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看过的好书和烂书
上半年读了50本左右,貌似又英文略多。考虑到上半年的混乱,似乎应该略多一点。在这些书中,好书包括:
Berkshire Hathaway Letters to Shareholders
本以为是“投资圣经”,但其实里面对投资讲的不多,毕竟研究说倒退回来巴菲特的赚钱30%源自低息资金和杠杆,70%源自low beta投资(另外当年市场还不足够有效,还有很多low-hanging fruit来短期套利)。里面更多的是生意运营的心得,主要是宏观趋势下,怎么识别价格合理的好方向、好生意、好人,感觉之前看了诸多报表都没有这些年报讲得深入和言简意赅。
Catch-22
本来以为本书是one-trick pony,没想到整个结构异常精巧,是由多个Catch-22组成的Catch-22宇宙。除此之外,如果只是吐槽和讥讽,不论多么精巧和有趣,也很难成为经典。本书除了这些之外,闪光之处更多源于通过精致的文字体会到的作者其自身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The Powers That Be
媒体的发展史一直有趣,这本书单讲某一个媒体(如《纽约时报》)不如《王国和权力》),但好在一本书讲了《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CBS等。虽然作者的本心是介绍知名媒体人(每个媒体都涉及了足够多的八卦)和讨论媒体的影响力(毕竟是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的作者),但其实作者提炼的“媒体成功法”也同样有价值:成功媒体需要提前一步(比如CBS在他人鄙视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时候介入两个全新媒介)、不怕被攻击为低俗(新媒体覆盖人群更多,而覆盖人群越广就注定越低俗)、明白自己挣钱第一(CBS做新闻是为了满足自尊和虚荣,拍垃圾剧才是股价越来越高的原因,正如《洛杉矶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区域电视台不比更为知名的报业利润低)、满足未满足的需求(《纽约时报》做严肃新闻是因为小报已经足够多,此时做严肃新闻符合美国人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以及满足未满足需求)、与时俱进(《洛杉矶时报》在跑马圈地年代各种利用影响力政商沆瀣一气,民主时代摇身一变变成严肃媒体继续靠广告挣钱)、因地适宜(在华盛顿的《邮报》当然要吃政治饭)、以及垄断(报纸覆盖区域小必须垄断才能赚钱,广播和电视至少要做到oligopoly,而且媒体业务是两级的,要么大赚要么大亏)。
The Path to Power
看过The Power Broker后,对Robert Caro能写好LBJ的政治生涯并不感到意外和惊喜(当然,本书的节奏和细节的取舍还是略胜于细节太多的前作)。Robert Caro真正的NB之处不在于连LBJ出生地Pedernales河的移民、历史、生活方式都写得如此精彩。至于LBJ从政之前的生涯之精彩,则和The Rise of Theodore Roosevelt是一个水准的顶尖。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从文笔而言,本书应该是整个牛津美国史中最差的,但本书所揭露的时代确实最真实的(时代终结导致图穷匕见),也是目前出版的几本中和现在的时代最贴切的。面对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关系要到百年后才能再次找到某种程度上的平衡。真实的历史和传说简直南辕北辙,卡耐基等人发家不是靠996而是正商沆瀣一气,棒球源自城市生活而不是乡村,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个人一丢丢善意在偏见、利益和历史潮流中无足轻重,Chernow强调的Grant的善待印第安人掩盖的缺失他最终期望消灭和同化印第安人的共同愿望(就好比华盛顿也是“善良的”奴隶主)。最后,利益才是一切的驱动,还是以印第安人为例,法治国家有了矿之前的合约也说撕就撕,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娘希匹,都是帝国主义。
F.I.A.S.C.O.
作为Munger推荐作品,本书最好的地方恐怕是作者足够坦白。本书涉及的衍生品本就复杂并经常被用于误导和掩饰真实用意,作者NB之处就在于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并直言本质:衍生品大卖特卖就是为了regulation arbitrage并最终个人的无风险套利。本书涉及的金融职场和讲的几个案例也都十分有趣,算是额外bonus。
除了上述六本书之外,其他的好书包括又一本洗涤灵魂的《死海之滨》,以及Ian McEwan的处女及巅峰之作First Love, Last Rites。
下半年看过的不太好的书中,最差的有三本:
《消失的脚印》
这种书已经被纪录片的making of短片完全取代,里面的内容也过时不少。另外从宏观角度而言,这种随笔估计以后可以被视频完全取代了,文字有抽象性的一面是影像无法取代的,但没有抽象思想的文字基本上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未央歌》
之前不喜欢的《击壤歌》被称为女子版的《未央歌》、台湾版的《未央歌》,所以个人对原版的反感程度更胜于《击壤歌》也是可预期的。可能有些人看来是天真烂漫在另外的人看来就是矫揉造作的。
A Gentleman in Moscow
这本质上就是穿越小说。按照Class一书的论调,越是中产阶级越是想让自己和古老、贵族、上层的格调靠近。本书就是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穿越成为了自己想象中的俄罗斯贵族,同时因为是美国中产阶级不学无术所以对俄国历史一无所知,以至于各种描述都浅薄混乱。又因为立意为先导致故事没有可看性。 So sad, so b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