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记
查看话题 >先春,春古
1
去年岁末,返乡的途中,照例在苏州停了两三天。不过和朋友约好看浙博“佛影灵奇”特展的,所以先还在杭州宿了一晚。他们没到的当儿,我一个人沿苏堤过曲院风荷走去郭庄。1月28日,难得的湖山岑寂,遇见最早的梅花开放,一树宫粉,零星朱砂,那时在灰霾的天色里焕发宝石研磨成粉一般的辉光。金宇澄老师《繁花》讲,桃花笨,梅花清爽。梅花开在淡静里,故人心里也染着辉光。
在苏州看了几天园林,小年夜坐高铁半小时回到常州。初二父亲因学生拜年,未睡成午觉,索性和我一道去公园赏梅。七十年前因红梅阁而建的红梅公园,土石成山,理水成湖,局部也有瓦廊、曲桥、拱桥、楼、亭、塔等等点缀,儿时总在边门铁栏等大人一买好门票,马上雀跃入内。人到中年才读到陈从周先生对红梅公园一番见解,见“续说园”一文,早在1979年《同济大学学报》已经发表,后多书曾有收入:
“景之显在于‘勾勒’。最近应常州之约,共商红梅阁园之布局。我认为园既名红梅阁,当以红梅出之,奈数顷之地遍植红梅,名为梅圃可矣,称园林则不当,且非朝夕所能得之者。我建议园贯以廊,廊外参差植梅,疏影横斜,人行其间,暗香随衣,不以红梅名园,而游者自得梅矣。其景物之妙,在于以廊‘勾勒’,处处成图,所谓少可以胜多,小可以见大。“
似浅而实深,这段建议之高明,可供多数园林配植梅树作为参考,好的、贵重的意见不被现实采纳,却可以历久而弥新。现实令人惋叹,也往往总有自行其是的理由。围绕红梅阁,依旧梅圃的格局。岁时红苞绿萼,雪梅、江梅、玉蝶、宫粉,密密茫茫如雾,红雾、粉雾、白雾成林,提前绽放的几棵,绳子拦住不许靠近。摄影者多聚集在红梅阁台基上,阑内催发极盛,一种能开两种颜色的跳枝梅尤受青睐,长筒短炮成丛,我也在父亲掩护下,获得了几张。

天光欲暗,离园时候道边一树“舞朱砂”开了一半,立在暗地里,色如胭脂,长焦拉近,苍皮红骨朵更觉动人。梅的品种,我粗可认识朱砂、宫粉、白梅、绿萼数种。一向偏爱绿萼,因其清淡,隽冷,再朴素不过。红梅呈艳,则视之普通。或许受南中国亚热带季风长期的吹,忘了燠热地区的红和一片萧索之际的红不是一回事。直至遇见“骨里红”。朱砂系“骨里红”是江南所余不多的古典品种。截细小一枝,可见枝髓暗红。怔了几秒。老友道:“心血用尽”。想起自己两年前曾如何被宋人扬无咎《四梅图卷》真迹打动。当一幅画卷在面前时,尚且知道看飞白的质感,出枝的力度。未开、欲开、盛开、将残,梅之最美不在盛放,真切是在风骨,嶙嶒的枝骨。
父母家小区出后门不远的路口也有一株“骨里红”,傍着河桥,曾折一枝“好俊的红梅”回去给父母瞧,插在小瓶里,调试摆放位置,吸引他们注意,可惜未能成功。
但父亲欣愿和我一起去公园赏梅。这回“发现”一座明代小石塔,原置于天宁寺林园的,说是小时候在寺后林子里“白相过”。寺庙建有园林,渊源有自,使我猜度:前所未闻的那片林园或是红梅公园起始的基础,追问景致,他只记得高大的银杏树了:“当时银杏比较少的,所以记得,其它不记得了。”


