在新的流调报告里看普通人的五味人生。虽然小县城有幸一直未被波及,但我们的生活还是多多少少受了一些影响。本来有了小猫咪们之后我们已经很少出门玩儿了,去也是选近的地方尽快回。前两年老李对这样的生活颇有微词,最近两年疫情起后因为各种顾虑我们基本放弃了外出游玩,今年只在春天时去几十里外看了一回牡丹就再未出过门,日常生活两点一线。虽然这其实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生活状态,但还是盼望着疫情快快结束,普通人的生活回归正轨,希望伟大的科学家们快点想出抵抗病毒的方法。
今年整整一年都在听闲者知无涯老师的佛学讲座,从《佛教历史》《佛教思想》到《佛教哲学》、讲藏传佛教的《雍和宫》和现在正在听的《大藏经》。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总以为已经难过的过不下去了,没想到今年才是感受到痛苦最多最剧烈的一年。曾经自以为明白了一些道理,越老越发现自己仍对世界对人生有诸多困惑,种种不解。生活不断把残忍的一面出示于前,打断你的柴米油盐,让你明白自己的虚弱和渺小。我想通过学习去尝试对这个世界基本认知的其他可能性。因为积习沉重资质有限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有生之年我愿意开放自己的认知,多一份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佛学是气象庄严系统庞大的哲学体系,许多理论我有限的脑力并不能理解,但还是开阔了一些认知。就像吴老师所说“认识论没有对错”,不再以自己有限的认知去判断我之外的世界,承认自己认知的有限性和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多种可能性。都说宗教是生命最后的救赎,比起生命的短暂,人所面对的痛苦的真实具体,什么样的世界观才能忍心自认为唯一真理呢?佛教说人生是苦,是的,生命中有很多痛苦是我们小小肉身无法承受的。真到了面对这样的苦难时,最可怜的反而是我们这些唯物论者,因为没有精神的支持,是要纯用血肉之身去扛下这些苦难的啊。
“岁行尽矣”又到一年岁尾,时光流逝总是让人心有戚戚。我要引用朱光潜老师的话鼓励和慰藉自己:“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
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了?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
豆友ZJsfJ8Ol9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6 13:44:24
-
虎肥毛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2 11:41:16
-
chyww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1 09:51:33
-
唐密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1 02:06:37
-
远行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22:04:27
-
人见人爱王小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20:45:36
-
Simon W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20:40:01
-
小标点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20:01:49
-
三清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19:48:36
-
雪之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19:44:21
-
迪青曲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30 19:44:02
幼时不识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种菜日记—谁识淡中滋味长 (2人喜欢)
- 苟且偷生应不暇 曲肱饮水尽其年 (1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