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花
查看话题 >逐花记(一):西南有高山
西南有高山,上有百花坪。广不知其几许,能与浮云齐。
我想我一定是中毒了,才会在半个来月的时间里,第三次来到这里——京西百花山。
1
提起百花山,要从北京地理说起。众所周知,北京位于中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燕山和太行山在此交汇,形成了西部和北部广大的山地,将北京平原如海湾一样包容在内。

其中东北、西北、正西、西南,各有一座高山耸立。成为北京(及边界地区)最高的几座山峰,最高点海拔均在2000m以上:

百花山成名甚早,源于其上的亚高山草甸。这片草甸生长在山顶两座姊妹峰之间的山脊线上,分别是位于东北、海拔略低的百花山主峰;以及位于西南的最高点白草畔,两峰以2000m上下的高度成为北京的第三和第四高峰,其间相距不过几公里。
这片草甸子,即使在北京也不算最大,更不是最高的,却多半是花最多的。其上分布着很多常见于东北、西北乃至青藏高原上的典型高寒植物。更有若干种濒危的野生兰花,这就是我几次前往找寻的主要目标。
2
其实百花山的交通算是比较方便的。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作为风景区的百花山。
很多在北京呆了很多年的人都弄不清楚,百花山风景区究竟在哪里?为什么门头沟有一个,房山还有一个?白草畔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几个风景区共享百花山一座山梁,因为这座山梁是门头沟与房山的区界,西南端又靠近河北涞水,因此出现了4个各不相干的景区:门头沟一个,房山两个,河北涞水一个。它们从4个方向上山,分别到两座顶峰,然而最终目的地都是草甸,真可谓一座山养活3个区县。

当然这几个景区也是不同的。河北的暂且不说,北京的三个中,门头沟这边属于保护区,进门就要爬升800m,少说也要2-3小时才能到达草甸,再想去白草畔或者主峰还要1-2小时,可以说是相当崩溃了;

房山这边就好很多,两个景区都有公路抵达山顶,其中史家营进入的主峰景区可以自驾到山顶,然后沿着山脊线翻越几个小山头,大约1个半小时到2小时就能看到草甸;四马台村进入的白草畔景区则需要从半山腰坐游览车到顶峰,然后走1小时栈道下到草甸,据说是最轻松的路线(然而并不是,因为你走下来之后回程还要走上去)。
3
第一次探路,走的是房山百花山线。
从108国道复线过苛萝坨和潭柘寺隧道之后,就进入了北京西南部的山区地带。过贾峪口之后离开国道进入乡道,此处有一个限高杆和检查站,检查站有人聊天但从没有检查过一次。(回程108国道过河北镇有检查站,也没检查过)
乡道沿途的村名都十分诗意,比如鸳鸯水、柳林水、杨林水等,这“水”应是发源于百花山的一道溪流。
过了莲花庵村就开始上山了,道路看起来比较险峻,有著名的“龙回头”“凤摆尾”段,不过有护栏所以还算安全。山顶有可以看到云海日出的宾馆,价格380。

去草甸的路口尚未到山顶,游客基本都将车停放于此。此处前往百花草甸约3-4公里,翻过好几个小山头,走走玩玩需要2小时。另有一条横切穿过密林的毛道,不过这次没有发现。
这条路虽然走起来比较累,但是沿途都在山脊上,风光壮丽,北边迎面就是北京第一高峰东灵山和与之相望的西灵山,甚至可以远眺海拔接近3000m的太行之巅小五台山。

这次探路来的较早,草甸子没怎么绿,山顶还下着冰雹,不过也看到了20来种迫不及待开放的花草。
迎红杜鹃花期已近尾声,这株山脊上的可能是最后几朵了:

最早的一朵野罂粟:

这季节正是绣线菊和巧玲花盛开:

名字很土却有着独特美丽大花的华北耧斗菜:

早早开放的华北假报春和胭脂花,它们都是异常鲜艳的典型高山植物:


从叶子到花的形态都颇有些相似的铃兰与玉竹,它们娇羞又纯洁的模样真如山中少女:


4
这次探路没有看到兰花,回到家中,我连续两天都梦到了大花杓兰。难以按捺心中的悸动,于是在一周后又一次前往百花山,这次选择从门头沟爬上去。
门头沟上山需要先走109国道往西,到清水镇之后转向往南的乡道。因为有这么一个绕路,就比房山的百花山要远上十来公里,还只能到半山腰的景区大门,然后还要登山4.5公里才能到草甸。石板路虽然好走但久了脚板痛,而且一路都是在密林中上升,盛夏时节还是相当奔溃的。
好处当然也有,因为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包含门头沟侧的阴坡,所以这一面的风光与房山一侧的阳坡截然不同,沿途森林极为茂密。从山腰的阔叶林,油松、橡树林,到半途的白桦、云杉、落叶松林,再到山顶附近的红桦林,垂直分布明显。走在这里甚至有种穿行在长白山的错觉。
半山的针阔混交林和山顶附近的红桦林:


路上的小萌物,北松鼠和隐纹花松鼠:


当然,除了松鼠,蛇也是有的。图就不放了,提醒一下野外一定要注意蛇虫!
等到路边的美蔷薇渐渐变少,长瓣铁线莲和某乌头渐渐变多时,离山顶就不远了。
美蔷薇,真的美:

漫山的长瓣铁线莲:

长得很有特点的某种乌头叶:

最后一段爬得我是七窍生烟,终于上到草甸,气还没喘匀,突然就在草丛中发现一小团紫色。心脏扑扑的狂跳起来,没错就是她,大花杓兰!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