2
寺庙园林,常是话本小说、传奇曲本故事的发生地。《西厢记》里,张生崔氏幽会于普救寺园林,《玉簪记》里,陈妙常带发修行的是一座江南的庵堂园林。至于《牡丹亭》梅花观,《红楼梦》里妙玉住的栽了数十株红梅的栊翠庵,则仅作为点缀园林的寺观小景。苏州城有名的寺庙园林现有一座西园寺,入得后园,亦如大观园拙政园迎面可见一座假山翠障,之后豁然开朗。按明代《园冶》观点,园林择地以山林胜,则虎丘山寺殊胜。虎丘形胜之地,以山体入寺,山寺一体,清旷幽邈,甚至人不以为它是一座园林了。入山门,沿山道而上,千人石之左一座冷香阁耸立在高地上,白地黑字砖额“吹香嚼蕊”之后,就有一处赏梅的所在。百年前虎丘、山塘一带无梅可赏,时人在此种植三百棵梅树,现时规模减了不少,平时亦乏善可观,向是僻静一地,但春天来临之前,梅花开了三成时,就有漠漠远景可借,气象古朴,由远及近,世界在极远之外,人在160岁老黄杨树下坐坐,寒香拂鼻,遐想邀得友人来吹笛,仿佛置身于“残山梦最真,旧境难丢掉”的一个旧境。


身在一处地方,还思念着那地方,有时欣悦,亦觉悲伤。悲伤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一部分吧。陈寅恪吊王观堂先生挽词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何尝不知自己的软弱微不足道。走在五卅路上,话与友人知,昔年张冀牖先生创办的二十亩校舍的乐益女校就在附近,宿舍后亭子边各种颜色的梅花,是买下一个旧园,将旧园里全部的梅花移植过去的。
姑苏城不大,自春秋阖闾大城以来未有大的迁移,文献所及,约莫千处园林几与古城同步产生,园址的重叠可想而知。到了晚近,旧园中大量山石荒毁之余,也有部分流入别的园林,获得关注和探究。罕见园林中古木作为城市山林的有机部分被有序地铭记。上月翻见一帧盛宣怀赏梅旧影:占据了大半画面的被拍摄者扶栏而立,背景里一枝梅花也无,瓦檐廊柱,却和留园活泼泼地附近一带长廊极为相似。顿时眼睛一亮。沿长廊疏植的几本梅树,最大的一棵绿萼梅甚有年头,粗高而苍秀,或便是旧影里未进入镜头的梅树,应是留园劫余保留下来最久的梅树了。
重读刘敦桢先生著作《苏州古典园林》才发现,平面图上标示的重点花木,有些在实境中消失了。直接命名了主题的若干花木,参与过空间的经营,构成过经典的画面,却比一幅画更不耐久,时光荏苒,留下一片空疏而不曾被见证的遗憾。





3
吴下名园,第一有名如拙政园,所患几乎永远人多。却有两处梅境,初开的时候比盛时更好,东部的兰雪堂,中部雪香云蔚亭,不在旅游旺季。兰雪堂位于东门“入胜”“通幽”之后,兰,雪,分指玉兰、梅花,原是明末归田园居故址。归田主人王心一自述:“其后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现今出兰雪堂西眺,一片疏林在望,略溯旧意,起伏和缓的草阜上疏栽了十数本梅,白梅绿萼为主,姿态不俗,稍近看一树雪垂垂如笑,稍远看一树雪如琼瑶,灰绿色白皮松与之掩映,更衬得萧瑟空透,视线从中穿过,益见深邃清朗。环阜而行,一步两步,走走停停,都是画面,假设下雪,又有“琉璃世界”的神采。峰石当道而立,若无人的话,几近李白的诗:“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拙政园精华荟萃于中部。较大的椭圆形岛山上高踞着一个雪香云蔚亭,俯临一道长溪,与隔岸远香堂呼应。雪香云蔚取自苏州邓尉山十里梅花 “香雪海”和《水经注》“交柯云蔚”,因之亭的四周遍植白梅花,环匝竹木葱翠,无论从枇杷园“晚翠“圆门内远望过去,还是从远香堂、倚玉轩、香洲对看,都觉得质任自然,彼地有山林野趣,彼地有清香浮动,亭中人好不惬意。静待到了下午四点半,斜晖铺洒极淡的金粉于岛山,水中倒映疏林白云,白梅盛开在山顶,花枝烘托有亭翼然,真是春古而浪漫。只要别忘了,在工作人员吹口哨闭园之前离开画卷。




