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神令》:神话大片的阶段成果
华语神话电影的新一章
文|子戈
作者简介:就是个影评人。不在看电影,就在写影评。

01
“神话电影”作为华语片的一种亚类型,近些年正在成型且成熟。
《画皮》系列、《狄仁杰》系列、《西游降魔/伏妖篇》、《妖猫传》、《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到今年,《侍神令》接过接力棒,为该类型续写上新的一笔。
什么是“神话电影”?
说白了,它就是西片体系里“魔幻/奇幻”(Fantasy)类型,一种脱胎于现实的超现实电影。但在华语电影的体系里,两者又有着微妙的区别。
最重要的是,相比西式的“光明/黑暗”、“正义/邪恶”的二元价值观,对更古老更成熟的东方文明来说,阴阳互补,福祸相依,神未必好,魔未必坏,秩序和颠覆是一个动态平衡、相生相克的关系,世界正是由此产生。

所以,这一类按照传统文学分类可称之为“神魔”“仙话”“志怪”的电影,植根于东方的神话传说和稗官野史,有史诗感,但又比古装片、历史片更富想象力,同时,它们承载了东方的价值观,体现着我们的民族性。相比西式魔幻电影,它们更具有“创世”的寓言性,因此,堪称为“神话”。
要想拍好神话电影,两点必不可少。
第一,视效过硬,撑得起天马行空的想象;第二,对现实的观察足够深刻,有一针见血的洞见。前者尽情飞升,后者稳稳落地,最终达成一种微妙的创作平衡。
拿《侍神令》来说,作为华语神话大片的阶段性成果,它就不错地平衡了这两点。
首先在视效上,它达到了国产电影的最高水准,其数字角色的精致、精细、精密程度,已经完全能够比肩好莱坞大片了。具体说,好在两方面。

其一,它构建了一个人妖共处的魔幻时空。
而这一构建,是通过一系列人文景观达成的。如尽显晚唐风韵的六合式建筑,层层叠开的唯美屏风,再加上华灯初上的妖市,世外桃源般的庭院,众声喧哗的角斗场……共同组成一个具有强烈现实质感的幻想世界。
其二,它打造了一个东方式的妖怪群像。
其中有源于《山海经》的九头蛇身怪“相柳”,有原创的巨型魔物“鬼掌”,有三头六臂、阴森可怖的“黑无常”,还有一群形态各异的小妖,如鬼赤、镰鼬、山兔、河童、独眼小僧……
单纯从视效来说,百鬼“日”行的《侍神令》已经在“皮相”上下足了功夫。但作为一部神话电影,光有视效肯定不够。它必须要有极其现实主义的内核做底,华丽的影像才不至于沦为空洞的炫技。

02
自古以来,神话都离不开现实基底。神话与历史是不分家的,神话电影同样也是真实与幻想的杂糅。
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不足,于是用神话来安抚这种焦虑,才有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的传说。
进入等级社会,人们饱受身份的压迫,于是神话也转而去歌颂冲破礼教的爱情,如牛郎织女、梁祝化蝶,或是歌颂反抗强权的壮举,如诸神助武王伐纣,眉间尺复仇楚王。

到了现代,当“神话”以电影方式呈现时,内里仍是对现实的映射。《侍神令》也不例外。
这部绚烂的电影里,有沉静的一幕非常令人难忘。那就是影片最后,晴明独自离开时的背影。从那个背影里,你能读出一种很深的悲情。而这份悲情,才是《侍神令》最值得玩味的部分。
影片讲述了一个人妖共处的时代,说是共处,也并不准确,因为此时的人妖两界已因为一场纷争而决裂。他们分居于界桥两侧,势同水火。
所以更准确说,这是一个极端分裂的时代。人和妖之间不再有信任,只有敌对。
在这样的时代,该如何生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站稳立场,党同伐异。
但有个人却不信邪,他想要粘合两界,使世界重归和谐。
这个人,就是晴明。

