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边缘化
我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看了安哲还有Frederick Wiseman的电影,它们都是上乘之作,但留给我的印象都不及今天看的寻羌。寻羌主要是叙述了一个汶川羌寨因地震被迫离开家乡,羌民们后又回归家乡祭祖的故事。老人们想回家乡请神明,可儿子们不理解老人为何要执着于“迷信”的思想,村委会也不愿意付出实际的支持。在影片的最后,老人们还是回到了家乡祭祖,看似是传统文化的保留,我却感受到的是价值观边缘化背后的悲哀。
我在贵州和侗寨老人们接触的时候,也时时能感受到这种边缘化。在传统的侗族社会里,寨老是一个社区的权威,老人们治理村子的公共事务也得到众人的尊敬。可老人的政治权威在革命的时代被彻底剥夺了,而经济上的权威也是在社会从生产队制度过渡至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逐渐殆尽。如今,老人们只会在村民大会上象征性地发表些建议,但这些想法很少会被采纳。
年轻人外出打工,把大部人的收入花在了孩子和自己身上,因此就没什么钱留给老人。老人们不得不常年在农田里干活,或是贩卖些农产品,或是在外打零时工,才能养活自己。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子女们要么就是在沿海地区,要么就是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而老人去向政府机关反馈意见时,干部不是随意打发他们就是推卸责任。无力感,是这些老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老人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上的边缘化也意味着他们价值观的边缘化。他们对传统仪式的执着被视为迷信与落后。他们视勤劳耕作为美德,可不敢指责年轻人荒废土地,因为年轻人会骂他们不懂得享受,吃没必要的苦。很多老人也非常看重祖先留给他们的财产,愿意一辈子留守在老屋中,可他们的儿子们巴不得赶紧拆旧房起新房,让自己能住得更宽敞、舒服些。“老了,没用了。”很多老人觉得自己是被时代抛弃的人。看寻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也在想那些羌族老人们会怎么思考时代的变化。
价值观的边缘化不仅仅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问题,而是很多社会都在面临的问题。在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这本书中,Hochschild拜访了很多在Louisiana的茶党支持者,他们也是感受到自己曾经坚信的价值观被社会抛弃了。人们在乎女性、同性恋、还有黑人等社会群体面对的歧视与不公,但没什么人在乎这些白人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和环境恶化,反而是指责他们思想落后与道德败坏。这一点,我在读书的时候也是感同身受。同学和教授们都热衷于在道德上谴责特朗普的支持者,可很少人愿意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更不用说去理解他们愤怒的原因。
从特朗普当选的那晚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去包容不同的声音?我们能否从不同的声音中找到一个卢梭所设想的general will? 坦白说,我自己也不能确定我是否能包容不同的声音。我厌恶大男子主义,厌恶社会达尔文主义,面对这些想法的时候我有时候会逼迫自己不要反驳,先去倾听对方的想法,可对话到最后也是不欢而散。从目前我的实践来看,这两个问题可能实在是太遥远了,不过我确实是通过对话了解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
我们这个时代变化的非常快,即使我每天会花时间阅读中国、美国还有欧洲的新闻,我还是会时刻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很有可能在将来某一个时刻,我曾经所相信的价值观也会被边缘化,那到那个时刻我该做什么呢?我是该像侗寨的老人那样被动地接受现实,还是像Louisiana的白人那样去努力维护自己的观点呢?看了部电影思考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有大胆地尝试才能找到答案吧。
-
[已注销]リ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4 14:46:57
-
金蔷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6 23:13:24
-
乐时兮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5 06:06:14
-
iBambo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5 01:04:32
-
蓄深而流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4 22:04:43
-
Jco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4 15:06:35
-
Wal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4 09:32:27
-
易志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19:24:49
-
咝咝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01:34:20
-
Queseraser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00:56:12
-
hazarsamek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00:52:31
-
潟湖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00:46:40
-
Soo Y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00:21:13
-
youkaiz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3 00:07:54
-
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2 23: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