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白石老人留像 ——郑景康篇
与红色摄影家的两次邂逅
郑景康,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为毛泽东和蒋介石拍摄过肖像照片的摄影家。他是晚清著名维新改良思想家和实业家郑观应的第四个儿子,于1923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课余兼习摄影,1929年成为专业摄影工作者。抗战爆发后开始接触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洪流中,他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0年12月,郑景康在周恩来和叶剑英同志的安排下,踏上了去革命圣地延安之路。1942年5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郑景康作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唯一被邀请的中国摄影界代表参会,在会议期间,他举办了摄影展,毛泽东同志观看后评价:“能抓住动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郑景康拍摄了许多经典之作。1944年,他为毛泽东同志拍摄了第一张标准像。1945年8月在延安机场拍摄了毛泽东同志赴重庆谈判时的《挥手之间》。

在走上革命道路,成为“红色摄影家”之前, 1934年11月1日,郑景康曾在北平举办过个人影展,为了给影展增辉,郑想给当时已经是著名画家的齐白石照相,托朋友找到了白石先生,白石先生碍于朋友面子同意了。
在白石老人家里,郑景康用格莱弗莱单镜头反光相机,一连拍了十几张底片。为了表达谢意,郑景康又放大一张巨幅照片送到齐宅,白石先生认为拍的不错,一时兴起,随手把自己刚刚画的《水墨虾图》回赠给郑景康。
说来也巧,没过多久,又有一位叫周维善的画家也给白石先生画了一幅肖像画,白石先生不愿意欠人情,又回赠了周维善一幅《东方朔偷桃》。
来回馈赠、迎来送往,让白石老人感到劳神费思,更干扰了自己绘画的主业,而且当时白石老人的润例已经不菲,思来想后,白石先生便在客厅显眼处贴了一张纸条,上写几个大字“双方不合算”,以此来婉言谢绝别人为他画像或拍照,从此白石老人关上了一般人给他照相的大门。
时光荏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景康作为“红色摄影家”重返北京,任职于新华社,担任新闻摄影局研究室主任。此时郑不但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过标准照,也专为全国劳动模范、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文艺界人士拍照,郭沫若、梅兰芳、画家倪贻德、于非闇、华罗庚、演员新凤霞等各界代表人物都曾成为他的“模特”。1955年年初,为了给新中国首次摄影艺术展览报送作品,郑景康第二次萌生了为白石先生拍摄肖像的念头。
但1955年白石老人已经94岁,基本谢绝了应酬,平日呆在家里很少外出, 21年前的合作后,老人又关上了一般人给他拍照的大门,对于第二次合作能否成功,郑景康没有把握。为了避免遭到拒绝,郑景康了解到白石老人特别喜欢吃家乡菜,就以请客吃饭为由,用小轿车接白石老人去王府井东安市场的一家湘菜馆吃饭,途中小轿车“恰巧”经过新华社的摄影室。在请客之前,郑景康就精心准备,提前把影室灯的位置固定好,只要齐白石往椅子上一座,照相机甚至都不用调焦就可以按快门,于是万事俱备,只欠白石老人这阵“东风”了。
当专车司机把汽车停在王府井新华社摄影室的门口后,郑景康把白石老人搀扶下车,解释时间还早,要不您先到我的摄影室参观参观,歇歇脚喝杯茶。进入摄影室,白石老人脱掉了外衣,郑景康把老人安排在预先准备好的座位上,接着又说,您看我的摄影室不错吧,要不我再给您拍张照片,说着就把影室灯打开了,白石老人意识到吃饭要有附加条件,心情略有不悦,神情中带有质疑的目光。
拍摄过程中,白石老人因为从带着寒风的室外进来,影室里本身就热,加上影室灯一烤,冷热交替,94岁的齐白石眼睛里自然流出一滴滴老人泪,郑景康手疾眼快,及时捕捉了这一瞬间,没想到白石老人质疑的目光和这几滴老人泪成就了他最佳的肖像照。
因为在众多老人肖像作品中,很难拍出老年人的眼神光,原因是老年人容易精神涣散、老眼昏花、眼底混浊,不容易反光。很多老年人的照片构图、用光、神态都好,但就是眼神光拍不出来,除非流老人泪的瞬间才反光。于是齐白石眼里质疑的眼光和含着的老人泪就成了神来之笔,因为神情质疑所以目光容易专注,同时由于泪水反光,隔着眼镜片,眼神光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郑景康的这幅作品采用低角度拍摄,较好地掩饰了白石老人头发不多的缺陷。同时照片采用较暗的背景,把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白石老人的面部,反衬出老人脸上肌肤的质感,并烘托出老人银白色的胡须。白石老人那张饱经苍桑的脸上,所留露出那深沉而锐利的质疑目光,包括不易察觉的老人泪,定格在了郑景康的相机里,也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拍摄时白石老人虽有些不快,但他不会想到,这一张郑景康用一席家乡湘菜“骗”来的照片,成为白石老人流传最广的,最得白石老人神韵的“标准照”。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8 18:53:57
-
一曲微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8 16:53:02
-
星星月亮太陽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8 16:29:09
-
长湖镇木桶回收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8 16:11:42
-
船遇顺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27 21:01:22
-
甲骨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4 06:24:00
-
温柔的夏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2 14:07:58
-
Adarkwal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2 12:56:05
-
西格纳什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2 12:28:03
-
城市里的候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2 12:26:38
-
倚窗摇风铃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2 1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