吴下栽梅特盛,始自宋代。范成大《梅谱》甚至强调:“学圃之人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风气蔓延及今。小小园林如曲园亦栽一株白梅。私见最见人间情味的梅林在怡园锄月轩。因宋人刘翰的一句诗:”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园林里见“锄月”则知梅花。沧浪亭也有个小锄月轩。网师园有一块“锄月”的砖额,诧异“锄月”后天井里栽的却是紫玉兰,瘦瘦的可怜,工作人员称:“是苏州园林里开得最晚的紫玉兰啦。”
初知怡园是因宋版书“锦绣万花谷”的拍卖。怡园主人生前已书“多少繁华,过眼烟云,这般庭院。”正厅一半叫做藕香榭,另一半即是锄月轩,轩前旧有古梅上百株,现在的几十棵梅参差植在厅南, 以廊勾勒,冬尾苍枝疏静,枝上密密点点,年年从南边先开,绿萼居多,宫粉白梅次之,走动时空气带动清气,抬头望一望砖额“先春”,就觉得,这时候“先春”真是最妥帖的 。



如果到了沧浪亭,冬末春早不要错过闻妙香室,数十株早梅,在山与建筑的怀抱中,在长廊深色瓦檐的映衬下,雅静而不张扬。妙香出自佛经,拿妙香比梅花香,俨然绝妙境界。汉文佛籍里的妙香、妙华、妙音,轻盈而飘散四方,都是予磨损的人世间以安慰的。

一树红,一树白,使人觉得何须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两株梅在艺圃。明末遗韵的乳鱼亭畔,大片粉红倒影,使人如堕入一个梦中。对岸白梅,一团白影子缟衣在水,伫立响月廊边,倒像一幅清代园居图的局部,枝条清晰,笔笔不乱,两处孤植,堪作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典范。
符合梅的一方砖额应是“春古”。古,质朴,久远之意。以嘉许苦寒里开出的理想主义的花朵。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26 10:50:37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9 23:45:26
-
Sab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2 22:06:49
-
Abrah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4 00:11:23
-
杨海一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2 19:44:11
-
张豆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7 20:17:50
-
-植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8 00:21:45
-
可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9 23:12:36
-
滄廬-沐之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3 19:57:23
-
amethy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9 22:21:45
-
yo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4 20:30:43
-
jdtt2001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1 09:04:04
-
Heroenjo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9 10:36:08
-
吴宇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9 10:28:30
-
大创艾蒂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9 08:13:13
-
Hen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8 16:20:5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8 06:28:4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8 00:05:21
-
不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7 22:20:42
-
孤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7 18:34:13
-
Audrey 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2 12:53:41
-
豆友196905979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2 10:51:25
-
甜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2 10:28:50
-
叮当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1 14:50:15
-
惰哥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7 16:50:4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4 15:05:33
-
沉默的手指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0 07:25:17
-
L2829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8 11:58:44
-
肉饼大魔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2 22:33:16
-
波汀波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2 13:15:39
-
nowizik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7 19:28:56
-
小荷才露尖尖角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4 10:37:44
-
g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4 00:58:26
-
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3 14:41:25
-
别当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5 14:28:31
-
步履不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2 19:47:36
-
曼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2 12:17:30
-
严肃的妞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1 14:12:22
-
平心静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1 14:03:16
-
盈盈无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23:14:15
-
v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17:36:08
-
Vol de nuit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13:38:4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09:50:11
-
椿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09:40:06
-
一粒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09:26:51
-
世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09:26:34
-
琴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1 09:17:50
-
落樱缤纷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22:48:1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12:15:3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9:56:55
-
刘洋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9:50:22
-
张春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9:26:45
-
雫哪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9:21:01
-
遗畸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9:11:16
-
竹久结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9:10:38
-
Euge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8:51:3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8:44:58
-
一抹微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8:39:43
-
曉夢初回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8:38:09
-
Bin(n,p)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7:45:34
-
奥斯汀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7:40:41
-
龚小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7:37:56
-
ू 阿花ฅºั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7:18:51
-
darkdones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7:17:57
-
原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7:06:52
-
异乡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6:15:37
-
彬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30 00:01:11
-
lightaswi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9 23:40:09
-
心匠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9 23:22:01