晴明之所以这么想,一方面因为他血统特殊,半人半妖。而更重要的是,在与妖的相处过程中,晴明发现妖与人相似。他们也有自己的怕与爱、乐与怒,这些复杂的品性并不会因为人妖有别而有所不同。
那么所谓的不同,来自什么呢?来自成见,来自傲慢,更来自抱团的天性。晴明不想如此,他想平等对待众生。但可想而知,这样的想法何等危险。
于是我们看到,在阴阳寮惨遭血洗后,晴明被诬陷为妖界帮凶。理由和很简单:他有妖的血,自然与人为敌。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逻辑: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不接受任何暧昧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侍神令》探讨的话题极具现实意义,它讲的是:在一个极端分裂的世界里,做一个温和的中间派有多难。
整部影片中,晴明始终在被两股力量撕扯。一股来自百旎,她是阴阳寮的掌案,与晴明青梅竹马,身为晴明的挚友,她希望晴明能回归人界,不再与妖为伍。

另一股势力来自妖皇相柳,他想借晴明之力祸乱人间,从而掌管世界。前者是人,后者是妖;前者以“情”动人,后者以“利”诱人。
但本质上,两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逼”晴明大声表态、迅速站队,然后调转枪口,消灭对方。
讲到这里,你就明白,这部电影构建的世界与当下的现实何等相似。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分裂的时代,没有对话,只有立场;没有共识,只有偏见;没有“大同”,只有“敌我”。
在这样的时代,选择任何一方都是容易的,但难在永远站在理性的一边。就像影片中的晴明,他拒绝站队,随心而活,但结果却是,他的生存空间被一点点蚕食。他先是被迫离开人间,远离妖域,到两界之间的一处偏僻所在,建起自己的庭院。
但最后,连这个庭院也终被践踏。因为这个极端的世界,如此蛮横,容不下任何的中间地带。
而晴明将何去何从?这就有了我们之前说的那个“背影”。

影片最后,晴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从而避免了人间涂炭。之后他独自远走,留下孤独的背影。这可以看作是舍小我、救大我,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晴明最后的倔强。
他拒绝加入任何一个阵营,于是他只能孑然一身。最终,他勇敢地奔赴了自己的孤独,于是那孤独,就成了骄傲;那悲情,便化作了豪迈。
03
神话电影都是对现实焦虑的观照和安抚。
《画皮》指向人们对“爱情”的焦虑,它探讨的是肉与灵孰轻孰重。《妖猫传》指向人们对“真相”的焦虑,它探讨的是如何戳穿幻术,触摸真实。
《哪吒之魔童降世》指向人们对“自我”的焦虑,它探讨的是如何爬出成见这座大山,掌握自己的命运。《姜子牙》指向的是人们对“权力”的焦虑,它探讨的是当个体意志与权力意志相悖时,人该如何自处。

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和《侍神令》瞄准的都是分裂和站队,探索了何为正义,何为英雄。
在《通》和《侍》背后,有着同一个主事者,就是著名电影人陈国富,从他自己执导的《双瞳》开始,陈国富就致力于升级华语商业大片的格局和理念。
再到他转型为监制,《画皮2》、《太极》系列、《狄仁杰》系列,以及《寻龙诀》和《侍神令》,陈国富及其主要的编剧搭档张家鲁所领衔的班底,融合了传统港式武侠片的精髓,并利用最先进的视效技术,对标西式奇幻电影,不断开拓着华语动作大片的边界。
而“神话电影”,就是陈国富为首的这一代中国电影人,为华语电影工业找出的一条出路。
虽然这条路又难又慢,但无疑是正确的方向。

编辑|左敦
排版|朱尔典
THE END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
破碎序列12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8 08:49:28
-
欢乐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29 15:22:04
-
别理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8 21:13:46
-
軒軒的零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7 11:18:47
-
鵩鸟远去的日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7 03:16:15
-
yqzlcerssfaskh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6 19:21:43
-
打羽毛球不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4 19:43:14
-
洛爱秋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4 07:39:04
-
土拨鼠的地下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3 16:18:47
-
苦笑一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3 10:06:03
-
子戈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2 19:38:13
-
毛一敏 Jul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2 18:45:27
-
余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2 16: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